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 |
广东称为豉油,四川、福建等地又称为豆油,是一种具亚洲特色用于烹饪的调味料。除了华人之外,日本人、东南亚各民族亦普遍使用,近十年美国及欧洲也占相当消费比例。制造酱油一般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加入水、食盐经过制曲和发酵,在各种微生物繁殖时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酿造出来的一种液体。制作酱油的原料在各地有所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风味也不同,比较特别的是鱼露(使用鱼)。 |
起源 |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有制酱的记载了。而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酱油起源于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料,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1] |
词源 |
肉剁成肉泥再酦酵生成的油,称为“醢(hai三声)”(即肉酱油之意);另有在造酱时加入动物血液的版本的酱称为醓(tan三声)。可见《诗经·大雅·行葺》之一句:“醓醢以荐”。 黄兴宗认为《齐民要术》内所指的“豆酱清”,可能是酱油的前身[2]。 酱油在宋代已被人们接受:酱油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两本着作中:《山家清供》记载用酱油、芝麻油炒春荀、鱼、虾;《吴氏中馈录》记载用酒、酱油、芝麻油清蒸螃蟹[3]。此后,酱油一词还出现在1360年《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元《易牙遗意》,1591年《饮馔服食笺》,1680年《食宪鸿秘》,1698年《养小录》,1750年《醒园录》,1790年《随园食单》,清《调鼎集》卷三、卷七[4]。 宋朝人将加工酱和豉得到的各种酱汁,称为酱油,作为调味品开始在中国的饮食中流行。到清代,酱油的使用远超过酱。在1790年《随园食单》中酱油已经取得重要地位[5]。 日本文献中最早使用酱油一词的是1597年的《易林本节用集》,但酱油的生产法,可能在此之前已由中国传入日本[6]。 |
酱油分类: | ||||||||||||||||||||
| ||||||||||||||||||||
传统种类 | ||||||||||||||||||||
|
生产工艺 |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和/或脱脂大豆,或用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酦酵酿制而成的酱油。
|
原料处理 |
①饼粕加水及润水:加水量以蒸熟后曲料水分达到47—50%为标准。 ②混和:饼粕润水后,与轧碎小麦及麸皮充分混和均匀。 ③蒸煮:用旋转式蒸锅加压(0.2MPa)蒸料,使蛋白质适度变性,淀粉蒸熟糊化,并杀灭附着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
制曲 |
①冷却接种:熟料快速冷却至45℃,接入米曲霉菌种经纯粹扩大培养后的种曲0.3—0.4%,充分拌匀。 ②厚层通风制曲:接种后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内。先间歇通风,后连续通风。制曲温度在孢子发芽阶段控制在30—32℃,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在最高不超过35℃。这期间要进行翻曲及铲曲。孢子着生初期,产酶最为旺盛,品温以控制在30—32℃为宜。 |
发酵法 |
【百度】 成曲加12—13°Be'热盐水拌和入发酵池,品温42—45℃维持20天左右,酱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 将前次生产留下的三油加热至85℃,再送入成熟的酱醅内浸泡,使酱油万分溶于其中,然后从发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酱油(头油徐徐放出,通过食盐层补足浓度及盐分。淋油是把酱油与酱渣通过分离出来。一般采用多次浸泡,分别依序淋出头油、二油及三油,循环套用才能把酱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来。 后处理 :酱油加热至80—85℃消毒灭,再配制(勾兑)、澄清及质量检验,得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 【维基百科】 干式发酵法: 二段式发酵作业都是采取乾式发酵再拌盐入缸的作法。将黑豆煮熟冷却后,直接加入种曲放在竹编大盘上进行二道发酵手续,此时的黑豆是干的,经过拌盐入缸封盖熟成,无论时间过了多久,只要打开盖子观察缸内的黑豆依然呈现干干的表面。 湿式发酵法: 采用黑豆加盐水促进酱油快速形成的湿式发酵法,可以降低时间成本。 |
参考书目
[1] 台湾酱类同业公会期刊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300页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300页
[4]《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317页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314页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317页
上述资料来自维基百科与百度
[ 此帖被歆晴在2012-01-25 00: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