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6633CC][size=2] [b][size=3]影评的写作(全面讲解)[/size][/b]
[color=#FF66CC]电影评论的写作[/color]
在对影片予以评论时,首先时要确认时对电影进行综合性评论,还时主要针对某一方面进行评论。如果要进行综合性评论,一般对文章的篇幅要求较大,否则很做做完整和系统的评论。而在当下杂志和报纸发表的电影评论中,较少出现综合性的评论,大部分属于对电影某个角度或者多个角度进行的评论。这时因为,作为一篇评论文章,能够做到对影片的一个或者多个角度进行或方面阐释清楚且有新意,已经时很难能可贵的了。而作为一部影片,其具有的突出特点一般不会太多。不必面面俱到。
因而,对影片的评论角度需要做出选择。通常评论者对于评论角度的选择应该持这样的原则:第一,属于影片最突出的方面。
第二,时影片最具有特色的方面。
第三。,具有研究价值的方面。
基于以上原则,[color=#66CC00]评论者可以从电影的文本意蕴、艺术形式、创作和制作三方面入手。再予以具体的选择:[/color]
[color=#66CC00]
文本意蕴又有多个角度可以选择:[/color]
[color=#FF66CC]其一,主题。[/color]
主题意即影片的主旨。在进行主题的评论时,还需注意,一部影片,特别时比较优秀的影片,通常并不时只具有一个主题。有时还会有一个、两个或者更多的副主题。或者影片的主题或副主题比较朦胧,一时难以辨清。这都时正常的。从影片的副主题入手进行评论也时同样重要的。此外,影片还会表现出一些未形成主题、副主题,但也富有意义和特点的思想内涵与意境,同样值得重视,可以加以评论。
[color=#FF66CC]其二。矛盾冲突。[/color]
在一般戏剧性较强的影片中,矛盾冲突时十分重要的:即便在一些戏剧性不太强的影片中,也不乏矛盾冲突的表现。因而,对于矛盾冲突的评论,也是一个重要的角度。在影片中,矛盾冲突通常表现为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群体之间、集团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争议和斗争。它对于表现影片的主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一部电影的矛盾冲突中,有时又可以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冲突,分别在影片中起到不同的作用,都是值得评论的。
[color=#FF66CC]其三,人物。[/color]
影片中的人物通常是评论的重点,。一部影片的人物造型是否具有特色,是影片能否成功的关键。影片中有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有时不仅主要人物,而且次要人物也具有突出的特点值得评论。对于人物的评论,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人物形象的评论。这是最为通常的评论,主要对人物的一般特点和形象特色予以评价;二是对人物性格的评论。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认知,进一步洞察促成人物形象形成的性格特点。这是在人物形象基点上的深化。三是对人物心理的分析。这是在人物性格分析的进一步深化。人物的心理状态属于人物的精神层面。这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基本动因。而对于人物心理的分析又离不开对于性格和基本形象的把握。这三个层次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color=#FF66CC]其四,情节。[/color]
情节对于作品的思想意蕴来说,应属于形式。而对于作品的结构和艺术语言来说则属于内容,因而通常对于情节称之为内形式。在一部电影中情节是故事发展的轨迹。在情节的延宕中,交织着各种矛盾冲突,以及众多人物的喜怒哀乐、命运遭际。在情节的发展轨迹中,通常表现为起始、发展、高潮、结束等环节。正如中国传统戏曲理论所强调的起承转合那样,演绎着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由于电影意在表现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情节的钩织又常常呈现出反复的特点。即出现主要情节和多个次要情节。这些情节有时呈现为平行的状态。有时又呈现出反复交错延展的情形。
[color=#FF66CC]其五,细节。[/color]
电影的细节表现为情节的运行中一些瞬间的人物的表情、动作、或者人与人的交流。细节在影片中经常可以起到火龙点睛的作用。具体来说,细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对影片主题的强化。二是对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暗示。三是对于情节发展的推进。细节可以富有诗意式哲理。对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启示!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0/104_7753460_5f0269ae2b6ce1e.jpg[/img]
[color=#66CC00]在影片的艺术形式方面同样有很多的角度可以评论:[/color]
[color=#FF66CC]其一,结构。[/color]
结构与情节紧紧相连。结构是营造情节的方式和方法。电影的结构是复杂的。就其结构特点来说,有的电影表现为两个或者两个或者更多的情节平等发展的特点,有时还体现为倒叙的或者插叙的结构特点。在其结构的风格样式上,有的采用戏剧式结构,即特别重视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矛盾冲突的营造和发展。有的采用小说式结构,即强调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并不刻意渲染和激化矛盾;有的采用散文式结构,即有意淡化故事表层的冲突,更为重视隐藏在人物心理深层的矛盾,在其表层呈现散文化或者诗化的特色。
[color=#FF66CC]其二,语言。[/color]即指影片中人物的语言。
与戏剧比较,电影更接近于生活真实,因而,其语言更趋于生活化。但即使是生活化的语言,也是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富有艺术化的语言。电影特别注重人物语言的性格化。通过对于人物语言的表现,可以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可以通过对于普通的生活化语言的表现,透视出哲理化的意蕴。
[color=#FF66CC]其三,镜头与画面。[/color]
影片的镜头和画面属于导演、摄影以及美工等集体创作出来的艺术结晶。是电影中最为基本的艺术形式,它体现着导演的意图。电影的镜头和电影画面具有密切的关系。电影镜头可以相应的分为远景,全景,近景,中景和特写。它表现为被摄主题在屏幕中所呈现的范围和程度。不同景别的镜头,意味着叙述方式的不同。以画面的结构方式、对空间造型内涵表现的差异,人们对于镜头和画面的评论,可以通过摄制者在叙事方式和画面构成上的艺术探索。进而昭示电影整体的艺术价值。
[color=#FF66CC]其四,色彩和光影。[/color]
这些同样属于集体的创造。也是导演创作思想的体现。色彩和光影的表现,在影片中至关重要。因为电影本身就是色彩的艺术。而色彩又是对客体世界的还原。它与电影的美术构成有重要的关系。但它又是通过灯光师、美工师、摄影师等人的共同努力完成的。色彩和光彩不仅是展示客体世界以及大自然风貌的重要因素,同时又常常与人们的情感表现密切相关。因而人们对于影片中色彩和光彩的关注,直接关涉到影片的整体风格与影调等课题。
[color=#FF66CC]其五,声音。[/color]
电影中的声音包括电影音乐和音响。电影音乐是影视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影片评论的重要方面。电影音乐一般又可以分为主题曲、插曲、和背景音乐。以表现音乐为要旨的影片更是将音乐的作用置于首要位置。人们对于电影音乐的分析,特别关注电影音乐的特色和风格。以及影片主旨、人物、情感的关系。优秀的电影音乐通常可以对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起到突出作用。
[color=#FF66CC]其六。造型与服饰、置景[/color]
这些通常属于电影美术的范畴。造型包括实物造型和其他景物的造型。服饰特指人物的服饰。置景是对于电影摄制所需要的景况的设置。人们从事电影评论也十分关注这些方面的特色,它对于电影整体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人物生活环境的营造以及氛围的渲染,是不可或缺的。
[color=#FF66CC]其七,特技。[/color]
以往的特技通常是特技师制作的,再加上人们的特技表演,形成不同寻常的画面效果。、而再现代,由于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对于电影特技的广泛应用,对于电影特技的制作已经大大丰富和拓展,可以超越人们一般的想象,制作充满奇特景象的幻觉世界。达到令人惊叹的效果。高科技对于电影制作的渗入,已经大大拓展了电影的表现力。丰富了电影的艺术特性,甚至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电影思维。这对影评人当然是充满可诱惑的。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0/104_7753460_102b28b08cc755a.jpg[/img]
