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死名将,顾名思义,要大大的名将,大大的冤枉,小小的不算,最典型的比如岳王,袁大督师,标准有几个:蒙冤指数,很理解。惨烈指数,指死状之惨。影响指数,对战局,时局的影响,以蒙冤指数为准。废话少数进入正题,我的名额是这几个:李牧,蒙恬,韩信,彭越,岳王,袁大督师,檀道济,高仙芝,高颖,周亚夫。
[color=#FF0000]十大冤将第十名:韩信[/color]
[attachment=11335340]
汉朝楚王韩信(?—前196年),汉族,古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楚王[1]、齐王、上大将军。淮阴区码头镇现尚存有韩信当年故里,后曾在其府治内修祠堂。西汉开国功臣,初属项羽,后归刘邦。公元前三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军事家、大战略家。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座驾:五明骥;
兵器:鱼肠剑;
经典之战:暗渡陈仓(出陈仓定三秦之战),井陉之战(背水一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
官爵:执戟郎中---连敖------汉军大将军兼左丞相---大将军兼相国---齐王-----楚王------淮阴侯。
[color=#FF0000]生平[/color]
韩信幼丧父母,寄人篱下。女主人厌恶他而不给饭吃,韩信忿而离去,独自一人流浪他乡。在淮阴有个混混要与韩信比剑,韩信怕惹出事端不愿和他比试。哪知那人竟要韩信从他胯下钻过才肯罢休,韩信被逼无奈,只得从他胯下钻过去,众人都嘲笑韩信怯懦。能受胯下之辱可见韩信之能忍胜于常人。
后韩信在项羽麾下从事,数谏项羽不听,且招致项羽的不满。韩信只得弃项羽而去,偶遇萧何,与之畅谈甚快。萧何向刘邦极力推荐韩信,说他是夺取天下不可多得的人才,刘邦也看出他的非凡才能,遂隆重地拜他为大将军,统帅三军。韩信拜将后秣马厉兵,积极备战。一切准备就绪,韩信便率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平定三秦。第二年汉联合齐赵共谋击楚,并占领了楚都彭城,结果却被项羽引兵杀得大败而逃。多亏韩信收拾残兵成功地阻击了楚军。随后韩信统兵依次破魏、赵、燕,平定齐地,对项羽形成了包围之势。当时韩信为政治稳定的需求,听取谋士蒯通之言,请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听后大怒,经张良陈平提醒后才封他为真齐王,那时刘邦对韩信已有很深的戒心了。蒯通看出刘邦不善之意,通过相术为韩信提出了三分天下之说,劝他自立为王。然而韩信不忘刘邦之恩,誓不背叛,蒯通只得叹息离去。后来项羽四面楚歌,兵败垓下,自刎而死,刘邦一统天下,建立汉室。作为刘邦第一功臣的韩信却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刘邦因惧其军事才能,怕他拥兵造反,先将他兵权褫夺,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最后因吕后疑其谋反,使萧何将他诱至宫中杀害,夷其三族。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不胜悲哉。
韩信是否真要造反历来为史学家所争论,我不欲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在此且谈谈他的为人品德。近代李宗吾提出“厚黑二字乃成功之道”。刘邦是将“厚黑学”学完了,项羽抓了他老父他还能说“吾父即汝父”,可见脸皮之厚,先后杀害诸异姓王足见其心之黑,所以他做成了皇帝。反观韩信,可就差远了。如果说他忍受胯下之辱时还有点“厚”,那“黑”则是全然不沾边了。在军事上他可以叱咤风云,百战百胜,被誉为“略不出世”,然而在政治上他却是一窍不通。本来有两人之言是可改变他的命运的,一是李左车的“功成身退”,二是蒯通的“背汉自立”。韩信都没有采纳。第一,韩信自小的愿望就是求夺功名,出人头地,自然不会超脱到张良李左车的境界,当然刘邦的苦苦相逼也是一原因。第二,以韩信的君子品格是换嶙龀霰撑讯运兄鲋鞯牧醢畹摹:抛约阂苍倒约阂簧痪磁辶醢畹闹龊驼帕嫉牟胖恰U馐熗糯拥牟偈兀岢终庵植偈厝创戳艘庀氩坏降慕峋郑庖彩且恢直А?
[color=#6600CC]有关韩信的成语[/color]
【战无不胜】
【国士无双】
【一饭千金】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
【沈沙决水,半渡而击】
【背水一战】
【拔帜易帜】
【置之死地而后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兵仙神帅】
【胯下之辱】
【解衣推食】
【居常鞅鞅】
【功高震主】
【箫何月下追韩信】
【汉中高对】
【独当一面】
【略不世出】
【不赏之功】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推陈出新】
【百战百胜】
【勋冠三杰】
【伐功矜能】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伪游云梦】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人心难测】
【钟室之祸】
[color=#FF0000]十大冤将第九名:高颖 [/color]
[attachment=11335341]
高颖,字玄昭,又名敏。自称系渤海条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可能与北齐皇族同宗,乃汉化了的鲜卑族。父亲高宾,背叛北齐,投归北周,作了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僚佐,被赐姓为独孤氏。高颖辅佐隋文帝杨坚取得 政权,统一华夏,是一位开国元勋。但炀帝杨广即位不久,就将他杀掉。
镇压尉迟迥的反叛
杨坚做了北周宰相,总揽朝政,权倾内外。有个叫元谐的人对他说:“你没有党羽,就象水中的一堵墙,太危险了。你要好好地干啊!”也许他已经知道杨坚是会这样做的,只不过为了表示忠心,特意加以提醒罢了。在杨坚所收罗的党羽中,高颖是一个重要的成员。杨坚与高颖早就相互熟悉,因为高颖是独孤信的家客,独孤信的女儿是杨坚的妻子。当然,杨坚之所以看重高颖,不仅仅是因为他与自己私人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看重了他的才华,他的胆识,看重了他不但能文,而且能武。
高颖从小聪明能干,十七岁开始做官,参与了平定北齐的战争,立过战功,受过爵赏。杨坚看重了他,派心腹人与他面谈,他欣然接受杨坚的招纳。他对杨坚说:“愿意听从你的指使,即便你的事业不能成功,我高颖全家被杀,也是心甘情愿。”于是杨坚让他在丞相府担任司录,官虽不大,却很被重用。高颖为什么要这样死心踏地地追随杨坚冒风险呢?史书没有魑募窃亍^衿湫问疲湓虿煌饬教酰阂皇茄罴岬牡匚凰淙换共还蹋芽嫉檬疲晒Φ南M艽螅欢歉哂比沃暗谋敝埽⒎怯钗氖霞易宓牡障担壹扔氡逼敫呤匣首逋冢嗉次敝苡钗氖现莱稹?
