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风民俗介绍
—
本帖被 独爱穿越 从 学习&职场 移动到本区(2012-08-11)
—
[table=600,#ffffff,#3f3f3f,1][tr][td]
[backcolor=#7030a0][size=6][color=#ffffff]安徽[/color][/size][/backcolor]
[color=#e36c09][size=2][b] 安徽婚俗 徽州方言 新安画派
徽派建筑 节令习俗 徽州名人
徽州三雕 生产习俗 徽州文化
谐音文化 徽州戏曲 徽州宅居
鬼会 肘搁 红蜡烛不许灭掉
吃新食 旱船 凌晨四点就“完年”
叠罗汉 上巳日 停门板与下床草
豆腐文化节 唢呐 硬币放进扁食里
八碗八 七夕乞巧 琅琊山庙会
八大海、十大海 屋套屋 过年只吃一顿饭
正月十六走太平 抛绣球 武术[/b] [/size] [/color]
[size=2][color=#3f3f3f][color=#e36c09]安徽婚俗[/color]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07]
[attachment=11339008][/align]
在古徽州,一场婚姻的促成,大致可分媒合、订亲、成礼、合亲四个阶段。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经过以上阶段和程序的,才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旧时徽州人的婚嫁习俗,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其诸多繁文缛节,不少到带有迷信色彩和买卖婚姻的因素。下面我们就从徽州婚嫁的九道程序,一一来让大家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说媒:旧社会的古礼,男满18岁为“弱冠”,女满15岁为“及 ”。儿女到了十三四岁,父母就开始关心其婚事。联姻讲求门当户对,实际上女方每望高攀,男方却需适当迁就。故有“嫁女高高求,讨亲低低凑”的说法。;一般都由乡里的好事婆娘,往来游说,巧言撮合,或由男方选定对象,委托媒婆前往提亲。女方如同意,媒婆就取得女方年庚八字红单送到男家,男方将八字置灶君座下,以测有无不祥之兆。若厨房三日内不失盘打碗,不缺瓢少筷,认为初步吉利。再将男女两方生辰八字送到算命先生处,看看是否相冲相克,全部通过,确认无误才可以正式求亲说合。
行聘:俗称“下定”、“定亲”,双方确定联姻后,选定吉日,由男方备下红贴,称为“鸳鸯礼书”,在内页写上男子的生辰八字,装入一个红封套,附写一篇请求联姻的定格文章,备下一支新毛笔和一块新墨放入一个红皮“批书匣”,请一名本房男性亲属带上批书匣,随媒人去女家,俗称“下定书”。同时还要根据女方要求送去“头节礼”,如衣料、首饰、礼银等。如民国期间黟县的礼银规矩就是108块银元。不过这也要看家庭财富多少而不等,但尾数都是八,寓意“若要发,不离八”之意,而且每枚银元上都要用朱红写上双喜字。女方受到后要由家长(父兄)用其新笔墨在鸳鸯礼书中内页左边写下女方生辰八字,然后在封面上写上“亲允大吉”,送回男方此为“批书”。女方收下的礼金,用来置办嫁妆,富豪往往自增陪嫁。这样就算是正式定亲了。鸳鸯礼书就是订婚凭证。定亲后,男方一年三节均得向女家送礼。
请期:订婚后,男女完婚,男方先请媒婆上门提出结婚请求,得到应允后,由男方捡选迎娶日期,书写在红柬上,配上相应的礼物,请媒人送到女家。古时便称为“请期”。现代叫“送日子”。 搬行嫁:在迎娶的前一天或当天,男方需派人前往女宅搬嫁妆,称为“搬行嫁”。搬行嫁期间,男女双方住宅张灯结彩,鸣炮奏乐。嫁妆一般都是房间家具及日常用品。富贵人家也在拜匣里放上一些金银首饰等,吃、穿、用品业一应俱全,机会可供一生享用。(有的甚至连棺木都备齐!!)。
开面:又称“拉面”。在迎亲的当天,姑妈或舅妈要给新娘开面,即用两根丝线靶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否则要被讥笑为“毛脸”。开面意味着姑娘时代已经结束。
迎亲:成亲值日,迎娶新娘要用花轿,少数沿河地区用船。迎亲人员一般为媒人、喜娘、舅舅、姑父以及与新郎、新娘年龄相仿的青年男女。抬轿者为四人,富贵人家为八人。新郎一般要亲自前往,歙县也有不用鼓乐,不要新郎上门迎亲的。到了女方家里,女方大门紧闭,要待男方在门缝中塞足了“喜包”后,方才打开大门,鸣炮迎客。然后开始“哭嫁”,母女报头痛哭,不过哭声中更多的是乐感而不是悲伤。为什么要哭呢?据说是“不哭不发,哭哭发发”。花轿出门后,有的地方还偷偷盛一碗水,随着出门的花轿泼出去,象征“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花轿到了男家村口即止步不前,要等新郎背进村子,这里面又有典故,婚后若是吵架,媳妇就可以声称“又不是我自己走上门的,是你把我背进来的”。
拜堂:歙县的习俗是,花轿至男宅落地,新郎亲自迎至厅堂,即行拜堂礼,黟县的习俗就是轿至男宅大门,公婆、新郎都上楼,要等新娘入了洞房,传带同时高呼“一代高一代,一代胜一代”。新娘入洞房稍事休息后,才出来行拜堂礼。
闹洞房:花烛酒宴散席后,亲戚好友聚集新娘放里,大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逗新娘发笑或是出一些难题来捉弄他们,以此取乐。图的也是“炒发”。
回门:新婚第三日,新娘回娘家探望,此为“回门”,如新郎伴送,则为“双回门”,女婿第一次上门,要一一拜见岳家诸亲长辈,中午岳家要开席宴婿,称为接女婿。徽州素有“丈母娘见女婿,犹如见皇帝“,以及”女婿上门活祖宗“登说法。所以非常隆重。第一次回门,不等夕阳西下,新婚夫妇必须告辞归家。
[color=#e36c09]徽州方言[/color]
【徽州方言】区域方言名。是一种与一般普通话差别很大的土语群,包括歙县话、绩溪话、休宁话、黟县话、祁门话、婺源话六类小区方言。徽州方言跟吴语方言有一些联系,而古徽州区域内各县的方言又互有差异。明嘉靖《徽州府志》载:“六邑之语不能相通,非若吴人,其方言大抵相类也。”但毕竟徽州方言是单一体系的方言整体,无论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共同的特点。语音上,大多数具有尖音;鼻音声母g,跟k、x为伍,同是标准的舌根音;没有“日[z]”母而有“[n]”母;n化韵严重,如休宁话“猫”读成“民”;祁门话“猫”读成“棉”;黟县话“猫”读成“命”,这种带n尾的词,在性质功能方面类似普通话的儿化词,所不同的是非卷舌音;徽州方言有入声,除休宁话外,不分阴入和阳入,入声近似吴方言的喉塞声,但又不是真喉塞声。徽州方言有不少独特的方言词,但各县有异,来源不一。一些词语至今仍沿用古义,如“先”即“先生”义;“种种”为“短而乱的胡须”;“造化”为“幸运”之义等。徽州方言有某些独特的具有语法作用的语素,其中表示复数的有“人”、“大家”。有的具有结构上的组合作用,表示某方面的人,如“仂”。有的表示领属关系,如“个”。有些独特的介(动)词,义项多,但在句中不模糊。如“帝”有“到”、“在”、“被”、“把”等义,在句中如何用一目了然。表示动作重复,除了在谓语前面加副词“再”作状语,有时还在句尾附加“添”来表示,如:“再吃一碗添”。
【祁门方言】祁门方言以流行于阊江上游流域的城区话为代表。有声母21个、韵母35个、声调六个。其音系特点是大多数流摄字韵母的主要元音为不圆唇高元音。流行于沥水河与文闪河流域的西路话同城区话稍有不同,西路话有声母22个,韵母36个,声调五个。音系特点表现在流摄字韵母的主要元音大凡是较高的圆唇元音。流行于阊江中游流域的南路话,流摄字韵母的主要元音为较低的圆唇元音。祁门方言词汇中的单音词丰富,其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语词,如“妪”(祖母)、“斫”(砍)、“洒”(我)等。儿化词丰富;具有特殊的“啦”缀复合词,如“妹啦”(妹妹)、“鸡啦”(鸡)等。语法上,“着”为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已经式”(相当于普通话的“了”)和“正在式”(相当于普通话的“着”)。“格”为结构助词,用在名词、动词、名词性词组或形容词后面,作定语或状语的标志(相当于普通话的“的”或“地”)。普通话一般用副词“先”、“后”置于动词谓语前来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祁门方言则用“起”来表示“先”的意思,并且位置挪到句未充当补语。动作的再一次进行,普通话一般用副词“再”置于动词谓语前作状语来表示,祁门方言则用动词“添”来表示,并且位置要置于句未充当补语。祁门方言中,凡带结果补语的主谓宾句式,宾语一般要前置到动词谓语之前。
【歙县方言】歙县方言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大致以白扬、南源口、雄村、罗田一线为界。南区方言的语音特征是古咸、山、岩、江四摄的阳声韵字,今音仍读作鼻尾韵或鼻化韵,鼻音浓重。该方言区的街口话和呈村降话,鼻音韵母正处在消失的过程。呈村降话只有山、摄、合、口、一等字还保留鼻音的特征,街口话只有宕、江摄中的一部分字还保存鼻音的特征。北区方言的语音特征是古咸、山、宕、江四摄阳声韵的字,今音失去鼻音特征,全部转化为元音韵母。歙县方言以北区徽城话为代表,共有19个声母,其中辅音声母18个、零声母一个;39个韵母,包括自成音节的鼻辅音m、n在内;声调六个。徽城话有六个单字调,以两字组合共有36种方式,变高后出现九种调值。徽城话没有收n尾形式的儿化词,只是在少数词语里还保存着鼻化韵,或变调的儿化形式。语法虚词“不曾”相当普通话的“没”、“没有”;“一堆”相当普通话的“一起”、“一块儿”;动词“来”、“去”可以直接带处所宾语。在领属关系的结构中,物名词前既可省略“的”,又可省略数词“一”。表示数量增加或行为再一次重复的“添”经常出现在句未。“不过”可以出现在宾语之后。副词“很”不需要助词“得”,可以直接做补语。
【太平方言】太平方言根据保持中古全浊声母的程度,分为仙源、甘棠和黄山、谭家桥两个次方言区。仙甘次方言区包括仙源、甘棠和郭村等地,语音上有一整套全浊声母,如古唇浊塞音“并”母,今读b;舌尖中浊塞音“定”母今读d;舌根浊塞音“群”母,今读g又读Ze;舌尖和舌面塞擦音“从”、“澄”、“船”母,今读z,又读Ze。古浊声母“奉”母,今读v,“崇”母,今读z等。黄潭次方言区包括黄山、谭家桥和新丰等地,古全浊声母字在黄谭次方言区已经全部清音化了,但还遗留有痕迹,今读清塞音和清擦音的古浊音字,不论平仄,多半读的是送气音。仙甘次方言接近于吴语,黄谭次方言跟徽语类似。太平方言共有25个声母(包括零声母),37个韵母,六个声调。语法上,名词后往往缀“得”,如“枣得”即“枣子”,“鸡得”即“鸡”;助词有“咯”,如“饿咯”即“饿了”;疑问词有“果”,如“果吃饭啦”即“吃饭没有”。
【屯溪方言】原属休宁县东南一带的流行语言,与休宁方言稍有不同。屯溪下游的歙县部分地带也操屯溪方言。屯溪方言有20个声母(包括零声母),32个韵母,16个声调。字尾“n化”(即“儿”化)现象比较突出,“n化”现象不仅在区别词义、改变词性方面有一定作用,而且具有表示爱称、细小、喜爱等感情色彩的修辞作用。在“n化”的同时,还产生变调现象,凡是“n化”的字调一律都变成阳上。语法上有一些独特的语素,如“人”表示复数;“仂”表示结构上的组合关系,有点象“者”具有“某方面人”的意思;“个”表示领属关系和确定语气,还有一些独特的介(动)词;如“帝”,具有“到”、“在”、“被”、“把”等多种义项。
【休宁方言】休宁境内的方言根据彼此间的细微差别,可分为海阳、五城、临溪、溪口、流口五个小区,其中以海阳区方言使用的人口最多,在全县最有影响,是休宁的代表方言。以海阳话为代表的休宁方言共有19个声母,30个韵母,六个声调。语音上无全浊声母,全浊声母一律清化,清化后分为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两类,且两类清音声母不受平仄声调的限制;尖团音分类清楚,精组与见组细音字在休宁方言中读音互不相混,至今仍分属尖、团两类音;n、l两个声母处于完全相混的过程;鼻韵尾丢失严重,只存在“--n”这类鼻辅音韵尾;入声韵韵尾为开尾,至今仍保存阴阳两类人声,均无辅音塞尾,声调为舒调;流摄一等字和三等字均为细音。休宁方言中存在异读,一类是因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而形成的文白异读,另一类是因普通话和江淮官话的影响而形成的新异读。休宁方言单音节词在常用词汇中占优势,轻声词语不发达,儿化词丰富,限定(偏正)式的语词结构不紧密,与吴语、赣语、江淮官话有一部分共同语词。休宁方言在语法上与普通话没有太大的差异,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少数助词的功用、儿化的特殊形式及“添”、“起”后置动词补语句的运用三个方面。
【黟县方言】共20个声母、29个韵母,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声调。其中声母、声调多与普通话接近;中古“泥母”和“来母”字区分清楚,没有氏n、1混读现象(“论”字唯一例外);古全浊塞音、塞擦音、擦音多变成清声母。黟县方言的韵母与吴语较为接近:《广韵》咸摄(“甘”、“敢”除外)、深摄、山摄、臻摄三等、曾摄、梗摄的古鼻音尾消失(“阴”、“盲”等少数字例外);鼻音韵尾只有一个,儿化音变收尾等。渔亭镇人口流动性大,渔亭话同纯黟县方言有所不同。渔亭话也有n、1声母,但互有混杂,区分不明显,现隶属黟县的柯村、美溪、宏潭三个乡,原分属太平(今黄山区)、石台两县,语言同黟县方言也有所区别。古代通摄合口三等见组字“供、共、胸”等,黟县话和渔亭话,都念成舌叶音声母,美溪、柯村、宏潭话则读舌面音声母。黟县方言中,“到”除作动词使用外,还可以作介词“把”、“替”等使用。表示程度,不用副词“很”,而多用“老”,如“老早(很早)”、“老重(很重)”。表示感觉的程度,黟县方言用“生”字,作用相当于普通话“很”字,如“生瘦(很瘦)”、“生酸(很酸)”。
[color=#e36c09]新安画派[/color]
新安绘画源元流长。“新安画派”的奠基者是明代休宁人丁瓒、丁云鹏父子及歙人李流芳等。明末休宁画家程嘉遂、李永昌等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之风格。但真正形成“新安画派”并在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则是以明末清初“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的出现为标志。这些出生于黄山脚下处于改朝换代之际的遗民画家,深怀苍凉孤傲之情,主张师法自然,寄情山水,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体现出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新安画派”的领袖是江韬(法名弘仁,别号渐江、梅花古衲)。自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70余人。现代后继者中名声最大的首推黄宾虹大师。
天都画派:指明代后期存在于黄山周围的一个画家群。这一群体成员都是黄山附近休宁和歙县两地人,并且都是以黄山为主要图写对象,画风趋近元代画家倪云林。“天都画派”名称的首倡者为清初画家龚贤。
黄山画派:是指清朝初年扎根黄山,潜心体味黄山真景,描绘黄山神妙绝伦的境象,在山水画史上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一个不同籍贯的山水画家群。“黄山画派”作为一个专有名称提出的年代较晚,由现代画家黄宾虹、潘天寿、贺天健等人归纳而成。公认的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为渐江、梅清、石涛,除此以外,还有如程鸣、释弘智、僧雪庄、释半山、法若真等一批左右成就的画家。黄山画派成员所属范围和时限都比新安画派和天都画派宽泛,黄山画派之得名士因为这一画家群皆以黄山为绘画主题,且形成独特的风格。而画家本人不一定是黄山人或天都人、新安人。近、现代很多著名的画家如黄宾虹、张大千、汪采白、刘海粟、赖少其等诸人,均可归入这一流派。
[color=#e36c09]徽派建筑[/color]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09][/align]
[u][color=#7030a0]牌坊[/color][/u] 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歙县多牌坊,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渊远流长的关系。以儒学思想为精神世界主要内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条件成为他们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动力。歙县人少小离乡背井,外出经商,足迹遍天涯。出门少则三年五载,多则数十载,为了高堂双亲有人照应,行前一般都要先完婚。在外经商,若不能发迹,则羞见家乡父老。商人发迹了,钱财显赫,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盛况,其财力左右国家经济命脉达三百余年之久。朝庭对徽商当然刮目相看,恩宠有加,徽商于是进入了“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quot;的良性发展轨道。浪迹天涯而发迹的徽商,为了光宗耀祖,他们奏请皇上恩准,荣归故里,兴建牌坊,旌表功名、义寿、贞节……,树碑立传,以求流芳百世。黄山市现存的明清两代的牌坊甚多。著名的如歙县棠樾牌坊群、黟县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歙县县城的许国石坊等等。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0][/align]
[u][color=#7030a0]祠堂[/color][/u] 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徽州祠堂遍布城乡,现存祠堂最早的建于明弘治年间,至清代,多不胜举。总祠,作为当时重要的公共建筑,一般多置于村镇两端、傍山或有坡度的地方,规模较大,少则二进,多则四、五进,建筑依地形 浙次高起,主体建筑置殿后,颇富变化。单面为中轴线上两个或多个三合院相套而 成,配以牌坊。支祠平面多为四合院式。仅在歙县一地,一般较大的村镇,如许村、昌溪,总祠与 支祠在12个以上,现存的尚有5-6个。祠堂外观,正面较豪华,门厅多为五凤楼建 筑,两侧八字墙上饰以细腻的砖雕,其余三面较简洁。其结构与民居相同:内部穿 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一般外檐柱多用木石混合,中进享堂的月梁、金柱粗硕。 斗柱为标准南方式,节头多为象鼻、凤头、如意,有时上面装有翼形云板。有些祠 堂寝殿虽为双层,但底层梁架仍齐整,一如单层,并绘有精致的彩画。由于“新安人近雅”,故彩画色彩淡雅,其构图设色不同于北方,直接画于木地上。
黄山多古桥是因为"郡处万山之中",地势高峻,江河纵横,水流迅急,阻隔商旅,不得不叠石为桥。明清时期,徽商鼎盛,资财殷实,又为建桥提供了物质条件。
徽州自明代以来受程朱理学熏陶,郡邑多慷慨好义之士,愿出巨资或倡募筹资修桥。这些古石桥,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与古塔、古民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古桥、流水、人家的古悠境界,是游者观光揽胜的好去处。古桥赏月更是别有一番情韵。“出云片片拥寒溪,江底初沉月一钩”的景象,令人迷醉,如幻如梦。