★ [color=#66CC00]电影艺术既是集体创作的艺术,同时又是创作和制作并重的艺术。在一部影评的摄制中,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员作为最主要的创作人员,他们是导演,编剧,演员和摄影等。影评人对于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的评论也很多集中在这样几方面。[/color]
[color=#FF66CC]其一,导演。[/color]
导演是制作一部电影的核心。他可以再选择剧本、确定电影风格、遴选演员、职员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是决定性的意见。导演阐述通常是一部电影摄制的总纲。各个方面的人员都需要依据导演阐述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电影的摄制中,导演大都是与其他各个方面的人员携手工作。并偕同发生作用。而在电影的场面高度等方面,则体现出导演的功能和作用。人们对于导演的评论,通常将其与电影的整体制作相联系。并重在导演风格和艺术思想的探讨。
[color=#FF66CC]其二,编剧。[/color]
电影剧作又与文学相交叉。要求剧作家既要在剧本中具有文学的特质,为电影摄制提供优秀的蓝本,同时又要求剧本适合电影摄制的需要,因而,电影编剧应该懂得和善于使用电影语言,影评人对于剧作的讨论,既关注其文学特质和精神价值,同时也对其艺术语言加以评析。优秀的剧作能够为摄制奠定成功的基础。正是基于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剧作的艺术质量和思想厚度。
[color=#FF66CC]其三,演员。[/color]
不容质疑,演员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关键,。演员的表演,特别是主要演员的艺术素养,决定着影片的成败。影评家对于主要演员的评析,通常环绕着演员对于剧中人物的理解,以及创作角色的能力。演员通过口语以及自身动作语言的驾驭,致力于对人物心理世界的表达。更能显现演员的功力。
[color=#FF66CC]其四,摄影。[/color]
电影摄影同样的制作电影的关键部门。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其职能包括对于摄影造型风格样式的把握,影片造型基调的确定、人物和环境的造型设计,影片中光线、色彩和影调的运用、光学镜头和光学附件的选择、画面的处理和拍摄等等。因此摄影师必须与导演密切协同,准确和创造性的理解与体现导演的意图。影片家对于摄影的评析常关涉到影片的整体特性,同时具有较特殊的专业特点。
[color=#66CC00]二、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color]
评论写作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既有着与一般理论性文章写作共同的特点。有具有很多和一般理论性文章写作不同的特点。应当基于此特点,注重其内在的写作要求。
[color=#FF66CC]1、 立意深刻。[/color]首先要做到观点的正确与准确。 同时尽可能做到具有深意和深度。
[color=#FF66CC]2、 逻辑性强。[/color]文章结构应当严谨与完整。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应当联系紧密,合乎逻辑。其语言应主要是说明的语言,而不应该是散文和叙述的语言。
[color=#FF66CC]3、 文风端正。[/color]电影评论应倡导健康的思想和审美倾向。坚守良好的文风,坚持科学的方法。以理服人。
[color=#FF66CC]4、 行文流畅。[/color]尽可能做到文章的流畅和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其语言要做到准确、规范、富有个性。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0/104_7753460_53f7f3cb3d2897a.jpg[/img]
[color=#66CC00]三、影视评论写作的基本流程[/color]
[color=#66CC00]准备阶段[/color]
在评论写作之前,应当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即对于以下的几个问题作出决定。
[color=#FF66CC]其一,确定评论写作的类型,[/color]即确定即将写作的文章是属于综合评论,还是属于作品评论,或者艺术家评、电视现象评论或者接受评论。
[color=#FF66CC]其二,确定评论写作的文章体式,[/color]即确认即将写作的文章是介绍式影评还式鉴赏式的评论,或者理论式评论,或者研究性的评论。
[color=#FF66CC]其三,确定评论写作的视角。[/color]即选择评论的角度。假定我们即将写作的是理论式的电影评论,那么就要确定是选择多个角度评论还是单个角度进行评论。具体讲,即准备哪一个或者哪几个角度进行评论。
[color=#66CC00]写作阶段[/color]
电影评论的写作应当是比较自由的。种种体式均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但作为理论式评论,则应有比较规范的要求。我们在此论及的主要理论式影评。这类评论文章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论点部分,论述部分,论证部分。
[color=#FF66CC]第一, 论点部分。[/color]
提出论点。评论者对影片予以全面和整体的把握。并对影片的主旨予以认知以后,确定自己将要在本篇文章中探讨的问题和角度。继而对于该问题或者角度做出自己的判断,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对本篇文章的总认点,或者说是总论点、主论点,以下的部分都要围绕这一论点进行阐发。作为文章的目的,论述这一主论点时可以设置一个主标题,直接概括自己的主观点,有时可以在主标题之外设置副标题,往往主标题体现为对总论点的概括,副标题则体现为角度或者说明。
[color=#FF66CC]第二。论述部分[/color]
论述部分时影评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论者应当对于已提出的论点展开充分论述。论述的基本方法有:
[color=#FF66CC]1、分析法.即由分析走向综合。[/color]
[color=#FF66CC]2、演绎法。即由演绎走向归纳。[/color]事实上,这两种方法都是对逻辑思维基本方法的遵循。
[color=#FF66CC]分析法详解:[/color]
实际上,分析法正是一般的教程上所讲到的总----分---总的模式,中国影视编导网的影媒之光培训班老师也经常讲到这种方法,我们的教材中也有这方面的例文。采用这种方法应依据对于主论点进行阐释的需要。对主论点进行必要的分析。采用分析法,一般是在主论点的基础上,分解出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均是主论点的分支。同时又是对于主论点的论证。论者可以从若干分论点种确定几个最具说服力的方面,作为自己重点阐述的对象。然后对各分论点分作并列的不同角度,集中平等的展开。形成与总论点等距离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对各个分论部分进行论述了。在论述中,应当,把第一部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小论文。
所谓论证,主要从几个方面去做,即论证分论点的正确性:论证上述论据的准确性:论证论点的特殊性:意即个性特色等。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0/104_7753460_0e674dc6696fac4.jpg[/img]
[color=#FF66CC]演绎法的详细讲解:[/color]
实际上,演绎法也正是一般写作教程中所讲到的"层进式"模式。
采用这种模式,论者不再是对于总论点进行条分缕析,而是要对总论点进行层层剥离式的分析。采用演绎法。论者应基于文章的总论点为基点,找到一个切入点,从这一切入点进入,或者由浅入深,或者深入浅出,或者有前到后、由后到前,或者由大到小、由小到大,或者由内到外,区分和设置不同的层次,呈现为层层递进的态势。
然后,论者可以依据层次进行论述,每个层次的论点,均应设置论据,并进行论证。其论点、论据的要求与分析法类同。特别是在论述中显的比较自由,可以将并列的和层进的方法交替使用,甚至可以采取少许随笔式的写作方法。与分析法最大的不同在于,演绎法每个层次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递进的关系、因果关系。
事实上,在电影评论的写作中,人们时常将分析法和演绎法交替使用,根据实际将二者加以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其三,结论部分。
无论是分析法还是演绎法。均在评论的最后设置结论。采用分析法,分析之后必须有综合,综合就是结论。采用演绎法,演绎之后必须有归纳,归纳也是结。
在此,有必要对随笔式评论写作予以阐释。随笔式评论也是常见的一种评论方法。这种方法更为自由。在文体上,这种写作体现为行云流水的状态,它不拘一格,不受写作形式的局限。在内容阐发上,它一般关注影片中一个或者多个具体的点。而置其他于不顾,且往往开门见山,切中实质。信笔由来,淋漓酣畅。这类文体看似自由随意,实则正像文学中的散文写作那样,要求其形散而神不散。随笔式影评虽然显的自由潇洒,实则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既要遵循写作主体内在的逻辑,同时又要遵循客体、亦即论题的内在逻辑,并在写作中实现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因此,这类评论实则是一种具有更高要求的评论文体。并非初学者所能写好。
[color=#FF66CC]四、电影评论的写作[/color]
由于电影评论主要是对电影本体的评论,因而我们对于评论写作的阐述也主要针对影片本身,
[color=#66CC00](一)写影评的准备[/color]
