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陵墓的机关暗器——连环翻板和弩。
[color=#ff6666][size=2]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乃至一切需要之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一贡献,源自于他们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机关术才如此深奥玄妙。
[attachment=11335355]
[/size][size=2][color=#6600cc][b]机关术-简介[/b]
[/color]
法自术起,机由心生。在各种机械装置里,机关堪称最要害的部分,它微小而隐秘,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控制着整体的运动趋势,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至高体现。当现代人用理性的眼光来打量古人生活中充满奇思妙想的机关之术时,已不仅在寻找机关本身,还会发现机关背后古人的心思。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机关之术也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在从事伟大的营造和工具发明之余,还发明了一种可以在天上飞翔的“木鸢”,这个飞翔的木质大鸟,应该是飞机的祖先。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这位精于内政、长于战略的武侯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少谜团,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制造之术。正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评说:“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起要云。”上述种种制作,的确是孔明的手笔,可以大胆地推测,孔明的机械制作术,很可能是继承了战国时期墨子和鲁班的机关之术,并加以发挥改进,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科技。
诸葛亮是一位机械制造的行家里手,他的妻子黄氏也是一位发明家,民间传说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她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来推磨的木头人,只要开动机关,那木头人儿就不知疲倦地推起石磨。如果传说成立,那这个木头人儿便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人。
因为战争的缘故,中国古代机关术很多用在了军事上,最为典型的是诸葛亮的八阵图,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最为详尽的还是《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陆逊误入八阵图后“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落得惨败。《水经注》中这样论定:“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说明这个阵法的确是很厉害的,因为它不仅有通常的军事要素,而且,似乎还有许多深奥的玄学,分为“生、死、惊、伤、景、开、休、杜”八种阵法,而且能“变化为周天三百六十五”这样的阵法,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古代机关之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流传至今,成为现代科技的基石。而很多却已经失传,湮没在浩瀚的历史中。
[color=#6600cc][b]机关术-文献记载[/b][/color]
根据《墨子》中关于机关术的记载,当时墨家发明出来的机关器械有:
1. 连弩车 见于《墨子·备高临》。连弩车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无数的大型机械装置,需十个人驾驶,最为巧妙的是长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绳子系住,射出后能用辘轳迅速卷起收回。
2. 转射机见于《墨子·备城门》。转射机也是一种置于城墙上的大型发射机,机长六尺,由两人操纵,与连弩车不同的是转射机更为灵活,能够在一人射箭的同时由另一人将机座旋转[耽恋免费资源站]。
3. 藉车 见于《墨子·备城门》。藉车外部包铁,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够投射炭火的机器,由多人操纵用来防备敌方的攻城队。
[b][color=#6600cc]机关术-用于墓葬[/color]
[/b]
[attachment=11335356]
厚葬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历代王侯将相不惜耗费人力、财力,营建陵寝地宫。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盗墓贼侵扰,古人们在墓学x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防卫机关,试图阻止盗墓者的进入。当掘墓人悄然闯进地宫,他们不但要面对价值连城的宝藏,还要注意防不胜防的机关陷阱。常见的陵墓机关有:弓、弩、连环翻板、水银等。
连环翻板
陵墓中的连环板示意图
连环翻板,陵墓机关暗器的一种。即在陵墓墓道中挖掘深约3米以上的陷坑,长短与宽度视墓道具体情形而定,坑下分布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下陷,人必掉到坑内的刀锥之上。
[/size][size=2][color=#6600cc][b]连环翻板-简介
[/b][/color]
鉴于弩弓发射有它的局限性,历代的墓主们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系列连环翻板、铁索吊石等反盗墓暗器。
连环翻板是在墓道中设置的陷坑,坑下分布长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翻转,人必掉入坑内的刀锥之上,锋利的尖刀利刃将穿透盗墓者的胸膛及五脏六腑,活着爬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color=#6600cc][b]连环翻板-案例[/b][/color]
[attachment=11335357]
这是一组盗墓贼进入墓中遭到连环翻——板袭击的示意图。
民国年间,山东青州一带农民在垦田时,于云门山发现一大冢,墓道之中就发现了带轴的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布利刃。当时坑中积水甚多,待把水抽干,发现有两个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毙于利刃之中,身边有铁锹、锤子、绳索等工具,显然是盗墓者所携。但此墓还是遭到盗掘,墓室内器物所剩无几。清理人员发现,在连环翻板之下有两架木梯相接,木梯已经腐朽,但仍能看出形状,这无疑是后来的盗墓者想出的破解之法。只要将木梯放入墓道,盗墓者沿梯而入,则如履平地,一切翻板与陷坑、利刃都枉费心机、无济于事了。由此看来,盗墓者与反盗墓者的智慧较量,着实令人惊叹。
