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有些山巍峨壮观、气象万千;有些山旖旎秀丽、千姿百态;还有些山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这些著名的山岳,引来人们竞相攀登游览。 五岳(Five Famous Mountains)说的是中国五座有名的山,即东岳泰山(山东泰安)、南岳衡山(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西岳华山(陕西省华阴市)、北岳恒山(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中岳嵩山(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历代帝王认为五岳是群神居住的地方,因此自汉代起就在各山举行封神、祭祀盛典。
五岳既不愧为天下名山。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峻。东岳泰山巍峨陡峻,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南岳衡山地临湘水之滨,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西岳华山,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宝,“悬空寺”便隐匿其中。中岳嵩山雄险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个“奥”字上:在嵩山留下了覆盖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奥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佛、道、儒”三教荟萃,“天、地、人”竞相生辉,“山、寺、貌”互补争艳。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早已闻名于世界。
东岳泰山
气势磅礴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都在不断加深着我们对泰山的向往。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
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7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天地万物之祖盘古氏死后,头部化作东岳泰山。拒梁人任昉撰的《述艺记》:"昔,盘古之死,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从而,泰山成为五岳之首。
1987泰山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正是:"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
泰山突兀而立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浩波无涯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泰山踞高临下、凌驾于齐鲁丘群之上,真正成了茫茫原野上的"东天一柱"。这样,古人们便有了泰山为天下之中心的感觉。
泰山周围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几千年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初,禹曾分九州,其中冀、豫、青、衮、徐五洲均在此;战国七雄时,这里有六国之都,泰山成了东方文明的代表,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泰山除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
泰山在几千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名山风景的典型代表,即以富有美感的典型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又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地域空间综合体。根据中国传统的山水观,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泰山风景景观。
山下的泰安城,也是因为古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和游览观光发展而成。岱庙是泰安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安南门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展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过渡阶段。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副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每一位进入泰山的游人都会容易而明显地感觉到,正是由于这些庄重而辉煌的古建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坎之中,并名扬世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 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
泰山是一座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仅在泰山的中轴线上就现存有各种石刻1800余处,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当代,代代相继,佳作纷呈,成为登山途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泰山岱庙天贶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在灵岩寺还有40尊宋代的罗汉塑像,造型突出个性,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艺和艺术表现力。
南岳衡山
南岳,素有“五岳独秀”之美誉,它既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也是千百年来的文化名山;是军事上的天然防卫要塞,也是古今中外的旅游避暑胜地。“清天七十二芙蓉”,衡山由包括长沙岳麓山、衡阳回雁峰在内,蜿蜓耸立着的72座山峰组成。南岳的首峰就在衡阳市中心的南门口--回雁峰。
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海拔1300.2米。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衡山的赞美。
南岳之秀,在于无山不绿,无山不树。那连绵飘逸的山势和满山茂密的森林,四季长青,就像一个天然的庞大公园。著名游记《游南岳记》这样说道:"诸松茂一山,则山暗。一山或未能丛,则两山映之,能暗崖石。森沉多如幽斋结构,至于水蒲溪毛,宛如盘秀。步步怀新。度三十余里,声影光三绝。"其文描绘了南岳独特的风情。林深树多,光听听树的名字,也够动人了:金钱松、红豆杉、伯乐树、银鹊树、香果、白檀、青铜以及常绿的香樟、神奇的梭罗、火红的枫林、古老的藤萝。据统计,南岳现有的风景林等各种植物,有1700多种。
