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活动】中国四大名山
[table=80%,#ffffff,#76923c,8][tr][td]
[align=center][size=4][b]庐山[/b][/size][/align]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attachment=11339474]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庐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attachment=11339473]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b]地形地貌[/b]
庐山地处江南台背斜与下杨子坳隐的交接带,区内地层除三叠纪外均有系统的出露,构造明显,展现出地壳演化的主要过程。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众多的山峰。庐山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当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鄙阳盆地进一步发展,继而形成鄱阳湖。
北部以招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
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山上和山麓地带都存在着古地面。在庐山与长江的交接地带、鄱阳湖的形成与扩张、塑造出一系列独特的湖滨地貌,与之相连,长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变,湖洲交错的鄱阳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种地貌的汇集,表现出极高的地理地质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
[b]历史文化[/b]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
[b]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b];[b]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b];[b]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b],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
庐山,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
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b]。
[attachment=11339475]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
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
[b]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
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
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华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
[b]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b]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
[attachment=11339476]
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文人墨客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科学家们对庐山进行科学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谛。
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冰期之庐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从而开创了第四纪冰川学说,又由此而引发中外学者对庐山第四纪冰川的学术论争,从而演奏出一部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世纪交响曲。
[b]建筑[/b]
庐山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
庐山是中外闻名的避暑胜地,现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00余栋。
美庐别墅、原歇尔曼别墅、原威廉斯别墅等已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庐山有这样大规模的“世界村”。
[attachment=11339477]
[b]地方特产[/b]
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庐山特产可以概括为“一茶三石”。
[attachment=11339482]
庐山石鸡:庐山石鸡是一种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庐山石鸡昼藏石窟,夜出觅食。形体与一般青蛙相似,但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约一斤左右。
庐山石鱼:庐山石鱼体色透明,无鳞,体长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锈花针长短差不多,就是长上七至八年,长短也不超过一寸,故又名锈花针。
庐山石耳:庐山石耳与黑木耳同科,是一种野生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于它形状扁平如人耳,又附着在岩上生长,所以称之为“石耳”。石耳营养价值极高,内含很多的肝糖、胶质、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是一种高蛋白滋阴润肺之补品。
[b]旅游景点[/b]
外围有:观音桥、东林寺、秀峰、白鹿洞书院、汉阳峰、小天池。
主体旅游景点主有:美庐别墅、庐山会议会址、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涯、石门涧、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芦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园、大口瀑布、三叠泉、五老峰。
辐射景点有:狮子洞、鞋山、龙宫洞、石钟山、庐山西海(千岛湖、观音岛、鲁溪洞、神雾山、弥陀寺、太平山、茶岛、九宫山)等。
自然景观有:庐山云雾、断崖峭壁等。
[attachment=11339478]
旅游提示
庐山旅游交通十分方便,航空、水运、铁路、公路已形成庐山的立体交通网络。旅游交通
航空:南昌、九江庐山机场,每天均有航班往返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昆明、青岛、厦门、海口、汕头、温州、珠海、福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大中城市。航空、铁路售票均已全国电脑联网,可预售全国各地飞机、火车票。
水运:长江沿线每天有近二十个班轮停靠九江。
铁路:可自京九线、武九线及武汕线抵九江或庐山站。
[align=center][b][u][size=4]龙虎山[/size][/u][/b][/align]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ttachment=11339479]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b]地形地貌[/b]
龙虎山、龟峰包含了中国亚热带湿润区丹霞单体与群体的重要形态类,形态类型的多样性造就了丹霞峰林地貌组合和象形丹霞景观的独特性。
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群体形态类型以侵蚀残余的平顶型和圆顶型峰丛;泸溪河近岸带和龟峰以峰林型丹霞地貌为标志,是宽谷疏散型丹霞峰林地貌的模式地
[attachment=11339480]
[b]地貌成因[/b]
依据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方式,地貌成因可大致划分为:雨水侵蚀型、流水(河流)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和溶蚀溶洞型等5个类型
[b]水文特征[/b]
[u]河流[/u]
信江位于龙虎山北部外围,流经鹰潭市区,由东向西并在市区折向北、西经余江、余干两县后流人鄱阳湖。信江平均坡降0.44‰,平均年径流量3721亿立方米,水面宽250~600米,常年可通航15~30吨机帆船。
上清河(泸溪)龙虎山景区内的一条骨架水流,区内长约43公里,从南东至北西流贯全区,平均年流速O29米,秒,流量2075立方米/秒。其下游在余江县境内称白塔河并流人信江;其上游源于资溪县高阜山,名泸溪。
[attachment=11339481]
[u]湖泊[/u]
湖泊、水库景区北端有两个较大的水库型湖泊,洪湖水库和五湖水库,常统称洪五湖,库容量分别为1326万立方米和2240万立方米,水面最大时分别可达4000亩和7110亩。
小型水库共有21座,其中小型3座,即龙虎山镇的桥头岭、源里和上清镇的历山水库刊。大型18座,其中属龙虎山镇的为峨眉峰、何家坝、杨井山、王岭、十分塘、里兴塘、何益寺、乌龟塘、东塘、马尾窝、洪桥、钟鼓岩、泗源13座,属上清镇的为小笠源、铜钱岭、清塘、饶冢、五四5厘。
应天山东部(景区外)的彭湾乡白庙水库为中型水库,并有小型电站。
[u]瀑布[/u]
天门山瀑布群首先是三叠姊妹瀑,每叠落差约4米,宽亦4米,分别为紫胭瀑、紫芸瀑、紫英瀑;往峡谷里去就见青云瀑。依婆井圣井山阳源坑石涧泉水直冲而下,形成20余米高的瀑布。此外尚有云台山瀑布、峨眉峰瀑布、香炉峰瀑布、河豚堡瀑布等。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31d84ed4e361f49.jpg[/img]
地下水
龙虎山地下水资源丰富,尤其山区植被发育,基岩裂隙富水性好,地形切割较深,地下水循环条件好,地下水沿山坡运移不远便泻人溪涧、河谷。山区到河谷,地下水矿化度明显提高,呈中到偏弱酸性,软到微硬水,矿化度0.02g/L~0.704g/L,总硬度0.22~1.084德国度,pH值52~78,且无色、无味、无臭、透明,极少悬浮物,水温常在17℃~20℃之间。
[u]气候状况[/u]
龙虎山龙虎山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9℃),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11]
四季划分大致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lO℃之间至5月下旬为春季,约67天;自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之日至9月下旬为夏季,约122天;自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22℃之日至11月下旬为秋季,约62天;自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之日到第二年3月中下旬为冬季,约114天。四季起止日期及长短变化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本区南部山区与北部丘陵平原气温有一定差异,向南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春、夏两季始日相对推迟2~4天,秋、冬两季始日则提前2天,其中夏季天数减少64天,冬季天数增加42天,春季天数增加22天,秋季天数变化不大,山区有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0.6℃
[b]构造背景[/b]
龙虎山处于亚欧大陆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于西太平洋构造域、华南构造区、中生代信江断陷盆地中段南缘。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区内基底构造、盖层乃至中新生代盆地,均承袭了近东西的总体方向,并控制着不同时期盆地发育的类型与规模
[b]发育模式[/b]
(1)幼年期阶段,由于地壳的快速上升,水流(雨水、流水)沿着先期已形成的断裂、垂直节理不断侵蚀、下切,形成狭窄深沟和“一线天”式的障谷。
(2)壮年期阶段,因而巷谷崖壁开始缓慢的岩屑剥落与谷坡后退,近河谷地带形成红层密集型峰林,远河谷地带发育丹霞峰丛、残留方山石寨等壮年期丹霞地貌。
(3)老年期阶段,山体缩小,形成以河谷平原、孤峰残石、低缓谷坡、矮小浑圆残丘、准平原化为特征的老年期丹霞地貌
[b]区域地层[/b]
在龙虎山深层地壳中还隐伏着一条已经稳定的巨大的东西向深断裂带(萍乡—广丰深断裂带),上覆断陷盆地就是在这条古老的断裂带长期继承性活动,由最初的坳陷盆地发展到后来的断陷盆地,最后趋向稳定而形成的。南华板块的北部有一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武夷隆起”,龙虎山地区就在武夷隆起的北部边缘。
断裂构造
断裂带
德兴一东乡深断裂
鹰潭―安远深断裂
永修一鹰潭大断裂
地层与岩浆岩
地层该区出露地层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中、晚元古代的中、深变质岩系,二是早侏罗纪含炭质碎屑岩建造和晚侏罗纪的陆相火山岩,三是白垩纪的红色碎屑岩系。此外,沿河谷阶地及河湖平原有部分第四系沉积
[b]主要山峰[/b]
圭峰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21d8105c1e1ef6e.jpg[/img]
圭峰位于弋阳县南信江南岸,西距鹰潭35公里,地处三清山、龙虎山和武夷山之间。圭峰共有36峰,八大景观。圭峰原名龟峰,因山石相叠如龟,故名。
天门山
天门山位于上清镇南部5公里,最高峰海拔1300米。天门山属晚侏罗纪火山岩地貌,整个景区山坡陡险,谷地幽深,怪石遍布,森林茂密,巍峨壮观。
金熗峰
金熗峰位于天鹅湖东,又名碣石、杵臼石。金熗峰海拔118米,峰柱高约60米。
象鼻山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ecf4f47a9245f9e.jpg[/img]
象鼻山是长期受雨水冲刷溶蚀风化而脱落,造成崩塌残余型的石梁穿洞类景观。高约100米的山峰有一石梁凌空垂下,整个山体就像一只巨型石象在汲水。
排衙峰