1、 生活经验。把自己设身处地的放在影片中。作为其中一个关键角色。
2、 文字水平。根据表达的需要,能够言辞达意。表现自己的思想。
3、 电影常识。它是对文章进行构思的基础。
4、 理解能力,这是分析影片的保证。
[color=#66CC00](二)写影评的步骤[/color]
1、整体观感。看电影时常纸和笔。记录一些情节和资料。都是提示性的。要把故事看明白。弄清楚电影是什么类型。导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
2、拟定提纲。
○1形成一个开头。起笔要奇,但要与下文符合。
○2观点一。
○3过渡段。
○4观点二
○5结论
○6题目最好最后来考虑。看完影片后灵感突来,出来题目。
[color=#FF66CC]五、影评写作的注意点[/color]
(一)梳理故事应该成为写作的准备,不能写在试卷上
(二)不要仅谈 内容感受
(三)明白副标题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四)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最好不要动手写作
(五)学会舍弃。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写在卷子上,只要与众不同、合情合理。内部有逻辑关系就是好文章
(六)论风格的试卷很少能成功的原因是不懂什么是风格。"艺术特色"类的也是如此。只写一些主题、人物、画面、镜头、色彩、语言、音乐、民俗等各个方面,却很少提及这几方面之间的关系,这不是论风格。
[color=#FF66CC]六、常见的几种低分试卷[/color]
(一)复述故事型。影媒之光的培训中也常见很多同学顺着故事的线索来写,吧故事翻译一遍,这样的试卷的分数是不会高的。
(二)介绍复述型。打乱了顺序复述,最终还是复述,这也是低分
(三)全面赏析型。涉及面很广,却缺少内部联系。蜻蜓点水,深潜不一。
(四)散文杂感型。一段一段的感受很多,。但没有内部的逻辑联系,也是低分
注:电影赏析和电影评论的区别:
电影赏析是面面俱到,电影评论是深入一点。
电影赏析是蜻蜓点水,电影评论是层层深入。
电影赏析是个人感受,电影评论是有理有据。
[color=#FF66CC]七,关于标题[/color]
标题一定要与中心思想有关。越密切越好,标题应该是评论性的。
标题中的"试论""小议""浅论"等字眼最好部要用。
行文中出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都是跑题的标志。
"总之""综上所述"都可不用。
尽可能从正面评论。
写作中不要换另一种颜色的笔。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f55252c45af7403.jpg[/img]
[size=3][b]教你如何写电视节目分析[/b][/size]
在广播学院有关电视的各艺术类专业的面试中,有一项是考试时观看电视片,写一篇分析评论文章。这项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电视片的综合认识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分析与写作能力。
电视片的时间为20分钟,或者更长一些,写作的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一般来说,写个读后感对于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说不是困难的事情。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已经写读后感了,所以不要将这项考试看得很难和神秘。
重要的是,写作要有材料,而材料只能是当时看片获得的。应该在看过电视片之后,立即有写作的纲要。如果要等到看完片之后再靠回忆写作,就可能丢掉某些有价值的内容。所以,要在看片的同时用笔记录一些心得要点。
当电视片播放结束时,已经有了写作的材料。可以根据记录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确立写作的主旨和文章的标题。然后对记录的材料进行筛选,选择最有说服力、最能靠拢主体的材料进行写作。这里是一个写作范围提纲,即结构方式表,可以参照。你在观看电视片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围绕这个提纲找材料,这样写起来不会跑题,而且方便快捷:
电视片分析提纲
1, 电视片内容概括 占总分10%
2, 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 占总分 10%
3, 艺术特色总说 (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等) 占总分 20%
4, 艺术特色举例 (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 占总分 25%
5, 艺术特色细节 (两、三点精彩细节) 占总分 20%
6, 缺点与不足 占总分 10%
7, 结束语 占总分 5%
[color=#FF66CC]【注意的问题】[/color]
在看完一部电视片之后,考生应该立即感受到,这部电视片重点表现的是什么?这对于任何题型都是重要的。一部专题片或纪录片,它所主要表现的无非是人,或者是事,或者是物,或者是感受。当然这其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有时当考生沉浸在一个兴趣点当中不能自拔时,千万不要忘记拔出思维来,审视一下,这精彩的兴趣点背后蕴藏的真正目的事表现人物的某种品格特征。或者是事物的某种特色。
也许有时会有大量的篇幅集中在某个人物的身上,然而,他其实需要展示的还是是事件本身。有的电视片把笔墨集中在物上,比如一些风光片等。但是,电视片的表现对象其实常常是一个一目了然的问题,是一个思考层面,紧接着需要花费大量功夫的还是对于这部电视片的特征和表现手法的思考。
有时老师会选择一部富于文化色彩的电视片作为题目,这是考生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应当集中到电视片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上。比如,分析电视片《江南---绍兴黄酒》
这是一部展现酒文化的专题,重点考查其实在于考生对于片中文化内涵的感悟,而不是片中所出现的人物。
如果你的文学感觉、艺术感觉较好,你会喜欢那种抒情写意色彩浓厚的电视片,因为这个时候,抒发情感的意趣将使你的评述与电视片的意味融为一个整体。(抒情写意的电视片)
然而,感性的认识对于一个即将跨入大学门槛的年轻人来说不是全部,因此在你沾沾自喜于发挥完一篇情采并茂的伤春文字后,别忘了凝聚已经过于分散的思维,因为,也许有这样一个题目将把你掷往一个分外庄严的场合,闲散的品茶人生背后还聚集着一些更为深刻的思考,那就是表述哲理的电视片所要展现的内涵。
一切理性评述的背后总会有所谓结论的东西。在电视片的评述中,有时需要达到的是同样的效果。那么,有这种情况,他要你回答一部电视片想要说的是什么?它揭示的是什么问题?你的体会是否能够挖掘倒在表面的镜头语言下面蕴藏的意义呢?(揭示一定问题的电视片)。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3c878bbc3f12a5c.jpg[/img]
[color=#FF66CC]【老师的提醒】[/color]
[color=#FF6600]对于全面分析题的类型,大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color]
[color=#66CC00]1, 作品主要表现了什么?其主题以及主题的现实意义、给我们的启示。[/color]这个方面的分析,多数考生都能考虑到。比如,在评卷中发现大多数考生都具备严谨的主体意识,对于电视片中提供的严谨的榜样是的任务,保持一种着眼于人的品格特征的分析模式,并都能自然地结合到当今现实,对主人公的形象作出正面的评判。但是,许多考生就此打住了,通篇的评述都跳不出对主人公的赞叹和相应的对一些现实现象的对比抨击的圈子。
[color=#66CC00]2,电视片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具体来说包括叙述方式、结构、表现手法、声画语言的特性等等。[/color]这才是对于一部电视作品的评述不同于对于其他类型文艺作品的评述之处。
对于电视这样的综合性艺术而言,它表现主题的方式往往是一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这样的结合处寻找亮点才是出题老师希望看到的精彩答案。当然,并非要你对所有方面都要一一作答。你可以挑出其中一两个有特点的方面来进行分析。
[color=#66CC00]3, 在你准备结束之前,如果你在整个篇幅中始终都还没有提到这部片子最富特色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那么,你在文章的结尾还有一个机会。[/color]其实,专门开辟一个角落给予这个内容,反而能够引起评卷老师的足够注意。
[color=#FF66CC]【专业老师的叮嘱】[/color]
些分析电视片文章的基本出发点:
这关系到逻辑思维问题。不这样做,你的评述就可能丢分!并且层次不清。对于分析款架的驾驭就来源于考生的思维的逻辑化程度了。明了的款架、清晰的逻辑是评卷老师最喜欢看到的。
一般见解和自己独特的见解相结合。 对于电视片的基本评论往往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程式化描述,对于这些见解的阐述有时可以增强你的文字的专业程度,所以不要排斥这些内容,它至少可以在你的篇幅中形成一定的气势。写文章都贵在创新,老师往往更注重你是否有独特的见解。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尽量发挥你的奇思妙想,只要不给老师一种过于偏激的印象,任何类型的评析都是可能获得赞赏的。