南岳衡山的山势,在五岳中有它独特的地方。清代学者魏源在其《衡岳吟》中说得好: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朱鸟展翅垂云大。四旁各展五十里,环侍主峰如辅佐。"
高高的祝融峰,状如鸟儿的头;芙蓉、天柱等16峰紧相偎依,恰似鸟儿的身躯;南面的石廪、观音至回雁等20余峰,北面的紫盖、香炉至岳麓等20余峰,犹如鸟儿展开的巨大的翅膀,像是凌空飞翔的样子。如遇烟云滚滚、乱云飞渡之时,那就更能令人感受到"南岳如飞"了。这里的山峦,绵延起伏,线条优美,形成秀丽的特色。衡山是我国古代南部的重要坐标,也是我国南方成名最早的山。《尚书·禹贡》、《周礼·职方氏》、《山海经》、《尔雅》等,都有有关衡山的记载。南岳衡山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历代各种人物,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沉积,宛如一个辽阔的人文与山水文化和谐统一、水乳交融的巨型公园。
西岳华山
华山与鲁之泰山、湘之衡山、晋之恒山、豫之嵩山合称五岳。因华山位于西方,属我国古代西部镇山,故称“西岳”、“华岳”,又因其西有少华山,故亦称“太华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1997米,在五岳中居于第二位,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县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东汉班固写的《白虎通义》中说:"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即"华"同"获"。到了春天百花盛开,景色美丽,因而西岳称为华山。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1997米,高度差为1600-1700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华山不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相传道教的始祖老子曾到过这里,"老君犁沟"就是传说中的老子套着青牛亲自用犁开辟的。至今,南峰上还保存着老子的炼丹炉。中国的道教分为两大派,华山道教属全真派道教。他们吃素、出家、不结婚。在南峰长空栈道的道坎岩壁上,醒目的"全真崖"三个大字,就象征着华山道教的派属。全真派又分为华山、龙门等七派。华山派的创始人就是郝大通(1140-1212),他著有《太古集》。华山道教在历代对华山的修茸方面,做出了贡献。
华山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特殊的华山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华山生长优质松树和贵重药材。华山上的五粒松,松冠平入偃齑,松枝对生,松穗为五须,松子形小而且壳薄,有香气。华山松是国家优质松树种之一。此外,华山生长的茯苓、细辛、菖蒲等药材,质量最优,疗效最好。华山菖蒲等药材,也早以被列入《本草纲目》之中。
华山以奇险峻秀而驰名天下,自山麓至绝顶,名胜古迹极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随处可见险境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劲松,引人入胜。
北岳恒山
恒山,古时候就被公认为“塞北第一山”,相传舜帝出巡时,见其山势雄伟挺拔,因此封它为“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北部交界处,从东北向西南绵延五百里,山峦起伏重叠,昔人以“恒山如行”来概括它的气势……
恒山,人称北岳,海拔2017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
恒山山雄地险,横贯塞上,西衔雁门关,东连太行山,南接五台诸峰,北控塞北盆地,山峰绵延,奔腾起伏,横跨250千米,号称108峰。主峰位于山西浑源县之南,由两座山峰组成,东为天峰岭,西称翠屏山,海拔高达2017米,为五岳之最,号称"入天北柱"。两峰对峙,耸入云天,万年的沉默摒弃人世诸般滚滚红尘;两旁绝壁,刀削斧劈,天工开物终显造化之伟力;中间为金龙峡,浑水从峡中奔流,歌唱着大自然本真清纯的生命韵律。峪谷极为幽深,蔚为天险奇观。 北岳恒山很早就被载入史册,注了"岳籍"。《尚书·禹贡》中说:"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周礼·职方氏》中又言:"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山海经》中称恒山为"北岳之山"。而真正在历史上为恒山"定位"的,还是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写道:"北岳,恒山也。"因为它位居北方,为万物所伏,系恒常之所,故称之为恒山。相传远在4000年以前,舜帝北巡到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若北天之门,遂封为"北岳",成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独特的地势和悠久的历史,使恒山留下了众多文化奇迹,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区。
中岳嵩山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诗经》
《史记·封禅书》载曰:"昔日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这一句话,阐明了嵩山在五岳中的重要地位。
嵩山,尧舜时代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始定"嵩岳山"为中岳,以后各代均称嵩山为中岳。
嵩山雄伟险峻,气势磅礴,自古有中岳之称,是中国五岳名山之一。嵩山自然景观优美,东西横卧,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岳嵩山东西长达60千米,共有七十二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其主峰海拔1512米,气势磅礴,犹如横卧的巨人,古人说"嵩山如卧",明朝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则说嵩山像一条很清瘦的卧龙,道出了嵩山独特的形体特征。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于是乎古代的帝王们也在这里建立行宫,学者们也在这里建立书院,隐士们也在这里沽名钓誉,寻找做官的捷径,而今人们则在这里寻幽觅古,饱览大好风光。
嵩山位于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活动的地区之一。2000多年前,大禹曾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号称天下之中。相传嵩山是中岳神居住的地方,历代不少帝王在此游兴封禅。汉武帝登山时,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今有万岁峰;唐朝武则天封嵩后,改县名"登封"。自南北朝(公元420~589)起,嵩山就成为宗教、文化荟萃之地,建有72亩。
三山
人们所说的“三山五岳”中的“三山”,指的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和浙江雁荡山。