排衙峰长约2公里,最高峰267.5米。排衙峰由多组山峰连接而成,是长期受水流冲刷侵蚀而形成的峰丛类景观,山势为南北走向,呈狭长型,最高峰海拔267.5米。从北至南的山峰主要有:北端的三清论道峰,中间的八戒梦仙峰、鲤鱼峰、状元峰、蜡烛峰,南端的大刀切峰等
[b]山名由来[/b]
龙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说,《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
[b]旅游景点[/b]
龙虎山旅游龙虎山主要风景区有上清宫景区、天师府景区、龙虎山景区、仙岩水岩景区、岩墓群景区、象鼻山排衙石景区、独峰马祖岩景区。
天师府,全称“清嗣汉天师府”,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恢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486b5dcabf5f96b.jpg[/img]
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简称上清宫。
[align=center][u][b][size=4]黄山[/size][/b][/u][/align]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thumb/15/03/14/214_20542791_c706f20ca493101.jpg[/img]
位置
黄山位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地跨东经118°01'—118°17',北纬30°01'—30°18',东起黄狮 ,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缓冲区面积490.9平方千米,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场(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和洋湖林场)的行政边界为界
[b]地质地貌[/b]
黄山经历了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结构。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花岗岩洞穴与孔道。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
黄山集八亿年地质史于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兼有花岗岩造型石、花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景观。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b]代表景点[/b]
四绝三瀑
[b]黄山四绝,是指中国安徽省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分别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b]
[b]黄山三大名瀑:“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 [/b]
奇松
奇松即形态奇特的松树。[b]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连理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b]
黄山名松上百,最著者为“黄山十大名松”: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bd1a8bc849d1fad.jpg[/img]
迎客松:位于玉屏楼东,黄山标志。
送客松:位于玉屏楼右。2005年冬天枯死。后于玉屏楼右翼再找到候补松树。
蒲团松:位于莲花溪谷。
竖琴松:位于卧云峰侧北坡。
麒麟松:位于清凉台。
探海松:位于天都峰的鲫鱼背旁。
接引松:位于始信峰。
连理松:位于散花坞与始信峰中间。
黑虎松:位于北海至始信峰岔道口。
龙爪松:位于始信峰。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thumb/15/03/14/214_20542791_0745171eebe4f26.jpg[/img]
西海景区还有经胡志明起名的团结松。
怪石
黄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各异。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黄山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怪石,其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
奇松怪石,位于北海的梦笔生花、以及“喜鹊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药、苏武牧羊、飞来石、猴子望太平(猴子观海)等。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e179e36d4cbd570.jpg[/img]
云海
自古黄山云成海,是云雾之乡,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
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3e18780ec0fed6c.jpg[/img]
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是黄山的又一奇景。
温泉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bfd02956be04b12.jpg[/img]
黄山温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出,与桃花峰隔溪,是经游黄山大门进入黄山的第一站。温泉每天的出水量约400吨左右,常年不息,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属高山温泉。黄山温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肤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三瀑
黄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飞瀑、2湖、1池。黄山之水,除了温泉之外,尚有飞瀑、明荃、碧潭、清溪。
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并称为黄山三大名瀑。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af7b742d8466f5b.jpg[/img]
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流出,清泉分左右走壁下泻,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观赏地点在温泉区的“观瀑楼”。
九龙瀑,源于天都、玉屏、炼丹、仙掌诸峰,自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分九叠倾泻而下,每叠有一潭,称九龙潭。古人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是黄山最为壮丽的瀑布。百丈瀑在黄山青潭、紫云峰之间,顺千尺悬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近有百丈台,台前建有观瀑亭。
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淞,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淞。
玉屏景区
黄山玉屏风光黄山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前山就是指这一景区。沿途有“蓬莱三岛”、“百步云梯”、“一线天”、“新一线天”、“鳌鱼洞”等景观。
玉屏楼地处天都、莲花之间,这里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黄山绝佳处之称,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楼左侧,右侧有送客松,楼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玉屏卧佛“在峰顶,头左脚右。峰石上刻有毛泽东草书“江山如此多娇”。楼东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帅的“风景如画”和刘伯承元帅所做的《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30米,古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天都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
莲花峰,位于玉屏楼北,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8米。从莲花岭至莲花峰顶约1.5公里,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
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鳌鱼洞,到鳌鱼峰,此峰高1780米。 下鳌鱼峰是天海,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为黄山之中心位置。在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长着很多植物物种,黄山园林部门利用气候条件,创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园。天海近旁有海心亭、凤凰松等著名景点。
[b]北海景区[/b]
黄山北海景区是黄山景区的腹地,在光明顶与始信峰、狮子峰、白鹅峰之间,东连云谷景区,南接玉屏景区,北近松谷景区。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开阔地带,面积1316公顷。北海群峰荟萃,石门峰、贡阳山,都属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峰。海拔1690米的狮子峰在景区之中,峰上的清凉台是观赏云海和日出的最佳之处。
温泉景区
黄山温泉景区古称桃源仙境,一般来说游览黄山均乘车至此,现为黄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
黄山风光左右。
慈光阁,原为慈光寺,古称朱砂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普门和尚改名为法海禅院,名声渐大,传入宫廷,并于万历三十八年钦赐“护国慈光寺”。现为黄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
白云景区
黄山白云景区位于黄山西部,面积1655公倾,南起云门溪上的续古桥,北至伏牛岭,东起云际、石人二峰,西至双河口畔。景区以钓桥庵为中心,钓桥庵位于石人峰下,白云、白门两溪汇合处,海拔610米,钓桥庵又名白云庵,明前为道院,清康熙间改为佛庵,后沿用地名至今。为将白云景区、松谷景区和北海景区联为一体,黄山管委会组织开发了新景区——西海大峡谷。“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的黄山西海大峡谷是黄山又一绝胜处,景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
松谷景区
黄山松谷景区地处松谷景区位于黄山北坡,是狮子峰、骆驼峰、书箱峰、宝塔峰之间的山谷合称。
由芙蓉岭徒步上山,需蹬爬6500余级石阶,海拔高差1100米。游览松谷景区可以观赏到芙蓉峰、丹霞峰、松林峰、双笋峰等山峰,仙人观海、仙人铺路、老虎驮羊、关公挡曹、卧虎石等怪石,翡翠池、五龙潭等水景,芙蓉居、松谷禅林等古建筑。
云谷景区
云谷景区位于黄山东部,海拔高度仅890米,是一处谷地。宋代丞相程元凤曾在此处读书,故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严漫游至此,应掷钵禅僧之求,手书“云谷”二字,此后禅院改名云谷寺。云谷主要景点有云谷山庄、古树、怪石、“九龙瀑”和“百丈泉”。
[b]景点文化[/b]
历史文化
历史地位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奇景代表着江淮山河之美。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文化底蕴
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
自古以来,人们游览黄山,建设黄山,歌颂黄山,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概括起来就是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
黄山现有楼台、亭阁、桥梁等古代建筑100多处,多数呈徽派风格,翘角飞檐、古朴典雅,其中听涛居位于人字瀑前、紫云岩上侧,曾是张学良将军的幽禁之所。
黄山现存历代摩崖石刻近300处,篆、隶、行、楷、草诸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尽有。字径6米,“平”字一竖竟长达9.4米,世所罕见。字体遒劲有力,潇洒自如,从200多米高的悬崖上顺势而下,气势磅礴。
历代文人雅士在观赏美景的同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就有2万多篇(首)。
[b]唐代诗人李白游览黄山时留下的“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b]”的诗句,至今仍在传诵。美丽神奇的黄山孕育了“黄山画派”,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画派,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采用独特的泼墨新技法,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艺术佳作
[b]黄山由来[/b]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yī)山”。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曾在此炼丹而得名。
黄帝又称轩辕氏,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带领我们的祖先养蚕、制造舟车。时光飞逝,黄帝到了老年,可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办:河流需要治理,土地需要开垦,禽兽需要驯化等等。为了长生不老,多为百姓办好事,黄帝便派浮丘公为他寻找炼丹的地方。浮丘公走了三年才回来,告诉黄帝:“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叫黟山,那里可以炼丹。”
