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常常称中国为“九州”,解释是中国古代时候是被分为九个州,故以此代称中国。那九州究竟是哪九个州呢?
《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九州为:冀、豫、雍、扬、衮、徐、梁、青、荆。
《乐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
《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没有梁、徐,而有幽、并。
对于九州,有如下两个解释:
1.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 冀 、 衮 、 青 、 徐 、 扬 、 荆 、 豫 、 梁 、 雍 ;《尔雅·释地》有 幽 、 营 州而无 青 、 梁 州;《周礼·夏官·职方》有 幽 、 并 州而无 徐 、 梁 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 。《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宋·陆游 《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郭沫若《赞雷锋》诗:“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
2.指大九州。 中国 仅其中之一州。战国时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 ,谓“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淮南子·地形训》:“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杨树达以为所举九州,自正中冀州 与《禹贡》九州之冀州偶同外,馀皆名号差异;其称东南神州 ,与邹衍所称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者相合;疑该篇乃取自邹衍之书,所举九州之名即邹衍所称之九州。见《积微居小学述林·邹衍九州考》。
那常说的古代九州,对应的现代地区是哪里呢?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九州为:冀、豫、雍、扬、衮、徐、梁、青、荆。
《乐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
《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没有梁、徐,而有幽、并。
对于九州,有如下两个解释:
1.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 冀 、 衮 、 青 、 徐 、 扬 、 荆 、 豫 、 梁 、 雍 ;《尔雅·释地》有 幽 、 营 州而无 青 、 梁 州;《周礼·夏官·职方》有 幽 、 并 州而无 徐 、 梁 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 。《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宋·陆游 《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郭沫若《赞雷锋》诗:“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
2.指大九州。 中国 仅其中之一州。战国时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 ,谓“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淮南子·地形训》:“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杨树达以为所举九州,自正中冀州 与《禹贡》九州之冀州偶同外,馀皆名号差异;其称东南神州 ,与邹衍所称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者相合;疑该篇乃取自邹衍之书,所举九州之名即邹衍所称之九州。见《积微居小学述林·邹衍九州考》。
那常说的古代九州,对应的现代地区是哪里呢?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 此贴被410403025在2008-12-15 17: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