杨坚为丞相,遭到了北周一部分统治者的激烈反对。首先举兵反叛的是尉迟迥,继之者还有司马消难、王谦等人,一时天下骚动,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尤其是尉迟迥的叛乱,影响特别大。当时有人评论其事说:“尉迟迥据有北齐的故地,乘杨坚刚刚执政之机,人心浮动,指挥军队,联合各方势力,占据了全国九州的三州,拥有全国人口的十分之六。”面对这种局势,怎么办呢?只能是武力镇压,仗打胜了,就可使政权获得巩固;仗打败了,就可能要垮台。杨坚派韦孝宽率军前往,军至河阳(今河南孟县),停顿下来,没有人敢冲向前去,原因是军心不稳,部将有异心。形势颇为紧急。只有派一名既忠心耿耿,又有魄力,能压得住阵脚的人去做监军,才有可能战胜敌人。杨坚首先挑选了崔仲方,崔仲方以父亲在敌方境内为理由,辞不就任。轮下来最适合的人选是郑译、刘访,他们都是拥载杨坚上台的中坚人物。但是他们由于个人目的没有达到,所以心怀不满。郑译想当大司马,结果当了相府长史;刘访想当小冢宰,结果当了相府司马,因而他们忿忿不平起来;他们还利用职权,大发横财,与富商大贾们打得火热,并且玩忽职守,消极殆工。杨坚要他们去作韦孝宽的监军,对他们说:“需要心腹之人去统率大军,你们二位,谁能去呢?”刘访说,他没有当过带兵的将领,不能去。郑译说,他有老母在堂,离不开。一个软钉子碰得杨坚闷闷不乐。就在这个时间的前后,前线统帅部副长官送来密报,说是“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崔宏度都接受了尉迟迥的贿赂金,军中骚动,人心大变”。怎么办呢?有人主张另派三人去代替那怀有异心的三员大将。朝臣李德林不同意这种意见,他认为这样做恐难收效,甚或会引起其他问题。他对杨坚说:“依我的看法,只派一个既是你的心腹,又明于事理,能够随机应变,且向来为诸将所信服的人,快速赶赴军中,观察形势,看看内情究竟如何。这样,即便有人图谋不轨,也不敢妄动。”一席话,点醒了杨坚,他说:“要不是你说,几乎要坏大事。”高颖见此情势,乃自告奋勇,甘负重任。杨坚欣然同意。高颖当即衔命出发,来不及回家,只派人去向他的母亲告别。
高颖到达军中,军心大振,形势迅速改观。原来韦孝宽的军队停顿在沁水(今沁河,在山西省东南部)的西边,向敌人坦露出一种胆怯、观望的架势。高颖到达后,为了改变形势,就造桥渡河。他估计到敌人会从上游以火烧桥,乃预先防备,使敌人的破坏未能得逞。大军既渡,他乃沿用古人破釜沉舟、背水列阵的故事,烧掉新造的桥,以示决一死战。随即深入敌境,与宇文忻、李询等人商量,设策以破敌军。尉迟迥据守邺城(今河北省临县境,漳水之南),军威尚盛,那时,两军对阵打仗,旁边往往有许多老百姓观看。这次宇文忻征得高颖的同意,挥军攻入旁观者人群,引起人群大乱,宇文忻乘机大呼:“敌人打败了!”于是尉迟迥军大敌,高颖、宇文忻等挥军乘势,攻入邺城。
平陈的主要策划人
开皇元年(581年),杨坚登上皇位,正式建立隋王朝。高颖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就是说当上了宰相。隋朝建国之初,他与苏威协力同心,大小政事,文帝都是先同他们商量而后施行,故而数年之内,天下安定。隋朝是直接继承北周政权的,而北周的法律,则烦杂而不得要领。文帝下诏,要高颖、郑译、杨素、裴政等人修订法律;他们所修订的法律,不仅为隋朝所施行,而且亦为后世所沿用。苏威的父亲原在西魏任官,曾主持增加赋税,但他认为增税只是解一时之急,要让后人来减轻税额,故苏威主张减税;他的这一意见由于得到高颖的赞助而得以实现。在文帝下诏检查户口,以防止偷漏赋税时,高颖又提出“输籍法”,凡民间赋税,皆记其数于籍帐,使州县长吏不得随意增加减少。苏威关于改革地方建置的意见,与李德林的意见发生了矛盾,也是由于高颖的支持,才得以付之实践。新都大兴城的建设,他是主办人。他还带兵抵御过北方强族突厥。他主持办的事很多,只是由于他的文稿没有保存下来,故而史书多阙载。他办事很认真,很勤恳,退朝以后,常常以粉盛于盆内,置于卧榻之侧,想起了什么,就记在上面,以便天明以后办理。他恐怕是我国最早使用记事牌的一个人。
隋朝建立之后,文帝在高硕等人的辅佐下,政局安定,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摆在王朝面前的课题是,要使统治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只是注意管辖统治区域内的事是不够的,还必须北服突厥,南平陈朝。在完成这两项任务的过程中,高颖的功绩尤其突出。特别是在平陈方面,他起了重大作用。
如何战胜陈朝,使南方半壁江山与中原统一起来,这是包括高颅在内的隋朝君臣所经常考虑的问题。高颖主张收揽江南朝野人士的人心,瓦解他们的斗志,一旦条件成熟,大军渡江,一鼓成擒。开皇元年(581年),文帝根据高颖的推荐,派贺若弼为吴州(指以今苏州市为中心的江南东部地区)总管,镇广陵(今扬州市);以韩擒虎为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一带)总管,镇庐江(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要他们筹划平陈之事。第二年发兵南征,以高颖为总指挥,这显然是试探性的。兵出之后,陈宣帝死讯传到,高颖以“礼不伐丧”(按照礼制,不应攻打正在服丧的人)为理由,停止进攻,班师回朝。不久,他又受命处理萧岩叛乱(萧岩原为南梁皇族,叛归北朝,现又叛投南朝)的善后,以温和态度对待萧岩属地江(长江)汉(汉水)一带的属民。隋朝与陈通使,以礼相待;抓到陈朝的间谍,都是发给衣服,客客气气地将他们送回。文帝问高颖平陈的具体策略,高颖说:“江北地寒,收获稍晚;江南气温高,水田庄稼熟得早。在江南收获季节,稍稍集中兵马,说是要出战江南。他们看到这种情况,必定要屯兵守御,这就可以耽误他们的收获时间。当他们集中军队时,我们就解散军队。我们反反复复地这样干,他们必定习以为常,从而麻痹大意起来。然后我们再调集军队,他们不会相信我们要出征。当他们犹豫之际,我们乘机渡江,登陆作战,士气必定高涨。又江南土质不好,房子都是竹子茅草做的,所有积藏,都不是在地窖里。我们秘密地派人过去,乘风放火;如再修复,则再烧之。这样搞它几年,他们的财力自可枯竭。”杨坚按照他的设想去做,果然收到很理想的效果。