于是,黄帝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来到黟山,垒石造屋,又砌炼丹炉,然后去采集炼丹所需的草药。
黟山有七十二座陡峭的山峰,有的地方连猴子也难上去,可轩辕黄帝却踏遍了每一寸山崖。到后来,所备的粮食吃完了,只能靠摘野果充饥,很多人忍受不了那份苦,偷偷跑走了,最后只剩下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
他们经过九年千辛万苦的寻找,才采集齐炼丹所需的草药,又打了一眼井,掘开清冽甘甜的山泉,这才开始炼丹。三年过去了,原来准备好的柴快要烧完了,仙丹还没炼成,炼丹台附近的树已被砍光,浮丘公和容成子只得到远处去砍柴,黄帝一人看守炉火。黄帝把最后一块松柴填进了炉膛,浮丘公和容成子还没回来,眼看火势越来越小,一旦熄灭,将前功尽弃。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里当柴烧,终于炼成了仙丹。这时浮丘公和容成子也赶了回来,把黄帝的腿从火里救了出来。三个人吃了仙丹,果然脱胎换骨,飘然成仙了。
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人们就叫它“黄山”了。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桃花溪中还有他们炼丹时用过的丹井、药臼
[b]旅游指导[/b]
观景佳处
黄山最新登山线路图观日出最佳地点:清凉台、曙光亭、狮子峰、始信峰、丹霞峰、光明顶、鳌鱼峰、玉屏楼。
看晚霞最佳地点:排云亭、丹霞峰、飞来石、光明顶、狮子峰。
看云海最佳地点:玉屏楼观前海、清凉台观后海、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看西海、光明顶看天海。
看雪景最佳地点:北海、西海、天海、玉屏楼、松谷、云谷和温泉。
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皆宜。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松。
风景区索道
黄山风景区索道运行时间为冬季08:00-16:00,其他季节06:30-17:00
玉屏索道(前山):游客从前山登山步行要上行15华里,经过了3个小时才能到达精华景区,乘坐索道只需6-10分钟,就能到达。
云谷索道(后山):云谷新索道上站位于白鹅岭东北侧的山凹处,下站位于云谷索道线路北侧的另一个山谷中,上下高差775米、总长2642米。新索道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索道设备,每小时可运客1200人。
太平索道(北门):索道上站设在西海景区排云亭右侧的松林峰,下站设在松谷景区的松谷庵,全线斜长3709米,高差1014.5米,沿线设有6座支架,其中最大跨度为1513.6米。索道型式为双承载单牵引二线往复式,车厢容量为100+1人,速度为10米/秒,单程运行时间为8分钟,单向运输量每小时600人
[b]黄山特产[/b]
茶叶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均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被选为国家外交名茶。歙县年产茶叶1万多吨,在全国各县名列前茅。
香菇:
有平菇、厚菇、花菇之分,以野生花菇为上品。香菇肉厚味鲜,营养丰富,是食物中的珍品。香菇有多种特殊功效,民间常用来辅助治疗小儿天花、麻疹及解毒、降血压。
石耳
黄山之“山珍”,形状与木耳相似,稍大,既可佐食,亦可药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石耳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煨肉或炖鸡,鲜美可口。
蕨菜
蕨菜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山区草坡、林间空地和林缘地带,当其嫩叶还处于卷曲未展时,采摘下来,可作鲜食,也可盐腌,还可干制。黄山蕨菜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徽州贡菊:
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既可泡茶饮用,也可配药,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效,可治伤风感冒、疔疮肿毒、血压偏高及
蕨菜动脉硬化等症。徽州贡菊,原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民间传说是宋代徽商从浙江德清县作为观赏艺菊引发的。以后发现药用价值,这一带农户广为种植,金竹岭由此闻名远近。清光绪年间成为贡品。
徽州雪梨
主要产地在歙县,栽培始于宋代,历代均被列为贵重果品。徽州雪梨外形美观,皮薄肉细,汁多香甜,脆嫩可口,曾在1934年的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章。
三潭枇杷
歙县早在宋代就有枇杷栽培,经历代繁衍培育,逐渐形成以该县境内新安江沿岸的漳潭、绵潭、瀹潭三个自然村为著名产地的“三潭枇杷”这一优良品种。三潭枇杷,果大肉厚,味甜多汁,外形美观,是素享盛名的传统佳果。
黄山猕猴桃
野生水果,民间称作“杨桃”,黄山市境内山区均产,资源十分丰富。黄山风景区猕猴桃果香味重,汁多而甜。据医学研究,黄山猕猴桃的营养价值比柑桔高5-10倍,比苹果高19-83倍,比梨子高32-139倍,被誉为“水果之王”。
歙县金桔
[attachment=11339483]
柑桔中的一个独特品种,桔形小于黄岩蜜桔,大小同四川红桔相似,颜色呈金黄色或金红色。歙县金桔比红桔甜,因香气足,素有“一树金桔十里香”之称。歙县街口、溪口、正口等乡镇出产的“三口金桔”是歙县金桔的后起之秀。
黟县香榧
主要产地在黄山西南群峰中的泗溪。这里的香榧分为两种:一种是个头大,一头尖的;另一种是个头小而圆的,被称为“和尚榧”。“和尚榧”壳薄,榧衣易脱落,果仁香酥可口,还可以切成片,这种榧的果仁历史上曾作为贡品
[b][size=4][u][align=center]九华山[/align][/u][/size][/b]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c849853165f7b7c.jpg[/img]
九华山,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接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南接黄山风景区,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之一。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九华山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现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于唐天宝年间(742(壬午年)~756)改名九华山。方圆100公里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
[b]历史沿革[/b]
南朝时,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数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b]《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b]
[b]李白吟九华山诗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b]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b]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b]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
九华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它处处有景,人移景换,清代时概括有“九华十景”。
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f286e4e7573182d.jpg[/img]
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时景、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b]水文[/b]
水文特征
九华山河溪,属长江水系一、二级支流的中、上游段,从山体中心部位呈放射状向外流出,镶嵌在山地、丘陵之间。
规模最大的为九华河和青通河,它们均为长江一级支流,沿断层和岩层接触带发育。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204792ac26d1055.jpg[/img]
山南以陵阳河和喇叭河规模最大,均向南汇入太平湖,经青弋江入长江。
九华山地流出的河流河谷纵剖面呈阶梯状,多裂点、陡坎,形成许多蔚为壮观的飞瀑,如龙池瀑、九子泉、舒姑泉等。河谷横剖面多呈峡谷和谷中谷状态,两岸奇峰夹峙,显得分外险峻。特别是龙溪(九华河的一段),从龙池到二天门,一连作了五次转折,常在端点形成碧水深潭,联贯在一起成晶莹璀璨的串珠,故有“一水自萦绕,五星相贯联”之称。
每年雨季,山水迸泻,形成飞瀑,瀑布奔腾,冲激成潭,潭溢而又成溪泉。古人有诗赞曰:“一夜风雨过,遍山满飞龙。”九华山溪流以五溪最为著名,五溪是龙溪、舒溪、澜溪、漂溪和双溪的合称,汇流注入九华河。汇流处为五溪镇,是出入九华山之门户,青山映绿水,绿水浮青山,一派江南风光。瀑布以碧桃潭最为著名,被誉为九华山第一大瀑。
[b]流域情况[/b]
九华河,起源于九华山分水岭北侧,又称五溪河、梅埂河。属长江Ⅰ级支流,跨青阳、贵池两县(市)。九华河发源于九华山七贤峰北麓,众多山峰下的涧水汇成溪水,称为龙溪,向北流经九华山风景区的闵园、九华街、乔庵、龙池、二圣,至青阳县庙前镇,始称九华河。入江段又称梅埂河。因龙溪、漂溪、双溪、舒溪、澜溪汇入九华河,故又称五溪河。河道全长39公里,河床底宽30-60米左右,流域面积206平方公里。水质纯净,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九华河的源头为树枝状分布的溪涧,谷床陡峻,雨过则洪。庙前以下,河床逐渐变平缓。正常年径流量5.41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可达8.43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为4.22亿立方米。可灌溉农田2.5万亩。河道泄洪能力312立方米/秒。
九华山的山体基岩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山高坡陡,土壤含砂量大,结构力差,极易引起水土流失,造成河道严重淤塞;洪水季节,堤防常被冲溃,形成内涝。为控制水灾并有效地利用水源,上游峡谷处建有多座小型水库和电站。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704f8ee99a85d2c.jpg[/img]
青通河,长江I级支流。源于九华山东麓岔家岭附近的芙蓉溪、九子溪。自南向北流经朱备、蓉城、源桥、粽子店、童埠、新河口至铜陵市境内的大通镇入长江,全长53公里。河床宽20-80米,河口宽200米。河水流速在蓉城附近为0.5-1.5米/秒,最大流量为450立米/秒,最高水位为19.40米。上游河床多砾石、卵石、粗砂;中游河床弯曲,流势平缓;下游湖泊沼泽洼地,流水不畅,淤积严重,汛期长江水顶托至青阳县城蓉城镇,下游沿河两岸水灾频繁。从1971年起,全流域以疏浚河道为主,兼及农田水利建设,修筑青(阳)童(埠)公路,发展黄砂生产和灭螺防病等。
喇叭河:起源于九华山分水岭南侧,青阳县南阳乡境内。源自天台峰南的黄石溪、清阡溪,经南阳湾,汇东溪、华溪、考坑溪诸水,向东南方向至石台县六都注入太平湖。全长28公里,河床宽8-15米,属山涧溪流河,水位暴涨暴落。正常流量在0.2-0.6立方米/秒。河床陡峻,上游建有多梯级电站。两岸发育有石灰岩溶洞,以神仙洞、鱼龙洞最为著名。
[b]地质[/b]
地质地貌
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白际山系)之一。在大地构造上地处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坳中部。九华山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都十分发育,岩浆活动也很频繁。九华山主体是由花岗岩体组成强烈断隆带,它的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部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
地质结构
九华山的隆起幅度,从核心部位向边缘逐级下降。核心部位花岗岩体形成陡悬式中心峡谷区,奇峰、怪石也多分布于此。外围山地由硬度较花岗岩为小的花岗闪长岩和沉积岩组成,易被冲刷蚀低。故整个九华山体由众多高度参差、错落有致、形态万千、大小悬殊的中山、低山和丘陵组成。
地形结构
九华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风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现存寺庙99座,佛像万余尊。著名的寺庙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达千余件。山中还有金钱树、叮当鸟、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
[b]风景名胜[/b]
圣山缘起
九华山开辟为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成为一千多年来僧侣及大众的朝圣地,缘起于新罗国僧人“金地藏”的修道故事。
九华山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王族金乔觉(696 —794年),24岁时削发为僧,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求法,经南陵等地登上九华,于山深无人僻静处,择一岩洞栖居修行。当时九华山为青阳县闵员外属地,金乔觉向闵氏乞一袈裟地,几亩或数顷都不在话下,何况只是区区一袈裟地,闵氏自然不暇思索、慷慨应允,此时只见金乔觉袈裟轻轻一抖,不料展衣后竟遍覆九座山峰。这使闵员外既十分诧异,又大开眼界、叹未曾有,由静而惊,由惊而喜,心悦诚服地将整座山献给“菩萨”,并为持戒精严、艰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庙宇,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金大师有了修行道场和收徒弘法的条件。金乔觉由此威名远扬,许多善男信女慕名前来礼拜供养。连新罗国僧众闻说后,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闵员外先让其子拜高僧为师,遂后自己亦欣然皈依、精进修行。至今九华山圣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氏父子。