一代徽商富贾江南,造就了徽州的富庶,他们回到故乡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豪宅、花园,灵巧的徽州工匠们,用自己的血汗,造就了这永垂不朽的徽州古园林。
今日名声在外的苏州园林,其中不少名园,便是以徽派建筑为基准,更有者为徽商所见,将徽派园林带到了他乡。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1][/align]
留存至今的徽派园林,著名的如位于徽州区唐模的檀干园, 关于檀干园的由来,有一段传说,唐模村有一许氏巨商,事母至孝,老母心想游玩杭州西湖,但当时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难以成行,因此就不惜巨资,修了这样一个“小西湖”,供母娱乐。此种廉洁,从园亭布局处处摹仿西湖景观来看,是可以信的。
[color=#e36c09]节令习俗[/color]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因农历十二月称“腊月”,故名。“腊八”一过,春节临近,家家户户要从腊八这天起,清扫屋宇灰尘。当天要吃腊八粥,黟县、休宁县北乡一带还晒干豆腐,称“腊八豆腐”。腊八过后,家家开始宰年猪,互相请吃杀猪酒,裹糯米粽,做米馃,煎油豆腐,炒花生、蚕豆,做芝麻糖、冻米糖等。还要人家将婚嫁活动安排在这一天举行,故有民谣曰:“腊八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小年夜”。前一天深夜,家家户户祭灶,供送“九田东厨司命灶君”上天奏事,俗称“送灶”。祈求灶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畜平安。小年这一天,家家堂前挂祖宗画,画上记载历代祖先名讳,或绘制祖先遗像。设烛台香案,置贡品,接祖宗来家过年。从这天起,家家户户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扫除尘埃,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除夕:谚云“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吃个年夜饭,午夜放个炮竹什么的,这与外地的差别倒是不大。
春节: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辈向长辈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辈之间也互相恭喜。这一天,讲究忌讳,不动刀剪,不拿针线,不下锅煎炒(忌吵),不沾扫帚,不向门外泼水,不打碎杯碗器皿,不打骂儿童。认为犯忌为不吉,本年就会有破财、生病及其他灾祸。祁门县还有“喊年”的习俗。即正月初一、初二两日,由村中年事最高的为领班,组织青年及男童,排成长蛇阵,挨家喊拜年,每至一户,由领班者高喊被拜年的当事人名字并加上称谓,或者说:“向宝厅拜年”,或者以称谓喊拜。受拜者旋即应声说“多谢大家来了”,喊年者齐复声:“应该来的”。别有一番意思。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晚上还要送祖宗回山,在祖宗画像前摆上酒菜,焚香祭拜,家家户户还要张挂彩灯,徽州区岩寺镇的元宵戏灯最为盛行。
二月二:农历二月二是土地爷的生日,古徽州称为“龙抬头”。大约是因进入仲夏时节,雨水渐多,可以听到雷声了,所以有这种说法。在农村,这一天农民忌下地,妇女忌拿针线清闲过一天。绩溪县的规矩,这一天还有包扎一生糯米一个的粽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为百花生日,故又称“花朝节”,这一天,文人陈设百花,举行文昌会,比赛诗文。
其他的节令如清明、立夏、端午、中秋等,徽州地区也有浓厚的地区民族特色,我们将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推出。
[color=#e36c09]徽州名人[/color]
徽州历史上人才辈出,很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出自徽州这块风水宝地,如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大名鼎鼎的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等,清光绪年间著名的“公车上书”,百名举人中就有四位出自徽州!在此我们精选了千年徽州名人十位,让大家对人杰地灵的徽州有更一层的了解。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2][/align]
方腊(?-1121):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歙县人。出身贫苦,为反抗压迫,1120年10月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后迅速移师睦州,举行“漆园誓师”,痛斥黑暗朝政,改元“永乐”,自号“圣公”,建立农民政权。义军战火曾袭卷江浙皖赣六州52县,影响很大,1121年夏被俘遇害。《宋史》有传。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3][/align]
朱熹(1130-1200):南宋大学者,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婺源县人。1148年考中进士,曾任秘书修撰,定文阁待制等职。死后谥赠大师,封徽国公。仕途多坎坷,潜心治学。研究领域甚广,在哲学、经学、教育、音韵、文学、地理、考古、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伟大贡献,其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著称。与程颢、程颐等共创的理学史称“程朱理学”,为继孔子之后在中国思想界影响七、八百年之久的正统官方哲学,远涉海外,影响世界;重视教育,创办书院,所撰《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后代教育事业影响深远;著述巨丰,其中《四书集注》58卷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圣典”;常以“新安朱熹”署名著述,讲学于徽州,从其弟子者众,“朱子之学”也就构成了“新安理学”的开山之学,并进而构成徽州文化的理性内核。《朱史》有传。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4][/align]
程大位:(1533-1606):明代著名数学家,珠算大师。字汝思。屯溪区人。少年经商,中年弃商归里,专心著书。有感于商务往来中珠算的传统筹码计数法的不便,1592年著成《算法统宗》17卷及1598年的简明本《算法 要》4卷,详述了传统的珠算规则,确立了算盘用法,完善了珠算口诀;搜集了古代流传的595道难题并记载了解题方法,堪称中国16-17世纪数学领域集大成的著作。明末,日本人毛利重能将《算法统宗》译成日文,开日本“和算”之先河;之后,又流传朝鲜、东南亚和欧洲,成为东方古代数学的名著,影响极大。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5][/align]
张小泉:(生卒年代不详):明末清初著名制剪工匠。黟县人。明崇祯年间,张小泉带领儿子前往杭州开设“张大隆”剪刀铺,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嵌钢制剪技术、产品很快畅销全国,后为防假冒,以“张小泉”作为店名。“张小泉”剪刀在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二等奖,新中国三次全国评比均获第一名。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6][/align]
胡光墉(1823-1885):清代著名徽商。字雪岩。绩溪县人。早年在杭州经营钱庄,后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依靠湘军势力在全国广设当铺和银号,成为富甲江南的特大官商,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为发掘中国药学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7][/align]
詹天佑(1861-1919):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事业的创始人。字春诚。婺源县人。早年家贫,后获岳父资助赴欧洲留学。1905-1909年,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条自已设计自已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创造了不少施工新法,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铁路工程专家,奠定中国铁路事业基础。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8][/align]
黄宾虹(1865—1955):现代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字相存,别号虹庐。歙县人。是现代中国画坛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宗师,为“新安画派”的现代代表。早年山水画重在师法古代大师,中年以后重在师法自然,70岁后又画风大变。作品深厚华滋,意境深远,精于墨法,善用焦墨与浓墨,与齐白石并存称为“北齐南黄”。在美术理论上,总结出“平、留、圆、重、变”五字笔法和“浓、淡、泼、焦、积、宿”七字墨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精通诗词。有《黄山画家源流考》、《古画微》、《画学通论》等多种著述和绘画作品传世。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9][/align]
胡适(1891-1962):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字适之,绩溪县人。出身徽商之家,1910年留学美国,1915年成为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的学生,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学识渊博,曾拥有三十多个博士头衔;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会议》,揭开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第一面;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并撰写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9年,接替陈独秀主编《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方法论,在全国影响极大;提出过“全盘西化“论点;抗战期间曾出使过美国,代表蒋介石签订《中美互助条约》。政治上追随国民党,学术上是一代宗师,著述甚丰,治学方法上具徽派朴学遗风。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0][/align]
陶行知(1891-1946):著名教育家。原名文浚。乳名和尚,曾改名知行,再改名行知。歙县人。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师范,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后又相继创办浙江省湘湖师范,江苏淮安新安小学、山海工学团,并支持新安小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一 二九”运动后,与沈钧儒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联合会,任联全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1946年与李公仆、史良等在重庆创办大学,任校长。后回上海从事反内战、反独裁民主运动,1946年7月25日因劳累过度,患脑溢血逝世,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诗歌集》等。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1][/align]
戴震(1723-1777):清代大学者,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徽派朴学的创建及领袖 人物。字东原。屯溪人。徽商出身,1762年曾中举人,后六次考进士,因皆思想与程朱理学不符未中。曾参加《四库全书》修纂,授翰林院庶吉上。学识渊博,在哲学、天文、历算、历史、地理、经学、训话、音韵等领域均有重大贡献,为一代通儒和宗师,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哲学思想是程朱理学之后反理学的启蒙思潮的重要代表;朴学思想是作为了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乾嘉学派中的皖派领袖人物,并由之开创徽派朴学。著作甚丰,主要著作有《原善》、《孟子字义疏证》、《仪礼考正》、《考工图记》、《古历考》、《水地记》、《勾股割圜记》等50余种。《清史稿》有传。
[color=#e36c09]徽州三雕[/color]
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三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清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谢,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玲现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2][/align]
砖雕 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见方仅尺的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据考证这块精巧绝伦的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3][/align]
石雕 在徽州城乡布很广,类别亦多,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4][/align]
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特多,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雕风拙朴粗扩,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流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
[color=#e36c09]生产习俗[/color]
徽州旧时各生产行业,如做农、从意、经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规习俗。农村要祭“五谷神”,祈求庄稼兴旺;天旱常兴“求雨”,素食斋戒,做道场祭拜龙女菩萨;耕牛转让时,买主要带牛绳将旧牛绳换下,叫做“断索”,表示买卖双方均不得反悔。砖工建房上门枋时,要宰杀公鸡,将鸡血淋门口,叫做“祭门神”,并口念祭词“鸡血淋到东,恭贺东家添儿孙;鸡血淋到西,恭贺东家多添丁。”众人互相呼应,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鲁班师傅”,最忌讳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意为坐冷板凳,即无生意可做。商店家设“财神座”,常年供奉“大元帅”,以求生意兴隆、赚钱发财等等。
开秧门:农村每年早稻的第一次插秧称为“开秧门”。歙县这一天要设宴请“田公、田母”,朝拜时,先插先插三根香于田埂,还要虔诚跪拜。休宁、屯溪这一带,当家人去秧田选定“门向”,然后带泥拔出一块秧苗,置于茶盘,捧送回家放在贡桌上,祭拜天地后,将带泥秧苗倒甩上阁板,已全部粘上为无灾无害生长良好的好兆头。牛福会:专门为耕牛保安祈福的组织。凡愿入会的农户,每头耕牛交一二元银洋作为牛福会基金。会员的耕牛被盗或走失,报经值年会首(一年一任),即派人四处寻查,无偿地归还失主,如牛找不到,失主也可以牛福会中领取一些救济金作为补偿。
打锣封山:山区为保护森林形成许多条规习俗,打锣封山就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每年冬季,村或乡定人鸣锣,口中呼唤所封山场的地名,串村走户,昭示禁戒规约。此后,家家户户,互相告诫,不得犯戒。鸣锣同时,在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牌、石牌,以标明禁山范围。
接财神:徽州以农历五月五为财神日,工商业者多在这天接财神。
开张礼:徽州新店开张这天,要在店门口披红结彩,挂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还奏乐,以示庆祝。对开张这一天上门的顾客,象征性的手下红纸包(货币退还),同时赠送一定的货物,如布店赠3尺红布,百货店赠送一件日用品等。 学艺:民国时期,学艺拜师必须经过中荐人出面,为师徒双方商议协约。洽妥后,徒弟要办拜师酒,向师傅行大礼。砖工学艺,一般一年出师;木工学艺,则为三年,均无工资,师傅只供给伙食。三年升为伙计,师傅给一定的生活费,艺成后才离师营生。
[color=#e36c09]徽州文化[/color]
古老的徽州大地,明清时代的徽商,叱咤风云商界三百余年;又因徽商贾而好儒,形成了父子同朝宰相的局面,"十户之家,无废诵读",徽商经济实力和政治背景,创造发灿烂的徽州文化。
今天,徽州文化研究成为与"敦煌文化、西藏文化"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徽州文化物质层面表现为:
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徽州古民居--古老水系的神奇和合理的风水学应用;
2、传统文化宋明理学的物化精髓:古徽州牌坊、古祠堂、古建园林、古代老街;有"中国天然摄影棚"之美誉;
、古老朴实的徽州民俗--其精神层面更是独具深刻内涵,宋明程朱理学、朴学、经学、艺术 这些无不向您展示古老徽州文化的魅力!