分析文章是“问答式”还是“文章式”。 在全面分析题型中最好写成文章形式;具体层面分析题型最好写成问答形式。
[color=#FF66CC]【我给你的练习题】[/color]
从电视上有意识地看一些电视片(专题片、纪录片、短剧、小品等),并练习分析。
阅读一些有关电视片创作的参考书,以便增加理性认识;
练笔,看电视时写一些随感、札记,一方面练笔,另一方面也可提高自己对电视语言(视听语言)的解读能力。
[color=#FF66CC]【忠告】[/color]
由于考试时电视片只有一次放映机会,所以,大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看片子,同时在看片过程中,应该根据题目的要求做一些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59a753f94918cd8.jpg[/img]
[color=#FF66CC]如何写影评之标题的写法[/color]
影评的标题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里略举大要
由单一的一句话组成的标题叫单行题,一般情况下,都能点明信息;两行或两行以上句子组成的标题称为复合标
题。常见的影评文章的复合式标题多是主题+副题。主题以简洁话语交代文章主要观点,或向读者传达最主要的
东西。副题居于主题之后,用来标明主题的指向、事实。
由表意程度划分,标题可有实题与虚题二种。实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其特点是具体标明影评内容,虚题则是虚化、抽象的标题。
[color=#66CC00]常见的标题大抵有下述种类:[/color]
1、赞誉题。如《大兵电影?大师手法》《喜剧民族形式的成功探索――影片〈两对半〉观后》《雅俗共赏的新尝试――浅议影片〈神鞭〉》。
2、论断题。如《从女性崇拜的轰毁到理想人格的破灭》《〈黑面人〉的奇、情、味》《“无力回天”的悲剧》。
3、论战题。如《驳斥江兼霞的〈关于影评人〉》《情节?人物?意识――与王一川同志商榷〈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问题》《清算刘呐鸥的观点》。
4、批评题。如《何时梦醒?写在〈粉红色的梦〉后》《〈脂粉市场〉的三点缺憾》《白障了的“生意眼”》。
5、比较题。如《从东西文化观〈罗生门〉与〈公民凯恩〉》、《论张艺谋的“点金式”――〈菊豆〉与〈末代皇帝〉之比较》、《电影艺术中的几泡尿》。
6、设问题。如《扩张?传播?交流?——从文化角度感受〈泰坦尼克号〉》《恶耶?善耶?喜耶?悲耶?――话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端盘子”的出路在哪儿?》。
7、并列题。如《〈机组乘务员〉与“灾难片”》《情境?人物?戏》《嘎劲与雅气》。
8、转折题。如《一个太阳,两种感受》《〈皆大欢喜〉看后皆不欢喜》《“西瓜地”不如“裤料”》。
9、浅议题。如《浅论〈红高粱〉中的颠轿》《对〈幽谷恋歌〉的一点看法》《小议〈陌生的朋友〉》《“艺术情趣”小议》。
10、杂感题。如《“老演少”可以休矣!――看〈第二次握手〉有感》《从一场戏谈起》《银幕拾零(六则)》《是否过分了点――影片〈锅碗瓢盆交响曲〉观后随感》。
11、推介题。如《推荐两部教科书》《该看一看〈活着〉》。
12、新闻题。如《〈南郭先生〉有新意》《〈红色恋人〉的路子非常新鲜》。
13、综合题。如《当代影坛四大时弊》《说当代纪录电影》《怎样拍电影?!――“电影拍摄公式”小辑》。
14、拟人题。如《生活在叹息》《道具的抗议》。
15、比喻题。如《硬吞香蕉皮》《家:苦海方舟――〈红西服〉印象》。
16、哲理题。如《美,是性格和表现》《立异方能出新――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反色彩效果》。
17、反问题。如《请教》《两个想不通》。
18、熟语题。如《半场荒唐梦,一把辛酸泪――评包氏父子“理想”之毁灭》《儿女情长,英雄志壮――谈〈秋瑾〉中一双小独生女的穿插》。
19、格言题。如《“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怎样看待影片〈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略谈〈大桥下面〉的含蓄美》。
20、评书题。如《话说〈红高粱〉》《话说“做”电影》。
21、“关于”题。如《关于〈拯救大兵瑞恩〉的话》《关于影片〈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关于〈红色恋人〉的定位》。
22、介绍题。如《卡赞的〈欲望号街车〉》《有什么话好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
23、自介题。如《〈菊豆〉――跨文化电影的阐释学读解》《〈风雨故园〉:从文学构想到银幕呈现》《〈霸王别姬〉――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历史、情节和观念》《〈海和毒药〉的小说、剧本与电影》。
24、诠释题。如《Quatsi就是生活――论戈德弗莱?雷吉奥的影片》。
25、散文题。如《黑色的太阳……》《……时明时暗》《于无声处……》。
开列当然还可以继续下去,但它的启示意义已不再重要,因此,我们有关标题形式的陈列也就告一段落。
标题写作如同广告,它的写作应加以特别之注意。要题文相符;要有分寸感,不可太满;尽可能别致;要生动感人;简洁、精粹;要有读者意识,易于接受;注意修辞之巧用;注意形式上尽可能美化。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1bc65953e07dec9.jpg[/img]
示例影片《洗澡》
[color=#66CC00]1、作品的选材。[/color]
在今天的国产影片创作中,人们常常对表现现实的都市题材比较发怵,原因是那些场景观众早已司空见惯,而那些人物的生活又都是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搞得不好往往会使影片因为缺乏戏剧性而显得平淡。所以很多电影工作者要么就是躲着现实都市生活走,去搞一些古装功夫或历史题材,要么在都市生活中专一表现边缘人(小偷、黑社会老大、歌女等等)或制造一些异常时刻中耸人听闻的情节(例如《有话好好说》用菜刀剁人手等)。而这部影片却偏偏向这样一些媚俗的做法挑战,选择是一个即将拆掉的北京老式澡堂作为叙事的中心环境;不仅不依靠大美人来招揽观众,反而把一群老爷们儿当作了表现对象,这显然是要有一点勇气的。
[color=#66CC00]2、影片风格和情感特色。[/color]
这部影片没有人为地制造戏剧性,编造一个悬乎其神的故事情节,而是突出细节的作用,专一表现一个“情”字。可以说,以朴实的和富有创造性的细节来表现父子兄弟之间、父子三人与洗澡的顾客之间甚至顾客与顾客之间的微妙而真挚的情感,是这部影片打动观众获得成功的秘诀。
[color=#66CC00]3、环境选择。[/color]
将叙事环境选定在一个老澡堂子里是相当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我们知道,一种特定的人文习惯和人际关系必须建立在一种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之中。就好象,在过去的年代,在北京的四合院里存在着一种相当特殊的人际关系,在那里人们几乎没有什么更多的隐私,谁家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连晚饭吃什么左邻右舍都会知道,因而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就显出一种亲近。可是当我们搬进了塔楼,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就会被一种较为冷淡的关系所代替。在澡堂里显然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充满了美好的人情味,在作者看来它甚至超越了金钱。这样一来,澡堂这个叙事环境就不再是个简简单单的自然环境,而成为一种人际关系的载体。用苏联电影理论家查希里杨的话来说就是“造型环境里存在着‘潜台词’”。
[color=#66CC00]4、主题内涵。[/color]
这部影片的主题内含是独特的,作者关注了在社会日益市场化和商品化的今天新的价值观念对往日人际关系和情感所带来的冲击,提出了一个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里保持人情关系的问题。但是,我们切不要认为对一部影片进行分析就一定是在写一篇对该影片的表扬稿。影片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指出影片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显然,这部影片的作者依然犯有国产电影的通病:生怕观众不能理解自己设定的主题所述为何,在影片中一次次通过人物的嘴将主题思想直白地说给观众听,诸如“洗澡可以净化灵魂”之类,令人觉得颇有点作者跳出来说教的味道。主题虽然独特,但却缺乏含蓄性。5、结构。整部影片的叙事是比较流畅的,尽管突出了细节的作用却没有松散的感觉。然而比较糟糕的是,影片的编导者为了主题说明而非常生硬地加入了一些很意念的时空内容:陕北嫁女的洗澡场面和西藏人前往圣湖洗澡的场面。这些内容与情节发展本身并无任何叙事上的联系,纯然是作者为了说明本来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主题思想而作出的图解。破坏了结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也使作品本来已经建立起来的质朴风格收到了严重的损伤。
[color=#FF66CC]【点评】[/color]
有比较才有鉴别
在对一部影片进行剧作分析的时候,与其它影片进行比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孤立地看一部影片,难免会就事论事,很难对一部影片作出宏观上大把握和深入的分析。