金乔觉驻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794年),于九十九岁高龄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根据金乔老的行持及众多迹象,僧众认定他即地藏菩萨化身,遂建石塔将肉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他为“金地藏”菩萨。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由此名声远播、誉满华夏乃至全球,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的地藏应化圣地。
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宫、双溪寺。神光岭肉身殿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
历经唐、宋、元各个时期的兴衰更迭,九华山佛教至明初获得显著的发展,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有寺庙300余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今存寺庙90余座(其中9座列为全国重点寺院,30座列为省级重点寺院),有僧尼近600人,自唐代至今,九华山自然形成的僧人肉身达15尊,现可供观瞻的有5尊,其中一尊仁义师太肉身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比丘尼肉身,佛像6300余尊,藏历代经籍、法器等文物2000余件。
真身宝殿
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银重修地藏塔殿,赐额“护国肉身宝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殿宇。咸丰七年(1857)大部分殿宇遭兵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1914年殿宇重修。1917年,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1955年和1981年又经两次重修。建筑面积为705平方米。 肉身宝殿,俗称“肉身殿”,又称“肉身塔”,坐落在九华山神光岭(老爷顶)上,为佛教徒朝谒九华圣地的主要场院所,这里因主供地藏菩萨,故与一般佛寺不同。因地藏为幽冥教主,佛门大菩萨,故地位在阎王之上。这里的地藏像与众不同,身躯高大,骨瘦如柴,是其苦修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在地藏造像中可谓独一无二。
九华山肉身殿是典型的宫殿建筑,殿高15米,门朝西南,红墙森严,巍峨雄壮。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站在台阶之下,举目仰望,可见南门厅上两块匾额。上额书“肉身宝殿”,下额书“东南第一山”。塔东侧有明刻石碑《地藏圣迹碑记》,为明万历年间刘光复所撰写。与塔基相平处横一巨石,似人工洞顶,南面镌刻“磐石常安”横幅;北面雕着“神光异彩”四字。
大殿四周回廊上方雕梁画栋,仙鹤、麋鹿等珍禽异兽,牡丹、灵芝诸鲜花奇草,栩栩如生、鲜艳夺目。回廊有石柱20根,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楹联,北边是:“誓度群生离苦趣,愿放慈光转法轮”。南边两副,一副题着:“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极天高海月升”;另一副是:“福被人物无穷尽,慧同日月常瞻依”。两副对联的首字连读是“心目福慧”,表示“心中目前”不离地藏、终能修到“福慧”圆满。
此殿庄严雄伟,是塔殿式建筑,上盖铁瓦,四角有宫殿式翘檐。殿宇面阔三间,进深16米,地面平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玉塔基,上矗七层八面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层八面皆有佛龛,每龛均供奉地藏金色坐像,共大小不等五十六尊,塑造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塔外为汉白玉神台,上有双手捧圭的十殿阎罗立像,朝奉着“幽冥教主”地藏菩萨。塔基四角有回柱顶梁,塔内是供奉金地藏肉身的三级石塔。塔前悬着镂空八角琉璃灯,终年不分昼夜灯火长明。
九华街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599c9de32def68c.jpg[/img]
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主要寺庙也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
九华山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学校、旅店、商店、农舍,游人可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瑕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瑕和尚的装金肉身。
圆通寺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thumb/15/03/14/214_20542791_d76006e40faba9e.jpg[/img]
圆通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青阳县城向西南六
公里处),“莲花峰”东边山腰的平顶上,系地藏王菩萨金乔觉东渡入唐,卓锡九华一袈裟之地,属九华山佛教协会九十九座开放寺庙之一。圆通寺始建于明朝初期年间,历史悠久,据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战乱时期,来九华山后山,带领将军察看地形,见山势峭拔,四季烟云飘渺,每逢秋高气爽,晨雾缭绕,红叶满山,群峦叠翠,环境优雅,宛如世外桃源,常有“莲峰云海”美景显灵,实为修道参禅,修身养心的宝地,遂在此建庙供佛。
化城寺
化城寺四周环山如城,是九华山的开山主寺,历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萨道场,是九华的“总丛林”。位于九华街,坐落在芙蓉山下。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莲池,名月牙池,传说为当年地藏放生池。
九华河
灵山九华山;圣水九华河。九华河漂流旅游景区位于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入口处,上接九华山大佛像景区,下连九华山风景区山门牌坊,(庙前六泉口至五溪望华寺,全长四公里)是进入九华山主景区的必经之地。金乔觉当年即是由此溯九华河而上,卓锡九华的。
莲花峰
莲花峰位于九华山北部,海拔937米。主峰兀立,峰顶削尖,万瓣叠嵌,气势峭拔。远眺石骨花胎,如含苞待放的莲花。
主要景点有乔觉禅林、神仙叨酒、云门峰等。
十王峰
九华山最高峰,海拔1342米,其次为七贤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云海翻腾,各展雄姿,气象万干。
九华山山水风景最著者,旧志载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此外,还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梵宫、花台锦簇、狮子峰林、青沟探幽、鱼龙洞府、凤凰古松等名胜。
天台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使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山陵园
九华山陵园距九华山主景区六公里,规划占地500亩,一直坚持以文明殡葬为主题,走特色景区路线、打造一流的生态陵园为目标来发展陵园。
大愿文化园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是九华山打造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和国际重要佛教道场的标志性工程—99米地藏王菩萨露天大铜像,地藏圣像突出了五个世界之最,一是地藏圣像为世界最高;二是采用世界最大汉白玉莲花;三是选用世界室外最大琉璃墙;四是佛光池为世界最大,直径为99米,深度只有20厘米,池底全部铺以金色马赛克的佛光池堪称世界第一。
九华山白云禅林
白云禅林位居九华山莲花佛国西部的凤云山中,茂林修竹,风光秀丽,环境幽雅。凤翥朝东,其西低凹,每遇气候变化,山凹白雾翻腾,继而弥漫九华,所谓“白云深处有奇观”,即指于此。 据《福地考》载,汉有窦子明者,在此修炼,功成,飞生成仙;又载,晋葛洪炼丹,亦成于此。原名“白云观”,汉代以前这里便是有名的道教道场,唐贞元十年因韩国高僧金乔觉圆寂,感应强烈,山石崩摧,灵异遍九华,徒弟遵金乔觉为地藏王菩萨之化示,故白云改称白云禅林,香火隆盛。佛有高僧,道有飞仙,可谓人杰地灵。
九华山平坦禅寺
九华山平坦禅寺坐落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境内,于明代咸化年间(1465年-1487年)由开山僧显玉建。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被毁后由开通募修。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常住僧人百余人,寺院钟鼓常鸣,香火鼎盛时期建有山门殿,放生池,地藏殿,僧寮房寺,建国后由僧宏胜,唯定住持。九华山平坦禅寺建成后将成为十方净土专修道场,供四众弟子研究佛法、弘扬佛法、修身养性、临终助念、持名念佛之活动中心
风俗习惯
1、九华山风景区风景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莲花佛国”之称,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到佛教圣地游览,要入乡随俗,尊重宗教信仰,进入寺庙切不可出言不逊,在街上如果遇到僧侣请让他们先行,以示尊敬。不要随意向僧侣打听他们出家的缘由、日常的生活等敏感问题,这是很大的忌讳。
2、九华山风景区名寺名庙,分布较广,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1),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师傅”,对主持僧人称其为“方丈”、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2),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3),忌谈吐不当:与僧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4),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3、进门:游客应当从左右两边的庙门进去,因为从中间的门槛跨进去,甚至站在或坐在门槛上,都是对佛祖菩萨的大不敬。
4、礼佛:拜佛时先双手合十,然后在佛像前右手蒲团跪下,然后将双手掌心向上与肩同宽,头叩下至蒲团,头抬起来时手掌翻过来伏在地,起身再合十。
5、上香:如果是信徒,不必多说,自然是在香炉里插三根香,所谓“烧三炷高香”。如果仅仅是随缘,也一定要插正,否则会被视为对佛祖不敬的。
6、登山:不要穿硬底皮鞋,较轻便的运动鞋、旅游鞋和胶底布鞋才是正选,最好再穿一双厚袜子,防止磨出水泡来。九华山风景区的索道共有两处,百岁宫缆车和天台索道,如果步行上百岁宫则需要一小时,步行下来只需要30分钟,基本上只选择上行就可以了;天台景区主要是为了观赏山顶的天台禅寺,如果完全走上去会非常消耗体力,大约会比乘坐索道多走3.5个小时的上山路,如果乘坐索道,就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剩下的一千多个上山台阶就不那么困难了。
7、用餐时先问清价格再点菜,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8、九华山风景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雾天气较多,景区内酒店条件有限,有条件不好及潮湿之状况,要敬请客人体谅与谅解。
9、九华山风景区内景区交通车属于公交性质,一般是车满才走。如果车没满就是十五分钟一班。
10、九华山住宿要仔细了解情况,有些地方的质量还是较好的,有些地方就不一样,只能说这么多了,建议网上订房较为方便安心。
[b]购[/b]
九华山僧俗共处,在九华山街上有着众多的商铺,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的采购旅游纪念品。九华山特产中的云雾香茶,以“九华毛峰”、“地藏雀舌”和“东崖雀舌”名气最大;九华折扇在明代就已跻身名扇之林,清代是朝廷的贡品,有20多个品种,畅销于国内外市场;黄精有许多药用功效,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此外,九华山土特产还有金地茶、石耳(石皮)、竹笋、笋尖等,工艺品有竹编工艺品、瓷玉铜器等,也很受游人欢迎。至于佛物,对游客来说,也是来此佛国很好的纪念品。佛物有香袋、佛碗、佛珠、木鱼、经书、佛教音乐带(《五会念佛》、《地藏王》、《观世音》、《释迦牟尼》、《佛缘》)等。
九华佛茶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b6299bf53ae61b8.jpg[/img]
九华佛茶乃九华山名优特产之一,这里的茶场海拔高度近千米,群峰相拥,松竹成林,飞泉润谷,芳草吐香。
黄精
在九华山普遍生长,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又名“鸡头参”、“老虎姜”。
葛粉
九华山野生植物葛藤,根部富含淀粉,榨洗出白粉即为“葛粉”,其性凉、味甘,洁白如玉,清凉爽口,是夏季消暑的天然绿色食品。食法一般是先用少许凉水将葛粉拌匀后,再冲入开水即成,亦可以制成圆子、粉条等配菜烹饪。常食葛粉能清心明目,消火健身。为上等旅游保健食品。
竹笋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1e9491ccd8075c4.jpg[/img]
俗名“竹萌”、“芽芽”。九华山盛产毛竹和元竹,冬春笋芽出土,山农将部分不易成竹的笋芽采回,加工成笋干、笋尖、笋衣或笋片。竹笋味鲜可口,历来为九华山名特产。今九华街大小商店销售给旅游者的竹笋制品不仅品种多且数量大,极受欢迎。
竹编工艺
九华山盛产毛竹,质地优良,为竹制品生产和加工提供有充分的条件。传统的竹制品有竹椅、竹床、竹筷、竹碗、竹笔筒等,制作精细,常镌刻寺院、山峰、奇石等图案,久负盛名。香客、游人常选购作纪念品或馈赠礼品。
冰姜
主要原料是生姜的白糖,经过9道工序制成,是人们喜爱的佐茗食品,九华山一些商店和农户均有出售。
石耳
多年生植物,是一种真菌和藻的复合有机体。分布在高山悬崖上,俗称“地皮”。阴雨天像菇,故当地人又称“地菇”。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是高级绿色食品,产量不多,供不应求。
[/td][/tr][/table]