《牡丹亭》作者汤显祖曾说"一生言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身处在古老朴实徽州土著村落的古民居之中,和当地山越族居民一起生活,品尝农家野味土菜、慢品徽州茶道、走访当地农家。观赏"中国戏曲文化活化石"之称的--傩戏、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的徽州古老戏曲--黄梅戏,体味徽州人家的民俗风情,感受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古朴情结!何等惬意。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菜、徽州方言等等。它是一部反映我国古代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在全国领取风骚800年之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color=#e36c09]谐音文化[/color]
徽州民俗中的谐音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谐音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或词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然而徽州民俗中的谐音文化除了字、词谐音外,还有美术语言谐音、行动语言谐音和物体语言谐音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谐音文化全都打上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民俗烙印,成为徽州民俗中的闪光点,使徽州民俗韵味顿增、魅力平添、美学价值更大。
[b][u]徽州婚俗上的谐音文化[/u][/b]
这种谐音文化贯穿于徽州婚俗的全过程:媒妁之亲初定之后,男方要向女方派送提亲礼金,古徽州的礼金数字一般送108元或128元,取“8”的谐音图个“发”家之吉;新娘离开娘家时要行“过炉”仪式,即由家人背着从家中锡炉子里烧着艾叶的香气中跨过再到祠堂上轿,“艾”、“锡”谐音“爱媳”,是一种祈愿和嘱咐;新娘花轿进入男方祠堂后,要行“过袋”仪式,即地上两只青布袋,新娘踩着青布袋而行,当新娘踩上前一只青布袋时,后边一只青布袋便被两名傧相掀起从新娘头顶翻过,口中高喊“一袋(代)传一袋(代),一袋(代)高一袋(代)”,如此周而复始直抵祠堂门口,这里的谐音文化则是一种美好的祝福;进入洞房后,要将新娘嫁妆中的男、女新鞋各一双置放在床前,谐音“同鞋(行)到老”,因为在徽州方言中,“鞋”与“行”同音;闹洞房时的“撒帐”仪式,依次撒向婚床帐幔的物什是红枣、染红壳的生花生、桂圆和生瓜子,谐音“早生贵子”,用的是物体语言的谐音,表达的是一种良好的祝愿。
[b][u]徽州年俗上的谐音文化[/u][/b]
在所谓“一夜分两年”的除夕晚宴上,徽州人家年夜饭宴席上的鱼一般是筷子点到为止并不下筷的,谐音寓意“年年有鱼(余)”;除夕之夜孩童不慎砸坏了碗、碟,大人们非但不责怪,反倒要笑称“碎(岁)碎(岁)平安”;大年初一大拜年,家家都会捧出一道由红枣和板栗做成的“枣栗茶”,谐音祝福“早利”、“早早得利”。即对于青少年来说,这里边则还有一层过一年大一岁“早立”成人的意思;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时间里,古徽州人家一般是不煎炒菜肴的,取的是谐音“忌吵”以求家和万事兴。
[b][u]徽州商俗中的谐音文化[/u][/b]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商俗中的谐音文化很有意思,比如:徽商店铺全用小青瓦、白粉墙建筑,谐音寓意“清清白白做生意”、“笔笔账目一清二白”;徽商人家的茶几上,大多摆设石榴果盘或瓷器石榴工艺品,谐音寓意好客的徽商对于客人“实实在在的挽留”之情;徽商在各地从事着诸多门类的生意,惟独不会从事的生意就是茴香,这是徽商商俗中的禁忌谐音,茴香——回乡,饱受商旅之累、思乡之苦的徽商不愿触物思乡情影响商务,同时,叶落归根、回报乡梓是徽商恪守的美德,谁也不肯把“回乡”之美卖掉。
[b][u]徽州宅俗中的谐音文化[/u][/b]
徽州人家厅堂案几上,东边必置瓷器大花瓶,西边必摆带座明镜,所谓“东瓶(平)西镜(静)”,谐音祈求家中平静;建新房时的上梁仪式,先要祭梁,即由匠人用斧刃鸡颈,沥鸡血祭梁,然后将鸡往上一抛,念道:“金鸡落地,大吉大利”,用的是“鸡(吉)”的谐音;正梁入榫安装时,必须用一对八角木槌敲打,而不能用铁斧,取的是“八(发)”谐音,以求发家致富;上梁毕,一人站在高高的屋架上向上面欢庆的人群抛撒馒头等,行动语言谐音“高发”,以求发家致富的优质高效。
[b][u]徽州画俗中的谐音文化[/u][/b]
这种使用美术语言的谐音文化大量表现在徽州砖雕、木雕、石雕、竹雕、新安古画和徽墨墨模上,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比如:石狮底座上“万”字型花边、柿子树与玉如意图案组合,谐音成“万事如意”;古民居花门木雕上蝙蝠与海浪图案组合,谐音成“福如东海”;新安古画中两只柿子、一束月季花、一支玉如意的图案组合,谐音“四季如意”;徽墨墨模上一棵翠柏、枝栖八只鸟和一块柏旁石头的图案组合,谐音“一百作十”,纪念胡开文老店诞生180周年。
[u][b]徽州食俗中的谐音文化[/b][/u]
除了前边例举过的枣栗茶、茴香、石榴外,徽州食俗中的谐音文化还有:臭鳜鱼(求贵余),求得富贵有余;徽州汤团(团团圆圆);徽州发糕(兴旺发达、步步高升)等。
[color=#e36c09]徽州戏曲[/color]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5][/align]
徽剧是一个古老、悠久、艺术遗产十分丰富的剧种。起始阶段流行于徽州及安庆、池州、太平一带,的在南方亦流传甚广,对许多剧种产生过巨大影响。它的剧目很丰富,共约有传统剧目1404个,能见到的本即有753个。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应有尽有。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主要可分青阳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共九类。而以吹腔、拨子、皮簧为主要声腔。吹腔轻柔委婉,情意绵绵;拨子高亢激昂,苍劲豪迈;皮簧则比较通俗流畅,与京剧的皮簧相近但更粗犷、古朴。徽剧的表演艺术更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文戏以载歌载舞、委婉细腻其特点;武戏以粗犷、炽热、功夫精深、善于高台跌扑而震惊观众。生活小戏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趣、诙谐和语言吸引着观众。舞台画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徽剧是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是新安文化灿烂篇章的重要一页。
徽州乐舞:徽州人历喜歌舞。民间歌舞广为流行,丰富多彩。徽州民歌有山歌、舞歌、号子、小调和新民歌等。音调带有鲜明的江南色彩,古朴、典雅、委婉、高亢。流行在太平、黟县青弋江流域的《放排.上滩号子》,是放排工人在急水滩上泥水背纤,为减少劳动强度,焕发劳动力量的集体创作,而今仍在水运工人中流行。徽州民俗小调尤具特色,如民间婚礼中的《哭轿》、《接房》、《敬酒》、《交杯》、《撤帐》等,与婚礼仪式紧密配合,成套演唱,饶有兴味。徽州民间舞蹈素来盛行,流传至今的还有仗鼓舞、扑蝶舞、狮子舞、蚌壳舞、龙凤舞、麒麟舞等等。据1983年安徽省民间舞蹈调查,徽州保留的民间舞蹈就有40多个。这些舞蹈,大大丰富了徽州民间的文化生活,至今还发挥着他们的重要作用。
目连戏:发源于徽州,流传甚广的重要剧种。目连戏专演《目连救母》戏文,明代万历年间祁门人郑之珍作《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以一个戏开创了一个新剧种。目连戏以连台本戏的形式,完整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等之于戏曲舞台,称为一个古朴、通俗、独具风采的大剧种。
采茶戏:流传于祁门县的一带的地方剧种。源自江西,原名叫“饶河调”。清初流传至闪里、历口、奇岭等地,经过老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具有茶乡特色的祁门采茶戏。采茶戏曲调优美,有西皮、唢呐皮、二凡、反二凡、拨子、秦腔、高二凡吹腔、文词、南词、北词、花调等数十种。
徽州地区的其他剧种还有傀儡戏等等。
[color=#e36c09]徽州宅居[/color]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一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
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择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究其原因,据五行说法: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征属火,北方属水,水克火,也不吉利。徽州明清时期,徽商鼎盛,他们一旦发了财,就回乡做屋,为图吉利,大门自不朝南,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数以万计的朝北古民居。
屋套屋:徽州宅居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住人,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一进套一进,形成屋套屋。
重檐:徽派民居皆建成双层屋檐。这重檐习俗的形成,有着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据传,五代十国时,歙州是南唐后主李煜所管辖的地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亲征到了歙州,正当宋太祖抵达今休宁县海阳城外的时候,天色突变,大雨将至,太祖便至一间瓦房处避雨,为免扰民,太祖下令不得进入室内,可是徽州民居的屋檐很小,远不及中原地带的屋檐那么长,加上这天风大雨急,众人都被淋了个落汤鸡。雨过天晴,居民开门发现太祖此般模样,以为死罪难逃,跪地不起,太祖却未责怪,问道:歙州屋檐为什么造的这么窄呢?村民答曰“这是祖上沿袭下来的,一向都是如此。”太祖便道:“虽说祖上的旧制不能改,但你们可以在下面再修一个屋檐,以利过往行人避雨。”村门一亭,连称有理,于是立即照办,自此以后,徽州渐渐所有的民居都修上了上下两层屋檐。
满顶床:徽州传统床具。因为床顶、床后和床头均用木板围成,故称“满顶床”。床前挂帐幔,犹如消息台。床柱多用榧木制作,因为榧数年花果同树而生,取“四代同堂”和“五世昌盛”的彩头。床板常用7块,寓“五男二女”之意。床的正面,雕饰较为讲究,左右两侧一般雕饰为“丹凤朝阳”,上牙板雕为“双龙戏珠”。床周栏板一般均雕有“凤凰戏牡丹”、“松鼠与葡萄”、“鸳鸯戏水”等精美图案。
压画桌:徽州宅居的传统陈设。徽州民居厅堂正中壁上多挂中堂画、对联,或用大幅红纸写上“天地君亲师”五字,均装裱成卷轴悬挂。在卷轴之下设长条桌,桌面上放置两个马鞍形的画脚,卷轴向下展开至长条桌,搁入画脚的“马鞍”内,画幅即平整稳固,此长条桌则称“压画桌”。
[color=#e36c09]鬼会[/color]
鬼会,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它十分精彩奇特。每逢正月十五乡间大班会 演出,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小鬼,纷纷登场。真是牛鬼蛇神,群魔 乱舞...
[color=#e36c09]肘搁[/color]
肘搁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 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color=#e36c09]红蜡烛不许灭掉[/color]
在阜阳地区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
[color=#e36c09]吃新食[/color]
每年大暑前后,新谷登场时,农户家家抢先征新米饭或新米粉馃吃,谓之“吃新食”。有的人家还将新米饭和米馃,贡献“五谷神”和祖先,祷祝年年五谷丰登
[color=#e36c09]旱船[/color]
旱船的“灯芯”为女性,常见的唱词有:“小小鲤鱼红红的腮,上江游到下江来;上江要吃灵芝草,下江要吃青蒲苔,不为你小哥哥我还不来”等。总之,昔日合肥民俗风情,味道特别,风格别具,美不胜收。
[color=#e36c09] 凌晨四点就“完年”[/color]
在宿松,腊月中下旬,年味就渐渐浓了。
宿松有段民谣,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天哪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又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挨骂。”宿松做的粑是用米粉和成的,用蒸笼蒸熟,凉了干了,就用水浸着,可以吃到春耕插秧。粑用桃木雕花造型,有万字印,有喜字印,有寿字印,还有春字、福字等印。孩子多的人家还雕桃子印。
在吃年饭的时间上,宿松大多数地方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但宿松湖区,靠东洪、下仓一带却有些特别:大年三十早上,天刚破晓,就有人家炸起了鞭炮“过年”,一家人围桌吃起了“年早饭”。性急的人家甚至四点多钟就“完年”了。
宿松人的“小年”在正月初七过。小年过得很随便,往往是在黄昏放一挂鞭炮就算过了小年。而元宵节却很隆重。过去有“吃了元宵肉,农夫脱赤足”,即意味着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color=#e36c09]叠罗汉[/color]
叠罗汉起源于明代,是歙县三阳叶村独有的民俗杂耍表演。开始,在灯火通明、锣鼓喧天的气氛中,24位体魄健壮的罗汉,赤膊着上身,描着各种颜色的脸谱,妆扮成大肚、肥胖、矮脚、嬉笑、震怒、哀怨、哼哈等各种异形,手执一盏明灯,绕场亮相一周。 接着,全舞分上下两段开始: 上段,采用戏剧的表演形式。先是由各个罗汉各自表演一段个性特技,拉开序幕。静场片刻。然后有小罗汉上台打扫佛堂,老罗汉手执仙帚,虔诚地拜叩诸佛。两仙童引出观音、韦驮、灵官、四大金刚伫立于舞台的四面。下段,众罗汉先后上场,通过伏、卧、倒、立、拉、撑、支等不同的动作和姿势,叠成多种人体造型。叠罗汉堆叠造型丰富多彩,有“童子拜观音”、“仙人桥”、“金鸡独立”、“刘海戏金瞻”、“水帘洞”、“斜角旗”等90余套表演程序。可以单折表演,也可以连续配套,讲究层次递进,起伏跌宕,动静结合,一浪一浪,将演技推向高潮。 最后以“六柱牌坊”谢场。六柱牌坊由21位罗汉叠成。由一层、二层直至六层。每叠好一层,在舞台上旋转一周,最后的一层以体轻年少的一位屹立顶峰,向观众合掌祝福:“众生吉祥如意!”叠罗汉表演形式近似杂技。
钹舞 这是一种独人舞蹈,以一对铜钹为道具。表演者随自己的手段和架式,前后旋转,上下飞腾,左右翻舞,动作娴熟,节拍得当,分别表演“双蝶飞舞”、“单蛇吊鳖”、“蜜蜂钻洞”等18套节目。钹舞于清末流传于歙县南乡武阳一带。表演者方德法秉承父业,堪称皖南一绝。
[color=#e36c09]上巳日[/color]
古人定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上巳”,曹魏时固定三月三日为上巳。俗称为鬼节,民间要磨米面做“打鬼粑”,下“缠脚面”食用。年轻人喜欢在此日出郊外踏青、放风筝,以效法王羲之兰亭集友“曲水流觞”的盛事
[color=#e36c09]停门板与下床草[/color]
老人刚亡故,家人立即将亡者移置门板(或木板)上,并用黄表纸覆盖脸面与枕垫头下,叫“盖门巾”;头前盛碗半生半熟的米饭,上插燃三柱香,称为“倒头饭”、“倒头香”。亡者临死前所垫用的旧棉絮及铺床草均抱出门外烧化,称“烧下床萆”。
[color=#e36c09] 豆腐文化节[/color]
豆腐作为一种传统养生食品,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淮南在豆腐的发明、制作、食用及以豆腐为本的豆腐文化方面,为人类的古代文明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人类的现代文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b][u]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u][/b]
明代大药理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二五卷《谷部》中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公元前164年,刘安袭父封为淮南王,建都寿春。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方士数千人,有名者为苏非等八人,号称“八公”。
他们常聚在楚山即今八公山谈仙论道,著书炼丹。在炼丹中以黄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与石膏相遇,形成了鲜嫩绵滑的豆腐。刘安炼丹未成却发明豆腐。之后,豆腐技法传入民间。
豆腐古时名称很多,有“菽乳”、“黎祁”等。五代时的陶谷,在他著的《清典录》中说:“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大约到了唐、宋以后就称之豆腐了。唐代鉴真和尚在天宝10年(公元757年)东渡日本后,便把豆腐技术传进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业一直视鉴真为豆腐制作的祖师。豆腐,在宋朝传入朝鲜,19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逐步成为世界性食品。
淮南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由于八公山泉水澄清味甘,终年不竭,特别是豆腐发源地周围农民世代相传的高超技艺,使八公山豆腐独具特色,久盛不衰。与众不同之处:一是口感细腻绵滑、营养倍加丰富;二是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清鲜柔嫩;三是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其味在清淡中藏着鲜美,吃起来适口清爽生津,可荤可素,历史上曾作为贡品。如今用八公山豆腐制作的“豆腐宴”已经成为淮南地区独具一格的上等宴席。
豆腐,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豆腐及其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常食用豆腐,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动脉硬化机会。嫩豆腐中还含有大豆磷脂,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常食用豆腐不仅对神经衰弱和体质虚弱的人有所裨益,而且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患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目前豆腐已经被全球公认为“国际性保健食品。”
[b][u]豆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u][/b]
豆腐问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同世间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商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样,豆腐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豆腐制品种类的逐步繁多,豆腐菜肴的日益丰富,豆腐品尝的方法和感受,豆腐的精神和品质,林林总总,构成了独特的“豆腐文化”。她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以豆腐为载体,以豆腐的独特品味、丰富营养、风格品质、蕴含哲理、历史渊源等为基础,由饮食渗透到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文化。
民间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豆腐故事,通俗朴实的豆腐歌谣,富有哲理的豆腐谚语与幽默风趣的豆腐歇后语,这些劳动人民的口头作品,是豆腐文化的源头。
宋、元、明、清咏豆腐题材的古体诗就有20余种,今人咏豆腐的旧体诗词和新诗也在百首以上。这些诗词追溯了豆腐的源头,凭吊了豆腐的发明人,描述了豆腐的制作工艺,赞美了豆腐的优美质地,解释了豆腐蕴含的哲理,内容极为丰富。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极喜食豆腐,在杭州做官时,经常亲自动手制作美味豆腐菜,“东坡豆腐”的雅号流传至今。曾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南宋爱国诗翁陆游的“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在诗中,把豆腐作为美味佳肴招待亲朋好友,展现出一幅农家乐的景象。而元代郑允端《豆腐》一诗中“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从原料、豆腐的制作过程到成品都很齐全,极力赞美豆腐的色、香、味、美,并誉其为“五鼎食”。清代胡济苍的诗词“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不写豆腐的软嫩味美,而写豆腐的藻雪精神,由磨砺而出,方正清廉,不流于世俗,赞美其风格高尚。
