大学毕业,江源继续读了硕士,这在那时是非常了不起。硕士毕业,他被分配到一所大学教书,几年以后到日本进修。哪怕自己在国内是老师,到了日本的学校还是一个学生。打工,那是正常不过的挣钱方式。
遇到李尚的那天,正是他中午打瞌睡的时候。拉面店老板是个和善的人,客人少的时候,江源可以打打瞌睡。学习紧张,晚上开夜车是常有的事,还要腾出时间打工,睡觉的时间就变得少了。他迷迷糊糊听见有客人用不太标准的日语,慢慢说:“来一碗荞麦面。”
面条做好了,江源为客人端上去,发现客人正在看书,客人见面端上来,合上书放在一边,手握筷子双手合十,说:“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
但江源明明看见那本书上有“日汉词典”这几个字。
客人吃完了面,江源去收拾碗筷,试探地问了问:“客人是在学中文吗?”
客人摇摇头,说:“我在学日语。我是中国来的留学生。”
尽管不是他乡遇故知,江源也着实激动了一番,毕竟在那时,于异乡遇见一个同胞是很不容易的事。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江源知道了对方叫李尚,是不久前才到自己的大学读书的留学生,与自己同为江南人士,小自己一岁,和自己一样,文革后的大学生。
交换了各自的住址,李尚离开了拉面店,他们约好以后再见。
回到自己租的小公寓,江源一直不能抑制内心的激动,再怎么说总算是有了同胞和自己在一个城市一个学校,自己不是那么寂寞了。
两人的联系渐渐多了,李尚常常把学日语遇到的问题拿来问江源。两人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还要打工,所以课外问题的讨论经常都是伴着橘黄的灯光进行到凌晨。留学的日子忙忙碌碌的过去了,终于有一天,李尚送江源上了回国的轮船。
分别没有多的话语,只有一句轻轻的“一路顺风,再见”。
江源回到了自己的学校,继续当老师,继续工作结婚生子的平常生活。
几年后,因为工作需要,江源到上海一所大学攻读博士。开学没几天,他惊讶的发现了人群中的李尚。李尚远远地对他微微一笑,走近,说:“先輩、久しぶりです!(学长,好久不见!)”
江源看着李尚的微笑,说:“久しぶりです……(好久不见……)”
李尚回国以后一直在这所大学工作,几年过去,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
这次,变成了江源去办公室找李尚,两人一起讨论问题,有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伴着橘黄的的台灯入了夜。朦胧的光晕,让江源不禁想到多年以前,两人也是这般学习,直到凌晨,不知疲倦。
彼时还算站在年轻尾巴上的两人,现在已经都是有家的人了。李尚时常感叹时光易逝,就是举的这个例子。
时间确实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就溜走了,转眼江源读完了博士,又要回自己的学校去了。
李尚说:“你回去努力努力,我在这边也活动活动,争取调过来工作。”
江源用力地点点头,暗暗下定决心。
后面就像两人预计的那样,江源顺利调到了李尚的学校,继续当老师。报到的那天,学校的老师带他去他的办公室,进门他就看见李尚微笑着站在一张整理得清清爽爽的办公桌旁,对他说:“欢迎,这是你的办公桌。”他的办公桌就在李尚的对面,抬头就可以看见彼此。
江源也微笑着看向李尚:“以后请多多指教!”
时间就这样随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一去不回,江源和李尚在一个研究室工作,渐渐两人都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教授,妻贤子孝,桃李成荫,生活也顺顺溜溜的一路走下去。
唯一不变的使他们办公桌的位置和李尚桌上那盏散发橘色灯光的老台灯。
两人的相遇不怕太晚,哪怕不能圆满,至少还有另一种相守的方式。[/font][/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