平陈之役完成于开皇九年(589年),共分三路大军,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及杨素为各路元帅,而统归杨广节度。高颖是晋王府长史,掌握着实际的指挥权。东路大军将领贺若弼早有准备,他买五六十艘旧船,造成陈军错觉,以为隋买船,松懈了斗志。他又下令,江防军队,每交代之际,一定要到广陵集中,并且大排旗帜,营房帐幕遍于田野。开始陈军看到,以为隋军要渡江,。就急急忙忙准备抵御,结果发现隋军是换防,就习以为常,不加警惕了。他又经常派兵缘江狩猎,人马喧嚣,如此反复,也使江南陈军麻痹起来。结果贺若弼由广陵渡江,陈军还不知道。于此同时,另一支军队在韩擒虎的率领下也渡江到了采石(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市)。贺若弼渡江后军容整肃,纪律严明,有个士兵违纪到民间买酒喝,立即被斩首。他俘虏了陈军六干人,全部予以释放,发给粮食,打发他们回去,并将隋朝诏书,交给他们带着,要他们宣传隋朝伐陈的政策。结果,所向无前,陈军纷纷降附。隋军迅速攻入建康(今南京市),抓到了陈帝陈叔宝,陈朝灭亡,隋朝大体统一了全中国。
高颖在平陈之役中,起了主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一次宴会上,文帝说:“高颖平定了江南,虞庆则使突厥降服,可以说是功勋卓著啊!”《隋书》作者在评价高颖时,也说:高颖“克服了东夏,平定了南国,参谋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不断受到猜疑和失宠
到了开皇末年,高颖开始失宠,倒楣的事接踵而来。文帝皇后独孤氏虽不失为一位女中豪杰,然而她特别妒嫉。她把皇帝看得紧紧的不准他接触后宫的妃嫔。尉迟迥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因为父罪被没入后宫。一次,皇帝见到了她,很是喜爱。独孤氏知道后,气忿极了,乘皇帝上朝的机会,将她杀死。皇帝得知大发雷霆,骑上马跑出皇宫,一下子在山谷间跑了二十多里。高颖、杨素等人随后追赶,抓住皇帝的马缰苦谏。皇帝说:“我贵为天子,却不能自由!”高颖说:“皇上你怎么能够因为一个妇女而轻易地丢开天下呢!”皇帝听了这句话,情绪稍稍和缓了些,骑在马上久久地停着不动,到了半夜才返回宫中。皇后在宫中守候着,见皇帝回来了,就边哭边磕头赔礼,高颖、杨素也从中调解,并且摆上宴席,痛痛快快地吃喝了一顿,才收了场。这本来是件生活小事,可是却给高颖深深地埋下了祸根。他本是独孤氏的家客,独孤氏与他一直来往密切,可是自他说独孤氏是一个妇女之后,她就怀恨在心,不与他来往了。
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杨勇也开始失去皇帝和皇后的欢心。高颖娶了杨勇的女儿做儿媳妇,所以这也关涉到他的政治生命。皇帝为什么不喜欢太子了呢?这主要是因为他爱奢华、讲排场、声望渐高,触犯了皇帝的吝啬心与忌妒心。皇后为什么不喜欢太子了呢?这主要是因为他爱女色和受了晋王杨广的挑拨与离间。杨勇宠爱一个姓云的女人,他的原妃突然死去,皇后怀疑是有意害死的。等到云氏独自执掌太子的家政后,皇后就更加怒不可扼。杨广得知此情,一方面自我矫饰,以博得皇后的欢心,另方面恶言中伤太子。于是皇帝与皇后都渐渐产生了废立太子的意向。有一次,皇帝试探高颖说:“有神灵告诉晋王(杨广)妃说,晋王一定要统有天下,你看怎么办?”高颖跪倒在地,回答皇帝道:“谁长谁幼,是有次序的,这怎么能够废呢?”意思是说,杨勇是长子,应该做太子,是废不得的。皇后知道高颖的主张是不可改变的,就想暗地里找机会对付他。
皇帝要挑选东宫(太子宫)的卫士作自己的卫士,高颖以为不应这么做,他说:“若尽把强壮的卫士挑选走了,恐怕东宫的保卫力量太差。”皇帝听了很不高兴,对他说:“我时常东跑西跑的,故需要有较强的卫士。太子呆在东宫,身边何必要有那么多壮士。重兵保卫东宫这个办法流弊极大。依我看,东宫的保卫由皇宫卫队兼管着就行了!我熟悉前朝的旧法,你不要走过去的老路。”这是有意给高颖以暗示,皇帝在提防着你。
高颖的夫人死了,皇后对皇帝说:“高仆射年岁已高,死掉了夫人,皇上你应该帮他再娶一位。”皇帝将皇后的话转告高颖,高颖婉言谢绝说:“我现在已老,退朝以后,只是坐在书斋里读读佛经罢了。皇上是很爱惜我的,至于娶妻之事,我则没有这个打算。”事情说过也就算了。可是不久,高颖的一个爱妾生了男孩,消息传到宫内,皇帝很是高兴,但皇后却不然,她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皇帝不了解皇后的心意,就问她为什么不高兴?皇后说:“你还信任高颖吗?你要为他娶妻,他却心存爱妾,当面欺骗你。现在他的欺诈已经败露,怎么还能够信任他呢!”从此文帝对高颖就更加疏远了。
开皇十八年(598年),文帝欲出兵辽东,高颖坚决不同意,但文帝坚持要打,并派高颖为事实上的主帅,高颖只好服从。结果因为疾疫流行,军队十之八九病死,无功而返。这件事本来是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可是皇后却节外生枝,在皇帝面前中伤高颖,说什么“高颖根本就不愿意去,你强迫他去了,我就知道准是无功而还”。她的意思是说,高颖阳奉阴违,消极抗命。这次统军主帅名义上是汉王杨谅,高颖则掌握实际指挥权。高颖为人,比较耿直,自觉责任重大,常常以大局为重,不避嫌疑。对于杨谅的意见,也多不采纳。杨谅恨透了他,返京后在皇后面前告他的状说:“儿万幸没有被高颖杀掉。”对于这些事情,文帝既不调查,也不分析,信以为真,对高颖更加愤愤不平。
凉州总管王世积有个亲信犯了法,逃到王世积处,王世积不收留,结果被捕受罚。这个亲信怀恨在心,反诬王世积谋反,王世积被处决。据说,在审理王世积案时,涉及到了一些宫禁中的事,而且这些事是从高颖那里得到的。事情越闹越大。当朝大臣贺若弼等联合为高颖申辩,文帝不但不听,反而将他们与高颖一起予以法办。高颖被免官,带个齐公的虚衔回家闲居。
不过事情还没有就此了结,投井下石的事总是要应运而生的。齐公国内的官员报告说:“高颖的儿子对高颖说:“司马懿假托有病,不上朝,结果取得了天下。你现在得到这样遭遇,怎么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于是高颖就被抓了起来。又有人报告说,有个和尚对高颖说:“明年皇帝要死。”有一个尼姑对高颖说:“开皇十七、十八年,皇帝有大灾难,十九年无论如何过不去。”这就更不得了了。有人建议把高颖杀掉,文帝不敢这样做,怕遭到反对,乃将他除名为民。高颖胸襟豁达,虽屡遭不幸,亦处之泰然,降低为一个平民百姓,他不但不怨恨,反而感到高兴。母亲的教导,在培养他的这种品德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刚作宰相时,母亲就告诫他说:“你的富贵已经到了头了,剩下的就是一个砍头,你要谨慎啊!”