[align=center][size=4][b]庐山[/b][/size][/align]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attachment=11339474]
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庐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attachment=11339473]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b]地形地貌[/b]
庐山地处江南台背斜与下杨子坳隐的交接带,区内地层除三叠纪外均有系统的出露,构造明显,展现出地壳演化的主要过程。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众多的山峰。庐山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当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鄙阳盆地进一步发展,继而形成鄱阳湖。
北部以招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
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山上和山麓地带都存在着古地面。在庐山与长江的交接地带、鄱阳湖的形成与扩张、塑造出一系列独特的湖滨地貌,与之相连,长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变,湖洲交错的鄱阳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种地貌的汇集,表现出极高的地理地质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
[b]历史文化[/b]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
[b]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b];[b]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b];[b]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b],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
庐山,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
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b]。
[attachment=11339475]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
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
[b]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
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
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
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华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
[b]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b]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
[attachment=11339476]
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文人墨客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科学家们对庐山进行科学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谛。
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冰期之庐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从而开创了第四纪冰川学说,又由此而引发中外学者对庐山第四纪冰川的学术论争,从而演奏出一部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世纪交响曲。
[b]建筑[/b]
庐山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
庐山是中外闻名的避暑胜地,现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00余栋。
美庐别墅、原歇尔曼别墅、原威廉斯别墅等已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庐山有这样大规模的“世界村”。
[attachment=11339477]
[b]地方特产[/b]
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庐山特产可以概括为“一茶三石”。
[attachment=11339482]
庐山石鸡:庐山石鸡是一种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庐山石鸡昼藏石窟,夜出觅食。形体与一般青蛙相似,但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约一斤左右。
庐山石鱼:庐山石鱼体色透明,无鳞,体长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锈花针长短差不多,就是长上七至八年,长短也不超过一寸,故又名锈花针。
庐山石耳:庐山石耳与黑木耳同科,是一种野生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于它形状扁平如人耳,又附着在岩上生长,所以称之为“石耳”。石耳营养价值极高,内含很多的肝糖、胶质、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是一种高蛋白滋阴润肺之补品。
[b]旅游景点[/b]
外围有:观音桥、东林寺、秀峰、白鹿洞书院、汉阳峰、小天池。
主体旅游景点主有:美庐别墅、庐山会议会址、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涯、石门涧、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芦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园、大口瀑布、三叠泉、五老峰。
辐射景点有:狮子洞、鞋山、龙宫洞、石钟山、庐山西海(千岛湖、观音岛、鲁溪洞、神雾山、弥陀寺、太平山、茶岛、九宫山)等。
自然景观有:庐山云雾、断崖峭壁等。
[attachment=11339478]
旅游提示
庐山旅游交通十分方便,航空、水运、铁路、公路已形成庐山的立体交通网络。旅游交通
航空:南昌、九江庐山机场,每天均有航班往返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昆明、青岛、厦门、海口、汕头、温州、珠海、福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大中城市。航空、铁路售票均已全国电脑联网,可预售全国各地飞机、火车票。
水运:长江沿线每天有近二十个班轮停靠九江。
铁路:可自京九线、武九线及武汕线抵九江或庐山站。
[align=center][b][u][size=4]龙虎山[/size][/u][/b][/align]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ttachment=11339479]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b]地形地貌[/b]
龙虎山、龟峰包含了中国亚热带湿润区丹霞单体与群体的重要形态类,形态类型的多样性造就了丹霞峰林地貌组合和象形丹霞景观的独特性。
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群体形态类型以侵蚀残余的平顶型和圆顶型峰丛;泸溪河近岸带和龟峰以峰林型丹霞地貌为标志,是宽谷疏散型丹霞峰林地貌的模式地
[attachment=11339480]
[b]地貌成因[/b]
依据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方式,地貌成因可大致划分为:雨水侵蚀型、流水(河流)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和溶蚀溶洞型等5个类型
[b]水文特征[/b]
[u]河流[/u]
信江位于龙虎山北部外围,流经鹰潭市区,由东向西并在市区折向北、西经余江、余干两县后流人鄱阳湖。信江平均坡降0.44‰,平均年径流量3721亿立方米,水面宽250~600米,常年可通航15~30吨机帆船。
上清河(泸溪)龙虎山景区内的一条骨架水流,区内长约43公里,从南东至北西流贯全区,平均年流速O29米,秒,流量2075立方米/秒。其下游在余江县境内称白塔河并流人信江;其上游源于资溪县高阜山,名泸溪。
[attachment=11339481]
[u]湖泊[/u]
湖泊、水库景区北端有两个较大的水库型湖泊,洪湖水库和五湖水库,常统称洪五湖,库容量分别为1326万立方米和2240万立方米,水面最大时分别可达4000亩和7110亩。
小型水库共有21座,其中小型3座,即龙虎山镇的桥头岭、源里和上清镇的历山水库刊。大型18座,其中属龙虎山镇的为峨眉峰、何家坝、杨井山、王岭、十分塘、里兴塘、何益寺、乌龟塘、东塘、马尾窝、洪桥、钟鼓岩、泗源13座,属上清镇的为小笠源、铜钱岭、清塘、饶冢、五四5厘。
应天山东部(景区外)的彭湾乡白庙水库为中型水库,并有小型电站。
[u]瀑布[/u]
天门山瀑布群首先是三叠姊妹瀑,每叠落差约4米,宽亦4米,分别为紫胭瀑、紫芸瀑、紫英瀑;往峡谷里去就见青云瀑。依婆井圣井山阳源坑石涧泉水直冲而下,形成20余米高的瀑布。此外尚有云台山瀑布、峨眉峰瀑布、香炉峰瀑布、河豚堡瀑布等。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31d84ed4e361f49.jpg[/img]
地下水
龙虎山地下水资源丰富,尤其山区植被发育,基岩裂隙富水性好,地形切割较深,地下水循环条件好,地下水沿山坡运移不远便泻人溪涧、河谷。山区到河谷,地下水矿化度明显提高,呈中到偏弱酸性,软到微硬水,矿化度0.02g/L~0.704g/L,总硬度0.22~1.084德国度,pH值52~78,且无色、无味、无臭、透明,极少悬浮物,水温常在17℃~20℃之间。
[u]气候状况[/u]
龙虎山龙虎山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9℃),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11]
四季划分大致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lO℃之间至5月下旬为春季,约67天;自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之日至9月下旬为夏季,约122天;自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22℃之日至11月下旬为秋季,约62天;自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之日到第二年3月中下旬为冬季,约114天。四季起止日期及长短变化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本区南部山区与北部丘陵平原气温有一定差异,向南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春、夏两季始日相对推迟2~4天,秋、冬两季始日则提前2天,其中夏季天数减少64天,冬季天数增加42天,春季天数增加22天,秋季天数变化不大,山区有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0.6℃
[b]构造背景[/b]
龙虎山处于亚欧大陆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于西太平洋构造域、华南构造区、中生代信江断陷盆地中段南缘。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区内基底构造、盖层乃至中新生代盆地,均承袭了近东西的总体方向,并控制着不同时期盆地发育的类型与规模
[b]发育模式[/b]
(1)幼年期阶段,由于地壳的快速上升,水流(雨水、流水)沿着先期已形成的断裂、垂直节理不断侵蚀、下切,形成狭窄深沟和“一线天”式的障谷。
(2)壮年期阶段,因而巷谷崖壁开始缓慢的岩屑剥落与谷坡后退,近河谷地带形成红层密集型峰林,远河谷地带发育丹霞峰丛、残留方山石寨等壮年期丹霞地貌。
(3)老年期阶段,山体缩小,形成以河谷平原、孤峰残石、低缓谷坡、矮小浑圆残丘、准平原化为特征的老年期丹霞地貌
[b]区域地层[/b]
在龙虎山深层地壳中还隐伏着一条已经稳定的巨大的东西向深断裂带(萍乡—广丰深断裂带),上覆断陷盆地就是在这条古老的断裂带长期继承性活动,由最初的坳陷盆地发展到后来的断陷盆地,最后趋向稳定而形成的。南华板块的北部有一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武夷隆起”,龙虎山地区就在武夷隆起的北部边缘。
断裂构造
断裂带
德兴一东乡深断裂
鹰潭―安远深断裂
永修一鹰潭大断裂
地层与岩浆岩
地层该区出露地层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中、晚元古代的中、深变质岩系,二是早侏罗纪含炭质碎屑岩建造和晚侏罗纪的陆相火山岩,三是白垩纪的红色碎屑岩系。此外,沿河谷阶地及河湖平原有部分第四系沉积
[b]主要山峰[/b]
圭峰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21d8105c1e1ef6e.jpg[/img]
圭峰位于弋阳县南信江南岸,西距鹰潭35公里,地处三清山、龙虎山和武夷山之间。圭峰共有36峰,八大景观。圭峰原名龟峰,因山石相叠如龟,故名。
天门山
天门山位于上清镇南部5公里,最高峰海拔1300米。天门山属晚侏罗纪火山岩地貌,整个景区山坡陡险,谷地幽深,怪石遍布,森林茂密,巍峨壮观。
金熗峰
金熗峰位于天鹅湖东,又名碣石、杵臼石。金熗峰海拔118米,峰柱高约60米。
象鼻山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ecf4f47a9245f9e.jpg[/img]
象鼻山是长期受雨水冲刷溶蚀风化而脱落,造成崩塌残余型的石梁穿洞类景观。高约100米的山峰有一石梁凌空垂下,整个山体就像一只巨型石象在汲水。
排衙峰
排衙峰长约2公里,最高峰267.5米。排衙峰由多组山峰连接而成,是长期受水流冲刷侵蚀而形成的峰丛类景观,山势为南北走向,呈狭长型,最高峰海拔267.5米。从北至南的山峰主要有:北端的三清论道峰,中间的八戒梦仙峰、鲤鱼峰、状元峰、蜡烛峰,南端的大刀切峰等
[b]山名由来[/b]