安徽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全山面积1200平方千米,其中154平方千米为黄山风景区。黄山无山不峰,这里千峰称奇,各有特色。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高耸的莲花峰、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秀丽的始信峰,是黄山奇峰的杰出代表。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超过1800米)为中心,最高峰为莲花峰,海拔1864米 ,为华东地区第三高峰 。
黄山是一座著名的花岗岩名山,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黄山除五绝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是植物的基因库、动物的王国。有植物有1450多种,比较珍贵的有黄山松、银杏、黄山杜鹃、木兰等;还有梅花鹿、短尾猴、白鹇、娃娃鱼(大鲵)等众多国家保护动物。在黄山,我们还可以欣赏到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连心锁。
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黄山松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松,黄山松创造了中国之最。黄山,中国第一奇山,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亦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徒步登上黄山,高瞻远瞩地指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黄山,一览黄山绝妙风光,以恢宏的气势挥就了《登黄山偶感》的壮丽诗篇。
江西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是避暑胜地,古今很多名人到此游历或居住。山上云雾缭绕,到处是奇花异草和珍稀树木。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庐山植物园、仙人洞、白鹿洞书院、庐山瀑布、观音桥、天下第一泉、抗战纪念馆等。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亦有“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今论。自1996年以来,获“世界人文景观”、“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优秀生态景区”等三枚世界金牌。
庐山以其秀美的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沉积著称于世。千百年来,各时代各学科无数顶尖人物在这里留下光耀千古的足迹和华章。无数先烈在这里为抵抗外来侵略抛头颅洒热血,浩气长存。庐山是诗画的国度,庐山是宽容的长者,庐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庐山区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巍巍的庐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涛,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龟行大地,雄伟状观、气象万千。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极便于旅游。
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庐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有时山巅高出云层之上,从山下看山上,庐山云天飘渺,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从山上往山下看,脚下则云海茫茫,有如腾云驾雾一般。有时山上暗无天日,山下则是细雨飘飞,情趣异常。
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庐山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分别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据不完全统计,庐山植物有210科、735属、1720种,分为温带、热带、亚热带、东亚、北美和我国7个类型,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1996年12月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浙江雁荡山
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297公里,距温州68公里。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温州市乐清县境内,处在雁荡山脉的北部,故人称北雁荡山。风景区面积为450平方公里。东起方岩顶,西至锯板岭,南起筋竹涧口,北达六坪山。境内重山叠翠,群峰峥嵘,溪清潭碧,洞幽瀑奇,向以山川奇秀而闻名天下,被称为“寰中绝胜”、“海上名山”,并有“东南第一山”之誉。1982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雁荡山古名芙蓉山,山下有芙蓉村,唐初始改今名。主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第二主峰碓湖岗,海拔1046米。因雁湖岗顶上有湖,结芦成荡,每年秋雁南飞,多在此栖息,故名雁荡山,也称雁山。
雁荡山景点丰富,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二十八潭、十八瀑、十四嶂、十三坑等等,集奇峰、巨嶂、飞瀑、幽洞之胜,在国内尚属罕见。加上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终年可游,四季换景,实是一个旅游、观光、避暑、休养胜地,每年游人不绝。
雁荡山风景区以山区中部的响岭头为中心,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灵门、仙桥、羊角洞八个景区,共有可游景点五百多处,峰岩嶂石座座秀奇,洞瀑泉涧处处幽胜。其中奇峰、巨嶂、飞瀑、幽洞称为“雁景四绝”。而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景观更为集中,景色更为奇丽,是风景区内最精华所在,简称为“二灵一龙”。
雁荡秀色自古有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雁荡,赞称:“四海名山皆过目,就中此景难图录”,叹为“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近代名人康有为在游雁荡后,更认为“雁荡山水雄伟奇物,甲于全球”。