以诽谤朝政罪被杀
高颖削职为民后,没有几年文帝驾崩,炀帝即位。炀帝启用高颖为太常卿。他对炀帝也是克尽臣道,见有不正确的地方,就直言不讳,这就很快地招致炀帝对他的仇恨。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他以诽谤朝政罪被杀。同时被杀的还有宇文弼、贺若弼。苏威被免官。
高颖是如何“诽谤朝政”的呢?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炀帝下诏收集北齐、北周故乐人及天下散乐,高颖谏止,认为:“此乐早就废弃。现在要是收集,恐怕那些缺乏鉴别能力的人要丢掉原来的正宗,追逐这一末流,相互学习传播起来。”炀帝听了很不高兴。高颖又对太常丞李懿说:“北周天元皇帝喜爱音乐,结果亡了国,前车之鉴不远,怎么可以这么搞呢!”只一个是漠北突厥君主启民可汗朝隋,炀帝为显示中原的富庶,在接待的时候,盛况空前,花费很大。高颖、贺若弼等人认为不应该这么干,高颖对太府卿何稠说:“启民可汗这个家伙熟悉了中原的虚实以及山川地势的状况,恐怕要成为后患。”礼部尚书宇文弼私下对高颖说:“周天元皇帝的奢侈,现在的情况与之比较,不是还要厉害么?”又说:“修长城这件事,实非当务之急。”还有一条是高颖曾对他的好友观王杨雄(原名惠)说过,“近来朝廷搞得不成体统。”
但是,炀帝杀高颖还有其更深刻的原因。平陈之役,杨广是统帅,高颖是统帅府的长史,掌握实权。隋军攻入陈京建康,抓住了陈帝陈叔宝和他的宠姬张丽华。杨广派高颖的儿子到建康告诉高颖,要把张丽华留下来。高颖不予理会,斩张丽华,并且说:“周武王灭殷,杀了妲己。现在平定陈国,不宜娶纳张丽华。”对此,杨广恨之入骨。
还有一件事,也使得炀帝要把高颖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就是在废太子杨勇时,高颖始终站在反对的立场。高颖这种立场,不仅直接触犯了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而且还把自己放在与杨广直接对立的地位,因为废勇与立广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废勇就立不了广,广要立就必须先废勇。所以,如果说高颖与文帝、独孤氏的矛盾,主要是意见分歧,那末他与杨广的矛盾,就主要是利害冲突,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既然如此,杨广能够饶得了高颖吗?不过,历史上也有例外,唐太宗之于其兄李建成的重臣魏征就是个很突出的例子。然而,唐太宗能做到的事,隋炀帝能够做到吗?
再者,封建王朝本来就是个派系林立的场所,隋朝到了开皇末年,由于一些吹牛拍马、玩弄权术的人越来越得势,这种派系斗争就更加复杂化,这对于比较正派而又甘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高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譬如杨素,他本是高颖荐举的,但在废太子勇时,他与高颖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场,他察言观色,大做政治投机买卖,投靠了杨广,博得了文帝与独孤皇后的欢心。高颖下台,他的宰相职位就是被杨素所取代的。炀帝即位后,杨素继续执政。虽然没有什么材料足以说明杨素直接陷害过高颖,但也没有任何材料足以说明他曾保护过高颖,象贺若弼等人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最有力量来保护高颖的。由此可以看出,在朝廷上,跟随炀帝害高颖的人,必定是大有人在。
高颖被炀帝杀害了,罪状也公布了,然而人们并不觉得他是罪有应得,而是感到伤心、惋惜。直到唐朝初年,还有人觉得他死得冤枉。因为他在政治上确实对隋初的巩固和统一做出了贡献,在他身上也可以看到地主阶级政治家某些优秀的品质。
首先,他善于发现人才,勇于使用人才,虚心尊重人才。隋朝一代的名臣、名将,很多都是他推荐给文帝的。如苏威,他与高颖共理朝政,朝野推服,天下归心。如杨素,他不仅是文帝的重臣,而且也是炀帝的重臣。如贺若弼、韩擒虎,他们都是平陈的名将,指挥过许多战争。尤其受到人们尊敬的是他不嫉妒人才,当由他推荐的人与他齐名或超过他时,他感到的是愉快,而不是怨恨。如开皇元年,他与苏威并为宰相,他不但能与苏威合作得很好,而且自己还要退下来,把权完全让给苏威。又如,平陈之后,文帝要他同贺若弼讨论总结平陈的事,他推辞谢道:“贺若弼先献十策,后来又在蒋山(今南京市钟山)苦战,打败敌军,我只不过是一个文职官吏罢了,怎么能够与大将军评论战功呢?”这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博得了文帝的赞赏。
其次,他敢作敢为,不避嫌疑,不推卸责任。他初投杨坚时,就明确表示要跟他干到底,成功与否,在所不忌。在这个问题上,苏威与他就成了显明的对照。当杨坚向苏威暗示篡位立国之意时,苏威不敢表态,溜之大吉。平陈之役时,他把年已二十出头的统帅皇子杨广撇在一边,以大局为重,大权独揽,以至公然违抗统帅的旨意,杀掉了张丽华。平陈之后,有人告他谋反,指的就是他的这种不把杨广放在眼里的行动。辽东之役,汉王杨谅是统帅,他是统帅府长史。他还是一如既往,对于杨谅的意见,多不采纳,把这个皇子气得要命。在其他许多问题上,他也多表现出这种勇于负责的精神。就拿批评炀帝喜爱音乐一事来说吧,在炀帝面前,他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他自己是很清楚的,但出于对炀帝、对隋室的忠心,他还是直说了。
第三,他所关心的是隋室的兴亡,是国家的治乱,至于对自己的出处进退,则看得很淡。可以这么说,他一遇机会,就上表辞退,以至到了削职为民时,也毫无怨恨,处之泰然。这就同那些只图升官发财的封建官吏大相径庭了。他的这种风度,也有别于封建社会里那些明哲保身、洁身自好、消极遁世的人,因为他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
[color=#FF0000]十大冤将第八名:蒙恬[/color]
[attachment=11335342]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庄襄王二年(前248),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翦一起灭楚,亦屡立战功。蒙恬少年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这时得宠于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振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忠心为主,终于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长大,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诬逃往楚国。后来成王终于反悟,杀了进谗言的人,请回了周公旦。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要反复考虑,’我蒙氏一家对君王忠心无二而反遭斩杀,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谋乱,内部倾轧的缘故。周成王犯了错误而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昌盛;夏桀诛杀关龙逢,商纣诛杀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是圣君治国的法则。我的这些话,并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备为忠谏而牺牲,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啦,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司马迁在《史记》中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蒙恬之于秦朝的赫赫战功,之于长城的丰功伟绩,让人感叹万千。
[color=#FF0000]十大冤将第六名:李牧[/color]
[attachment=11335343]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是赵国北方边境上的杰出将领,经常驻在代郡、雁门郡,防备匈奴。他因地制宜地设置官吏,把市场上征来的税收都送到将军的公署,充作军队士卒的费用。他每天都让宰杀几头牛来供养士卒,让士卒们练习射箭、骑马,留心烽火报警,多派间谍,对士卒十分优待。他规定的条约说:“匈奴如果入侵,我们就迅速退回坚守营垒,如有敢捕捉俘虏的人就斩首处死。”匈奴每次人侵,烽火台就举火报警,士卒们就退回坚守营垒,不出去应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损失伤亡。然而匈奴人认为李牧胆小害怕,就连赵国的守边士卒也认为自己的将军胆小害怕。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很生气,召回他,让别人代替他统率军队。