龙虎山山之得名有二说,《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
[b]旅游景点[/b]
龙虎山旅游龙虎山主要风景区有上清宫景区、天师府景区、龙虎山景区、仙岩水岩景区、岩墓群景区、象鼻山排衙石景区、独峰马祖岩景区。
天师府,全称“清嗣汉天师府”,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恢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486b5dcabf5f96b.jpg[/img]
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简称上清宫。
[align=center][u][b][size=4]黄山[/size][/b][/u][/align]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thumb/15/03/14/214_20542791_c706f20ca493101.jpg[/img]
位置
黄山位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山境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千米,地跨东经118°01'—118°17',北纬30°01'—30°18',东起黄狮 ,西至小岭脚,北始二龙桥,南达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桥、浮溪、洋湖、福固九个管理区。缓冲区面积490.9平方千米,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场(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和洋湖林场)的行政边界为界
[b]地质地貌[/b]
黄山经历了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结构。黄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花岗岩洞穴与孔道。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
黄山集八亿年地质史于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兼有花岗岩造型石、花岗岩洞室、泉潭溪瀑等丰富而典型的地质景观。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b]代表景点[/b]
四绝三瀑
[b]黄山四绝,是指中国安徽省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分别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b]
[b]黄山三大名瀑:“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 [/b]
奇松
奇松即形态奇特的松树。[b]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连理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b]
黄山名松上百,最著者为“黄山十大名松”: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bd1a8bc849d1fad.jpg[/img]
迎客松:位于玉屏楼东,黄山标志。
送客松:位于玉屏楼右。2005年冬天枯死。后于玉屏楼右翼再找到候补松树。
蒲团松:位于莲花溪谷。
竖琴松:位于卧云峰侧北坡。
麒麟松:位于清凉台。
探海松:位于天都峰的鲫鱼背旁。
接引松:位于始信峰。
连理松:位于散花坞与始信峰中间。
黑虎松:位于北海至始信峰岔道口。
龙爪松:位于始信峰。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thumb/15/03/14/214_20542791_0745171eebe4f26.jpg[/img]
西海景区还有经胡志明起名的团结松。
怪石
黄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各异。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黄山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怪石,其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
奇松怪石,位于北海的梦笔生花、以及“喜鹊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药、苏武牧羊、飞来石、猴子望太平(猴子观海)等。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e179e36d4cbd570.jpg[/img]
云海
自古黄山云成海,是云雾之乡,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
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3e18780ec0fed6c.jpg[/img]
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红树铺云,成片的红叶浮在云海之上,这是黄山深秋罕见的奇景。北海双剪峰,当云海经过两侧的山峰约束,从两峰之间流出,向下倾泻,是黄山的又一奇景。
温泉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传说轩辕黄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bfd02956be04b12.jpg[/img]
黄山温泉由紫云峰下喷涌而出,与桃花峰隔溪,是经游黄山大门进入黄山的第一站。温泉每天的出水量约400吨左右,常年不息,水温常年在42度左右,属高山温泉。黄山温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肤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三瀑
黄山有36源、24溪、20深潭、17幽泉、3飞瀑、2湖、1池。黄山之水,除了温泉之外,尚有飞瀑、明荃、碧潭、清溪。
著名的有“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并称为黄山三大名瀑。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af7b742d8466f5b.jpg[/img]
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流出,清泉分左右走壁下泻,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观赏地点在温泉区的“观瀑楼”。
九龙瀑,源于天都、玉屏、炼丹、仙掌诸峰,自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分九叠倾泻而下,每叠有一潭,称九龙潭。古人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是黄山最为壮丽的瀑布。百丈瀑在黄山青潭、紫云峰之间,顺千尺悬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近有百丈台,台前建有观瀑亭。
黄山年平均有雾淞62天,雨凇35.9天。黄山大部分是粒状雾淞,气温在-2至-7℃时,就容易形成当雾滴扩大到毛毛细雨时,就能形成雨淞。
玉屏景区
黄山玉屏风光黄山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前山就是指这一景区。沿途有“蓬莱三岛”、“百步云梯”、“一线天”、“新一线天”、“鳌鱼洞”等景观。
玉屏楼地处天都、莲花之间,这里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黄山绝佳处之称,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楼左侧,右侧有送客松,楼前有陪客松、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玉屏卧佛“在峰顶,头左脚右。峰石上刻有毛泽东草书“江山如此多娇”。楼东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帅的“风景如画”和刘伯承元帅所做的《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抗日之军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黄山自古云成海,从此云天雨也多”。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相距一公里,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30米,古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天都峰顶有“登峰造极”石刻。
莲花峰,位于玉屏楼北,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8米。从莲花岭至莲花峰顶约1.5公里,这段路叫莲花梗,沿途有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莲花峰绝顶处方圆丈余,中间有香砂井。
从莲花峰下山,过龟蛇二石、百步云梯,穿过鳌鱼洞,到鳌鱼峰,此峰高1780米。 下鳌鱼峰是天海,天海位于黄山前、后、东、西海之中,为黄山之中心位置。在这1750米的高山盆地中,生长着很多植物物种,黄山园林部门利用气候条件,创建了天海高山植物园。天海近旁有海心亭、凤凰松等著名景点。
[b]北海景区[/b]
黄山北海景区是黄山景区的腹地,在光明顶与始信峰、狮子峰、白鹅峰之间,东连云谷景区,南接玉屏景区,北近松谷景区。是一片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山开阔地带,面积1316公顷。北海群峰荟萃,石门峰、贡阳山,都属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峰。海拔1690米的狮子峰在景区之中,峰上的清凉台是观赏云海和日出的最佳之处。
温泉景区
黄山温泉景区古称桃源仙境,一般来说游览黄山均乘车至此,现为黄山旅游的接待中心之一。景区以揽胜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桃花溪和逍遥溪贯穿其中,中心海拔高度在650米
黄山风光左右。
慈光阁,原为慈光寺,古称朱砂庵。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万历年间普门和尚改名为法海禅院,名声渐大,传入宫廷,并于万历三十八年钦赐“护国慈光寺”。现为黄山前山登山入口,也是玉屏索道的入口。
白云景区
黄山白云景区位于黄山西部,面积1655公倾,南起云门溪上的续古桥,北至伏牛岭,东起云际、石人二峰,西至双河口畔。景区以钓桥庵为中心,钓桥庵位于石人峰下,白云、白门两溪汇合处,海拔610米,钓桥庵又名白云庵,明前为道院,清康熙间改为佛庵,后沿用地名至今。为将白云景区、松谷景区和北海景区联为一体,黄山管委会组织开发了新景区——西海大峡谷。“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的黄山西海大峡谷是黄山又一绝胜处,景区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
松谷景区
黄山松谷景区地处松谷景区位于黄山北坡,是狮子峰、骆驼峰、书箱峰、宝塔峰之间的山谷合称。
由芙蓉岭徒步上山,需蹬爬6500余级石阶,海拔高差1100米。游览松谷景区可以观赏到芙蓉峰、丹霞峰、松林峰、双笋峰等山峰,仙人观海、仙人铺路、老虎驮羊、关公挡曹、卧虎石等怪石,翡翠池、五龙潭等水景,芙蓉居、松谷禅林等古建筑。
云谷景区
云谷景区位于黄山东部,海拔高度仅890米,是一处谷地。宋代丞相程元凤曾在此处读书,故名丞相源。明代文士傅严漫游至此,应掷钵禅僧之求,手书“云谷”二字,此后禅院改名云谷寺。云谷主要景点有云谷山庄、古树、怪石、“九龙瀑”和“百丈泉”。
[b]景点文化[/b]
历史文化
历史地位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奇景代表着江淮山河之美。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文化底蕴
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
自古以来,人们游览黄山,建设黄山,歌颂黄山,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概括起来就是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
黄山现有楼台、亭阁、桥梁等古代建筑100多处,多数呈徽派风格,翘角飞檐、古朴典雅,其中听涛居位于人字瀑前、紫云岩上侧,曾是张学良将军的幽禁之所。
黄山现存历代摩崖石刻近300处,篆、隶、行、楷、草诸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尽有。字径6米,“平”字一竖竟长达9.4米,世所罕见。字体遒劲有力,潇洒自如,从200多米高的悬崖上顺势而下,气势磅礴。
历代文人雅士在观赏美景的同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就有2万多篇(首)。
[b]唐代诗人李白游览黄山时留下的“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b]”的诗句,至今仍在传诵。美丽神奇的黄山孕育了“黄山画派”,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画派,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采用独特的泼墨新技法,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艺术佳作
[b]黄山由来[/b]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yī)山”。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曾在此炼丹而得名。
黄帝又称轩辕氏,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带领我们的祖先养蚕、制造舟车。时光飞逝,黄帝到了老年,可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办:河流需要治理,土地需要开垦,禽兽需要驯化等等。为了长生不老,多为百姓办好事,黄帝便派浮丘公为他寻找炼丹的地方。浮丘公走了三年才回来,告诉黄帝:“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叫黟山,那里可以炼丹。”
于是,黄帝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来到黟山,垒石造屋,又砌炼丹炉,然后去采集炼丹所需的草药。