所谓对比,便是从纵的和横的两个方向来考察一部影片所处的位置和它达到的水准。纵的方向是把这部影片放在电影发展史的河流中,尤其是将它放置在同一类型的作品中作出分析和观察。比如《湘女潇潇》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妇女悲剧性人生命运的影片,而在中国电影史中便有着一系列这样的影片,如《祝福》、《白毛女》等等,尽管这些影片都在妇女的悲剧性命运,但角度和深度却不尽相同。《祝福》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归结为封建社会的万恶势力,夫权、神权、族权、政权对这个善良女性的迫害;《白毛女》则突出了阶级压迫的主题,是黄世仁这样的地主阶级制造了喜儿的人生悲剧。与这些影片相比较,《湘女潇潇》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再将潇潇的悲剧命运归结为直接的阶级压迫。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一个迫害潇潇的罪恶势力的代表人物。潇潇是在一种封建的宗法观念中被剥夺了爱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那种观念浸透在每一个人物身上:在族人身上有、婆婆身上有、与潇潇偷情的男人身上有甚至在潇潇自己的身上也有。它就象一种有毒的空气包围着所有的人。潇潇的婆婆是个受害者,同时也是个迫害潇潇的人。潇潇是个被迫害的人,但她早晚也会成为一个迫害下一代儿媳的人。由此可见,在这部影片中,对中国农村女性悲剧原因的探索步伐有了进展和新的深度和角度。如果我们不对这部影片作综向比较,就很难得出这样的认识了。横向比较指的是将这部影片与同时出现的同种类型的影片作比较,例如《玻璃是透明的》这部影片,是一部现代都市题材的喜剧片。在当前,我们能看到不少都市题材的喜剧影片,比如《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等。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很多都市题材的喜剧片常常会选择与普通人的生活有相当距离的题材,在表现这些题材的时候也往往采取十分夸张的情节构思。例如《有话好好说》,不仅人物与普通人有距离,而且选择是核心情节是生活中的异常事件——复仇。《不见不散》所涉及的生活也不是大多数的中国百姓所熟悉的。《没完没了》更是将一个十分荒诞的情节——绑架——作为自己情节的核心。与这些影片相比,《玻璃是透明的》就有很大的不同,它表现的内容更贴近大多数人熟知的现实:一个被叫作“小四川”的高中生在上海一家餐馆里打工的故事。影片所着力表现的是这个生性乐观与人为善的小伙子在打工期间与餐馆里的人之间的关系。就情节而言,也没有太多的夸张,无非就是他被动地纠葛在男老板、女老板和一个后来成为老板情人的打工妹之间的矛盾里。作品的喜剧性建立在“小四川”和其他人物的性格上。这个与世无争的小人物的善良和他所处的复杂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冲突,观众在他所面对的困境中看到了他的尴尬处境,他们为这个小人物一次次地按照自己独特的性格逻辑来摆脱困境而发出了会心的笑声。所以说,这是一部更加贴近生活的、有着质朴风格的轻喜剧。大概也就是因为影片的情节过于追求生活化,编导者却没能从日常生活中开掘出更精彩的东西,所以影片与多少显得有些平淡了一些。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685ad2b377fa88f.jpg[/img]
[color=#FF66CC]【必要的修养】[/color]
通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会有这样一个认识:对一部影片的剧作分析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修养之上。
首先,你必须有相当的看片量。一个人如果加起来总共没看过几部影片,就无法展开一部影片与其它影片的比较并对这部影片做出正确的分析了。保证一定的看片量才能了解最新的和全面的电影创作动态和现象,也才能将一部影片放置在大的创作背景和环境下来考察。例如一篇分析《沙鸥》的文章这样说:“尽管《沙鸥》这部影片在今天的观众眼中看来各个方面都显得幼稚了,但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特殊位置是必须肯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的发端之作,是书写在银幕上的宣言。因此,当我们立足于今天对这部影片进行评论的时候,考证它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就比单纯分析它的创作技巧重要得多了。
“‘四人帮’粉碎以后的1979年到1980年,中国电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春潮。其中,《小花》、《小街》、《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等等一批中年导演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然而在热热闹闹的创作中,中国的电影人却惊讶地发现,正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由于十年动乱的耽误,中国电影已经与世界电影拉开了距离。尽管这些中年导演从外国优秀影片中学习借鉴了很多对于当时的中国电影说来还很新鲜的表现手法,例如变焦镜头的运用、时空交错式的结构、画外音、高速镜头、通俗唱法的主题歌、旋转镜头、女跑男追……等等,但是渐渐地他们就感觉到盲目地从外国电影中拿来一些皮毛无法解决中国电影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一个是被观众普遍指责的‘不真实’,一个便是电影语言的落后。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影坛的两个年纪已不太年轻的新人——张暖忻、李陀夫妇在《电影艺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作者以慷慨激昂的语调呼吁国内同行向外国电影学习,加快中国的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步伐。尽管今天看来,这篇文章对外国电影具体手法的罗列过于琐碎和表面化,缺少系统扎实的理论体系作为基础,但作者的热情和直率还是在那个特定的背景下激起了中国影坛的轩然大波。这篇文章被后来的人们看作是第四代中国电影导演的宣言,而文章的作者就是《沙鸥》这部影片的编导者。”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把握《沙鸥》剧作特点的时候并没有就《沙鸥》论《沙鸥》,而是把这部影片放在了一个大的创作背景中考察,这就使文章作者得以沉浸在剧作手法的具体细节里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由此可见一个全面客观的剧作分析应该建立在对电影创作发展和现状的全面了解和全盘把握上,这就要求作者随时关注电影创作的现实和动向。
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作好一部影片的剧作分析没有相应的剧作理论准备也是不行的。我们来看看上面引述过的分析《沙鸥》的文章中的一个段落:“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经制定过戏剧必须恪守的规律,他说:”有人认为,情节之统一,出于只写一个人物,其实不然。因为一人的遭遇可能很多,甚或无数可计,其中有些无法统一;同样,一人的行为可能甚多,其中有些不能构成一件行为。‘据此,他认定,只提写’一个人‘是不能保证情节完整性的,必须提’一件事‘。中国清代戏剧家李渔持有同样的观点:“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又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可是《沙鸥》要打破的偏偏就是这条戒律。在影片中,沙鸥的行为虽然依旧是统一的——努力奋斗,夺取金牌,但是影片却没有拘囿于一个单一事件。也许,作者可以把时空和情节框定在最后一次出国比赛上,然后再依据亚里士多德的法则有层次地展开这个事件。但是这似乎不合《沙鸥》作者的意,他们更关注的就是沙鸥这个人,关注她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而在全片之中,构成情节纲索的不是一件具体的事件,而是沙鸥人生中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在这段历程中发生了大大小小很多的事件,例如‘吃牛肉’、‘看病’、‘出国比赛’、‘参加婚礼’、‘失去男友’、‘瘫痪’、‘当教练’……所有这些小小的事件就象珍珠一样构成了情节项链,而将它们串结在一起的则是沙鸥那漫长的人生历程线。这样的做法固然似乎不如以一桩激烈的外部事件为情节主线来得热闹,但却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使人关注人物性格的发展和深刻的生活内涵。比起今天的影片,也许这养的尝试算不得什么,但比起传统的中国电影,也许它还真就有些‘生活流’的味道了。”转在这个分析段落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剧作理论的充分了解。唯其如此,他才能头头是道地对这部影片的情节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指出它在情节和结构方面对传统的突破。所以,有志于提高自己对一部影片剧作的分析能力的朋友一定要花一些功夫来全面地学习包括戏剧剧作理论在内的剧作理论。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真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写好影评呢?