以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略,赵军都出去应战。每当出去应战,又屡屡失利,损失严重,边境上也不能种田放牧。于是又去请李牧,李牧闭门不出,一再说身体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来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从前那样,这样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李牧到了边境,一切按原来的规定办事。匈奴人有好几年一无所得,但始终认为李牧是胆小害怕。边防上的士卒们每天都受到赏赐却没有打过仗,所以都希望与匈奴一战。于是李牧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能够破敌擒将的士卒五万人,善于射箭的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又大力组织放牧,原野上到处都是人民。匈奴进行了小规模的入侵,赵军假装战败,把几千人放弃给匈奴。单于听说以后,就率领大批军队入侵赵国。李牧摆布了多种奇阵,从左右两翼夹攻匈奴人,结果把匈奴打的大败,斩杀了匈奴十万多骑兵。消灭了檐褴,打败了东胡,迫降了林胡,单于只好逃跑。在以后十多年里,匈奴不敢再接近赵国的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已经逃到魏国,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过了二年之后,庞媛攻破了燕军,杀死了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了赵军,并杀死了赵将扈辄,斩杀十万士卒。于是赵国任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打跑了秦将桓蹄。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过了三年,秦国进攻番吾,李牧打败了秦军,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的进犯。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率军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给了赵王的宠臣郭开很多金钱,采用反间之计,说李牧、司马尚想造反。赵王于是就派赵葱和齐国将领颜聚代替了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逮捕了李牧,并斩杀了他。同时罢免了司马尚。过了三个月以后,王翦迅速攻打赵国,把赵军打的大败,并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领颜聚,于是消灭了赵国。
附录《史记·李牧列传》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⒅,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⒇,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打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人物评价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通鉴》时,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贸》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索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司马迁因赵王而迁怒其母,可见其何等义愤。
苏洵说:“洎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前一句说得有道理,如果不杀李牧,秦赵还得比一下高低。
唐司马贞在《史记索隐述赞》中说:“颇牧不用,王迁囚虏”。
[color=#FF0000]十大冤将第五名:高仙芝 [/color]
[attachment=11335344]
高仙芝(?—756.1.24)
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高句丽人,唐朝著名军事将领
出身于将门之家。父名舍鸡,起初在河西军做事,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少年时随父至安西,因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到了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并与父班秩相同。他先在节度使田仁琬、盖加运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夫蒙灵詧发现了他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一)征小勃律国告捷
高仙芝(?—755年)本是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父名舍鸡,起初在河西军做事,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少年时随父至安西,因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到了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并与父班秩相同。他先在节度使田仁琬、盖加运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夫蒙灵詧发现了他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原为唐属国,又是吐蕃通往四镇的交通要道,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控制了西北各国,因此“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中断了对唐朝的贡献,“安西都护三讨之无功”。天宝六载(747),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进讨小勃律。当时步兵皆有私马相随,于是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东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过播密川,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高仙芝一路跋山涉水,行军百余日。至此,他分兵三路:命疏勒赵崇玭从北谷道,拨换贾崇瓘自赤佛道,高仙芝与监军边令诚一起从护密道,约定七月十三日辰时会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堡内有兵千余人驻守,城南又因山为栅,栅内有九千多兵士据守。当唐军进至婆勒川时正是早晨,河水低缓。高仙芝命兵士每人自备三天干粮,迅速涉过了婆勒川。仙芝对边令诚说:“向吾方涉,贼击我,我无类矣。今既济而阵,天以贼赐我也。”连云堡守兵连做梦也不曾想到唐军会突然自天而降,遂惊慌依山拒战,炮石檑木如雨。高仙芝下令说:“不及日中,决须破虏。”郎将李嗣业为陌刀将,手持一旗,领陌刀手自险处先登,奋力杀去,未到中午即攻占其城,斩五千人,活捉千人,获得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高仙芝欲乘胜深入小勃律内地,监军边令诚畏惧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老弱兵二千人,让边令诚领着守城,自己率兵继续深入。