五岳既不愧为天下名山。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峻。东岳泰山巍峨陡峻,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南岳衡山地临湘水之滨,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西岳华山,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宝,“悬空寺”便隐匿其中。中岳嵩山雄险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个“奥”字上:在嵩山留下了覆盖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奥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佛、道、儒”三教荟萃,“天、地、人”竞相生辉,“山、寺、貌”互补争艳。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早已闻名于世界。
东岳泰山
气势磅礴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都在不断加深着我们对泰山的向往。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
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7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天地万物之祖盘古氏死后,头部化作东岳泰山。拒梁人任昉撰的《述艺记》:"昔,盘古之死,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从而,泰山成为五岳之首。
1987泰山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正是:"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
泰山突兀而立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浩波无涯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泰山踞高临下、凌驾于齐鲁丘群之上,真正成了茫茫原野上的"东天一柱"。这样,古人们便有了泰山为天下之中心的感觉。
泰山周围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几千年来。这里一直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初,禹曾分九州,其中冀、豫、青、衮、徐五洲均在此;战国七雄时,这里有六国之都,泰山成了东方文明的代表,伟大而庄重的象征。
泰山除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如果我们把风景自然美的形象特征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的话,那么泰山除了从总体上和宏观上具有雄伟的特征外,还在雄中蕴含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美的形象。
泰山在几千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名山风景的典型代表,即以富有美感的典型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又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地域空间综合体。根据中国传统的山水观,把富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悠久的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价值更高、内容更为丰富的泰山风景景观。
山下的泰安城,也是因为古帝王封禅祭祀、百姓朝山进香和游览观光发展而成。岱庙是泰安城中轴线上的主体,这条中轴线从泰安南门起,延伸到岱宗坊,然后与登山盘道相接而通向"天庭",使山与城不仅在功能上,而且在建筑空间序列上形成一体,其序列按登山祭祀活动的程序次第展开,贯穿着一种由"人境"至"仙境"的过渡阶段。
泰山古建筑主要保存的是明清时期的风格,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建筑与绘画、雕刻、山石、林木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化的例证,保存了一个巨大的封禅祭祀序列和一副记载历史的立体画卷,而且还为我们留下了顺应自然的建筑典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去协调和加强自然美,去表现和深化自然环境。每一位进入泰山的游人都会容易而明显地感觉到,正是由于这些庄重而辉煌的古建筑的存在,才使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使峻极于天的泰山深入到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坎之中,并名扬世界。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 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主要分布在岱阳、岱顶、岱阴及灵岩。
泰山是一座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仅在泰山的中轴线上就现存有各种石刻1800余处,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上自嬴秦,下迄当代,代代相继,佳作纷呈,成为登山途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泰山岱庙天贶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在灵岩寺还有40尊宋代的罗汉塑像,造型突出个性,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艺和艺术表现力。
南岳衡山
南岳,素有“五岳独秀”之美誉,它既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也是千百年来的文化名山;是军事上的天然防卫要塞,也是古今中外的旅游避暑胜地。“清天七十二芙蓉”,衡山由包括长沙岳麓山、衡阳回雁峰在内,蜿蜓耸立着的72座山峰组成。南岳的首峰就在衡阳市中心的南门口--回雁峰。
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海拔1300.2米。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衡山的赞美。
南岳之秀,在于无山不绿,无山不树。那连绵飘逸的山势和满山茂密的森林,四季长青,就像一个天然的庞大公园。著名游记《游南岳记》这样说道:"诸松茂一山,则山暗。一山或未能丛,则两山映之,能暗崖石。森沉多如幽斋结构,至于水蒲溪毛,宛如盘秀。步步怀新。度三十余里,声影光三绝。"其文描绘了南岳独特的风情。林深树多,光听听树的名字,也够动人了:金钱松、红豆杉、伯乐树、银鹊树、香果、白檀、青铜以及常绿的香樟、神奇的梭罗、火红的枫林、古老的藤萝。据统计,南岳现有的风景林等各种植物,有1700多种。
南岳衡山的山势,在五岳中有它独特的地方。清代学者魏源在其《衡岳吟》中说得好: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朱鸟展翅垂云大。四旁各展五十里,环侍主峰如辅佐。"
高高的祝融峰,状如鸟儿的头;芙蓉、天柱等16峰紧相偎依,恰似鸟儿的身躯;南面的石廪、观音至回雁等20余峰,北面的紫盖、香炉至岳麓等20余峰,犹如鸟儿展开的巨大的翅膀,像是凌空飞翔的样子。如遇烟云滚滚、乱云飞渡之时,那就更能令人感受到"南岳如飞"了。这里的山峦,绵延起伏,线条优美,形成秀丽的特色。衡山是我国古代南部的重要坐标,也是我国南方成名最早的山。《尚书·禹贡》、《周礼·职方氏》、《山海经》、《尔雅》等,都有有关衡山的记载。南岳衡山以其特殊的地位和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历代各种人物,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沉积,宛如一个辽阔的人文与山水文化和谐统一、水乳交融的巨型公园。