黟山有七十二座陡峭的山峰,有的地方连猴子也难上去,可轩辕黄帝却踏遍了每一寸山崖。到后来,所备的粮食吃完了,只能靠摘野果充饥,很多人忍受不了那份苦,偷偷跑走了,最后只剩下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
他们经过九年千辛万苦的寻找,才采集齐炼丹所需的草药,又打了一眼井,掘开清冽甘甜的山泉,这才开始炼丹。三年过去了,原来准备好的柴快要烧完了,仙丹还没炼成,炼丹台附近的树已被砍光,浮丘公和容成子只得到远处去砍柴,黄帝一人看守炉火。黄帝把最后一块松柴填进了炉膛,浮丘公和容成子还没回来,眼看火势越来越小,一旦熄灭,将前功尽弃。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里当柴烧,终于炼成了仙丹。这时浮丘公和容成子也赶了回来,把黄帝的腿从火里救了出来。三个人吃了仙丹,果然脱胎换骨,飘然成仙了。
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人们就叫它“黄山”了。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桃花溪中还有他们炼丹时用过的丹井、药臼
[b]旅游指导[/b]
观景佳处
黄山最新登山线路图观日出最佳地点:清凉台、曙光亭、狮子峰、始信峰、丹霞峰、光明顶、鳌鱼峰、玉屏楼。
看晚霞最佳地点:排云亭、丹霞峰、飞来石、光明顶、狮子峰。
看云海最佳地点:玉屏楼观前海、清凉台观后海、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看西海、光明顶看天海。
看雪景最佳地点:北海、西海、天海、玉屏楼、松谷、云谷和温泉。
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皆宜。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松。
风景区索道
黄山风景区索道运行时间为冬季08:00-16:00,其他季节06:30-17:00
玉屏索道(前山):游客从前山登山步行要上行15华里,经过了3个小时才能到达精华景区,乘坐索道只需6-10分钟,就能到达。
云谷索道(后山):云谷新索道上站位于白鹅岭东北侧的山凹处,下站位于云谷索道线路北侧的另一个山谷中,上下高差775米、总长2642米。新索道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索道设备,每小时可运客1200人。
太平索道(北门):索道上站设在西海景区排云亭右侧的松林峰,下站设在松谷景区的松谷庵,全线斜长3709米,高差1014.5米,沿线设有6座支架,其中最大跨度为1513.6米。索道型式为双承载单牵引二线往复式,车厢容量为100+1人,速度为10米/秒,单程运行时间为8分钟,单向运输量每小时600人
[b]黄山特产[/b]
茶叶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均在中国十大极品名茶之列;黄山银钩、祁红工夫茶等四个品种,被选为国家外交名茶。歙县年产茶叶1万多吨,在全国各县名列前茅。
香菇:
有平菇、厚菇、花菇之分,以野生花菇为上品。香菇肉厚味鲜,营养丰富,是食物中的珍品。香菇有多种特殊功效,民间常用来辅助治疗小儿天花、麻疹及解毒、降血压。
石耳
黄山之“山珍”,形状与木耳相似,稍大,既可佐食,亦可药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石耳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煨肉或炖鸡,鲜美可口。
蕨菜
蕨菜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山区草坡、林间空地和林缘地带,当其嫩叶还处于卷曲未展时,采摘下来,可作鲜食,也可盐腌,还可干制。黄山蕨菜营养丰富,并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徽州贡菊:
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既可泡茶饮用,也可配药,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的功效,可治伤风感冒、疔疮肿毒、血压偏高及
蕨菜动脉硬化等症。徽州贡菊,原产于歙县金竹岭一带,民间传说是宋代徽商从浙江德清县作为观赏艺菊引发的。以后发现药用价值,这一带农户广为种植,金竹岭由此闻名远近。清光绪年间成为贡品。
徽州雪梨
主要产地在歙县,栽培始于宋代,历代均被列为贵重果品。徽州雪梨外形美观,皮薄肉细,汁多香甜,脆嫩可口,曾在1934年的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章。
三潭枇杷
歙县早在宋代就有枇杷栽培,经历代繁衍培育,逐渐形成以该县境内新安江沿岸的漳潭、绵潭、瀹潭三个自然村为著名产地的“三潭枇杷”这一优良品种。三潭枇杷,果大肉厚,味甜多汁,外形美观,是素享盛名的传统佳果。
黄山猕猴桃
野生水果,民间称作“杨桃”,黄山市境内山区均产,资源十分丰富。黄山风景区猕猴桃果香味重,汁多而甜。据医学研究,黄山猕猴桃的营养价值比柑桔高5-10倍,比苹果高19-83倍,比梨子高32-139倍,被誉为“水果之王”。
歙县金桔
[attachment=11339483]
柑桔中的一个独特品种,桔形小于黄岩蜜桔,大小同四川红桔相似,颜色呈金黄色或金红色。歙县金桔比红桔甜,因香气足,素有“一树金桔十里香”之称。歙县街口、溪口、正口等乡镇出产的“三口金桔”是歙县金桔的后起之秀。
黟县香榧
主要产地在黄山西南群峰中的泗溪。这里的香榧分为两种:一种是个头大,一头尖的;另一种是个头小而圆的,被称为“和尚榧”。“和尚榧”壳薄,榧衣易脱落,果仁香酥可口,还可以切成片,这种榧的果仁历史上曾作为贡品
[b][size=4][u][align=center]九华山[/align][/u][/size][/b]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c849853165f7b7c.jpg[/img]
九华山,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接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南接黄山风景区,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之一。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九华山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现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于唐天宝年间(742(壬午年)~756)改名九华山。方圆100公里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
[b]历史沿革[/b]
南朝时,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曾数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b]《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b]
[b]李白吟九华山诗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b]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b]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b]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
九华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它处处有景,人移景换,清代时概括有“九华十景”。
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f286e4e7573182d.jpg[/img]
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时景、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b]水文[/b]
水文特征
九华山河溪,属长江水系一、二级支流的中、上游段,从山体中心部位呈放射状向外流出,镶嵌在山地、丘陵之间。
规模最大的为九华河和青通河,它们均为长江一级支流,沿断层和岩层接触带发育。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204792ac26d1055.jpg[/img]
山南以陵阳河和喇叭河规模最大,均向南汇入太平湖,经青弋江入长江。
九华山地流出的河流河谷纵剖面呈阶梯状,多裂点、陡坎,形成许多蔚为壮观的飞瀑,如龙池瀑、九子泉、舒姑泉等。河谷横剖面多呈峡谷和谷中谷状态,两岸奇峰夹峙,显得分外险峻。特别是龙溪(九华河的一段),从龙池到二天门,一连作了五次转折,常在端点形成碧水深潭,联贯在一起成晶莹璀璨的串珠,故有“一水自萦绕,五星相贯联”之称。
每年雨季,山水迸泻,形成飞瀑,瀑布奔腾,冲激成潭,潭溢而又成溪泉。古人有诗赞曰:“一夜风雨过,遍山满飞龙。”九华山溪流以五溪最为著名,五溪是龙溪、舒溪、澜溪、漂溪和双溪的合称,汇流注入九华河。汇流处为五溪镇,是出入九华山之门户,青山映绿水,绿水浮青山,一派江南风光。瀑布以碧桃潭最为著名,被誉为九华山第一大瀑。
[b]流域情况[/b]
九华河,起源于九华山分水岭北侧,又称五溪河、梅埂河。属长江Ⅰ级支流,跨青阳、贵池两县(市)。九华河发源于九华山七贤峰北麓,众多山峰下的涧水汇成溪水,称为龙溪,向北流经九华山风景区的闵园、九华街、乔庵、龙池、二圣,至青阳县庙前镇,始称九华河。入江段又称梅埂河。因龙溪、漂溪、双溪、舒溪、澜溪汇入九华河,故又称五溪河。河道全长39公里,河床底宽30-60米左右,流域面积206平方公里。水质纯净,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九华河的源头为树枝状分布的溪涧,谷床陡峻,雨过则洪。庙前以下,河床逐渐变平缓。正常年径流量5.41亿立方米,最丰水年份可达8.43亿立方米,最枯水年份为4.22亿立方米。可灌溉农田2.5万亩。河道泄洪能力312立方米/秒。
九华山的山体基岩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山高坡陡,土壤含砂量大,结构力差,极易引起水土流失,造成河道严重淤塞;洪水季节,堤防常被冲溃,形成内涝。为控制水灾并有效地利用水源,上游峡谷处建有多座小型水库和电站。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704f8ee99a85d2c.jpg[/img]
青通河,长江I级支流。源于九华山东麓岔家岭附近的芙蓉溪、九子溪。自南向北流经朱备、蓉城、源桥、粽子店、童埠、新河口至铜陵市境内的大通镇入长江,全长53公里。河床宽20-80米,河口宽200米。河水流速在蓉城附近为0.5-1.5米/秒,最大流量为450立米/秒,最高水位为19.40米。上游河床多砾石、卵石、粗砂;中游河床弯曲,流势平缓;下游湖泊沼泽洼地,流水不畅,淤积严重,汛期长江水顶托至青阳县城蓉城镇,下游沿河两岸水灾频繁。从1971年起,全流域以疏浚河道为主,兼及农田水利建设,修筑青(阳)童(埠)公路,发展黄砂生产和灭螺防病等。
喇叭河:起源于九华山分水岭南侧,青阳县南阳乡境内。源自天台峰南的黄石溪、清阡溪,经南阳湾,汇东溪、华溪、考坑溪诸水,向东南方向至石台县六都注入太平湖。全长28公里,河床宽8-15米,属山涧溪流河,水位暴涨暴落。正常流量在0.2-0.6立方米/秒。河床陡峻,上游建有多梯级电站。两岸发育有石灰岩溶洞,以神仙洞、鱼龙洞最为著名。
[b]地质[/b]
地质地貌
九华山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白际山系)之一。在大地构造上地处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坳中部。九华山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都十分发育,岩浆活动也很频繁。九华山主体是由花岗岩体组成强烈断隆带,它的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部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
地质结构
九华山的隆起幅度,从核心部位向边缘逐级下降。核心部位花岗岩体形成陡悬式中心峡谷区,奇峰、怪石也多分布于此。外围山地由硬度较花岗岩为小的花岗闪长岩和沉积岩组成,易被冲刷蚀低。故整个九华山体由众多高度参差、错落有致、形态万千、大小悬殊的中山、低山和丘陵组成。
地形结构
九华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主要风景集中在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现存寺庙99座,佛像万余尊。著名的寺庙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达千余件。山中还有金钱树、叮当鸟、娃娃鱼等珍稀动植物。
[b]风景名胜[/b]
圣山缘起
九华山开辟为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成为一千多年来僧侣及大众的朝圣地,缘起于新罗国僧人“金地藏”的修道故事。
九华山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王族金乔觉(696 —794年),24岁时削发为僧,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求法,经南陵等地登上九华,于山深无人僻静处,择一岩洞栖居修行。当时九华山为青阳县闵员外属地,金乔觉向闵氏乞一袈裟地,几亩或数顷都不在话下,何况只是区区一袈裟地,闵氏自然不暇思索、慷慨应允,此时只见金乔觉袈裟轻轻一抖,不料展衣后竟遍覆九座山峰。这使闵员外既十分诧异,又大开眼界、叹未曾有,由静而惊,由惊而喜,心悦诚服地将整座山献给“菩萨”,并为持戒精严、艰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庙宇,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金大师有了修行道场和收徒弘法的条件。金乔觉由此威名远扬,许多善男信女慕名前来礼拜供养。连新罗国僧众闻说后,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闵员外先让其子拜高僧为师,遂后自己亦欣然皈依、精进修行。至今九华山圣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氏父子。
金乔觉驻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794年),于九十九岁高龄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根据金乔老的行持及众多迹象,僧众认定他即地藏菩萨化身,遂建石塔将肉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他为“金地藏”菩萨。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由此名声远播、誉满华夏乃至全球,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的地藏应化圣地。