高仙芝率军南行三日,将至坦驹岭(今克什米尔北部德尔果德山口)。山岭险峻,多悬崖峭壁,岭长四十里,下岭即阿弩越城。他料到兵士惧怕险阻不敢下岭,即暗中先派出二十名骑兵,穿阿弩越城着胡服,假称阿弩越城人前来迎接,以消除兵士的惧怕心理。当大军将下岭时,兵士果然恐惧不肯下,并对仙芝说:“公驱我何去?”话未说完,其事先派出的二十人恰巧从岭下赶到,并说:“阿弩越城胡来迎,已断娑夷桥矣。”娑夷桥是一座藤制桥,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断桥则吐蕃不能入援。兵士听了,畏惧心理顿消,高兴地下岭。下岭不久,果然有胡人来迎。
二天即顺利进入阿弩越城。高仙芝命将军席元庆率精骑一千先行,让他先告诉小勃律国王说:“不窥若城,吾假道趋大勃律耳。”城中有五六个酋领,皆死心塌地投靠吐蕃。仙芝又与元庆约定说:“若酋领逃者,递出诏书呼之,赐以缯彩,至,皆缚以待我。”元庆按他的命令行事。当高仙芝到达时,席元庆已缚住了那五六个酋领,命将斩首。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已逃入山洞,仙芝招谕,才肯出降,“遂平其国”。仙芝急令席元庆砍断娑夷桥。当天傍晚,吐蕃入援大军赶到,但桥已砍断。这座藤桥长有一箭之地,修复需要一年的时间。吐蕃虽心急如焚,却坐视不能相救。九月,高仙芝押着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经赤佛堂路回到连云堡,与边令诚会师后,班师回安西。自平定了小勃律国之后,“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九月末,高仙芝回军至播密川,即令刘单起草捷报,并派中使判官王廷芳进京告捷。由于事前未告诉四镇节度使夫蒙灵詧,招致了他的妬嫉与怨恨。当高仙芝一行人回到河西时,他不派一人前来迎接慰劳,反以“噉狗肠”、“噉狗屎高丽奴”等污言秽语把高仙芝骂得狗血淋头,认为高仙芝经自己举荐才步步高升,今天却不告知自己而擅奏捷报,是忘恩弃义。最后又训斥他说:“据高丽奴此罪,合当斩,但缘新立大功,不欲处置。”高仙芝忧俱不安。监军边令诚感到夫蒙灵詧对待此事殊不公正,遂将此事上奏朝廷。其年十二月,朝廷为嘉奖高仙芝的赫赫战功,制授鸿胪卿、摄御史中丞,代夫蒙灵詧为四镇节度使,并征调夫蒙灵詧入朝。
高仙芝虽擢任为安西四镇节度使,见了夫蒙灵詧仍是“趋走如故”,毫无报复之意,这倒使他心里不安。副都护程千里、大将军毕思琛、行官王滔、康怀顺、陈奉忠等,也曾在夫蒙灵詧面前诋毁过高仙芝,他领节度使后批评程千里说:“公面似男儿,心如妇人,何也?”又责备毕思琛过去凭借威福,擅夺他城东一千石种子庄,最后还对思琛说:“我欲不言,恐汝怀忧,言了无事矣。”又把王滔等叫到面前,命拉下去将笞打,过了一会又都释放。由于高仙芝把过去彼此之间结下的怨隙——挑明,并予以宽免,使军将们消除了顾虑,“由是军情不惧”。
天宝八载(749)十一月,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伽罗上表唐廷说,朅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附吐蕃,受小勃律镇军困苦,运粮受阻,欲发兵击破朅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安西兵助战,来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进至大勃律。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奉命出军,遂于翌年二月击破朅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三月,唐廷册立勃特没之兄素迦为朅师王。
(二)怛逻斯战役之败
天宝八载十二月,高仙芝上奏石国(昭武九姓之一)无蕃礼节,请求进讨。经唐廷允许后,遂发兵进攻石国。高仙芝派人先与石国约和,然后乘其不备,出兵掩袭,遂俘虏石国王及其部众,胜利而归,并尽杀其老弱。高仙芝为人贪婪,掠得石国瑟瑟(碧珠)十余斛,黄金五六骆驼,“其余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
天宝十载(751)正月,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朅师王。玄宗以其功勋卓著,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不久,又任命他为武威太守,并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但由于安思顺讽劝部下“割耳剺面”苦苦相留,此令未能实行。遂改任右羽林大将军。
高仙芝以欺诈的手段攻破了石国,并大肆杀掠,石国王子将此遍告昭武诸胡,激起了他们的愤慨,便暗中联合大食国共同进攻安西四镇。高仙芝获知此事后,遂于其年四月亲率蕃、汉兵数万进攻大食,深入其境七百余里,至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与大食军遭遇,双方激战五日,未见胜负。在双方相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与大食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夜间逃跑。由于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又在前面挡住去路,人马壅塞道路,幸亏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奋起大棒,为他杀开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这次战役,“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千余人”。
(三)枉死于宦官的屠刀下
天宝十四载(755),高仙芝封为密云郡公。十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阳,挥师南下。唐玄宗在派出封常清东讨叛军之后,又以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统率飞骑、彍骑及朔方等兵,又出禁中钱召募了关辅新兵,计五万人。十二月一日,高仙芝从长安出发,玄宗亲自在勤政楼为荣王、高仙芝举行宴会,又到望春亭为他们送行,并命边令诚为监军。
高仙芝率军进驻陕郡(今河南三门峡西)。由于天下承平岁久,兵不习战,再加上中原地区防务空虚,安禄山叛军迅速逼近东都,把封常清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狼狈逃往陕郡。不久前曾夸口“挑马箠度河,计日取逆胡首以献阙下”的封常清这才认识到叛军锐不可当,劝高仙芝退守潼关,以阻止叛军西进。高仙芝依从了封常清的建议,急忙打开太原仓,把库中的缯布全部分赐给将士,放火焚烧了仓库,率兵向潼关方面撤退,中途被叛军追及,官军一触即溃,“甲仗资粮委于道,弥数百里”。官军退入潼关后,高仙芝马上整顿部伍,缮修守备,士气也渐渐振作起来。叛军前锋很快兵临关下,攻关不下,只得退走。
潼关是长安的东大门,潼关以西,长安已无险可守。官军扼守潼关,完全能阻止叛军西进关中,高仙芝退守潼关的战略决策是十分正确的。但是,监军边令诚常常以私人相请托,遭到高仙芝的拒绝,因而怀恨在心。在他入朝奏事时,具言仙芝、常清的所谓逗留桡败的情状,并诬奏高仙芝“盗减军士粮赐”。昏庸的玄宗听信宦官的一面之辞,误以为真,十分恼怒,敕令将二人处以死刑。
十二月十八日,边令诚手持敕书到了潼关,先杀了封常清,暴尸于芦苇之上。这时高仙芝恰好回到厅上,边令诚调来一百多名陌刀手作为侍卫,然后来到厅上对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接着宣布了高仙芝的罪状,并处以斩首。仙芝听了感到十分冤枉,极力分辩说:“我遇敌而退,死则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谓我盗减粮赐则诬也。”他回头对麾下说:“我募若辈,本欲破贼取重赏,而贼势方锐,故迁延至此,亦以固关也。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于是军中遂异口同声,高呼“枉!”其声震天动地。尽管如此,不以大局为重,执意以私害公的边令诚并不顾忌这些,高仙芝终于死于他的屠刀之下。
高仙芝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镇守安西,为维护唐西陲的安全、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作出了贡献。他退守潼关,暂避敌锋,有利于阻止叛军西进长安。但由于宦官的诬陷,唐玄宗的偏听偏信,遂致身死,令人惋惜。
[color=#FF0000]十大冤将第四名:檀道济[/color]
[attachment=11335345]