以豆腐为题材的散文,以宋代文学家杨万里《诚斋集》中《豆卢子柔传--豆腐》为最早,其文用拟人的手法把豆卢子的存在比作“豆腐身世”,色洁白粹美,味有古大羹玄酒之风,曾隐于滁山,以汉末出现,至后魏始有所闻,构思有趣。其次是元代的虞集的《豆腐三德颂》,颂扬了豆腐的食用和医用的作用。近年豆腐题材散文更常见报刊。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描写了豆腐文化的外延与内涵,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
小说是文学中的一大类别,以生活为原型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豆腐也是其情节描述的对象。在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故乡》,传统戏剧《双推磨》,现代古装京剧《豆腐女》以及电影《白毛女》和《芙蓉镇》等作品中,都有对豆腐的描写或是以豆腐为内容的作品。仅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本巨著中涉及豆腐的描写就不下数十处。
豆腐的膳食文化基于豆腐自身的营养(高质量蛋白质,不含胆固醇)和官感(即无色、无味、无形)的两大特点,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创造许多烹饪、品尝、描写、赞誉豆腐的膳食文化。关于豆腐菜的传说也很多。或讲其来历,或讲其特色,或讲其命名,同时又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故事交织在一起,大多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每道豆腐菜名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道豆腐菜肴都有一种独特风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就有豆腐菜肴千余道。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故豆腐名菜更多。这些菜肴不仅制作精美,而且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味美溢香,说起来更是各有典故。随着豆腐的走向世界,中国人吃了两千年的日常食品,如今已成为西方餐桌上的珍馐。豆腐故乡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
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饮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过去宣传的不够,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以为豆腐是日本的发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光大华夏美食,促进人类健康,推动中外豆腐文化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由原商业部和台湾省豆腐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分别于1990年9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台北举办了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同时将9月15日淮南王刘安诞辰日定为中国豆腐文化节。
由于豆腐的故乡在淮南,淮南八公山豆腐饮誉海内外,所以,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结束不久,淮南市人民政府基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考虑,1991年初积极争取中国豆腐文化节的承办权,得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原商业部决定: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于1991年9月15日在淮南举办。后因淮河流域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故推迟到1992年。由于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举办得非常成功,原商业部和省人民政府商定并由安徽省原副省长张润霞在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闭幕式上宣布:中国豆腐文化节今后每年9月15日都在淮南举办。
因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淮南推迟一年举办,而台湾届时举办了,因此产生了海峡两岸中国豆腐文化节届次不一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3年原商业部出面协商,决定今后海峡两岸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都不再使用届次,统一改用年号。后为了表明豆腐节的连续性和举办地,2002年经主办单位中商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又以在淮南举办的次数计算改为届次,今年将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淮南)豆腐文化节。
从1992年起,淮南市先后11次(1998年和1999年因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水灾等原因停办2年)成功地举办了中国豆腐文化节。节庆期间共接待中外宾客2万多人,其中外宾和港澳台胞千余人。田纪云、孙起孟、马文瑞、李德生及卢荣景、傅锡寿、回良玉等国家和省级领导同志,上千名地市、省直部门领导,牛满江、洪光住等数百名专家、学者,数十个文化经贸团组先后参加节庆活动。200多位中外记者先后到淮南采访。1993年5月29日,我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孙起孟、洪学智、李葆华、王郁昭、陈作霖等领导同志到会,张劲夫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1996年淮南市设计并由国家电信总局发行了46.8万套“中国豆腐文化节电话磁卡”,开地方“节庆”全国通用电话磁卡发行之先河;1997年还通过安徽省邮电局发行了印制精美的中国豆腐文化节200电话卡,也产生较好的影响。组委会先后编印了《中国豆腐文化节节刊》(三集),《中国豆腐菜谱》(三集),以及《中国大豆制品》、《八公山豆腐》等书藉,将豆腐文化向更深层次拓展。
中国豆腐文化节先后安排了开、闭幕式,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豆腐菜肴烹饪大赛,经贸活动,文化活动,观光旅游等六个方面大中型活动共60多项。
--开幕式隆重热烈,中央省市领导、中外来宾及数十万群众参加。开幕式文艺表演场面壮观,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充分展示了淮河的古老风韵、民族文化风采以及淮南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百家争鸣,共3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发表论文百余篇,汇编了豆腐文化论文六集。部分论文中的科技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2000年淮南市成功开发研制生产了一种纯天然无糖,集豆浆、豆脑、豆腐为一体的方便绿色食品“益益”牌方便豆腐粉,较好地解决了豆腐保鲜、运输难题,为淮南豆腐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
--“首届全国豆腐菜肴烹饪大赛”由中商会、中烹协和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规格高、权威性强、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吸引了16个省市自治区的26个团队和217名选手参赛,名厨汇集,各显技艺,充分展示当今豆腐菜肴烹饪的最新水平,上万人前往参观,受到与会来宾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成为豆腐节中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活动项目。
--经贸活动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和扩大销售作文章,重点举办了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产品展销会由全国、全省及淮南市的十多种展销会组成,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台湾)近千家企业上万种产品参展,产品丰富,交易活跃。商品交易会商贾云集,集展销、订货、洽谈、交易为一体,每年安排30余项活动内容。豆腐文化节期间共推出招商项目400多个,签约项目200多个,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集团先后来淮投资建设。豆腐文化节的经贸成交总额达80亿元,其中合同金额64亿元,已落实40多亿元,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上海解放日报赴淮慰问演出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摩托车队、国家跳伞队、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煤矿文工团等国家级文体团组及毛阿敏、彭丽媛、李双江、蒋大为、李谷一、杨丽萍等著名演员来淮为节庆作精彩表演。西安、武清、淮阴等友好城市歌手大赛和海峡两岸名家书画交流展以及友好城市书画、文学笔会,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以及淮南与各省、市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民间艺术踩街表演、金秋灯展花展、大型焰火晚会等使节庆更加绚丽多彩。
--观光旅游活动渐入佳境,主题活动内容不断增加,形式更加新颖,充分展示了淮南古老的文化和淮河两岸秀丽风光。豆腐节期间开发了豆腐寻源游、淮南风光游,卧龙山风景区、茅仙洞风景区、上窑风景区等景点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八公山风景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巨资复建了汉淮南王刘安宫、白塔寺、大门等景点,借豆腐节举办之际隆重推出八公山旅游节,成功地树立了八公山风景区的良好形象,迅速打造了八公山旅游品牌,有力促进和带动了淮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节庆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十万人,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随着淮南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项目的加速建设,旅游活动已成为豆腐节的主体活动之一,促进并带动豆腐节的长远发展。
--办节条件和投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淮南以办节为动力,加大了文明城市建设力度,新建了市体育场、市博物馆、陈洞路立交桥、广电大厦、电力大厦、邮电大厦,拓宽了206国道,建设和维修了数十条城市道路,美化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城市服务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
中国豆腐文化节充分体现了“豆腐为媒,文化搭台,经贸、旅游唱戏”的宗旨,充分展示了淮南较好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豆腐文化节的举办,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光大华夏美食,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淮南知名度,让淮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淮南,促进淮南与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中国豆腐文化节正在向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的水准迈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豆腐文化源远流长。豆腐文化的丰厚积淀有待我们去开发、去光大。作为豆腐故乡的淮南人民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持续办好中国豆腐文化节,为弘扬国粹豆腐、光大华夏美食,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color=#e36c09]唢呐[/color]
俗称喇叭。淮北市唢呐艺人多分布在市郊农村,他们自由组班,每班五至七人不等,为民间婚丧嫁娶、节日欢娱时所聘用。演奏的曲牌因环境场合而异,一般办喜事常用“凡字四调”、“叫句子”、“柳金”等曲牌,并有大、小把攥子模仿地方戏曲、曲艺吹奏。
[color=#e36c09]硬币放进扁食里[/color]
在宿州地区,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百姓就开始准备年货。还要蒸馒头、炸出各式的面制小糕点。第一锅馒头出炉后要燃放鞭炮以祭灶神。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吃团圆饭,饭前会放一串鞭炮,菜相当丰盛,但不一定有米饭也可以是稀饭,晚饭却很简单,只是吃些面条或元宵,晚饭后开始捏扁食,全家动手。扁食是作为年初一的早饭,素馅,主要以青菜、鸡蛋末、粉丝末作为原料,包制时随机放进一些硬币、一元、一角、五角等。扁食完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
在宿州地区,拜年是在年底进行,大家提着礼品看望亲戚。而在正月初二、四、六等双日期的日子里,晚辈再到长辈家,这时还会收到长辈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color=#e36c09]八碗八[/color]
千百年来,徽州人家不论是结婚、寿庆、还是招待亲朋嘉宾,宴席上都得来个“八碗八”,记载每张餐桌上均摆出八盘徽州土特产和八碗徽州传统菜。
[color=#e36c09]七夕乞巧[/color]
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color=#e36c09]琅琊山庙会[/color]
道教在琅琊山活动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就有道士隐居山中,相继建成玉皇殿、玄帝行官、三皇古殿、元君殿和二天门、三天门等。阴历正月初九,宗教传说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祭日,每年这日,远近道士相聚,定期举办道教祭坛活动。明代期间,滁州设立道家管理机构“道正司”,设在元君殿,琅琊山道教活动为鼎盛时期。每逢这日,众多的信男善女也来到山中,烧香拜神,祈祷平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庙会”。解放后.每年正月初九的庙会,依然吸引方圆数百里成千上万的民众前来游玩观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使传统的庙会充实了新的内容,即初八、初九、初十,庙会期间,除有少数宗教活动外,已成为广大群众欢庆丰收,旅游观光,商贾贸易,文化活动的集会。庙会的前三天,人们就早早赶来,摆摊设点,搭蓬结架,营业网点布设在景点 周围,古道两侧。庙会活动有专业文艺团体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艺术表演,有花鼓、旱船、龙灯、舞狮、杂技、魔术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参加庙会活动的游人,遍及江淮两岸,有上海、南京、扬州、蚌埠、合肥诸多城市的游客,蚌埠、南京还曾特开琅琊山庙会铁路专列。庙会期间人最多时可达10万之众,可谓“人如潮涌,盛会空前”。
[color=#e36c09]八大海、十大海[/color]
旧时沿淮地区多食麦、豆、山芋,山区多食玉米、小麦、山芋,圩畈丘岗地区多食稻米。城乡人民均有自己动手加工食品习惯,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节制豆酱,立冬后腌花菜萝卜,冬至后腌鱼肉家禽,春节前做糯米年糕。六安人历来好客,旧时宴席菜肴一般为八样、十样,即“八大海”、“十大海”。
[color=#e36c09]屋套屋[/color]
徽州宅居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住人,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一进套一进,形成屋套屋。
[color=#e36c09]过年只吃一顿饭[/color]
在寿县,大年三十一天全家谁也不准吃早饭和午饭,只准吃一顿年夜饭。
吃年夜饭,必须要有一盘鲜鱼,但这盘鲜鱼任何人不准吃(意味着年年有余),只有过完大年初三才能动筷吃这盘鱼,人人都要吃上一口。吃年夜饭时不准说话(意味着埋头大发财),吃年夜饭一定要留点饭在碗中。
大年三十、初一、初二、初三,四天不许重新开锅做饭,这也是寿县当地一特色的年俗。所以,大年三十晚间的每家年夜饭做得很多,有的家庭锅能做多少饭就做多少饭。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做得也很有特色。所有人吃罢年夜饭后,年龄最长者将剩下的饭盛出,然后在灶上慢慢烹制锅巴,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一个整体锅状的锅巴就新鲜出炉了。这时,老人虔诚地用双手将它放在稻屯上(任何人不准吃),意味着来年大丰收。
[color=#e36c09]正月十六走太平[/color]
在全椒,正月十五闹元宵远不如正月十六走太平热闹,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汉代某年,朝廷令全椒长刘平在全椒修城。当初计划建城四十里,为“城包街”。谁知这年全椒闹饥荒,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十分悲惨。县长刘平体恤民情,不禁动了恻隐之心,遂开仓放粮,把朝廷用来建城的钱粮赈济了百姓,只修城四里,为“街包城”。
刘平为民着想,有人却向朝廷状告他,朝廷遂以欺君之罪将刘平问成死罪,投放大牢。
次年正月十六,羁押于全椒的刘平被解往京城问斩。百姓得知,纷纷上街,呼天号地,为刘平喊冤求情。不久,刘平一行走到东门外贺橹桥头,此时百姓已将道路堵塞,群情激愤,行进不得。押解官见状,急令兵卒杀戮围堵百姓,情况十分危急。刘平悲愤不已,仰天长叹:“自惭为民兴利少,有感满朝恶吏多。”吟罢,纵身从桥上投河而死,几多生灵得救。
第二年刘平的忌日,百姓纷纷来到桥头,磕头烧香,敬献祭品,但愿刘平亡灵早早平安升天,祭品漂满了河面和桥头的一口古井。以后每年的正月十六日这天,从早到晚,百姓络绎不绝的来到桥头,祭祀刘平,尤以夜晚为甚。既寄托怀念敬仰之情,又表达自己对太平生活的向往之心,遂把贺橹桥改成太平桥,并将这种活动称之为“走太平”。随着时间的流逝,百姓觉得,只有刘平这样的清官才能给他们带来太平。到太平桥上来的目的也逐步由纪念刘平慢慢演变成一种渴求太平,盼望丰收,祈求幸福的地方风俗。
正月十六走太平,一直走到现在。
[color=#e36c09]抛绣球[/color]
近年来黟县西递村举办的一项民俗旅游活动。
该村的清代民居“大夫第”,在临街的一面,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绣楼”。这本是原房主、朝列大夫胡文照给夫人、小姐们歇凉观景用的,如今人们把它作为抛彩球的绣楼,则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的抛绣球,当然不是古代小说中的“抛彩球择婿”,而是给游客一个“喜兆”,中彩球的游客,将会幸运长驻,万事如意。
[color=#e36c09]武术[/color]
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乡民多习武,特别是回民练武成风。亳州历史上武 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全国一些主要拳术套路都在亳州这一武术之乡生根开花。亳州武功在当代武坛上大展英姿,为世瞩目...