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宫、双溪寺。神光岭肉身殿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称“地藏塔”。
历经唐、宋、元各个时期的兴衰更迭,九华山佛教至明初获得显著的发展,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有寺庙300余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今存寺庙90余座(其中9座列为全国重点寺院,30座列为省级重点寺院),有僧尼近600人,自唐代至今,九华山自然形成的僧人肉身达15尊,现可供观瞻的有5尊,其中一尊仁义师太肉身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比丘尼肉身,佛像6300余尊,藏历代经籍、法器等文物2000余件。
真身宝殿
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银重修地藏塔殿,赐额“护国肉身宝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殿宇。咸丰七年(1857)大部分殿宇遭兵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1914年殿宇重修。1917年,北洋军阀政府总统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1955年和1981年又经两次重修。建筑面积为705平方米。 肉身宝殿,俗称“肉身殿”,又称“肉身塔”,坐落在九华山神光岭(老爷顶)上,为佛教徒朝谒九华圣地的主要场院所,这里因主供地藏菩萨,故与一般佛寺不同。因地藏为幽冥教主,佛门大菩萨,故地位在阎王之上。这里的地藏像与众不同,身躯高大,骨瘦如柴,是其苦修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在地藏造像中可谓独一无二。
九华山肉身殿是典型的宫殿建筑,殿高15米,门朝西南,红墙森严,巍峨雄壮。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站在台阶之下,举目仰望,可见南门厅上两块匾额。上额书“肉身宝殿”,下额书“东南第一山”。塔东侧有明刻石碑《地藏圣迹碑记》,为明万历年间刘光复所撰写。与塔基相平处横一巨石,似人工洞顶,南面镌刻“磐石常安”横幅;北面雕着“神光异彩”四字。
大殿四周回廊上方雕梁画栋,仙鹤、麋鹿等珍禽异兽,牡丹、灵芝诸鲜花奇草,栩栩如生、鲜艳夺目。回廊有石柱20根,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楹联,北边是:“誓度群生离苦趣,愿放慈光转法轮”。南边两副,一副题着:“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极天高海月升”;另一副是:“福被人物无穷尽,慧同日月常瞻依”。两副对联的首字连读是“心目福慧”,表示“心中目前”不离地藏、终能修到“福慧”圆满。
此殿庄严雄伟,是塔殿式建筑,上盖铁瓦,四角有宫殿式翘檐。殿宇面阔三间,进深16米,地面平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玉塔基,上矗七层八面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层八面皆有佛龛,每龛均供奉地藏金色坐像,共大小不等五十六尊,塑造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塔外为汉白玉神台,上有双手捧圭的十殿阎罗立像,朝奉着“幽冥教主”地藏菩萨。塔基四角有回柱顶梁,塔内是供奉金地藏肉身的三级石塔。塔前悬着镂空八角琉璃灯,终年不分昼夜灯火长明。
九华街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599c9de32def68c.jpg[/img]
这里海拔600多米,是九华山的中心,主要寺庙也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
九华山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学校、旅店、商店、农舍,游人可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九华街上的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也是九华山的主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从九华街往东走不远,有一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岁宫”,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瑕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游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瑕和尚的装金肉身。
圆通寺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thumb/15/03/14/214_20542791_d76006e40faba9e.jpg[/img]
圆通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青阳县城向西南六
公里处),“莲花峰”东边山腰的平顶上,系地藏王菩萨金乔觉东渡入唐,卓锡九华一袈裟之地,属九华山佛教协会九十九座开放寺庙之一。圆通寺始建于明朝初期年间,历史悠久,据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战乱时期,来九华山后山,带领将军察看地形,见山势峭拔,四季烟云飘渺,每逢秋高气爽,晨雾缭绕,红叶满山,群峦叠翠,环境优雅,宛如世外桃源,常有“莲峰云海”美景显灵,实为修道参禅,修身养心的宝地,遂在此建庙供佛。
化城寺
化城寺四周环山如城,是九华山的开山主寺,历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萨道场,是九华的“总丛林”。位于九华街,坐落在芙蓉山下。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莲池,名月牙池,传说为当年地藏放生池。
九华河
灵山九华山;圣水九华河。九华河漂流旅游景区位于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入口处,上接九华山大佛像景区,下连九华山风景区山门牌坊,(庙前六泉口至五溪望华寺,全长四公里)是进入九华山主景区的必经之地。金乔觉当年即是由此溯九华河而上,卓锡九华的。
莲花峰
莲花峰位于九华山北部,海拔937米。主峰兀立,峰顶削尖,万瓣叠嵌,气势峭拔。远眺石骨花胎,如含苞待放的莲花。
主要景点有乔觉禅林、神仙叨酒、云门峰等。
十王峰
九华山最高峰,海拔1342米,其次为七贤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云海翻腾,各展雄姿,气象万干。
九华山山水风景最著者,旧志载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此外,还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梵宫、花台锦簇、狮子峰林、青沟探幽、鱼龙洞府、凤凰古松等名胜。
天台
九华胜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使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九华山陵园
九华山陵园距九华山主景区六公里,规划占地500亩,一直坚持以文明殡葬为主题,走特色景区路线、打造一流的生态陵园为目标来发展陵园。
大愿文化园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是九华山打造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和国际重要佛教道场的标志性工程—99米地藏王菩萨露天大铜像,地藏圣像突出了五个世界之最,一是地藏圣像为世界最高;二是采用世界最大汉白玉莲花;三是选用世界室外最大琉璃墙;四是佛光池为世界最大,直径为99米,深度只有20厘米,池底全部铺以金色马赛克的佛光池堪称世界第一。
九华山白云禅林
白云禅林位居九华山莲花佛国西部的凤云山中,茂林修竹,风光秀丽,环境幽雅。凤翥朝东,其西低凹,每遇气候变化,山凹白雾翻腾,继而弥漫九华,所谓“白云深处有奇观”,即指于此。 据《福地考》载,汉有窦子明者,在此修炼,功成,飞生成仙;又载,晋葛洪炼丹,亦成于此。原名“白云观”,汉代以前这里便是有名的道教道场,唐贞元十年因韩国高僧金乔觉圆寂,感应强烈,山石崩摧,灵异遍九华,徒弟遵金乔觉为地藏王菩萨之化示,故白云改称白云禅林,香火隆盛。佛有高僧,道有飞仙,可谓人杰地灵。
九华山平坦禅寺
九华山平坦禅寺坐落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境内,于明代咸化年间(1465年-1487年)由开山僧显玉建。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被毁后由开通募修。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常住僧人百余人,寺院钟鼓常鸣,香火鼎盛时期建有山门殿,放生池,地藏殿,僧寮房寺,建国后由僧宏胜,唯定住持。九华山平坦禅寺建成后将成为十方净土专修道场,供四众弟子研究佛法、弘扬佛法、修身养性、临终助念、持名念佛之活动中心
风俗习惯
1、九华山风景区风景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莲花佛国”之称,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到佛教圣地游览,要入乡随俗,尊重宗教信仰,进入寺庙切不可出言不逊,在街上如果遇到僧侣请让他们先行,以示尊敬。不要随意向僧侣打听他们出家的缘由、日常的生活等敏感问题,这是很大的忌讳。
2、九华山风景区名寺名庙,分布较广,是旅游者颇爱光顾游览的重点,但旅游者在游历寺庙时有四忌需牢记心头,以免引起争执和不快。
(1),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师傅”,对主持僧人称其为“方丈”、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2),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3),忌谈吐不当:与僧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4),忌行为举止失当: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3、进门:游客应当从左右两边的庙门进去,因为从中间的门槛跨进去,甚至站在或坐在门槛上,都是对佛祖菩萨的大不敬。
4、礼佛:拜佛时先双手合十,然后在佛像前右手蒲团跪下,然后将双手掌心向上与肩同宽,头叩下至蒲团,头抬起来时手掌翻过来伏在地,起身再合十。
5、上香:如果是信徒,不必多说,自然是在香炉里插三根香,所谓“烧三炷高香”。如果仅仅是随缘,也一定要插正,否则会被视为对佛祖不敬的。
6、登山:不要穿硬底皮鞋,较轻便的运动鞋、旅游鞋和胶底布鞋才是正选,最好再穿一双厚袜子,防止磨出水泡来。九华山风景区的索道共有两处,百岁宫缆车和天台索道,如果步行上百岁宫则需要一小时,步行下来只需要30分钟,基本上只选择上行就可以了;天台景区主要是为了观赏山顶的天台禅寺,如果完全走上去会非常消耗体力,大约会比乘坐索道多走3.5个小时的上山路,如果乘坐索道,就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剩下的一千多个上山台阶就不那么困难了。
7、用餐时先问清价格再点菜,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8、九华山风景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雾天气较多,景区内酒店条件有限,有条件不好及潮湿之状况,要敬请客人体谅与谅解。
9、九华山风景区内景区交通车属于公交性质,一般是车满才走。如果车没满就是十五分钟一班。
10、九华山住宿要仔细了解情况,有些地方的质量还是较好的,有些地方就不一样,只能说这么多了,建议网上订房较为方便安心。
[b]购[/b]
九华山僧俗共处,在九华山街上有着众多的商铺,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的采购旅游纪念品。九华山特产中的云雾香茶,以“九华毛峰”、“地藏雀舌”和“东崖雀舌”名气最大;九华折扇在明代就已跻身名扇之林,清代是朝廷的贡品,有20多个品种,畅销于国内外市场;黄精有许多药用功效,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此外,九华山土特产还有金地茶、石耳(石皮)、竹笋、笋尖等,工艺品有竹编工艺品、瓷玉铜器等,也很受游人欢迎。至于佛物,对游客来说,也是来此佛国很好的纪念品。佛物有香袋、佛碗、佛珠、木鱼、经书、佛教音乐带(《五会念佛》、《地藏王》、《观世音》、《释迦牟尼》、《佛缘》)等。
九华佛茶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b6299bf53ae61b8.jpg[/img]
九华佛茶乃九华山名优特产之一,这里的茶场海拔高度近千米,群峰相拥,松竹成林,飞泉润谷,芳草吐香。
黄精
在九华山普遍生长,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又名“鸡头参”、“老虎姜”。
葛粉
九华山野生植物葛藤,根部富含淀粉,榨洗出白粉即为“葛粉”,其性凉、味甘,洁白如玉,清凉爽口,是夏季消暑的天然绿色食品。食法一般是先用少许凉水将葛粉拌匀后,再冲入开水即成,亦可以制成圆子、粉条等配菜烹饪。常食葛粉能清心明目,消火健身。为上等旅游保健食品。
竹笋
[img]http://proxy.lanyin.net/image/http://l.paipai.fm/118851/15/03/14/214_20542791_1e9491ccd8075c4.jpg[/img]
俗名“竹萌”、“芽芽”。九华山盛产毛竹和元竹,冬春笋芽出土,山农将部分不易成竹的笋芽采回,加工成笋干、笋尖、笋衣或笋片。竹笋味鲜可口,历来为九华山名特产。今九华街大小商店销售给旅游者的竹笋制品不仅品种多且数量大,极受欢迎。
竹编工艺
九华山盛产毛竹,质地优良,为竹制品生产和加工提供有充分的条件。传统的竹制品有竹椅、竹床、竹筷、竹碗、竹笔筒等,制作精细,常镌刻寺院、山峰、奇石等图案,久负盛名。香客、游人常选购作纪念品或馈赠礼品。
冰姜
主要原料是生姜的白糖,经过9道工序制成,是人们喜爱的佐茗食品,九华山一些商店和农户均有出售。
石耳
多年生植物,是一种真菌和藻的复合有机体。分布在高山悬崖上,俗称“地皮”。阴雨天像菇,故当地人又称“地菇”。性“甘平无毒”,“能明目益精”,是高级绿色食品,产量不多,供不应求。
[/td][/tr][/table]
[ 此帖被沐君芊在2015-03-14 16:5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