檀道济(?-436),南朝宋将领。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被杀时怒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自幼父母双亡,与兄姊流寓京口。晋安帝隆安末年,随刘裕镇压孙恩、平定桓玄之乱,以军功先后封吴兴县五等侯、作唐县男。据最新研究成果,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十六计》为檀道济所著。
晋义熙十二年(416),刘裕北伐后秦,檀道济为冠军将军,与王镇恶同为先锋,引军沿淮水、淝水向许昌、洛阳进发。檀军先抵项城,后秦守将姚掌不战而降,但在进攻新蔡(今属河南)时,遭到了后秦大将董遵的顽强扺抗。檀道济督军猛攻,破其城,杀董遵,继而攻克许昌,擒获后秦颍川太守姚垣及大将杨业。利用军威大振之机,檀道济乘胜前进,拔阳城,克荥阳,直抵成皋(今河南荥阳)。秦征南将军姚洸屯戍洛阳,急向关中乞求援兵。姚泓派将姚益男领一万人马星夜赶赴往救。可援军尚未到达,檀道济已攻下成皋,并会同其它部队,四面环攻洛阳。姚洸孤军难守,只得开城门率四千兵卒出降。
对这些俘虏,晋将纷纷主张杀掉,以壮军威,檀道济却不同意。他说:「王师北征是为了吊民伐罪,怎好枉杀?」他下令尽数释放俘虏,让他们回归乡里,并申明晋军入城后,应严明纪律,不得扰民。
次年三月,刘裕让毛修之留镇洛阳,令檀道济率师继续西进。王镇恶克渑池,抵潼关。檀道济和沈林子渡河北击,进攻蒲(今山西永济),想以此绕过潼关,进入关中。但后秦守军战斗力甚强,城坚难下。檀道济不得不回军河南,会同王镇恶合攻潼关。后秦太宰姚绍率军五万援救,开关出战。晋军奋击,杀伤秦军千余人。秦军受挫后退驻定城(今陜西华阴东),据险固守。相拒数月,姚绍病死军中。秦军失去主将,无心战守。八月,王镇恶率舟师由黄河入渭水,至渭桥登岸,破后秦军。姚泓出城投降,后秦灭亡。
刘裕东归后,任檀道济为征虏将军、琅琊内史。及刘裕建宋,檀道济以佐命之功,改任丹阳尹、护军将军。永初三年(422),又奉命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监淮南诸军。
武帝死,少帝即位,檀道济与徐羡之、傅亮、谢晦四人同为顾命大臣。北魏以宋值新丧,大举南进,共出数路,攻略宋地,司州全部及青州、兖州、豫州大部分地区很快被魏军夺占。檀道济闻警,率军救援。军至彭城,司、青二州并告危急,檀道济领兵不多,不足分赴,而青州道近,守军薄弱,便统兵兼程往救。魏军见宋援军将至,撤去青州治所东阳(今山东费县西南)之围。檀道济兵至东阳,军粮耗尽,只得停止追击,又见东阳城已残敝不堪,移青州治所于不其城(今山东即墨西南),尔后回军湘陆(今山东鱼台东南),阻止了魏军南进的势头。
次年,因少帝游戏无度,荒怠朝政,徐羡之等密谋废立,召回檀道济共谋其事。当睌,檀道济与谢晦同宿领军府。谢晦心怀恐惧,辗转难寐,而檀道济触床即鼾声如雷。为此,谢晦深深佩服檀道济的镇静和胆量。次日,几位顾命大臣入殿矫诏太后令,废少帝,迎刘义隆入承大统。
文帝继位之初,朝中大权仍掌握在徐羡之、傅亮等人的手中。元嘉三年(426),文帝下令追查弑立之事,徐羡之畏罪自缢,傅亮被缚诛杀。当时,谢晦已出镇荆州,闻徐、傅已死,知道文帝秋后算账,便拥三万精兵抗拒朝命。 文帝从广陵召回檀道济,对他说:「废立之事,你未参与谋划,我不加追究。现在谢晦据荆州之地,抗表犯上,威胁建康,不知你有何良策?」檀道济说:「谢晦老练干达,富有谋略,我过去与他同从武帝北征,入关十策,有九策出于谢晦胸中。但他未曾率军决胜于疆场,戎事非其所长。若陛下信任,可让我衔命征讨,可一战擒之。」文帝大喜,遂亲统大军数万,以檀道济为先锋,溯江西上,击溃谢晦。因此平乱之功,檀道济进号征南大将军,任江州刺史。
元嘉七年(430),为解除北魏对宋的威胁,文帝命檀道济统军北伐。宋军前部到彦之进军河南,收复洛阳、虎牢等地。但很快,北魏太武帝亲自率军反击,击溃了到彦之等部,刘宋前线部队一片混乱,很多地方纷纷失守,退驻滑台。
翌年一月,檀道济率师往救滑台,军至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遇魏安平公乙旃眷。檀道济领军奋勇前行,大破魏军,并乘胜北进,前后二十余日,连战三十余次,宋军多捷,进抵历城(今山东济南)。魏将叔孙建一面督军正面迎击,一面纵轻骑绕出其后,焚烧粮草。檀道济的将士虽然英勇善战,但是不料被釜底抽薪,断了军粮,就没法维持下去,准备从历城退兵。宋军中有一些兵士逃到魏营投降,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的将领。北魏就派出大军追赶檀道济,想把宋军围困起来。 宋军将士看到大批魏军围上来,都有点害怕,有的兵士偷偷逃跑了。檀道济却不慌不忙地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当天晚上,宋军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在一个营寨里查点粮食。一些兵士手里拿着竹筹唱着计数,另一些兵士用斗子在量米。其实檀道济在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少量白米罢了。有人偷偷地向营里望了一下,只见一只只米袋里面都是雪白的大米。 这个消息马上被魏兵的探子听到了,赶快去告诉魏将。说檀道济营里军粮还绰绰有余,要想跟檀道济决战,准是又打败仗。 魏将得到情报,以为前面来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来诱骗他们上当的,就把投降的宋兵杀了。
到了天色发白,檀道济命令将士戴盔披甲,自己穿着便服,乘着一辆马车,大模大样地沿着大路向南转移。 魏将安颉等人被檀道济打败过多次,本来对宋军有点害怕,再看到宋军从容不迫地撤退,吃不准他们在哪儿埋伏了多少人马,不敢追赶。檀道济靠他的镇静和智谋,保全了宋军,使宋军安全地回师。以后,北魏也没敢轻易进攻宋朝。此次北伐,檀道济虽然没有克定河南,但在四面遇敌、军粮已断的危急情况下,镇定自若,全军而返。实属不易。自此之后,魏人惮惧檀道济的威名,不再轻易南犯。文帝嘉其智勇,进位司空,镇守寻阳。
檀道济立功数朝,威名日重,左右心腹都是百战之将,他的几个儿子又多具才气,引起了朝廷的猜忌。当时,文帝久病不愈,执掌朝政的彭城王刘义康及领军将军刘湛担心文帝晏驾后,难以钳制檀道济,便内文帝屡进谗言,劝其尽早除掉檀道济,以绝后患。
元嘉十三年(436),檀道济奉诏回京。临行前,其妻向氏说:「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来如此。朝廷今无事相召,恐有大祸。」檀道济却说:「我率师扺御外寇,镇守边境,不负国家,国家又何故负我心」于是坦然入京。适逢文帝病情好转,卧榻召见,文帝慰勉鼓励,让他返阙议事,用心边防。不料檀道济刚要启程,文帝病情加剧。刘湛劝刘义康不可放虎归山,即假托王命,以收买人心、图谋不就之名逮捕檀道济,旋加杀害。同时被杀害的还有檀道济的十一个儿子及薛彤、高进之等大将。临刑前,檀道济投帻于地,愤怒地喊道:「你们这是在自毁长城啊!」
檀道济被枉杀,国人痛心。消息传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诸将弹冠相庆:「檀道济一死,吴人无可畏惧也!」
元嘉二十七年,文帝再令众将北伐。东线屡遭困挫,致使魏人南抵瓜步,欲饮马长江。面对一江之隔的劲敌,宋文帝长叹一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可此时檀道济已屈死十四年了。
宋武帝刘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后,过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北凉,统一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南朝先后换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的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代替。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合起来称为南北朝。
[color=#FF0000]十大冤将第三名:彭越 [/color]
[attachment=11335346]
