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梅》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译文] 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春天的景物。 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因为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被流放之时,写时早已过了梅花开放的季节,所以才是忆梅。
「定定住天涯」交代了身处的环境,停留异乡郁郁不得归,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烦闷。人在异乡总是特别孤寂冷清,无人陪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乡音,长期被困还不百般郁闷纠结。天涯与其说是环境,倒不如看作是作者的心境,不管是现实或者心都离家乡远远的,万般愁绪该如何排解?内心烦闷又有何人可以诉说呢?
「依依向物华」正是因为这种愁苦的心态,所以才会特别留恋向往春天的景物。春天是个好季节,万物苏醒,百花争妍斗丽,一片好风光,特别的绿意盎然。人都是喜欢好的事物,尤其是身处异乡的人,见到好景色心情也会乐观开朗一点。虽然这份开心并不能维持多久,春天是如此短暂,握也握不住,就悄悄的溜走了。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这是诗人的一种迁怒的心态,梅花何其无辜被诗人怨恨了呢?只不过因为它早于春天开放,到了百花绽放时又早早凋零。很多诗都借此一处点出了梅花的与众不同,点出了梅花的清高与傲骨,李商隐偏偏怨恨起梅花的早衰,把自己内心的愁苦迁怒在梅花身上了。
皆因梅花开放与凋零的季节并非热闹的春季,而诗人被困异乡,内心向往的是美丽的百花怒放,所以梅花的不迎合被诗人看作是早逝的一种事物,自然是讨厌梅花,而不去赞叹梅花的清高寡立了。
结合作者的际遇来看,李商隐早有名声,却依旧怀才不遇,这不被贬到这种离家乡有天涯般遥远的地方。梅花的早开早衰跟他的际遇何其相似,看到梅花想到自己的遭遇,自然会发出恨梅的感叹,全诗流露出颇伤感的愁怀。这种愁绪在见到梅花时一股脑的把它当成是发泄的对象了,恨它其实也是在恨自己吧。而梅花的孤高清冷无人怜惜不也暗暗自喻自己有满腔才华却得不到赏识的无奈心情吗?
以梅喻情,不是所有的情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有些感情有些孤寥的心绪在碰到了类似的梅时,难不免联想到自己,恨梅莫不是也在恨自己,空有一腔才干却郁郁不得志吧。梅一生虽短暂却有过最风光的时刻,而自己可曾有过赏识之人呢?
短短的一首五言绝句,用词天然,流露出身处异境的困苦愁绪以及怀才不遇的孤寂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