[b][color=#6600cc]弩[/color] [/b]
[attachment=11335358]
弩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而且在同样的开弓磅数情况下,它比弓的射程要近,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古代军队选择这样一款武器呢,用弓岂不是更好?dlcom.org其实,弩发射的箭矢短而粗,质心在气动中心前段,箭头在空中飞行时易于下坠,所以在近距离内杀伤力比弓更强,同时由于弩是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开完弓后就无须强大的臂力支持,所以便于瞄准因而弩的命中率更高,再者,弩的射击步骤简单而易于学习,相对弓而言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这也方便了战时的大规模装备。总之,弩和弓一样,也是世界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
[color=#6600cc][b]弩-兵器结构[/b][/color]
弩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臂、弓、机。“臂”一般为木制;“弓”横于臂前部;“机”装在臂偏后的地方。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机”,弩机一般为铜制,装在弩“郭”(匣状)内,前方是用于挂弦的“牙”(挂钩),“牙”后连有“望山”(用于瞄准的准星);西汉开始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当于现代熗械上的表尺,便于按目标距离调整弩发射的角度,提高射击的命中率。在铜郭的下方有“悬刀”(即扳机),用于发射箭矢。
[color=#6600cc][b]弩的结构[/b][/color]
当弩发射时先张开弦,将其持于弩机的“牙”上,将箭矢装于“臂”上的箭槽内,通过“望山”进行瞄准后,扳动“悬刀”使“牙”下缩,弦脱钩,利用张开的弓弦急速回弹形成的动能,高速将箭射出。弩弓一般使用多层竹、木片胶制的复合弓,形似扁担,所以俗称“弩担”。它的前部有一横贯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会左右移动,木臂正面有一个放置箭簇的沟形矢道,使发射的箭能直线前进。木臂的后部有一个匣,称为弩机;匣内前面有挂弦的钩,钩的后面装有瞄准器,称为“望山”;匣的下面装有“悬刀”(扳机)。发射时,先将箭矢放在矢道上,把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瞄准目标后,一扣扳机,就将箭射出。中国古代装有张弦机构(弩臂和弩机),可以延时发射的弓。[/size][/color]
[color=#ff6666][size=2][/size][/color]
[color=#ff6666][size=2]射手使用时,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单独动作,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瞄准,比弓的命中率显著提高;还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如足踏)张弦,能达到比弓更远的射程。弩的关键部件是弩机,从为数众多的出土铜制弩机可以看出其结构: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栝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size][/color]
[attachment=11335355]
[/size][size=2][color=#6600cc][b]机关术-简介[/b]
[/color]
法自术起,机由心生。在各种机械装置里,机关堪称最要害的部分,它微小而隐秘,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控制着整体的运动趋势,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至高体现。当现代人用理性的眼光来打量古人生活中充满奇思妙想的机关之术时,已不仅在寻找机关本身,还会发现机关背后古人的心思。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机关之术也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在从事伟大的营造和工具发明之余,还发明了一种可以在天上飞翔的“木鸢”,这个飞翔的木质大鸟,应该是飞机的祖先。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这位精于内政、长于战略的武侯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少谜团,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制造之术。正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评说:“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起要云。”上述种种制作,的确是孔明的手笔,可以大胆地推测,孔明的机械制作术,很可能是继承了战国时期墨子和鲁班的机关之术,并加以发挥改进,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科技。
诸葛亮是一位机械制造的行家里手,他的妻子黄氏也是一位发明家,民间传说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她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来推磨的木头人,只要开动机关,那木头人儿就不知疲倦地推起石磨。如果传说成立,那这个木头人儿便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人。
因为战争的缘故,中国古代机关术很多用在了军事上,最为典型的是诸葛亮的八阵图,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最为详尽的还是《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陆逊误入八阵图后“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落得惨败。《水经注》中这样论定:“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说明这个阵法的确是很厉害的,因为它不仅有通常的军事要素,而且,似乎还有许多深奥的玄学,分为“生、死、惊、伤、景、开、休、杜”八种阵法,而且能“变化为周天三百六十五”这样的阵法,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古代机关之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流传至今,成为现代科技的基石。而很多却已经失传,湮没在浩瀚的历史中。
