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ototo
时间:2.25
猜楼上:(写出楼上的成语出处及典故)
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有表示玩弄手法,颠倒是非的意思。
成语典故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二十六年,楚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 颉遇王子弱焉。 ”故事说的是: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的实力,弱小的郑国,实在是没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郑将皇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皇颉的功劳,说郑皇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后来,他们便请伯州犁作公证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皇颉。于是命人带了郑皇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皇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十分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请楼下讲:金蝉脱壳
[ 此帖被pototo在2015-02-25 17: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