[/color][/size]
[/td][/tr][/table]
[backcolor=#7030a0][size=6][color=#ffffff]安徽[/color][/size][/backcolor]
[color=#e36c09][size=2][b] 安徽婚俗 徽州方言 新安画派
徽派建筑 节令习俗 徽州名人
徽州三雕 生产习俗 徽州文化
谐音文化 徽州戏曲 徽州宅居
鬼会 肘搁 红蜡烛不许灭掉
吃新食 旱船 凌晨四点就“完年”
叠罗汉 上巳日 停门板与下床草
豆腐文化节 唢呐 硬币放进扁食里
八碗八 七夕乞巧 琅琊山庙会
八大海、十大海 屋套屋 过年只吃一顿饭
正月十六走太平 抛绣球 武术[/b] [/size] [/color]
[size=2][color=#3f3f3f][color=#e36c09]安徽婚俗[/color]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07]
[attachment=11339008][/align]
在古徽州,一场婚姻的促成,大致可分媒合、订亲、成礼、合亲四个阶段。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经过以上阶段和程序的,才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旧时徽州人的婚嫁习俗,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其诸多繁文缛节,不少到带有迷信色彩和买卖婚姻的因素。下面我们就从徽州婚嫁的九道程序,一一来让大家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说媒:旧社会的古礼,男满18岁为“弱冠”,女满15岁为“及 ”。儿女到了十三四岁,父母就开始关心其婚事。联姻讲求门当户对,实际上女方每望高攀,男方却需适当迁就。故有“嫁女高高求,讨亲低低凑”的说法。;一般都由乡里的好事婆娘,往来游说,巧言撮合,或由男方选定对象,委托媒婆前往提亲。女方如同意,媒婆就取得女方年庚八字红单送到男家,男方将八字置灶君座下,以测有无不祥之兆。若厨房三日内不失盘打碗,不缺瓢少筷,认为初步吉利。再将男女两方生辰八字送到算命先生处,看看是否相冲相克,全部通过,确认无误才可以正式求亲说合。
行聘:俗称“下定”、“定亲”,双方确定联姻后,选定吉日,由男方备下红贴,称为“鸳鸯礼书”,在内页写上男子的生辰八字,装入一个红封套,附写一篇请求联姻的定格文章,备下一支新毛笔和一块新墨放入一个红皮“批书匣”,请一名本房男性亲属带上批书匣,随媒人去女家,俗称“下定书”。同时还要根据女方要求送去“头节礼”,如衣料、首饰、礼银等。如民国期间黟县的礼银规矩就是108块银元。不过这也要看家庭财富多少而不等,但尾数都是八,寓意“若要发,不离八”之意,而且每枚银元上都要用朱红写上双喜字。女方受到后要由家长(父兄)用其新笔墨在鸳鸯礼书中内页左边写下女方生辰八字,然后在封面上写上“亲允大吉”,送回男方此为“批书”。女方收下的礼金,用来置办嫁妆,富豪往往自增陪嫁。这样就算是正式定亲了。鸳鸯礼书就是订婚凭证。定亲后,男方一年三节均得向女家送礼。
请期:订婚后,男女完婚,男方先请媒婆上门提出结婚请求,得到应允后,由男方捡选迎娶日期,书写在红柬上,配上相应的礼物,请媒人送到女家。古时便称为“请期”。现代叫“送日子”。 搬行嫁:在迎娶的前一天或当天,男方需派人前往女宅搬嫁妆,称为“搬行嫁”。搬行嫁期间,男女双方住宅张灯结彩,鸣炮奏乐。嫁妆一般都是房间家具及日常用品。富贵人家也在拜匣里放上一些金银首饰等,吃、穿、用品业一应俱全,机会可供一生享用。(有的甚至连棺木都备齐!!)。
开面:又称“拉面”。在迎亲的当天,姑妈或舅妈要给新娘开面,即用两根丝线靶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否则要被讥笑为“毛脸”。开面意味着姑娘时代已经结束。
迎亲:成亲值日,迎娶新娘要用花轿,少数沿河地区用船。迎亲人员一般为媒人、喜娘、舅舅、姑父以及与新郎、新娘年龄相仿的青年男女。抬轿者为四人,富贵人家为八人。新郎一般要亲自前往,歙县也有不用鼓乐,不要新郎上门迎亲的。到了女方家里,女方大门紧闭,要待男方在门缝中塞足了“喜包”后,方才打开大门,鸣炮迎客。然后开始“哭嫁”,母女报头痛哭,不过哭声中更多的是乐感而不是悲伤。为什么要哭呢?据说是“不哭不发,哭哭发发”。花轿出门后,有的地方还偷偷盛一碗水,随着出门的花轿泼出去,象征“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花轿到了男家村口即止步不前,要等新郎背进村子,这里面又有典故,婚后若是吵架,媳妇就可以声称“又不是我自己走上门的,是你把我背进来的”。
拜堂:歙县的习俗是,花轿至男宅落地,新郎亲自迎至厅堂,即行拜堂礼,黟县的习俗就是轿至男宅大门,公婆、新郎都上楼,要等新娘入了洞房,传带同时高呼“一代高一代,一代胜一代”。新娘入洞房稍事休息后,才出来行拜堂礼。
闹洞房:花烛酒宴散席后,亲戚好友聚集新娘放里,大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逗新娘发笑或是出一些难题来捉弄他们,以此取乐。图的也是“炒发”。
回门:新婚第三日,新娘回娘家探望,此为“回门”,如新郎伴送,则为“双回门”,女婿第一次上门,要一一拜见岳家诸亲长辈,中午岳家要开席宴婿,称为接女婿。徽州素有“丈母娘见女婿,犹如见皇帝“,以及”女婿上门活祖宗“登说法。所以非常隆重。第一次回门,不等夕阳西下,新婚夫妇必须告辞归家。
[color=#e36c09]徽州方言[/color]
【徽州方言】区域方言名。是一种与一般普通话差别很大的土语群,包括歙县话、绩溪话、休宁话、黟县话、祁门话、婺源话六类小区方言。徽州方言跟吴语方言有一些联系,而古徽州区域内各县的方言又互有差异。明嘉靖《徽州府志》载:“六邑之语不能相通,非若吴人,其方言大抵相类也。”但毕竟徽州方言是单一体系的方言整体,无论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共同的特点。语音上,大多数具有尖音;鼻音声母g,跟k、x为伍,同是标准的舌根音;没有“日[z]”母而有“[n]”母;n化韵严重,如休宁话“猫”读成“民”;祁门话“猫”读成“棉”;黟县话“猫”读成“命”,这种带n尾的词,在性质功能方面类似普通话的儿化词,所不同的是非卷舌音;徽州方言有入声,除休宁话外,不分阴入和阳入,入声近似吴方言的喉塞声,但又不是真喉塞声。徽州方言有不少独特的方言词,但各县有异,来源不一。一些词语至今仍沿用古义,如“先”即“先生”义;“种种”为“短而乱的胡须”;“造化”为“幸运”之义等。徽州方言有某些独特的具有语法作用的语素,其中表示复数的有“人”、“大家”。有的具有结构上的组合作用,表示某方面的人,如“仂”。有的表示领属关系,如“个”。有些独特的介(动)词,义项多,但在句中不模糊。如“帝”有“到”、“在”、“被”、“把”等义,在句中如何用一目了然。表示动作重复,除了在谓语前面加副词“再”作状语,有时还在句尾附加“添”来表示,如:“再吃一碗添”。
【祁门方言】祁门方言以流行于阊江上游流域的城区话为代表。有声母21个、韵母35个、声调六个。其音系特点是大多数流摄字韵母的主要元音为不圆唇高元音。流行于沥水河与文闪河流域的西路话同城区话稍有不同,西路话有声母22个,韵母36个,声调五个。音系特点表现在流摄字韵母的主要元音大凡是较高的圆唇元音。流行于阊江中游流域的南路话,流摄字韵母的主要元音为较低的圆唇元音。祁门方言词汇中的单音词丰富,其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语词,如“妪”(祖母)、“斫”(砍)、“洒”(我)等。儿化词丰富;具有特殊的“啦”缀复合词,如“妹啦”(妹妹)、“鸡啦”(鸡)等。语法上,“着”为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已经式”(相当于普通话的“了”)和“正在式”(相当于普通话的“着”)。“格”为结构助词,用在名词、动词、名词性词组或形容词后面,作定语或状语的标志(相当于普通话的“的”或“地”)。普通话一般用副词“先”、“后”置于动词谓语前来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祁门方言则用“起”来表示“先”的意思,并且位置挪到句未充当补语。动作的再一次进行,普通话一般用副词“再”置于动词谓语前作状语来表示,祁门方言则用动词“添”来表示,并且位置要置于句未充当补语。祁门方言中,凡带结果补语的主谓宾句式,宾语一般要前置到动词谓语之前。
【歙县方言】歙县方言可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大致以白扬、南源口、雄村、罗田一线为界。南区方言的语音特征是古咸、山、岩、江四摄的阳声韵字,今音仍读作鼻尾韵或鼻化韵,鼻音浓重。该方言区的街口话和呈村降话,鼻音韵母正处在消失的过程。呈村降话只有山、摄、合、口、一等字还保留鼻音的特征,街口话只有宕、江摄中的一部分字还保存鼻音的特征。北区方言的语音特征是古咸、山、宕、江四摄阳声韵的字,今音失去鼻音特征,全部转化为元音韵母。歙县方言以北区徽城话为代表,共有19个声母,其中辅音声母18个、零声母一个;39个韵母,包括自成音节的鼻辅音m、n在内;声调六个。徽城话有六个单字调,以两字组合共有36种方式,变高后出现九种调值。徽城话没有收n尾形式的儿化词,只是在少数词语里还保存着鼻化韵,或变调的儿化形式。语法虚词“不曾”相当普通话的“没”、“没有”;“一堆”相当普通话的“一起”、“一块儿”;动词“来”、“去”可以直接带处所宾语。在领属关系的结构中,物名词前既可省略“的”,又可省略数词“一”。表示数量增加或行为再一次重复的“添”经常出现在句未。“不过”可以出现在宾语之后。副词“很”不需要助词“得”,可以直接做补语。
【太平方言】太平方言根据保持中古全浊声母的程度,分为仙源、甘棠和黄山、谭家桥两个次方言区。仙甘次方言区包括仙源、甘棠和郭村等地,语音上有一整套全浊声母,如古唇浊塞音“并”母,今读b;舌尖中浊塞音“定”母今读d;舌根浊塞音“群”母,今读g又读Ze;舌尖和舌面塞擦音“从”、“澄”、“船”母,今读z,又读Ze。古浊声母“奉”母,今读v,“崇”母,今读z等。黄潭次方言区包括黄山、谭家桥和新丰等地,古全浊声母字在黄谭次方言区已经全部清音化了,但还遗留有痕迹,今读清塞音和清擦音的古浊音字,不论平仄,多半读的是送气音。仙甘次方言接近于吴语,黄谭次方言跟徽语类似。太平方言共有25个声母(包括零声母),37个韵母,六个声调。语法上,名词后往往缀“得”,如“枣得”即“枣子”,“鸡得”即“鸡”;助词有“咯”,如“饿咯”即“饿了”;疑问词有“果”,如“果吃饭啦”即“吃饭没有”。
【屯溪方言】原属休宁县东南一带的流行语言,与休宁方言稍有不同。屯溪下游的歙县部分地带也操屯溪方言。屯溪方言有20个声母(包括零声母),32个韵母,16个声调。字尾“n化”(即“儿”化)现象比较突出,“n化”现象不仅在区别词义、改变词性方面有一定作用,而且具有表示爱称、细小、喜爱等感情色彩的修辞作用。在“n化”的同时,还产生变调现象,凡是“n化”的字调一律都变成阳上。语法上有一些独特的语素,如“人”表示复数;“仂”表示结构上的组合关系,有点象“者”具有“某方面人”的意思;“个”表示领属关系和确定语气,还有一些独特的介(动)词;如“帝”,具有“到”、“在”、“被”、“把”等多种义项。
【休宁方言】休宁境内的方言根据彼此间的细微差别,可分为海阳、五城、临溪、溪口、流口五个小区,其中以海阳区方言使用的人口最多,在全县最有影响,是休宁的代表方言。以海阳话为代表的休宁方言共有19个声母,30个韵母,六个声调。语音上无全浊声母,全浊声母一律清化,清化后分为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清音两类,且两类清音声母不受平仄声调的限制;尖团音分类清楚,精组与见组细音字在休宁方言中读音互不相混,至今仍分属尖、团两类音;n、l两个声母处于完全相混的过程;鼻韵尾丢失严重,只存在“--n”这类鼻辅音韵尾;入声韵韵尾为开尾,至今仍保存阴阳两类人声,均无辅音塞尾,声调为舒调;流摄一等字和三等字均为细音。休宁方言中存在异读,一类是因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而形成的文白异读,另一类是因普通话和江淮官话的影响而形成的新异读。休宁方言单音节词在常用词汇中占优势,轻声词语不发达,儿化词丰富,限定(偏正)式的语词结构不紧密,与吴语、赣语、江淮官话有一部分共同语词。休宁方言在语法上与普通话没有太大的差异,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少数助词的功用、儿化的特殊形式及“添”、“起”后置动词补语句的运用三个方面。
【黟县方言】共20个声母、29个韵母,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声调。其中声母、声调多与普通话接近;中古“泥母”和“来母”字区分清楚,没有氏n、1混读现象(“论”字唯一例外);古全浊塞音、塞擦音、擦音多变成清声母。黟县方言的韵母与吴语较为接近:《广韵》咸摄(“甘”、“敢”除外)、深摄、山摄、臻摄三等、曾摄、梗摄的古鼻音尾消失(“阴”、“盲”等少数字例外);鼻音韵尾只有一个,儿化音变收尾等。渔亭镇人口流动性大,渔亭话同纯黟县方言有所不同。渔亭话也有n、1声母,但互有混杂,区分不明显,现隶属黟县的柯村、美溪、宏潭三个乡,原分属太平(今黄山区)、石台两县,语言同黟县方言也有所区别。古代通摄合口三等见组字“供、共、胸”等,黟县话和渔亭话,都念成舌叶音声母,美溪、柯村、宏潭话则读舌面音声母。黟县方言中,“到”除作动词使用外,还可以作介词“把”、“替”等使用。表示程度,不用副词“很”,而多用“老”,如“老早(很早)”、“老重(很重)”。表示感觉的程度,黟县方言用“生”字,作用相当于普通话“很”字,如“生瘦(很瘦)”、“生酸(很酸)”。
[color=#e36c09]新安画派[/color]
新安绘画源元流长。“新安画派”的奠基者是明代休宁人丁瓒、丁云鹏父子及歙人李流芳等。明末休宁画家程嘉遂、李永昌等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之风格。但真正形成“新安画派”并在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则是以明末清初“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的出现为标志。这些出生于黄山脚下处于改朝换代之际的遗民画家,深怀苍凉孤傲之情,主张师法自然,寄情山水,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体现出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新安画派”的领袖是江韬(法名弘仁,别号渐江、梅花古衲)。自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70余人。现代后继者中名声最大的首推黄宾虹大师。
天都画派:指明代后期存在于黄山周围的一个画家群。这一群体成员都是黄山附近休宁和歙县两地人,并且都是以黄山为主要图写对象,画风趋近元代画家倪云林。“天都画派”名称的首倡者为清初画家龚贤。
黄山画派:是指清朝初年扎根黄山,潜心体味黄山真景,描绘黄山神妙绝伦的境象,在山水画史上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一个不同籍贯的山水画家群。“黄山画派”作为一个专有名称提出的年代较晚,由现代画家黄宾虹、潘天寿、贺天健等人归纳而成。公认的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为渐江、梅清、石涛,除此以外,还有如程鸣、释弘智、僧雪庄、释半山、法若真等一批左右成就的画家。黄山画派成员所属范围和时限都比新安画派和天都画派宽泛,黄山画派之得名士因为这一画家群皆以黄山为绘画主题,且形成独特的风格。而画家本人不一定是黄山人或天都人、新安人。近、现代很多著名的画家如黄宾虹、张大千、汪采白、刘海粟、赖少其等诸人,均可归入这一流派。
[color=#e36c09]徽派建筑[/color]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09][/align]
[u][color=#7030a0]牌坊[/color][/u] 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歙县多牌坊,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渊远流长的关系。以儒学思想为精神世界主要内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条件成为他们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动力。歙县人少小离乡背井,外出经商,足迹遍天涯。出门少则三年五载,多则数十载,为了高堂双亲有人照应,行前一般都要先完婚。在外经商,若不能发迹,则羞见家乡父老。商人发迹了,钱财显赫,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盛况,其财力左右国家经济命脉达三百余年之久。朝庭对徽商当然刮目相看,恩宠有加,徽商于是进入了“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quot;的良性发展轨道。浪迹天涯而发迹的徽商,为了光宗耀祖,他们奏请皇上恩准,荣归故里,兴建牌坊,旌表功名、义寿、贞节……,树碑立传,以求流芳百世。黄山市现存的明清两代的牌坊甚多。著名的如歙县棠樾牌坊群、黟县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歙县县城的许国石坊等等。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0][/align]
[u][color=#7030a0]祠堂[/color][/u] 是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徽州祠堂遍布城乡,现存祠堂最早的建于明弘治年间,至清代,多不胜举。总祠,作为当时重要的公共建筑,一般多置于村镇两端、傍山或有坡度的地方,规模较大,少则二进,多则四、五进,建筑依地形 浙次高起,主体建筑置殿后,颇富变化。单面为中轴线上两个或多个三合院相套而 成,配以牌坊。支祠平面多为四合院式。仅在歙县一地,一般较大的村镇,如许村、昌溪,总祠与 支祠在12个以上,现存的尚有5-6个。祠堂外观,正面较豪华,门厅多为五凤楼建 筑,两侧八字墙上饰以细腻的砖雕,其余三面较简洁。其结构与民居相同:内部穿 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一般外檐柱多用木石混合,中进享堂的月梁、金柱粗硕。 斗柱为标准南方式,节头多为象鼻、凤头、如意,有时上面装有翼形云板。有些祠 堂寝殿虽为双层,但底层梁架仍齐整,一如单层,并绘有精致的彩画。由于“新安人近雅”,故彩画色彩淡雅,其构图设色不同于北方,直接画于木地上。
黄山多古桥是因为"郡处万山之中",地势高峻,江河纵横,水流迅急,阻隔商旅,不得不叠石为桥。明清时期,徽商鼎盛,资财殷实,又为建桥提供了物质条件。
徽州自明代以来受程朱理学熏陶,郡邑多慷慨好义之士,愿出巨资或倡募筹资修桥。这些古石桥,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与古塔、古民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古桥、流水、人家的古悠境界,是游者观光揽胜的好去处。古桥赏月更是别有一番情韵。“出云片片拥寒溪,江底初沉月一钩”的景象,令人迷醉,如幻如梦。
一代徽商富贾江南,造就了徽州的富庶,他们回到故乡大兴土木为自己修建豪宅、花园,灵巧的徽州工匠们,用自己的血汗,造就了这永垂不朽的徽州古园林。
今日名声在外的苏州园林,其中不少名园,便是以徽派建筑为基准,更有者为徽商所见,将徽派园林带到了他乡。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1][/align]
