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90%][tr][td][size=2]
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世界上极少数几个间谍博物馆之一,国际间谍博物馆收集了最为广泛的间谍工具。下面,就让我们见识一下国际间谍博物馆收藏的十种设计最为精巧的间谍工具。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这些我们今天可能认为的稀奇古怪的技术,对秘密行动的重要性却是无法估量的。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35874] [/align]
[color=#669900]口红手熗[/color]
博加特在谈到这支4.5毫米口径的单发手熗时说:“它堪称经典。”“口红手熗”大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克格勃特工手中缴获的。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这个危险的“死亡之吻”是否使用过,但氰化物手熗确实曾在那个时代用于暗杀活动。这些秘密武器是冷战时期苏美情报机构采取的“积极措施”的幸存例证。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35875][/align]
[color=#669900] 扣眼相机[/color]
这台微型Model F-21相机在1970年左右由克格勃发明,可隐藏于扣眼中,有一个可由使用者从口袋按动的机关。只要挤压快门绳和假扣眼就能拍照。这种隐藏在扣眼的微型相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像政治家集会这样的公共活动中使用。博加特指出,曾在中情局情报部门工作多年的国际间谍博物馆馆长彼得-厄尼斯特就曾用过这样的间谍相机。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35876][/align]
[color=#669900] 微点相机[/color]
20世纪60年代,东德对外情报部门HVA发明了这种微型相机,它可以拍摄文件照片,通过化学过程将文字缩小,令一大堆文字还没有一个句号大。通过这种方法,特工可以明目张胆隐藏秘密信息。博加特还提到一个涉及微点相机的臭名昭著的事件:二战期间,双重间谍达斯科-波波夫(Dusko Popov)将微点相机拍到的情报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情报中提到德国对珍珠港感兴趣。然而,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埃德加- 胡佛对波波夫不信任,所以,并未将这份情报交给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35877] [/align]
[color=#669900]皮鞋发射机[/color]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驻东欧的西方外交官都尽量避免在当地购买服装,他们更喜欢从西方邮购衣服和鞋子。在罗马尼亚,情报部门将西方外交官这一习惯当作了其秘密行动的一个优势,他们与邮政部门合作在鞋跟安设了发射机。博加特说,服务员在打扫房间中,无意中发现了这种录音设备,外交官回到房间,信号就会出现,而当他们全部离开,信号就消失了。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35878] [/align]
[color=#669900]恩尼格玛密码机[/color]
二战期间,采用无线电发送的情报存在被盟军拦截的可能性,于是德国人发明了密码编译机——恩尼格玛机。恩尼格玛机表面看上去就像常用打字机,但功能却与打印机有着天壤之别。键盘与电流驱动的转子相连,可以多次改变每次敲击的数字。相应信息以摩斯密码输出,同时还需要密钥,而密钥每天都会修改。不过,盟军最终还是破译了德国人自认为不可攻破的恩尼格玛密码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35879] [/align]
[color=#669900]密码盘[/color]
人们不由自主地都会想,间谍工具并不全都是那么的古老,但实际上,早在古罗马时代,凯撒就曾利用密码术对信息进行编译。这个密码盘的年代可以追溯至美国内战,由美国南方邦联一方采用——上面CSA三个字母代表美利坚邦联(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的意思。这套装置的工作原理显而易见:转动里面一圈的轮子替换字母,比如M=G,P=J。密码很容易破译吗?如果情报不是以你熟悉的语言编写,那就不容易破译。问题是间谍都诡计多端,哪会用你熟悉的语言编码?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35880] [/align]
[color=#669900]毒雨伞[/color]
1978年,一名保加利亚特工利用这样的一把雨伞,在伦敦街头暗杀了保加利亚持不同政见者格奥吉-马尔科夫。技术人员对普通雨伞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装,只要一按机关,就能向目标喷射毒物。以马尔科夫为例,雨伞中射出的小球含有篦麻毒素,这种小球肉眼几乎看不到。国际间谍博物馆展示了一把在莫斯科特制的毒雨伞复制品。博加特说,1991年,有人在保加利亚发现了一个放满类似致命毒伞的房间。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35881] [/align]
[color=#669900]鸽子相机[/color]
这是一只鸽子,更是一颗“间谍卫星”。在航空摄影时代到来前,鸽子承担起空中拍摄的重任。而将自动拍摄相机绑在鸽子身上飞越敌人领空,可令其在不迷路的情况下,提供重要情报。除了拍摄,在无线电通讯尚存在诸多瑕疵的年代,鸽子偶尔还可以传递情报。20世纪50年代以前,鸽子穿越敌人火线的成功率高达95%,因其为战斗的最终胜利作出过突出贡献,它们还获得过许多荣誉勋章。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35882] [/align]
[color=#669900]树桩窃听器[/color]
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树桩窃听器依靠太阳能,在莫斯科附近的森林地带不间断从事窃听。它截获了往来于苏联在该地区的空军基地的通讯信号,将信号发送给一颗卫星,再由卫星将情报转发给美国境内的情报分析中心。由于依靠太阳能驱动,树桩窃听器就不存在更换电池的必要性。尽管如此,克格勃依旧发现了这个树桩窃听器,所以,国际间谍博物馆展示的只是一个复制品。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35883] [/align]
[color=#669900]狗屎情报传递机[/color]
狗屎?不要奇怪,确实是狗屎,博加特说,这种小装置是中空的,里面可以藏情报,这样,情报人员和线人就能轻松传递信息,同时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博加特指出,粪便通常单独留在某处,这是伪装成老虎粪便的信号台在越战中被用于指示目标的原因。狗屎情报传递机面临的一个风险是,这种装置偶尔会被人扔掉或发现。博加特说:“人生总是会发生意外,而这只是间谍或情报人员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
[/size][/td][/tr][/table] [/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