[color=#6600cc][b]机关术-文献记载[/b][/color]
根据《墨子》中关于机关术的记载,当时墨家发明出来的机关器械有:
1. 连弩车 见于《墨子·备高临》。连弩车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无数的大型机械装置,需十个人驾驶,最为巧妙的是长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绳子系住,射出后能用辘轳迅速卷起收回。
2. 转射机见于《墨子·备城门》。转射机也是一种置于城墙上的大型发射机,机长六尺,由两人操纵,与连弩车不同的是转射机更为灵活,能够在一人射箭的同时由另一人将机座旋转[耽恋免费资源站]。
3. 藉车 见于《墨子·备城门》。藉车外部包铁,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够投射炭火的机器,由多人操纵用来防备敌方的攻城队。
[b][color=#6600cc]机关术-用于墓葬[/color]
[/b]
[attachment=11335356]
厚葬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历代王侯将相不惜耗费人力、财力,营建陵寝地宫。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盗墓贼侵扰,古人们在墓学x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防卫机关,试图阻止盗墓者的进入。当掘墓人悄然闯进地宫,他们不但要面对价值连城的宝藏,还要注意防不胜防的机关陷阱。常见的陵墓机关有:弓、弩、连环翻板、水银等。
连环翻板
陵墓中的连环板示意图
连环翻板,陵墓机关暗器的一种。即在陵墓墓道中挖掘深约3米以上的陷坑,长短与宽度视墓道具体情形而定,坑下分布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下陷,人必掉到坑内的刀锥之上。
[/size][size=2][color=#6600cc][b]连环翻板-简介
[/b][/color]
鉴于弩弓发射有它的局限性,历代的墓主们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系列连环翻板、铁索吊石等反盗墓暗器。
连环翻板是在墓道中设置的陷坑,坑下分布长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翻转,人必掉入坑内的刀锥之上,锋利的尖刀利刃将穿透盗墓者的胸膛及五脏六腑,活着爬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color=#6600cc][b]连环翻板-案例[/b][/color]
[attachment=11335357]
这是一组盗墓贼进入墓中遭到连环翻——板袭击的示意图。
民国年间,山东青州一带农民在垦田时,于云门山发现一大冢,墓道之中就发现了带轴的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布利刃。当时坑中积水甚多,待把水抽干,发现有两个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毙于利刃之中,身边有铁锹、锤子、绳索等工具,显然是盗墓者所携。但此墓还是遭到盗掘,墓室内器物所剩无几。清理人员发现,在连环翻板之下有两架木梯相接,木梯已经腐朽,但仍能看出形状,这无疑是后来的盗墓者想出的破解之法。只要将木梯放入墓道,盗墓者沿梯而入,则如履平地,一切翻板与陷坑、利刃都枉费心机、无济于事了。由此看来,盗墓者与反盗墓者的智慧较量,着实令人惊叹。
[b][color=#6600cc]弩[/color] [/b]
[attachment=11335358]
弩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而且在同样的开弓磅数情况下,它比弓的射程要近,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古代军队选择这样一款武器呢,用弓岂不是更好?dlcom.org其实,弩发射的箭矢短而粗,质心在气动中心前段,箭头在空中飞行时易于下坠,所以在近距离内杀伤力比弓更强,同时由于弩是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开完弓后就无须强大的臂力支持,所以便于瞄准因而弩的命中率更高,再者,弩的射击步骤简单而易于学习,相对弓而言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这也方便了战时的大规模装备。总之,弩和弓一样,也是世界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
[color=#6600cc][b]弩-兵器结构[/b][/color]
弩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臂、弓、机。“臂”一般为木制;“弓”横于臂前部;“机”装在臂偏后的地方。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机”,弩机一般为铜制,装在弩“郭”(匣状)内,前方是用于挂弦的“牙”(挂钩),“牙”后连有“望山”(用于瞄准的准星);西汉开始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当于现代熗械上的表尺,便于按目标距离调整弩发射的角度,提高射击的命中率。在铜郭的下方有“悬刀”(即扳机),用于发射箭矢。
[color=#6600cc][b]弩的结构[/b][/color]
当弩发射时先张开弦,将其持于弩机的“牙”上,将箭矢装于“臂”上的箭槽内,通过“望山”进行瞄准后,扳动“悬刀”使“牙”下缩,弦脱钩,利用张开的弓弦急速回弹形成的动能,高速将箭射出。弩弓一般使用多层竹、木片胶制的复合弓,形似扁担,所以俗称“弩担”。它的前部有一横贯的容弓孔,以便固定弓,使弩弓不会左右移动,木臂正面有一个放置箭簇的沟形矢道,使发射的箭能直线前进。木臂的后部有一个匣,称为弩机;匣内前面有挂弦的钩,钩的后面装有瞄准器,称为“望山”;匣的下面装有“悬刀”(扳机)。发射时,先将箭矢放在矢道上,把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瞄准目标后,一扣扳机,就将箭射出。中国古代装有张弦机构(弩臂和弩机),可以延时发射的弓。[/size][/color]
[color=#ff6666][size=2][/size][/color]
[color=#ff6666][size=2]射手使用时,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单独动作,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瞄准,比弓的命中率显著提高;还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如足踏)张弦,能达到比弓更远的射程。弩的关键部件是弩机,从为数众多的出土铜制弩机可以看出其结构: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栝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size][/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