留存至今的徽派园林,著名的如位于徽州区唐模的檀干园, 关于檀干园的由来,有一段传说,唐模村有一许氏巨商,事母至孝,老母心想游玩杭州西湖,但当时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难以成行,因此就不惜巨资,修了这样一个“小西湖”,供母娱乐。此种廉洁,从园亭布局处处摹仿西湖景观来看,是可以信的。
[color=#e36c09]节令习俗[/color]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因农历十二月称“腊月”,故名。“腊八”一过,春节临近,家家户户要从腊八这天起,清扫屋宇灰尘。当天要吃腊八粥,黟县、休宁县北乡一带还晒干豆腐,称“腊八豆腐”。腊八过后,家家开始宰年猪,互相请吃杀猪酒,裹糯米粽,做米馃,煎油豆腐,炒花生、蚕豆,做芝麻糖、冻米糖等。还要人家将婚嫁活动安排在这一天举行,故有民谣曰:“腊八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小年夜”。前一天深夜,家家户户祭灶,供送“九田东厨司命灶君”上天奏事,俗称“送灶”。祈求灶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畜平安。小年这一天,家家堂前挂祖宗画,画上记载历代祖先名讳,或绘制祖先遗像。设烛台香案,置贡品,接祖宗来家过年。从这天起,家家户户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扫除尘埃,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除夕:谚云“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吃个年夜饭,午夜放个炮竹什么的,这与外地的差别倒是不大。
春节: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辈向长辈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辈之间也互相恭喜。这一天,讲究忌讳,不动刀剪,不拿针线,不下锅煎炒(忌吵),不沾扫帚,不向门外泼水,不打碎杯碗器皿,不打骂儿童。认为犯忌为不吉,本年就会有破财、生病及其他灾祸。祁门县还有“喊年”的习俗。即正月初一、初二两日,由村中年事最高的为领班,组织青年及男童,排成长蛇阵,挨家喊拜年,每至一户,由领班者高喊被拜年的当事人名字并加上称谓,或者说:“向宝厅拜年”,或者以称谓喊拜。受拜者旋即应声说“多谢大家来了”,喊年者齐复声:“应该来的”。别有一番意思。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晚上还要送祖宗回山,在祖宗画像前摆上酒菜,焚香祭拜,家家户户还要张挂彩灯,徽州区岩寺镇的元宵戏灯最为盛行。
二月二:农历二月二是土地爷的生日,古徽州称为“龙抬头”。大约是因进入仲夏时节,雨水渐多,可以听到雷声了,所以有这种说法。在农村,这一天农民忌下地,妇女忌拿针线清闲过一天。绩溪县的规矩,这一天还有包扎一生糯米一个的粽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为百花生日,故又称“花朝节”,这一天,文人陈设百花,举行文昌会,比赛诗文。
其他的节令如清明、立夏、端午、中秋等,徽州地区也有浓厚的地区民族特色,我们将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推出。
[color=#e36c09]徽州名人[/color]
徽州历史上人才辈出,很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出自徽州这块风水宝地,如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大名鼎鼎的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等,清光绪年间著名的“公车上书”,百名举人中就有四位出自徽州!在此我们精选了千年徽州名人十位,让大家对人杰地灵的徽州有更一层的了解。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2][/align]
方腊(?-1121):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歙县人。出身贫苦,为反抗压迫,1120年10月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后迅速移师睦州,举行“漆园誓师”,痛斥黑暗朝政,改元“永乐”,自号“圣公”,建立农民政权。义军战火曾袭卷江浙皖赣六州52县,影响很大,1121年夏被俘遇害。《宋史》有传。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3][/align]
朱熹(1130-1200):南宋大学者,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婺源县人。1148年考中进士,曾任秘书修撰,定文阁待制等职。死后谥赠大师,封徽国公。仕途多坎坷,潜心治学。研究领域甚广,在哲学、经学、教育、音韵、文学、地理、考古、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伟大贡献,其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著称。与程颢、程颐等共创的理学史称“程朱理学”,为继孔子之后在中国思想界影响七、八百年之久的正统官方哲学,远涉海外,影响世界;重视教育,创办书院,所撰《白鹿洞书院揭示》对后代教育事业影响深远;著述巨丰,其中《四书集注》58卷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圣典”;常以“新安朱熹”署名著述,讲学于徽州,从其弟子者众,“朱子之学”也就构成了“新安理学”的开山之学,并进而构成徽州文化的理性内核。《朱史》有传。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4][/align]
程大位:(1533-1606):明代著名数学家,珠算大师。字汝思。屯溪区人。少年经商,中年弃商归里,专心著书。有感于商务往来中珠算的传统筹码计数法的不便,1592年著成《算法统宗》17卷及1598年的简明本《算法 要》4卷,详述了传统的珠算规则,确立了算盘用法,完善了珠算口诀;搜集了古代流传的595道难题并记载了解题方法,堪称中国16-17世纪数学领域集大成的著作。明末,日本人毛利重能将《算法统宗》译成日文,开日本“和算”之先河;之后,又流传朝鲜、东南亚和欧洲,成为东方古代数学的名著,影响极大。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5][/align]
张小泉:(生卒年代不详):明末清初著名制剪工匠。黟县人。明崇祯年间,张小泉带领儿子前往杭州开设“张大隆”剪刀铺,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嵌钢制剪技术、产品很快畅销全国,后为防假冒,以“张小泉”作为店名。“张小泉”剪刀在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二等奖,新中国三次全国评比均获第一名。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6][/align]
胡光墉(1823-1885):清代著名徽商。字雪岩。绩溪县人。早年在杭州经营钱庄,后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依靠湘军势力在全国广设当铺和银号,成为富甲江南的特大官商,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为发掘中国药学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7][/align]
詹天佑(1861-1919):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事业的创始人。字春诚。婺源县人。早年家贫,后获岳父资助赴欧洲留学。1905-1909年,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条自已设计自已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创造了不少施工新法,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铁路工程专家,奠定中国铁路事业基础。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8][/align]
黄宾虹(1865—1955):现代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字相存,别号虹庐。歙县人。是现代中国画坛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宗师,为“新安画派”的现代代表。早年山水画重在师法古代大师,中年以后重在师法自然,70岁后又画风大变。作品深厚华滋,意境深远,精于墨法,善用焦墨与浓墨,与齐白石并存称为“北齐南黄”。在美术理论上,总结出“平、留、圆、重、变”五字笔法和“浓、淡、泼、焦、积、宿”七字墨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精通诗词。有《黄山画家源流考》、《古画微》、《画学通论》等多种著述和绘画作品传世。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19][/align]
胡适(1891-1962):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字适之,绩溪县人。出身徽商之家,1910年留学美国,1915年成为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的学生,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学识渊博,曾拥有三十多个博士头衔;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会议》,揭开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第一面;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并撰写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9年,接替陈独秀主编《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方法论,在全国影响极大;提出过“全盘西化“论点;抗战期间曾出使过美国,代表蒋介石签订《中美互助条约》。政治上追随国民党,学术上是一代宗师,著述甚丰,治学方法上具徽派朴学遗风。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0][/align]
陶行知(1891-1946):著名教育家。原名文浚。乳名和尚,曾改名知行,再改名行知。歙县人。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师范,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后又相继创办浙江省湘湖师范,江苏淮安新安小学、山海工学团,并支持新安小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一 二九”运动后,与沈钧儒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联合会,任联全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1946年与李公仆、史良等在重庆创办大学,任校长。后回上海从事反内战、反独裁民主运动,1946年7月25日因劳累过度,患脑溢血逝世,毛泽东称赞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尊称他为“万世师表”。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诗歌集》等。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1][/align]
戴震(1723-1777):清代大学者,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徽派朴学的创建及领袖 人物。字东原。屯溪人。徽商出身,1762年曾中举人,后六次考进士,因皆思想与程朱理学不符未中。曾参加《四库全书》修纂,授翰林院庶吉上。学识渊博,在哲学、天文、历算、历史、地理、经学、训话、音韵等领域均有重大贡献,为一代通儒和宗师,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哲学思想是程朱理学之后反理学的启蒙思潮的重要代表;朴学思想是作为了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乾嘉学派中的皖派领袖人物,并由之开创徽派朴学。著作甚丰,主要著作有《原善》、《孟子字义疏证》、《仪礼考正》、《考工图记》、《古历考》、《水地记》、《勾股割圜记》等50余种。《清史稿》有传。
[color=#e36c09]徽州三雕[/color]
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三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清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谢,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玲现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2][/align]
砖雕 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它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砖雕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题材包括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徽州砖雕的用料与制作极为考究。歙县博物馆藏有一块灶神庙砖雕,见方仅尺的砖面上,雕刻着头戴金盔,身披甲胄、手握钢锏的圆雕菩萨,据考证这块精巧绝伦的砖雕花费了1200个匠工,堪称徽州砖雕艺术的经典作品。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3][/align]
石雕 在徽州城乡布很广,类别亦多,主要用于寺宅的廊柱、门墙、牌坊、墓葬等处的装饰,属浮雕与圆雕艺术,享誉甚高。徽州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复杂,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至于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清代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4][/align]
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特多,成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徽州木雕用于旧时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遍及城乡,其分布之广在全国屈指可数。宅院内的屏风、窗楹、栏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房用具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几乎是无村不有。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雕风拙朴粗扩,以平面淡浮雕手法为主。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流向精雕细刻过渡,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
[color=#e36c09]生产习俗[/color]
徽州旧时各生产行业,如做农、从意、经商等都有各自的行规习俗。农村要祭“五谷神”,祈求庄稼兴旺;天旱常兴“求雨”,素食斋戒,做道场祭拜龙女菩萨;耕牛转让时,买主要带牛绳将旧牛绳换下,叫做“断索”,表示买卖双方均不得反悔。砖工建房上门枋时,要宰杀公鸡,将鸡血淋门口,叫做“祭门神”,并口念祭词“鸡血淋到东,恭贺东家添儿孙;鸡血淋到西,恭贺东家多添丁。”众人互相呼应,以求吉利。木工供奉“鲁班师傅”,最忌讳清晨有人坐其工具凳,意为坐冷板凳,即无生意可做。商店家设“财神座”,常年供奉“大元帅”,以求生意兴隆、赚钱发财等等。
开秧门:农村每年早稻的第一次插秧称为“开秧门”。歙县这一天要设宴请“田公、田母”,朝拜时,先插先插三根香于田埂,还要虔诚跪拜。休宁、屯溪这一带,当家人去秧田选定“门向”,然后带泥拔出一块秧苗,置于茶盘,捧送回家放在贡桌上,祭拜天地后,将带泥秧苗倒甩上阁板,已全部粘上为无灾无害生长良好的好兆头。牛福会:专门为耕牛保安祈福的组织。凡愿入会的农户,每头耕牛交一二元银洋作为牛福会基金。会员的耕牛被盗或走失,报经值年会首(一年一任),即派人四处寻查,无偿地归还失主,如牛找不到,失主也可以牛福会中领取一些救济金作为补偿。
打锣封山:山区为保护森林形成许多条规习俗,打锣封山就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每年冬季,村或乡定人鸣锣,口中呼唤所封山场的地名,串村走户,昭示禁戒规约。此后,家家户户,互相告诫,不得犯戒。鸣锣同时,在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牌、石牌,以标明禁山范围。
接财神:徽州以农历五月五为财神日,工商业者多在这天接财神。
开张礼:徽州新店开张这天,要在店门口披红结彩,挂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还奏乐,以示庆祝。对开张这一天上门的顾客,象征性的手下红纸包(货币退还),同时赠送一定的货物,如布店赠3尺红布,百货店赠送一件日用品等。 学艺:民国时期,学艺拜师必须经过中荐人出面,为师徒双方商议协约。洽妥后,徒弟要办拜师酒,向师傅行大礼。砖工学艺,一般一年出师;木工学艺,则为三年,均无工资,师傅只供给伙食。三年升为伙计,师傅给一定的生活费,艺成后才离师营生。
[color=#e36c09]徽州文化[/color]
古老的徽州大地,明清时代的徽商,叱咤风云商界三百余年;又因徽商贾而好儒,形成了父子同朝宰相的局面,"十户之家,无废诵读",徽商经济实力和政治背景,创造发灿烂的徽州文化。
今天,徽州文化研究成为与"敦煌文化、西藏文化"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徽州文化物质层面表现为:
1、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徽州古民居--古老水系的神奇和合理的风水学应用;
2、传统文化宋明理学的物化精髓:古徽州牌坊、古祠堂、古建园林、古代老街;有"中国天然摄影棚"之美誉;
、古老朴实的徽州民俗--其精神层面更是独具深刻内涵,宋明程朱理学、朴学、经学、艺术 这些无不向您展示古老徽州文化的魅力!