西岳华山
华山与鲁之泰山、湘之衡山、晋之恒山、豫之嵩山合称五岳。因华山位于西方,属我国古代西部镇山,故称“西岳”、“华岳”,又因其西有少华山,故亦称“太华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1997米,在五岳中居于第二位,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华阴县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藉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华山多少年以来吸引了无数勇敢者。奇险能激发人的勇气和智慧,不畏险阻攀登的精神,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
我国古书中早就有关于华山的记载。最早述及华山的古书,据说是《尚书·禹贡》篇,但最初华山叫"惇物山",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东汉班固写的《白虎通义》中说:"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即"华"同"获"。到了春天百花盛开,景色美丽,因而西岳称为华山。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尚书》载,华山是"轩辕皇帝会群仙之所"。《史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据记载,秦昭王时命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1997米,高度差为1600-1700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华山不但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也是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相传道教的始祖老子曾到过这里,"老君犁沟"就是传说中的老子套着青牛亲自用犁开辟的。至今,南峰上还保存着老子的炼丹炉。中国的道教分为两大派,华山道教属全真派道教。他们吃素、出家、不结婚。在南峰长空栈道的道坎岩壁上,醒目的"全真崖"三个大字,就象征着华山道教的派属。全真派又分为华山、龙门等七派。华山派的创始人就是郝大通(1140-1212),他著有《太古集》。华山道教在历代对华山的修茸方面,做出了贡献。
华山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特殊的华山气候和地理条件,使华山生长优质松树和贵重药材。华山上的五粒松,松冠平入偃齑,松枝对生,松穗为五须,松子形小而且壳薄,有香气。华山松是国家优质松树种之一。此外,华山生长的茯苓、细辛、菖蒲等药材,质量最优,疗效最好。华山菖蒲等药材,也早以被列入《本草纲目》之中。
华山以奇险峻秀而驰名天下,自山麓至绝顶,名胜古迹极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随处可见险境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劲松,引人入胜。
北岳恒山
恒山,古时候就被公认为“塞北第一山”,相传舜帝出巡时,见其山势雄伟挺拔,因此封它为“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北部交界处,从东北向西南绵延五百里,山峦起伏重叠,昔人以“恒山如行”来概括它的气势……
恒山,人称北岳,海拔2017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
恒山山雄地险,横贯塞上,西衔雁门关,东连太行山,南接五台诸峰,北控塞北盆地,山峰绵延,奔腾起伏,横跨250千米,号称108峰。主峰位于山西浑源县之南,由两座山峰组成,东为天峰岭,西称翠屏山,海拔高达2017米,为五岳之最,号称"入天北柱"。两峰对峙,耸入云天,万年的沉默摒弃人世诸般滚滚红尘;两旁绝壁,刀削斧劈,天工开物终显造化之伟力;中间为金龙峡,浑水从峡中奔流,歌唱着大自然本真清纯的生命韵律。峪谷极为幽深,蔚为天险奇观。 北岳恒山很早就被载入史册,注了"岳籍"。《尚书·禹贡》中说:"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周礼·职方氏》中又言:"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山海经》中称恒山为"北岳之山"。而真正在历史上为恒山"定位"的,还是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写道:"北岳,恒山也。"因为它位居北方,为万物所伏,系恒常之所,故称之为恒山。相传远在4000年以前,舜帝北巡到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若北天之门,遂封为"北岳",成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独特的地势和悠久的历史,使恒山留下了众多文化奇迹,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胜区。
中岳嵩山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诗经》
《史记·封禅书》载曰:"昔日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这一句话,阐明了嵩山在五岳中的重要地位。
嵩山,尧舜时代称"外方";夏禹时称"嵩高"、"崇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始定"嵩岳山"为中岳,以后各代均称嵩山为中岳。
嵩山雄伟险峻,气势磅礴,自古有中岳之称,是中国五岳名山之一。嵩山自然景观优美,东西横卧,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岳嵩山东西长达60千米,共有七十二峰,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其主峰海拔1512米,气势磅礴,犹如横卧的巨人,古人说"嵩山如卧",明朝的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则说嵩山像一条很清瘦的卧龙,道出了嵩山独特的形体特征。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于是乎古代的帝王们也在这里建立行宫,学者们也在这里建立书院,隐士们也在这里沽名钓誉,寻找做官的捷径,而今人们则在这里寻幽觅古,饱览大好风光。
嵩山位于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活动的地区之一。2000多年前,大禹曾在这一地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号称天下之中。相传嵩山是中岳神居住的地方,历代不少帝王在此游兴封禅。汉武帝登山时,听到山呼万岁之声,故今有万岁峰;唐朝武则天封嵩后,改县名"登封"。自南北朝(公元420~589)起,嵩山就成为宗教、文化荟萃之地,建有72亩。
三山
人们所说的“三山五岳”中的“三山”,指的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和浙江雁荡山。