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是对各种电影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主要是对蕴藏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的揭示、开掘,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贩的教训。所以,好的影评,一方面可为电影的友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培养和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把握要点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电影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红高梁>=。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873d6bf7c9e9e49.jpg[/img]
[color=#66CC00]诗——听、意象、内心情感
画——视、表现手段、技巧[/color]
[color=#FF66CC]一、影片分析考察分析重点:[/color]
形成一套与自己专业相适合的分析电影的方法。
1、认识与运用分析视听技巧,分析具体影片创作的问题。
2、结合电影化的呈现,把握具体的电影的诗情品格或美学定位的能力。(给影片档次打个分,但要电影化)
3、具体运用所学视听和文学叙事知识的能力。(电影具有文学性,诗是文学的最高形态)
[color=#FF66CC]二、考卷以往出现的问题:[/color]
1、仅仅对影片进行文学评价。(主题好不好不是首要,关键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看到、听到的来反映主题,反映什么样的主题?即要说出主题如何被看得见、听得到的)
2、仅仅对影片进行泛泛的视听评价。(为什么这样用视听语言?要上升到艺术本质、诗的层面,不能单说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手段)
3、把电影当作一种媒体文化来评析。(符号、后现代都不是首要需要的,视听特点、诗情的转化及两者关系,对影片基本创作形态——视听形态的认识)
片例:《活着》医院生产一段
侧重的几个方面:结构特色(电影化)、主要指叙事特色(戏剧体和非戏剧体的);分析蒙太奇表现特色——核心、目的、线索;整体视听创作的风格;针对自己专业的特点,选择一个层面(诗与画,时空结合的范畴)
影片分析的高度: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结合。
时间:文学、音乐(是意会的)
空间:绘画、舞蹈、建筑、雕塑
戏剧的时空统一表现在人物行动上,单视角、场面性;
电影的时空统一也表现在人物的行动上。
《活着》医院一段即是可能够完美结合。时间上,叙事有行动,结合特定历史环境中;空间上,生命在空间上的来回奔跑,并通过音响,段落展开。
主干的行动合成时空,脱离开狭长的走廊,就是文学的,而非电影的。
切到外景,有目的,买馒头不是害人,请大夫的确是押过来的,倒水的特写,缸子的大小;不能用纪实的眼光来看电影。
行动——指电影的行动,与戏剧行动有交叉,传统戏剧是动作,电影更多的是心理的动作或是作者的主观行动。所有方面都是为了呈现行动。
片例:《幸福时光》开场一段
常规影片戏剧体,情节在里面,通过人物行动推动情节,行动明确则思想明确。
情节、冲突、事件的概念;如何将场面、空间和视听元素的结合。
片例:《小城之春》开场一段
不同人的不同镜头、音乐、不同的场面
妹妹房间的特点;用一个废墟来电影化,发生了三组谈话,两次扔药,一次跳切;
单一个废墟又加一个话外音,不是文学的介绍,而是电影视听化的体现,不讲故事,但有内容,只讲事实。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c87a9fa63c59c5c.jpg[/img]
片例:《花样年华》开场一段
视听事实非常重要,避免情节性来达到一种诗的境界。
同意空间的两次重复,通过确定的东西引发想象,同一空间,只是时间上的变化。
音乐片断,为什么让人记得住?表现人物关系、命运
编辑部,多用人物头像前一点的顶光;时间的转换——电饭锅;
几对人物关系,周太太的发型和背影来确定人物。
美工的设计,狭长的走道,搬家。主题:隐、忍
电影化:楼梯走道,电影的组接方式,过程不重要,重要的诗主人公对过程的反应。
门框,只能看到一半,手扶门框,信息上升到了诗。
结尾一段
视听的动机,艺术创作具有时间性
应先讲事实(看到的、听到的)再说如何组接、换化事实,结尾吴哥窟的交替不简单是时间的流逝,而更多是与音乐结合产生的诗情。
字幕和文字的诗,很像《小城之春》《悲情城市》,但有不同。
叙事、非叙事、情节——时间方面的;
音乐、音响同样围绕行动展开,是为深化视听事实服务的。
片例:《本命年》开场一段
音响的作用,既抒情又叙事,脚步夸大的声音的意味、摄影的运用、地下通道(从地狱归来),是心理现实主义,跟拍与心理实际相符合的。
评剧声和新闻播出车祸声(首尾相呼应)
可怕性:视觉、听觉上与心理的动机符合,深化行动的视听元素。
片例:《最后的贵族》片尾段
谢晋89年的“音乐诗”重点在忍的沉沦的心情上。
文字、对话、音乐音响性的——时间上的。
片例:《黑骏马》片尾一段
前几年考过片目:
《红色沙漠》《香魂女》《我的父亲母亲》《甜蜜蜜》《香港制造》《秋菊打官司》
复习参考片目:
《霸王别姬》、《榴莲飘飘》、《小城之春》、《罗生门》、《雁南飞》、《林家铺子》(注意美工);
《红色娘子军》(剧作)、《烈火中永生》(摄、美)、《毕业生》、《克莱默夫妇》(剧作);
《美国往事》、《铁面无私》、《秋瑾》(音乐,谢晋93)、《黑炮事件》(导);
《芙蓉镇》(场面调度)、《鸟人》(镜头结构)、《迷墙》(纯诗)、《最后的贵族》、《本命年》;
《悲情城市》(文学性)、《心香》(孙周91)、《过年》(平民诗,黄建中92);
《雾中风景》(场面)、《蓝风筝》、《周恩来》、《活着》(92.06《收获》)、《重庆森林》;
《暴雨将至》(视听讲故事)、《阳光灿烂的日子》、《杀手里昂》(美学)、《饮食男女》;
《卧虎藏龙》、《烈日灼人》、《黑骏马》、《背靠背、脸对脸》、《有话好好说》、《鳗鱼》(导);
《小鞋子》、《樱桃的滋味》、《花火》、《幸福时光》、《罗拉快跑》;
《美国美人》(使美国电影转型,中产空虚,现代文明从家庭解剖社会、经济、文明的现状);
《花样年华》、《黑暗中的舞者》、《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夏钢——《无人喝采》《与往事干杯》《谁来倾听》(物质的丰裕、感情的贬值、人性的失落)。
画的元素:
光、色、人、景、物、镜头、剪辑、场面调度(构图、运动、角度、景别)
片例:《烈火中永生》书店脱险一段 64年
时空处理,灯、楼梯、电话、构图、光影来电影化——传统方式;
雨后街道的渲染与人物心情紧密结合,中国古典传统美。
半阴阳脸的造型和打破茶杯表现人物心理;
电影美术空间是人物行动的空间——周登富
对楼梯的表现,传统视点的表现,英雄的拔高、仰拍。
此事为什么发生在这个空间?这个人物为什么在这个空间?
即“人”的空间。古典美学的欲擒故纵的创作方法。
片例:《暴雨将至》开场一段 人与空间、写实的
环境声、脱衣服镜头分解、屋内灯的表现、场面调度表现人物心理关系(发现有人)
平行蒙太奇表现主题(乌龟和教堂),音乐表现生活(敲门的犹豫),剪辑表现人物关系(吃柿子),含蓄的叙事功能,传统古典的纪实手法
片例:《鳗鱼》开场一段
仍旧钓鱼,灯光变红,音乐旋律改变;既拿钓鱼当回事,也拿老婆当回事;
拿刀时景深的灯光的表现,(杀人后)声音的处理,动静的结合;
本体象征:人类生活语言概括手段。象征:事物与其含义之间明确关系的建立;本体象征:不脱离实际,无明确的喻体,展示形象,从被喻体——具像,产生此在非此在的效应。
爱情太深,被异化、物化成钓鱼了。
片例;《有话好好说》开场一段
漫画和间离;非写实的,观众进不去;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顺序非逻辑;剪辑紧扣主题——不可能好好说。
片例:《卧虎藏龙》开场一段
环境端庄、优雅、肃穆,和要表现的真正的残杀的主题相矛盾,但是又高度的统一,唯心主义的现实主义;场面调度的生活化;可看性的依据时人物性格。
片断:《刺秦》连续杀一段(嫪毐、母亲、父亲)
画面的视觉感受;人物作者思想的统一体;镜头的内部构成;美术师的造景,有种瓮中之鳖的感觉;表现人物关系——上下级关系;表现运动,剪辑方式——跳切,不表现被摄物体,非常电影化。
摔孩子段落,缺镜头;
杀父,用光不同,音乐叙事性,戏剧舞台化,场面调度。
如何实现电影画面的风格化?