《牡丹亭》作者汤显祖曾说"一生言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身处在古老朴实徽州土著村落的古民居之中,和当地山越族居民一起生活,品尝农家野味土菜、慢品徽州茶道、走访当地农家。观赏"中国戏曲文化活化石"之称的--傩戏、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的徽州古老戏曲--黄梅戏,体味徽州人家的民俗风情,感受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古朴情结!何等惬意。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菜、徽州方言等等。它是一部反映我国古代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在全国领取风骚800年之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color=#e36c09]谐音文化[/color]
徽州民俗中的谐音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谐音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或词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然而徽州民俗中的谐音文化除了字、词谐音外,还有美术语言谐音、行动语言谐音和物体语言谐音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谐音文化全都打上了独具特色的徽州民俗烙印,成为徽州民俗中的闪光点,使徽州民俗韵味顿增、魅力平添、美学价值更大。
[b][u]徽州婚俗上的谐音文化[/u][/b]
这种谐音文化贯穿于徽州婚俗的全过程:媒妁之亲初定之后,男方要向女方派送提亲礼金,古徽州的礼金数字一般送108元或128元,取“8”的谐音图个“发”家之吉;新娘离开娘家时要行“过炉”仪式,即由家人背着从家中锡炉子里烧着艾叶的香气中跨过再到祠堂上轿,“艾”、“锡”谐音“爱媳”,是一种祈愿和嘱咐;新娘花轿进入男方祠堂后,要行“过袋”仪式,即地上两只青布袋,新娘踩着青布袋而行,当新娘踩上前一只青布袋时,后边一只青布袋便被两名傧相掀起从新娘头顶翻过,口中高喊“一袋(代)传一袋(代),一袋(代)高一袋(代)”,如此周而复始直抵祠堂门口,这里的谐音文化则是一种美好的祝福;进入洞房后,要将新娘嫁妆中的男、女新鞋各一双置放在床前,谐音“同鞋(行)到老”,因为在徽州方言中,“鞋”与“行”同音;闹洞房时的“撒帐”仪式,依次撒向婚床帐幔的物什是红枣、染红壳的生花生、桂圆和生瓜子,谐音“早生贵子”,用的是物体语言的谐音,表达的是一种良好的祝愿。
[b][u]徽州年俗上的谐音文化[/u][/b]
在所谓“一夜分两年”的除夕晚宴上,徽州人家年夜饭宴席上的鱼一般是筷子点到为止并不下筷的,谐音寓意“年年有鱼(余)”;除夕之夜孩童不慎砸坏了碗、碟,大人们非但不责怪,反倒要笑称“碎(岁)碎(岁)平安”;大年初一大拜年,家家都会捧出一道由红枣和板栗做成的“枣栗茶”,谐音祝福“早利”、“早早得利”。即对于青少年来说,这里边则还有一层过一年大一岁“早立”成人的意思;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时间里,古徽州人家一般是不煎炒菜肴的,取的是谐音“忌吵”以求家和万事兴。
[b][u]徽州商俗中的谐音文化[/u][/b]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商俗中的谐音文化很有意思,比如:徽商店铺全用小青瓦、白粉墙建筑,谐音寓意“清清白白做生意”、“笔笔账目一清二白”;徽商人家的茶几上,大多摆设石榴果盘或瓷器石榴工艺品,谐音寓意好客的徽商对于客人“实实在在的挽留”之情;徽商在各地从事着诸多门类的生意,惟独不会从事的生意就是茴香,这是徽商商俗中的禁忌谐音,茴香——回乡,饱受商旅之累、思乡之苦的徽商不愿触物思乡情影响商务,同时,叶落归根、回报乡梓是徽商恪守的美德,谁也不肯把“回乡”之美卖掉。
[b][u]徽州宅俗中的谐音文化[/u][/b]
徽州人家厅堂案几上,东边必置瓷器大花瓶,西边必摆带座明镜,所谓“东瓶(平)西镜(静)”,谐音祈求家中平静;建新房时的上梁仪式,先要祭梁,即由匠人用斧刃鸡颈,沥鸡血祭梁,然后将鸡往上一抛,念道:“金鸡落地,大吉大利”,用的是“鸡(吉)”的谐音;正梁入榫安装时,必须用一对八角木槌敲打,而不能用铁斧,取的是“八(发)”谐音,以求发家致富;上梁毕,一人站在高高的屋架上向上面欢庆的人群抛撒馒头等,行动语言谐音“高发”,以求发家致富的优质高效。
[b][u]徽州画俗中的谐音文化[/u][/b]
这种使用美术语言的谐音文化大量表现在徽州砖雕、木雕、石雕、竹雕、新安古画和徽墨墨模上,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比如:石狮底座上“万”字型花边、柿子树与玉如意图案组合,谐音成“万事如意”;古民居花门木雕上蝙蝠与海浪图案组合,谐音成“福如东海”;新安古画中两只柿子、一束月季花、一支玉如意的图案组合,谐音“四季如意”;徽墨墨模上一棵翠柏、枝栖八只鸟和一块柏旁石头的图案组合,谐音“一百作十”,纪念胡开文老店诞生180周年。
[u][b]徽州食俗中的谐音文化[/b][/u]
除了前边例举过的枣栗茶、茴香、石榴外,徽州食俗中的谐音文化还有:臭鳜鱼(求贵余),求得富贵有余;徽州汤团(团团圆圆);徽州发糕(兴旺发达、步步高升)等。
[color=#e36c09]徽州戏曲[/color]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39025][/align]
徽剧是一个古老、悠久、艺术遗产十分丰富的剧种。起始阶段流行于徽州及安庆、池州、太平一带,的在南方亦流传甚广,对许多剧种产生过巨大影响。它的剧目很丰富,共约有传统剧目1404个,能见到的本即有753个。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应有尽有。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主要可分青阳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共九类。而以吹腔、拨子、皮簧为主要声腔。吹腔轻柔委婉,情意绵绵;拨子高亢激昂,苍劲豪迈;皮簧则比较通俗流畅,与京剧的皮簧相近但更粗犷、古朴。徽剧的表演艺术更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文戏以载歌载舞、委婉细腻其特点;武戏以粗犷、炽热、功夫精深、善于高台跌扑而震惊观众。生活小戏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趣、诙谐和语言吸引着观众。舞台画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徽剧是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是新安文化灿烂篇章的重要一页。
徽州乐舞:徽州人历喜歌舞。民间歌舞广为流行,丰富多彩。徽州民歌有山歌、舞歌、号子、小调和新民歌等。音调带有鲜明的江南色彩,古朴、典雅、委婉、高亢。流行在太平、黟县青弋江流域的《放排.上滩号子》,是放排工人在急水滩上泥水背纤,为减少劳动强度,焕发劳动力量的集体创作,而今仍在水运工人中流行。徽州民俗小调尤具特色,如民间婚礼中的《哭轿》、《接房》、《敬酒》、《交杯》、《撤帐》等,与婚礼仪式紧密配合,成套演唱,饶有兴味。徽州民间舞蹈素来盛行,流传至今的还有仗鼓舞、扑蝶舞、狮子舞、蚌壳舞、龙凤舞、麒麟舞等等。据1983年安徽省民间舞蹈调查,徽州保留的民间舞蹈就有40多个。这些舞蹈,大大丰富了徽州民间的文化生活,至今还发挥着他们的重要作用。
目连戏:发源于徽州,流传甚广的重要剧种。目连戏专演《目连救母》戏文,明代万历年间祁门人郑之珍作《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以一个戏开创了一个新剧种。目连戏以连台本戏的形式,完整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等之于戏曲舞台,称为一个古朴、通俗、独具风采的大剧种。
采茶戏:流传于祁门县的一带的地方剧种。源自江西,原名叫“饶河调”。清初流传至闪里、历口、奇岭等地,经过老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具有茶乡特色的祁门采茶戏。采茶戏曲调优美,有西皮、唢呐皮、二凡、反二凡、拨子、秦腔、高二凡吹腔、文词、南词、北词、花调等数十种。
徽州地区的其他剧种还有傀儡戏等等。
[color=#e36c09]徽州宅居[/color]
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各进之间有隔间墙,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远远望去,犹如古城堡。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中门关闭,各家独户过日子。中门打开,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区气候湿润,人们一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有厅堂、卧室和厢房,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
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当选择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却大多是大门朝北。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究其原因,据五行说法: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征属火,北方属水,水克火,也不吉利。徽州明清时期,徽商鼎盛,他们一旦发了财,就回乡做屋,为图吉利,大门自不朝南,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数以万计的朝北古民居。
屋套屋:徽州宅居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住人,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一进套一进,形成屋套屋。
重檐:徽派民居皆建成双层屋檐。这重檐习俗的形成,有着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据传,五代十国时,歙州是南唐后主李煜所管辖的地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亲征到了歙州,正当宋太祖抵达今休宁县海阳城外的时候,天色突变,大雨将至,太祖便至一间瓦房处避雨,为免扰民,太祖下令不得进入室内,可是徽州民居的屋檐很小,远不及中原地带的屋檐那么长,加上这天风大雨急,众人都被淋了个落汤鸡。雨过天晴,居民开门发现太祖此般模样,以为死罪难逃,跪地不起,太祖却未责怪,问道:歙州屋檐为什么造的这么窄呢?村民答曰“这是祖上沿袭下来的,一向都是如此。”太祖便道:“虽说祖上的旧制不能改,但你们可以在下面再修一个屋檐,以利过往行人避雨。”村门一亭,连称有理,于是立即照办,自此以后,徽州渐渐所有的民居都修上了上下两层屋檐。
满顶床:徽州传统床具。因为床顶、床后和床头均用木板围成,故称“满顶床”。床前挂帐幔,犹如消息台。床柱多用榧木制作,因为榧数年花果同树而生,取“四代同堂”和“五世昌盛”的彩头。床板常用7块,寓“五男二女”之意。床的正面,雕饰较为讲究,左右两侧一般雕饰为“丹凤朝阳”,上牙板雕为“双龙戏珠”。床周栏板一般均雕有“凤凰戏牡丹”、“松鼠与葡萄”、“鸳鸯戏水”等精美图案。
压画桌:徽州宅居的传统陈设。徽州民居厅堂正中壁上多挂中堂画、对联,或用大幅红纸写上“天地君亲师”五字,均装裱成卷轴悬挂。在卷轴之下设长条桌,桌面上放置两个马鞍形的画脚,卷轴向下展开至长条桌,搁入画脚的“马鞍”内,画幅即平整稳固,此长条桌则称“压画桌”。
[color=#e36c09]鬼会[/color]
鬼会,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它十分精彩奇特。每逢正月十五乡间大班会 演出,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小鬼,纷纷登场。真是牛鬼蛇神,群魔 乱舞...
[color=#e36c09]肘搁[/color]
肘搁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 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color=#e36c09]红蜡烛不许灭掉[/color]
在阜阳地区的乡村,人们过农历新年时有一个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两支红蜡烛,红蜡烛的中间摆上一些贡品,像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对不许灭掉。
[color=#e36c09]吃新食[/color]
每年大暑前后,新谷登场时,农户家家抢先征新米饭或新米粉馃吃,谓之“吃新食”。有的人家还将新米饭和米馃,贡献“五谷神”和祖先,祷祝年年五谷丰登
[color=#e36c09]旱船[/color]
旱船的“灯芯”为女性,常见的唱词有:“小小鲤鱼红红的腮,上江游到下江来;上江要吃灵芝草,下江要吃青蒲苔,不为你小哥哥我还不来”等。总之,昔日合肥民俗风情,味道特别,风格别具,美不胜收。
[color=#e36c09] 凌晨四点就“完年”[/color]
在宿松,腊月中下旬,年味就渐渐浓了。
宿松有段民谣,孩子们很小就会唱。“天哪天,莫起风,二十四里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做粑吃;二十八,杀鸡又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讲好话,初一初二不挨骂。”宿松做的粑是用米粉和成的,用蒸笼蒸熟,凉了干了,就用水浸着,可以吃到春耕插秧。粑用桃木雕花造型,有万字印,有喜字印,有寿字印,还有春字、福字等印。孩子多的人家还雕桃子印。
在吃年饭的时间上,宿松大多数地方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但宿松湖区,靠东洪、下仓一带却有些特别:大年三十早上,天刚破晓,就有人家炸起了鞭炮“过年”,一家人围桌吃起了“年早饭”。性急的人家甚至四点多钟就“完年”了。
宿松人的“小年”在正月初七过。小年过得很随便,往往是在黄昏放一挂鞭炮就算过了小年。而元宵节却很隆重。过去有“吃了元宵肉,农夫脱赤足”,即意味着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color=#e36c09]叠罗汉[/color]
叠罗汉起源于明代,是歙县三阳叶村独有的民俗杂耍表演。开始,在灯火通明、锣鼓喧天的气氛中,24位体魄健壮的罗汉,赤膊着上身,描着各种颜色的脸谱,妆扮成大肚、肥胖、矮脚、嬉笑、震怒、哀怨、哼哈等各种异形,手执一盏明灯,绕场亮相一周。 接着,全舞分上下两段开始: 上段,采用戏剧的表演形式。先是由各个罗汉各自表演一段个性特技,拉开序幕。静场片刻。然后有小罗汉上台打扫佛堂,老罗汉手执仙帚,虔诚地拜叩诸佛。两仙童引出观音、韦驮、灵官、四大金刚伫立于舞台的四面。下段,众罗汉先后上场,通过伏、卧、倒、立、拉、撑、支等不同的动作和姿势,叠成多种人体造型。叠罗汉堆叠造型丰富多彩,有“童子拜观音”、“仙人桥”、“金鸡独立”、“刘海戏金瞻”、“水帘洞”、“斜角旗”等90余套表演程序。可以单折表演,也可以连续配套,讲究层次递进,起伏跌宕,动静结合,一浪一浪,将演技推向高潮。 最后以“六柱牌坊”谢场。六柱牌坊由21位罗汉叠成。由一层、二层直至六层。每叠好一层,在舞台上旋转一周,最后的一层以体轻年少的一位屹立顶峰,向观众合掌祝福:“众生吉祥如意!”叠罗汉表演形式近似杂技。
钹舞 这是一种独人舞蹈,以一对铜钹为道具。表演者随自己的手段和架式,前后旋转,上下飞腾,左右翻舞,动作娴熟,节拍得当,分别表演“双蝶飞舞”、“单蛇吊鳖”、“蜜蜂钻洞”等18套节目。钹舞于清末流传于歙县南乡武阳一带。表演者方德法秉承父业,堪称皖南一绝。
[color=#e36c09]上巳日[/color]
古人定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上巳”,曹魏时固定三月三日为上巳。俗称为鬼节,民间要磨米面做“打鬼粑”,下“缠脚面”食用。年轻人喜欢在此日出郊外踏青、放风筝,以效法王羲之兰亭集友“曲水流觞”的盛事
[color=#e36c09]停门板与下床草[/color]
老人刚亡故,家人立即将亡者移置门板(或木板)上,并用黄表纸覆盖脸面与枕垫头下,叫“盖门巾”;头前盛碗半生半熟的米饭,上插燃三柱香,称为“倒头饭”、“倒头香”。亡者临死前所垫用的旧棉絮及铺床草均抱出门外烧化,称“烧下床萆”。
[color=#e36c09] 豆腐文化节[/color]
豆腐作为一种传统养生食品,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淮南在豆腐的发明、制作、食用及以豆腐为本的豆腐文化方面,为人类的古代文明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人类的现代文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b][u]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u][/b]
明代大药理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二五卷《谷部》中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公元前164年,刘安袭父封为淮南王,建都寿春。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方士数千人,有名者为苏非等八人,号称“八公”。
他们常聚在楚山即今八公山谈仙论道,著书炼丹。在炼丹中以黄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与石膏相遇,形成了鲜嫩绵滑的豆腐。刘安炼丹未成却发明豆腐。之后,豆腐技法传入民间。
豆腐古时名称很多,有“菽乳”、“黎祁”等。五代时的陶谷,在他著的《清典录》中说:“日市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大约到了唐、宋以后就称之豆腐了。唐代鉴真和尚在天宝10年(公元757年)东渡日本后,便把豆腐技术传进了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业一直视鉴真为豆腐制作的祖师。豆腐,在宋朝传入朝鲜,19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逐步成为世界性食品。
淮南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由于八公山泉水澄清味甘,终年不竭,特别是豆腐发源地周围农民世代相传的高超技艺,使八公山豆腐独具特色,久盛不衰。与众不同之处:一是口感细腻绵滑、营养倍加丰富;二是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清鲜柔嫩;三是托于手中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碎。其味在清淡中藏着鲜美,吃起来适口清爽生津,可荤可素,历史上曾作为贡品。如今用八公山豆腐制作的“豆腐宴”已经成为淮南地区独具一格的上等宴席。
豆腐,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豆腐及其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常食用豆腐,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动脉硬化机会。嫩豆腐中还含有大豆磷脂,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常食用豆腐不仅对神经衰弱和体质虚弱的人有所裨益,而且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患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目前豆腐已经被全球公认为“国际性保健食品。”
[b][u]豆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u][/b]
豆腐问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同世间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商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样,豆腐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豆腐制品种类的逐步繁多,豆腐菜肴的日益丰富,豆腐品尝的方法和感受,豆腐的精神和品质,林林总总,构成了独特的“豆腐文化”。她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以豆腐为载体,以豆腐的独特品味、丰富营养、风格品质、蕴含哲理、历史渊源等为基础,由饮食渗透到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文化。
民间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豆腐故事,通俗朴实的豆腐歌谣,富有哲理的豆腐谚语与幽默风趣的豆腐歇后语,这些劳动人民的口头作品,是豆腐文化的源头。