安徽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全山面积1200平方千米,其中154平方千米为黄山风景区。黄山无山不峰,这里千峰称奇,各有特色。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高耸的莲花峰、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秀丽的始信峰,是黄山奇峰的杰出代表。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拔均超过1800米)为中心,最高峰为莲花峰,海拔1864米 ,为华东地区第三高峰 。
黄山是一座著名的花岗岩名山,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凉,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成为全人类的瑰宝。黄山除五绝外,瀑布、日出和佛光,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黄山还是植物的基因库、动物的王国。有植物有1450多种,比较珍贵的有黄山松、银杏、黄山杜鹃、木兰等;还有梅花鹿、短尾猴、白鹇、娃娃鱼(大鲵)等众多国家保护动物。在黄山,我们还可以欣赏到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连心锁。
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黄山松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松,黄山松创造了中国之最。黄山,中国第一奇山,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亦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徒步登上黄山,高瞻远瞩地指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黄山,一览黄山绝妙风光,以恢宏的气势挥就了《登黄山偶感》的壮丽诗篇。
江西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是避暑胜地,古今很多名人到此游历或居住。山上云雾缭绕,到处是奇花异草和珍稀树木。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庐山植物园、仙人洞、白鹿洞书院、庐山瀑布、观音桥、天下第一泉、抗战纪念馆等。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亦有“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今论。自1996年以来,获“世界人文景观”、“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优秀生态景区”等三枚世界金牌。
庐山以其秀美的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沉积著称于世。千百年来,各时代各学科无数顶尖人物在这里留下光耀千古的足迹和华章。无数先烈在这里为抵抗外来侵略抛头颅洒热血,浩气长存。庐山是诗画的国度,庐山是宽容的长者,庐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庐山区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巍巍的庐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有的浑圆如华盖,有的绵延似长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涛,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龟行大地,雄伟状观、气象万千。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极便于旅游。
庐山处于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庐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有时山巅高出云层之上,从山下看山上,庐山云天飘渺,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从山上往山下看,脚下则云海茫茫,有如腾云驾雾一般。有时山上暗无天日,山下则是细雨飘飞,情趣异常。
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庐山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分别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据不完全统计,庐山植物有210科、735属、1720种,分为温带、热带、亚热带、东亚、北美和我国7个类型,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1996年12月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浙江雁荡山
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297公里,距温州68公里。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温州市乐清县境内,处在雁荡山脉的北部,故人称北雁荡山。风景区面积为450平方公里。东起方岩顶,西至锯板岭,南起筋竹涧口,北达六坪山。境内重山叠翠,群峰峥嵘,溪清潭碧,洞幽瀑奇,向以山川奇秀而闻名天下,被称为“寰中绝胜”、“海上名山”,并有“东南第一山”之誉。1982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雁荡山古名芙蓉山,山下有芙蓉村,唐初始改今名。主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第二主峰碓湖岗,海拔1046米。因雁湖岗顶上有湖,结芦成荡,每年秋雁南飞,多在此栖息,故名雁荡山,也称雁山。
雁荡山景点丰富,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二十八潭、十八瀑、十四嶂、十三坑等等,集奇峰、巨嶂、飞瀑、幽洞之胜,在国内尚属罕见。加上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终年可游,四季换景,实是一个旅游、观光、避暑、休养胜地,每年游人不绝。
雁荡山风景区以山区中部的响岭头为中心,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灵门、仙桥、羊角洞八个景区,共有可游景点五百多处,峰岩嶂石座座秀奇,洞瀑泉涧处处幽胜。其中奇峰、巨嶂、飞瀑、幽洞称为“雁景四绝”。而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景观更为集中,景色更为奇丽,是风景区内最精华所在,简称为“二灵一龙”。
雁荡秀色自古有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雁荡,赞称:“四海名山皆过目,就中此景难图录”,叹为“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近代名人康有为在游雁荡后,更认为“雁荡山水雄伟奇物,甲于全球”。
[ 此帖被紫淼在2012-08-29 22:1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