彭越(?-前196年)汉族, 昌邑人(今山东巨野县),字仲,楚汉战争时汉军著名将领,西汉开国功臣,拜魏相国,又被封为梁王。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后因被告发谋反,为刘邦所杀。彭越少年时代在巨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以捕鱼为生。他很有号召力,许多少年追随于他。也曾集聚一伙人为强盗。当陈胜,项梁起义反秦时,一些青年人鼓动彭越仿效他们的做法。彭越却认为“两龙方斗,且待之。”(《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过了一年多,泽中的一百多青年人相聚,他们共同请求彭越做他们的领袖,彭越不同意,青年们再三恳求,彭越终于答应了,相约明日早晨日出时会齐,迟到者斩。第二天日出之时,果有十多人迟到,最后一名中午才到。于是彭越抱歉地说:“我年长了,你们再三恳求我做你们的首领。现在我和你们约好了会齐时间而有那么多人迟到,不能都杀了吧?只杀最后迟到的那个人。”命令校尉长杀之。众人笑着说:“何必这样?以后不敢就是了。”这时彭越便拉出最后迟到的那个杀了。设立土坛用人头祭祀,正式严明法纪,号令徒众。部属都大为震惊,害怕彭越,莫敢仰视。于是彭越率领这支队伍攻城略地,收诸侯散卒,队伍发展到一千多人。
昔日沛公刘邦从砀北进击昌邑,彭越曾率队前去援助。昌邑没攻下,沛公便带兵西进,彭越也率领他的部队留在巨野泽中。项羽进入关中,封立诸侯,却对彭越视而不见。当时彭越部队因收编魏散卒已发展到一万余人。彭越的部队无所归属。汉元年秋,齐王田荣反叛项羽,便派人赐给彭越将军印信,要他南下济阴以攻打楚国。楚国派萧公角率兵攻打彭越,彭越大败楚军。汉二年春,汉王率魏王魏豹和诸侯共同攻楚,彭越率三万多人在外黄归附汉王。汉王因为彭越在攻下魏地十多个城邑后,急于立魏国的后代,而魏豹是魏王魏咎的堂弟,是真正的魏国后代,便任命彭越任魏国相国,专掌兵权,平定梁地。
汉王围攻彭城失败后,彭越攻下的城池也得而复失,只得率军退守于黄河北岸。汉三年,彭越常率军队往来出没,打游击战以攻楚,在梁地断绝楚的粮草补给。汉四年冬;项羽与刘邦在荥阳相持不下,彭越乘机攻下了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扰乱了楚国后方。项羽只得派曹咎坚守成皋,自己亲率军队来收复失地。彭越虽然丢掉了些城邑,但却打乱了项羽的计划,有利于整个战局。
汉五年秋,彭越率军队攻下了昌邑四周二十几个城邑,项羽败退到阳夏。彭越得十余万斛谷物,供给刘邦做军粮。后来刘邦战败,派使者召彭越军前来援助,合力击楚。彭越以魏地初定,恐楚国来报复为由加以拒绝。刘邦追击楚军,反在固陵被楚军所败。
刘邦为彭越、英布、韩信在关键时刻不肯参战发愁,问留侯张良。张良说:“当初齐王韩信自立,非您本意,韩信自己也不放心。彭越平定梁地功劳卓著,当初只是因为魏豹的缘故,才拜彭越为魏相国。现在魏豹已死且无后嗣,彭越也想为王,可您却不早作决定。您可跟这两国约定:胜了楚国,睢阳以北至毂城,都用来封彭越为王;从陈县以东沿海的土地划给齐王韩信。韩信的故乡在楚,他有意再得到楚地。您如果能捐出以上地区给他们二人,二人的军队马上就可以来到。倘若不能,事情的发展就不可预料了。”刘邦当即派使者到彭越那里,依照留侯的计策行事。彭越便率领所有的军队同刘邦会于垓下,大破楚军,项羽身死。刘邦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
汉十年秋(前197年),赵相国陈稀在代地谋反,汉高祖自往平定,到邯郸,征梁王兵马。彭越称病,派手下将领领兵去邯郸。高祖很生气,派人去责备梁王。彭越害怕了,想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您开始不亲往,现在被人家责备了才亲去,去了就会被捉拿,不如发兵反叛。”彭越不听,只得继续装病。这时彭越恼怒他的太仆,想杀掉他,太仆逃到了汉王那里,告彭越与部将扈辄谋反。于是汉高祖立刻暗地派人去逮捕彭越,彭越没察觉,被捕,囚于洛阳。经审理,认定已构成谋反罪行,奏请按法施刑。汉高祖赦免了他,降为庶民,流放到蜀郡青衣县。向西押送到郑地,路遇从长安来洛阳的吕后,彭越向吕后哭诉自己无罪,愿回故乡昌邑,吕后答应了他,同他一起到洛阳。吕后对高祖说:“彭越是一条好汉,如果把他流放到蜀地,无异替自己留下了后患,不如索性把他杀了,我已伴他同来洛阳。”于是吕后亲自做了手脚,让彭越的家臣告发他再次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诛灭彭越家族,高祖批准。彭越全族被杀,彭越被处以醢刑(古代的一种酷刑,即被剁成肉酱),以醢遍赐诸侯(杀鸡给猴看)。他的封国梁地被取销了。
[color=#FF0000]十大冤将第二名:岳飞[/color]
[attachment=11335347]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以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岳飞遇害后,临安义士隗顺,负尸越城,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为了便于以后识别,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坟前种植了两棵桔子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重修栖霞岭下岳飞庙墓,追寻岳飞初葬地,终于在杭州市众安桥螺丝山下扁担弄内的红纸染坊旁,找到了最初的岳坟。1876年(光绪二年),在这里修建“忠显庙”,杭人俗呼为“老岳庙”。
岳飞死后二十年,即1162年6月(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孝宗赵*继位,七月下令给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以五百贯的高价购求岳飞遗体,“以礼改葬”。
[color=#6600CC]附录岳飞诗词[/color]
登池州翠微亭诗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锷。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宝刀歌
我有一宝刀,
深藏未出韬。
今朝持赠南征使,
紫蜺万丈干青霄。
指海海腾沸,
指山山动摇。
蛟鳄潜形百怪伏,
虎豹战服万鬼号。
时作龙吟似怀恨,
咻得尽剿诸天骄。
蠢尔蛮蜑弄竿梃,
倏聚忽散如群猱。
使君拜命仗此往,
红炉炽炭燎氄毛。
奏凯归来报天子,
云台麟阁高瞧嶢。
噫嘻!
平蛮易,自治劳,
卒犯市肆,马躏禾苗。
将躭骄侈,士狃贪饕。
虚张囚馘,妄邀金貂。
使君一一试此刀,
能令四海烽尘消,
万姓鼓舞歌唐尧。
[color=#FF0000]十大冤将第一名:袁崇焕 [/color]
[attachment=11335348]
袁崇焕(7457—7539),有明一代最后的“长城”。字元素,号自如。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天启年间单骑出关,考察形势,还京后自请守辽。筑宁远等城,多次打退后金军的进攻。授辽东巡抚。崇祯初,被任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崇祯二年,后金军进围北京,他星夜弛援,后金设反间计,谓与袁有蜜约。崇祯帝下令捕之,磔于市。
袁崇焕尝自谓:“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徒,可也。人如其名:“焕”,是不熄的烈焰;“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烈焰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539年8月16日,袁崇焕因崇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被无罪枉杀。155年后,乾隆49年修史,披露了当年皇太极利用反*计除袁崇焕的真相,并为他平反。百年沉冤终于得到昭雪,而这昭雪却是来自当年的敌人。400年过去了,世人在展望历史的同时该是悲还是喜?
袁崇焕不是高瞻百世的哲人,不是精明能干的政治家,甚至以严格的军事观点来看,他也不是韩信、岳飞、徐达那样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他行事操切,性格中有重大缺点,然而他凭着永不衰竭的热诚,一往无前的豪情,激励了所有的将士,将他的英雄气概带到了每一个部属身上。他是一团熊熊烈火,把部属身上的血都烧热了,将一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烧炼成了一支死战不屈的精锐之师。他的知己程本直称他是“痴心人”,是“泼胆汉”,全国惟一肯担当责任的好汉。袁崇焕却自称是大明国里的一个亡命徒。亡命徒是没有家庭幸福的,日日夜夜不得平安。官居一品,过的却是亡命徒生涯,只因这十年之中,他生命之火在不断的猛烈燃烧。
司马迁在《留侯世家》中说,本来以为张良的相貌一定魁梧奇伟,但见到他的图形,容貌却如美女一般。我们看到袁崇焕的遗像时,恐怕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图像中的袁崇焕虽不怎样俊美,但洵洵儒雅,很难想像这样的一个人竟会如此刚强侠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