宋、元、明、清咏豆腐题材的古体诗就有20余种,今人咏豆腐的旧体诗词和新诗也在百首以上。这些诗词追溯了豆腐的源头,凭吊了豆腐的发明人,描述了豆腐的制作工艺,赞美了豆腐的优美质地,解释了豆腐蕴含的哲理,内容极为丰富。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极喜食豆腐,在杭州做官时,经常亲自动手制作美味豆腐菜,“东坡豆腐”的雅号流传至今。曾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南宋爱国诗翁陆游的“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在诗中,把豆腐作为美味佳肴招待亲朋好友,展现出一幅农家乐的景象。而元代郑允端《豆腐》一诗中“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从原料、豆腐的制作过程到成品都很齐全,极力赞美豆腐的色、香、味、美,并誉其为“五鼎食”。清代胡济苍的诗词“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不写豆腐的软嫩味美,而写豆腐的藻雪精神,由磨砺而出,方正清廉,不流于世俗,赞美其风格高尚。
以豆腐为题材的散文,以宋代文学家杨万里《诚斋集》中《豆卢子柔传--豆腐》为最早,其文用拟人的手法把豆卢子的存在比作“豆腐身世”,色洁白粹美,味有古大羹玄酒之风,曾隐于滁山,以汉末出现,至后魏始有所闻,构思有趣。其次是元代的虞集的《豆腐三德颂》,颂扬了豆腐的食用和医用的作用。近年豆腐题材散文更常见报刊。他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描写了豆腐文化的外延与内涵,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
小说是文学中的一大类别,以生活为原型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豆腐也是其情节描述的对象。在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故乡》,传统戏剧《双推磨》,现代古装京剧《豆腐女》以及电影《白毛女》和《芙蓉镇》等作品中,都有对豆腐的描写或是以豆腐为内容的作品。仅以《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本巨著中涉及豆腐的描写就不下数十处。
豆腐的膳食文化基于豆腐自身的营养(高质量蛋白质,不含胆固醇)和官感(即无色、无味、无形)的两大特点,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创造许多烹饪、品尝、描写、赞誉豆腐的膳食文化。关于豆腐菜的传说也很多。或讲其来历,或讲其特色,或讲其命名,同时又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故事交织在一起,大多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每道豆腐菜名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道豆腐菜肴都有一种独特风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就有豆腐菜肴千余道。淮南是豆腐的发源地,故豆腐名菜更多。这些菜肴不仅制作精美,而且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味美溢香,说起来更是各有典故。随着豆腐的走向世界,中国人吃了两千年的日常食品,如今已成为西方餐桌上的珍馐。豆腐故乡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
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饮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过去宣传的不够,在西方一些国家中以为豆腐是日本的发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光大华夏美食,促进人类健康,推动中外豆腐文化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由原商业部和台湾省豆腐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分别于1990年9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台北举办了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同时将9月15日淮南王刘安诞辰日定为中国豆腐文化节。
由于豆腐的故乡在淮南,淮南八公山豆腐饮誉海内外,所以,首届中国豆腐文化节结束不久,淮南市人民政府基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考虑,1991年初积极争取中国豆腐文化节的承办权,得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原商业部决定: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于1991年9月15日在淮南举办。后因淮河流域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故推迟到1992年。由于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举办得非常成功,原商业部和省人民政府商定并由安徽省原副省长张润霞在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闭幕式上宣布:中国豆腐文化节今后每年9月15日都在淮南举办。
因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淮南推迟一年举办,而台湾届时举办了,因此产生了海峡两岸中国豆腐文化节届次不一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3年原商业部出面协商,决定今后海峡两岸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都不再使用届次,统一改用年号。后为了表明豆腐节的连续性和举办地,2002年经主办单位中商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又以在淮南举办的次数计算改为届次,今年将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淮南)豆腐文化节。
从1992年起,淮南市先后11次(1998年和1999年因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水灾等原因停办2年)成功地举办了中国豆腐文化节。节庆期间共接待中外宾客2万多人,其中外宾和港澳台胞千余人。田纪云、孙起孟、马文瑞、李德生及卢荣景、傅锡寿、回良玉等国家和省级领导同志,上千名地市、省直部门领导,牛满江、洪光住等数百名专家、学者,数十个文化经贸团组先后参加节庆活动。200多位中外记者先后到淮南采访。1993年5月29日,我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孙起孟、洪学智、李葆华、王郁昭、陈作霖等领导同志到会,张劲夫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1996年淮南市设计并由国家电信总局发行了46.8万套“中国豆腐文化节电话磁卡”,开地方“节庆”全国通用电话磁卡发行之先河;1997年还通过安徽省邮电局发行了印制精美的中国豆腐文化节200电话卡,也产生较好的影响。组委会先后编印了《中国豆腐文化节节刊》(三集),《中国豆腐菜谱》(三集),以及《中国大豆制品》、《八公山豆腐》等书藉,将豆腐文化向更深层次拓展。
中国豆腐文化节先后安排了开、闭幕式,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豆腐菜肴烹饪大赛,经贸活动,文化活动,观光旅游等六个方面大中型活动共60多项。
--开幕式隆重热烈,中央省市领导、中外来宾及数十万群众参加。开幕式文艺表演场面壮观,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充分展示了淮河的古老风韵、民族文化风采以及淮南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豆腐文化国际研讨会百家争鸣,共3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发表论文百余篇,汇编了豆腐文化论文六集。部分论文中的科技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2000年淮南市成功开发研制生产了一种纯天然无糖,集豆浆、豆脑、豆腐为一体的方便绿色食品“益益”牌方便豆腐粉,较好地解决了豆腐保鲜、运输难题,为淮南豆腐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
--“首届全国豆腐菜肴烹饪大赛”由中商会、中烹协和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规格高、权威性强、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吸引了16个省市自治区的26个团队和217名选手参赛,名厨汇集,各显技艺,充分展示当今豆腐菜肴烹饪的最新水平,上万人前往参观,受到与会来宾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成为豆腐节中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活动项目。
--经贸活动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和扩大销售作文章,重点举办了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产品展销会由全国、全省及淮南市的十多种展销会组成,全国20多个省市(包括台湾)近千家企业上万种产品参展,产品丰富,交易活跃。商品交易会商贾云集,集展销、订货、洽谈、交易为一体,每年安排30余项活动内容。豆腐文化节期间共推出招商项目400多个,签约项目200多个,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集团先后来淮投资建设。豆腐文化节的经贸成交总额达80亿元,其中合同金额64亿元,已落实40多亿元,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上海解放日报赴淮慰问演出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摩托车队、国家跳伞队、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煤矿文工团等国家级文体团组及毛阿敏、彭丽媛、李双江、蒋大为、李谷一、杨丽萍等著名演员来淮为节庆作精彩表演。西安、武清、淮阴等友好城市歌手大赛和海峡两岸名家书画交流展以及友好城市书画、文学笔会,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以及淮南与各省、市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民间艺术踩街表演、金秋灯展花展、大型焰火晚会等使节庆更加绚丽多彩。
--观光旅游活动渐入佳境,主题活动内容不断增加,形式更加新颖,充分展示了淮南古老的文化和淮河两岸秀丽风光。豆腐节期间开发了豆腐寻源游、淮南风光游,卧龙山风景区、茅仙洞风景区、上窑风景区等景点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八公山风景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投巨资复建了汉淮南王刘安宫、白塔寺、大门等景点,借豆腐节举办之际隆重推出八公山旅游节,成功地树立了八公山风景区的良好形象,迅速打造了八公山旅游品牌,有力促进和带动了淮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节庆期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十万人,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随着淮南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项目的加速建设,旅游活动已成为豆腐节的主体活动之一,促进并带动豆腐节的长远发展。
--办节条件和投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淮南以办节为动力,加大了文明城市建设力度,新建了市体育场、市博物馆、陈洞路立交桥、广电大厦、电力大厦、邮电大厦,拓宽了206国道,建设和维修了数十条城市道路,美化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城市服务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
中国豆腐文化节充分体现了“豆腐为媒,文化搭台,经贸、旅游唱戏”的宗旨,充分展示了淮南较好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豆腐文化节的举办,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光大华夏美食,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淮南知名度,让淮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淮南,促进淮南与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中国豆腐文化节正在向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的水准迈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豆腐文化源远流长。豆腐文化的丰厚积淀有待我们去开发、去光大。作为豆腐故乡的淮南人民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持续办好中国豆腐文化节,为弘扬国粹豆腐、光大华夏美食,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color=#e36c09]唢呐[/color]
俗称喇叭。淮北市唢呐艺人多分布在市郊农村,他们自由组班,每班五至七人不等,为民间婚丧嫁娶、节日欢娱时所聘用。演奏的曲牌因环境场合而异,一般办喜事常用“凡字四调”、“叫句子”、“柳金”等曲牌,并有大、小把攥子模仿地方戏曲、曲艺吹奏。
[color=#e36c09]硬币放进扁食里[/color]
在宿州地区,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百姓就开始准备年货。还要蒸馒头、炸出各式的面制小糕点。第一锅馒头出炉后要燃放鞭炮以祭灶神。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吃团圆饭,饭前会放一串鞭炮,菜相当丰盛,但不一定有米饭也可以是稀饭,晚饭却很简单,只是吃些面条或元宵,晚饭后开始捏扁食,全家动手。扁食是作为年初一的早饭,素馅,主要以青菜、鸡蛋末、粉丝末作为原料,包制时随机放进一些硬币、一元、一角、五角等。扁食完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
在宿州地区,拜年是在年底进行,大家提着礼品看望亲戚。而在正月初二、四、六等双日期的日子里,晚辈再到长辈家,这时还会收到长辈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color=#e36c09]八碗八[/color]
千百年来,徽州人家不论是结婚、寿庆、还是招待亲朋嘉宾,宴席上都得来个“八碗八”,记载每张餐桌上均摆出八盘徽州土特产和八碗徽州传统菜。
[color=#e36c09]七夕乞巧[/color]
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color=#e36c09]琅琊山庙会[/color]
道教在琅琊山活动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就有道士隐居山中,相继建成玉皇殿、玄帝行官、三皇古殿、元君殿和二天门、三天门等。阴历正月初九,宗教传说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祭日,每年这日,远近道士相聚,定期举办道教祭坛活动。明代期间,滁州设立道家管理机构“道正司”,设在元君殿,琅琊山道教活动为鼎盛时期。每逢这日,众多的信男善女也来到山中,烧香拜神,祈祷平安。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庙会”。解放后.每年正月初九的庙会,依然吸引方圆数百里成千上万的民众前来游玩观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使传统的庙会充实了新的内容,即初八、初九、初十,庙会期间,除有少数宗教活动外,已成为广大群众欢庆丰收,旅游观光,商贾贸易,文化活动的集会。庙会的前三天,人们就早早赶来,摆摊设点,搭蓬结架,营业网点布设在景点 周围,古道两侧。庙会活动有专业文艺团体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艺术表演,有花鼓、旱船、龙灯、舞狮、杂技、魔术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参加庙会活动的游人,遍及江淮两岸,有上海、南京、扬州、蚌埠、合肥诸多城市的游客,蚌埠、南京还曾特开琅琊山庙会铁路专列。庙会期间人最多时可达10万之众,可谓“人如潮涌,盛会空前”。
[color=#e36c09]八大海、十大海[/color]
旧时沿淮地区多食麦、豆、山芋,山区多食玉米、小麦、山芋,圩畈丘岗地区多食稻米。城乡人民均有自己动手加工食品习惯,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节制豆酱,立冬后腌花菜萝卜,冬至后腌鱼肉家禽,春节前做糯米年糕。六安人历来好客,旧时宴席菜肴一般为八样、十样,即“八大海”、“十大海”。
[color=#e36c09]屋套屋[/color]
徽州宅居很深,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住人,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一进套一进,形成屋套屋。
[color=#e36c09]过年只吃一顿饭[/color]
在寿县,大年三十一天全家谁也不准吃早饭和午饭,只准吃一顿年夜饭。
吃年夜饭,必须要有一盘鲜鱼,但这盘鲜鱼任何人不准吃(意味着年年有余),只有过完大年初三才能动筷吃这盘鱼,人人都要吃上一口。吃年夜饭时不准说话(意味着埋头大发财),吃年夜饭一定要留点饭在碗中。
大年三十、初一、初二、初三,四天不许重新开锅做饭,这也是寿县当地一特色的年俗。所以,大年三十晚间的每家年夜饭做得很多,有的家庭锅能做多少饭就做多少饭。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做得也很有特色。所有人吃罢年夜饭后,年龄最长者将剩下的饭盛出,然后在灶上慢慢烹制锅巴,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一个整体锅状的锅巴就新鲜出炉了。这时,老人虔诚地用双手将它放在稻屯上(任何人不准吃),意味着来年大丰收。
[color=#e36c09]正月十六走太平[/color]
在全椒,正月十五闹元宵远不如正月十六走太平热闹,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汉代某年,朝廷令全椒长刘平在全椒修城。当初计划建城四十里,为“城包街”。谁知这年全椒闹饥荒,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十分悲惨。县长刘平体恤民情,不禁动了恻隐之心,遂开仓放粮,把朝廷用来建城的钱粮赈济了百姓,只修城四里,为“街包城”。
刘平为民着想,有人却向朝廷状告他,朝廷遂以欺君之罪将刘平问成死罪,投放大牢。
次年正月十六,羁押于全椒的刘平被解往京城问斩。百姓得知,纷纷上街,呼天号地,为刘平喊冤求情。不久,刘平一行走到东门外贺橹桥头,此时百姓已将道路堵塞,群情激愤,行进不得。押解官见状,急令兵卒杀戮围堵百姓,情况十分危急。刘平悲愤不已,仰天长叹:“自惭为民兴利少,有感满朝恶吏多。”吟罢,纵身从桥上投河而死,几多生灵得救。
第二年刘平的忌日,百姓纷纷来到桥头,磕头烧香,敬献祭品,但愿刘平亡灵早早平安升天,祭品漂满了河面和桥头的一口古井。以后每年的正月十六日这天,从早到晚,百姓络绎不绝的来到桥头,祭祀刘平,尤以夜晚为甚。既寄托怀念敬仰之情,又表达自己对太平生活的向往之心,遂把贺橹桥改成太平桥,并将这种活动称之为“走太平”。随着时间的流逝,百姓觉得,只有刘平这样的清官才能给他们带来太平。到太平桥上来的目的也逐步由纪念刘平慢慢演变成一种渴求太平,盼望丰收,祈求幸福的地方风俗。
正月十六走太平,一直走到现在。
[color=#e36c09]抛绣球[/color]
近年来黟县西递村举办的一项民俗旅游活动。
该村的清代民居“大夫第”,在临街的一面,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绣楼”。这本是原房主、朝列大夫胡文照给夫人、小姐们歇凉观景用的,如今人们把它作为抛彩球的绣楼,则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的抛绣球,当然不是古代小说中的“抛彩球择婿”,而是给游客一个“喜兆”,中彩球的游客,将会幸运长驻,万事如意。
[color=#e36c09]武术[/color]
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乡民多习武,特别是回民练武成风。亳州历史上武 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全国一些主要拳术套路都在亳州这一武术之乡生根开花。亳州武功在当代武坛上大展英姿,为世瞩目...
[/color][/size]
[/td][/tr][/table]
[ 此帖被独爱穿越在2012-08-11 22:0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