创作依据:人物心理活动;导演自己创作倾向;作品题材实际要求;
片例:《霸王别姬》开场一段、决裂一段
用观众的视点,引起观众的间离——写意(出场前掀帘)。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b101d57ce057635.jpg[/img]
看片分析
看片分析,是近年艺术类招生运用得十分普遍的一种考试形式。它先让考生观看一部电视片的录相或光盘,然后按要求写文章。这充分体现了电视的专业特色,有利于发现具有初步电视意识的好苗子。同时,它又避免了命题作文的偶然性,有利于考出真实水平。也因为这样,它最能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与“面试”的印象分不同,笔试的成绩更加具体、客观、过硬,所以在专业考试中,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考生都必须认真准备。
,怎样写好看片分析
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几条建议。
[color=#FF66CC]一、 不要写成观后感[/color]
写好看片分析文章,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考生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审题不当,完全不符合考试要求,体裁不合,把它写成心得体会、观后感了。这样,哪怕文章再有文采,哪怕你“自我感觉良好”,得分也不会高。所以有必要弄清观后感于看片分析有何不同。济南世博艺术学校
首先是文章的体裁不同。观后感、心得体会一类文章基本属于抒情文范畴,抒情色彩浓;二看片分析则是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理论色彩浓。前者重在感,而后者重在议。前者常有喜怒哀乐的句子,如“看了这部作品后我很感动”、“我很气愤”、“我心潮澎湃”之类;而后者态度比较冷峻,一般用各种议论手段,夹叙夹议,分析阐述,而不追求情感和“文采”。
其次是作者的身份不同。写观后感时,作者的身份是普通观众;而写看片分析时,作者的身份却变成了“评论员”和“业内人士”,至少应是个“准电视人”即将来可能进入电视行业的后备队。既然来报考,就应该有一定的准备,有潜在的素质,就应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他们在看电视时,就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观众,而必须多一个心眼,多一番思考:假如我是专家、评委,我该如何评价它?假如我是同行、同事,我该向他学习什么?假如让我来拍摄,我该怎么做?总之,你必须寻找电视内行人的感觉,逐步培养专业眼光,逐步完成角色的嬗变:观众——准电视人——电视人——专家。
再次是针对的目标不同。观后感针对的是“这件事”,即作品的内容;二看片分析针对的则是“这部片子”,即作品本身。前者回答的问题是:你知道这件事后有什么感想?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而后者回答的问题是,这部作品该怎么理解?哪些地方比较成功?如《难圆绿色梦》,这部片子讲述一位植树造林模范的事,他辛勤种树几十年,数却被人砍光了。如果写观后感,应针对这件事,当然表示痛心、谴责。而写看片分析时,则针对这部作品,分析它获奖的原因,成功的经验,应表示出赞叹、欣赏。这二者的基调是明显不同的。
最后是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观后感重在作品的思想内容,重在教育意义;而看片分析则重在作品的创作经验,包括艺术形式。前者要求紧扣主题,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而后者要求紧扣创作特色,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为内容服务的。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简而言之,所谓看片分析,就是要你以“内行”的眼光,讲出作品的“门道”来。
[color=#FF66CC]二、要有以论文的框架[/color]
明确看片分析是议论文这一定位后,接下来就是谋篇布局的问题了。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全文只有一段。有些根本没有段落概念,不会分段,往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天马行空,东拉西扯,思维跳跃,胡子眉毛一把抓,这当然不行。
2、 “串讲式”,或曰“赏析式”。它往往从电视片第一个镜头讲起,然后第二个、第三个……一边叙述内容,一边作些评点,还美其名曰“夹叙夹议”。这好比语文老师串讲课文,念一段,讲一段。这种写法缺乏宏观的锻炼,没有形成小论点,没有上升为理论,没有总结,也不符合要求。它还带来另一个后果,就是叙述太多,议论太少,往往头重脚轻,开头十分啰嗦,结尾又草草收场。
3、 “杂文式”。这经常发生在擅长写作的同学身上。他们不满足议论文的一般套路,斥之为“条条框框”、“八股文”,很想展示自己的文采,于是把它写成文艺性论文,即杂文。当然不排斥少数尖子可以写出优秀的杂文来,但在考试时一般不要用。
正确的写法,应该按照议论文的一般框架,既有论点、论证、结论三大部分。
开头是提出问题,即论点部分。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分析的对象(即这部作品)做个简单的介绍:叫什么名字(标题),作者是谁(那个台拍的),属什么体裁(栏目),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主题等。二是对这部作品做个总的评价,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如“这部片子拍得很成功”等等。
中间是主体,是提出问题,既论证部分。它要求具体分析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有哪些创作经验。建议至少讲三个方面的邮电(或特点),而且每个方面分别写一小段,每个方面应该提炼出一句评语(即小论点)。小论点应该精辟、整齐、醒目,最好归纳的句式比较整齐。为了突出小论点,应该把它们放在各小段的开头,或改成粗题字排版,或省为小标题。还可在前面加上“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或用排比句。这之后,在围绕这个小论点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应该结合片子的内容,举出具体例子,夹叙夹议,边叙述有关情节或镜头,边分析他们的表达效果,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光叙述内容,变成讲故事了;二是光发议论,或空洞抒情,没结合具体内容,与作品完全脱节,空对空,那也不行。请注意,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决定了文章水平的高低,篇幅要站全文的绝大部分,短了不行。
最后是结尾,是解决问题,即结论部分。这部分很短,主要对全文作总结,或指出其不足,或提出希望,或补充说明,或照应开头。有了这部分,文章就有头有尾,完整无缺,并形成一个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论文的常规写法,当然可以灵活掌握,不要把“框架”当成“框框”,束缚了思路。但就中学生而言,一般按这个格式去写较为妥当。建议先写好段落提纲,至少要想好要讲哪几层意思,然后按照提纲,一段一段写来。这样,论文的框架就很稳,就可以做大段落清楚,层次分明,小论点突出。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53a2358987c71eb.jpg[/img]
[color=#FF66CC]三、 要提炼出小论点[/color]
解决了题材和结构问题后,下一个难点就是,从那几个方面去分析?如何提炼出小论点?这个问题普遍感到头痛,我们不妨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学会提炼。
我们可以从观后评片中得到启发。可闻前后有什么阅读提示和思考题?老师对你们的作文有何批语?从这里往深处想,就能学会抓主题(中心思想)、结构(段落)、手法(写作特点)等。
建议大家学一点文艺理论常识。这样才能找到理论武器,提高鉴赏品位。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的典型性,文艺批评,创作方法,流派,体裁,风格等。特别是“典型”这个概念应用很多。
还建议学一点电视常识。电视有自己的特点,如:形声兼备,视听合一,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用镜头语言说话,用蒙太奇手法等。如果能了解一些电视创作的手法,熟悉它的工作程序,就能从电视的角度来分析。
下面提出一些选题供大家参考。
1.主题方面。主体是作品的主要立意、中心思想。可以与相近题材的作品比,看哪个更深刻;也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有什么现实针对性;还可分析标题是否精彩。
2.人物方面。作品的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形象是否鲜明突出,性格特点如何,作品用什么实事来刻画它,次要人物有什么特点,与主要人物有什么关系。
3.选材方面。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来表达主题,这些材料是否真实、具体、集中、详略分明,那些材料特别典型,那些细节特别精彩等。
4.结构方面。作品分为几大部分,它以什么为线索,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怎样照应,结构是否严谨等。
5.手法方面。作品采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如: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因小见大等)。这些是否成功、新颖、有特色等。
6.新闻方面。如果是新闻类作品,还涉及到许多新闻性问题。如:真实性,时效性,是否坚持了新闻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等原则,蔡方是否深入,支持是否成功等。
7.镜头方面。电视是用镜头说话的,它的镜头语言运用如何(构图、色彩、光线、速度、字幕、特技、声音等),那些镜头特别精彩,运用了什么蒙太奇手法等。
8.其他方面。除此之外,属于创作的各个方面,只要你觉得很有特色的,也都可以选。如:音乐、美术、表演、播音、主持等。
必须强调,以上这些绝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部讲到,只要选其中三四点特别突出、十分明显的讲。甚至可以知将其中一个方面,但必须讲深、讲细、讲透,而且它们也必须提炼出小论点。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dc46881e62b059e.jpg[/img]
[color=#FF66CC]四、 要全面考虑,掌握分寸[/color]
写文章最要讲辩证法,要全面处理各种关系,掌握好分寸,防止走极端。
1、要充分肯定优点,而不要专门挑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分析作品当然可以讲它的缺点,但必须掌握好一个度。有些年轻人眼高手低,用大半或全部篇幅讲缺点,这就很不应该了。要知道,拿出来的电视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好的伙比较好的,甚至是获奖作品。正确态度应该是肯定优点,附带言其不足,在措词上、提法上也要谨慎,如用“美中不足”“瑕不掩瑜”之类。
2、要有专业眼光,但不要乱用专业术语。有人太急功近利,刚接触几个专业术语,就忙不迭地对号入座,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剩下“看镜头说术语”,变成“看图说话”。初学阶段似懂非懂,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乱贴标签。
3、要扣住作品,但不要拘泥于作品本身。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分析时必须
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同一题材、同一体裁、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进行比较,才能比出特色来。此外,许多作品都与时代背景有关,特别是新闻片,要特别留意它的拍摄(播出)日期。
4、要学会看电视,才会评电视。一般人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欣赏娱乐、消遣放松,这都是无可厚非。但立志当电视人的考生,就不能停留在这种水平了。他们看电视时,应该加上学习的目的,提高鉴赏水平,应该“带着学习的目的看电视,带着职业的眼光学新闻”。建议先学会看电视,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要多看中央台,多看新闻片、专题片、艺术短片,以及好的电视单本剧,而要少看电视连续。看电视的时候,不要以“小市民”的眼光看,而要带着问题看,边看边想。先要理解作品,深切感受每个镜头的表达效果,分析这样的良苦用心,当创作者的知音。还要与志同道合的同学议一议,与周围人交换一下看法。最好能强迫自己把看法写成文字,或一段文字,或小评论,然后请有关专家老师指导一下,练几次笔。
今年考看片分析时,为了防止偏题的现象,普遍降低了难度。有的对作文要求做了提示。如北京广播学院导演专业2002年的笔试题是:
观看短剧《较劲》,写不少于1500字的影评,题目自拟。应包含以下内容:一、作品的主题思想什么。二、人物对白的语言特点,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三、剧中印象最深的一段戏是哪里。四、重新设计结尾。
有的干脆不用作文形式,而是回答几个问题。如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编导专业2002年的笔试题是:
看电视片《蕉窗听雨》(注:是一部介绍苏州园林的艺术专题片)回答问题:一、这部电视片如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如何表现自然的花木与人工园林的巧妙融合?(40分)二、请举例说明“相识固然不难,理解未必容易”这句话的含义。(30分)三、这部电视片阐释了那些具有深刻内涵的思想和哲理?(30分)
这种考试安排限制了话题,使答题不至于离题万里。而且它重在考察队内容的理解,没有太高的专业要求。这比写文艺评论要容易一些,但它们的套路基本一致。这种回答,也不能像中学那样简单地列几条筋,否则肯定没有竞争优势。建议在考前练习时,仍应以写文艺评论为主。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e4ad808a1229c3a.jpg[/img]
[size=3][b]艺考影片分析写作方法概要[/b][/size]
[color=#FF66CC]一、电影基础知识 [/color]
(一)、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color=#FF66CC](二)、电影的本性:[/color]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
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
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color=#FF66CC](三)、对电影事业的要求:[/color]
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
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
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color=#FF66CC](四)、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 [/color]
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98年3月9日对《泰坦尼克号》和美国电影的看法)。
[color=#FF66CC](五)、电影主要表现手段:[/color]
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一种电影闰美学理论。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color=#FF66CC]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color]
(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电影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现在人均每年看6次电影。
2、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类进入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文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
(二)、电影评论的作用:
1、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侧重于社会性,形成中国特有的、最广泛的群众影评浪潮,形成中国文艺评论独特景观。
2、影评本身是一门艺术,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思辩能力、写作能力。从写作学的要求看,影评写作需要信息处理能力,也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的综合运用。许多人从影评起家,走上专业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97年高考语文中有一道小作文题,要求学生写影评,题目是《推荐一部影视剧》,15分,这一举措使学校掀起起电影热,97年的《文汇电影时报》和98年2月11日《新民晚报》对此作了报道。国外文科大学一般都有电影课程。今年,东南大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大学生观看百部优秀影视片。最近,北师大为大学生设立电影院,结合放映的影片请专家给学生讲评。
[color=#FF66CC]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color]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巧织经纬枣<平津战役>的结构艺术》。
3. 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开天辟地>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 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 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7. 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 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 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77f7e11f26ba67d.jpg[/img]
[color=#FF66CC]四、影评写作要求 [/color]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2。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3。长城获救。情绪舒缓,历经沧桑的长城,苍茫浩瀚的群山,构成了具有深沉内涵的历史地理环境;小鸟、红叶营造出温馨安宁;黑子吹奏悲怆的叶哨;欧文窥见安洁腿上青痕与胸前红布包,设下伏笔;学吹叶哨表现出对东方文化的好奇。
4。山村遭劫。劫后山村惨状,坑上被杀害的小孩、老人,墙角烧焦的女人,碾上血肉四绽的婴儿,山谷群尸,滤过色的闪回镜头展现日寇罪行。
5.山洞争论。波尔对转山沟的看法,关于“真正军人”的争论,两种文化观的初次冲突。
6。劫车遇险。再掀高潮,一战士为救波尔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对欧文冒险行为及盲动观念的否定。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熗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熗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
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12.憧憬未来。玩家家,捏泥人,对未来的相往与服役期的争论,“别人把刀架在你头上时,你就什么权利也没有了。”欧文赠刀:“但愿你再也不用这个东西。”
13.黄河留影。进入抒情高潮。黄河奔腾咆哮,这是生命与力量的源泉;安洁的舞姿,动人的身影,“你能把照片给我吗?”“一定!”留下永恒的瞬间。
14.三炮就义。渡口,寨主遇难;三炮点火报警;三炮被埋,唱信天游。
15.河边激战。渡河遭敌伏击;花花被绑、火烧;欧文假降,拿出手榴弹威胁敌人救出花花;安洁中弹,黑子掩护,扑向敌机熗;激流中,“我们到家了”的呼喊声中,安洁举刀割断绳索;重伤的黑子拉响手榴弹,激流、巨浪、波光;岸上,波尔、安洁、花花三人迎着残阳和一片血红向前。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0533664666de96e.jpg[/img]
[color=#FF66CC]评论角度 [/color]
(一)、评主题: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1、单一人物;2、某类人物;3、对比性人物;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死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死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2、东西方观念;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我也忘了从哪里转过来的了。呵呵,原帖作者勿怪勿怪
[img]http://l.paipai.fm/118851/11/01/31/104_7753460_6844465a3eeb330.jpg[/img]
[size=3][b]作品分析编导影评写作艺考冲刺总结[/b][/size]
影评写作一开始的分析很重要,分析的首要任务就是破题所谓的破题就是对电影题目的认识,目的是为了寻找影片是不是有这种主题,破题是一种评论性的写法有修饰关系的题目的能破题。
我讲一下对于三种电影的破题,第一:用历史事件、人名、地名或事件名作为题目的不用破题,如《我的1919》。第二:表现情调或情绪的题目,破题时要主要抓住“情”字,如《嗨,弗兰克》。第三:表达感受的题目要看完影片后再破要找出母题,如《寻熗》中“寻”字为母题,《紫日》中“日”为母题。
看影片对于写影评也很关键,这一点不用多说大家很清楚,讲一下看影片应注意的五个问题:1、把握整部电影的情节脉络
2、要分清影片的叙述线(即人物关系)分清主线和辅线了解其作用
3、注意电影的表现手法(即蒙太奇、音乐、音响、场景转换等)
4、了解影片的主题以及与现实的联系
5、破题抓住题目所包含的信息
题目的拟定原则上不要太大那样不易讨论,所规定的题目一定要涵盖具体的问题要有可感性因为题目首先定义写作的方式,规定写作的主体方向体现文章的风格特点。题目的格式可以分为九种即赞誉式、论断式、设问式、并列式、转折式、拟人式、比喻式、哲理式和格言式。
电影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论述现象。若把现象作为观点结论来用就必须加以论述,电影中若发现叙述线如提及就要论述出来,不要有意无意地扩大论述范围。
2、评论视角的确定。主题、矛盾冲突、人物[/size][/color]
[/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