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猴岛论坛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登录后才能发帖
0
诗词歌赋
[文人墨客]良辰美景寻知音梦里来--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活动』]
[文人墨客]良辰美景寻知音梦里来--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刷新数据
阅读:
201
回复:
3
回复楼主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收藏本帖
沐君芊
(派派书评组)
楼主
2015-06-07
░░░░░░░░░░░░░░░░░░░░░░░░░░
▍|▍▍||▍| ▍|▍||▍| ▍|▍▍||▍|▍▍||▍|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冉冉而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静卧倍觉悠闲宽敞。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本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更加怀念故友,甚至在夜里还梦到一场
赏析:
这一首诗写的是诗人夏日的心境,在傍晚的好天气里见到了园中的景色,忽而兴起想弹琴一曲来表达下当下的心境,却因没有友人在此而觉缺失,有意思的是白天想到的友人晚上竟然入了诗人的梦,这叫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诗的结尾并没有具体的再交代诗人及后的心情,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孟浩然的诗最出名的写作手法是遇景人咏,此诗写于日落西山之时,明月正在上升之际的时辰。开篇就交代了时间。「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看起来是写景实则也是把景赋于个人的色彩。「忽」跟「渐」对应,「落」跟「上」对应,一下一上一个落西山一个升明月,哪里会有忽然日落西山的呢?所有的景象都有一个过程,不管是日出或者日落,诗人在这里有了忽只不过是相呼应,刚巧见到太阳下山满园红霞,又刚巧见到逐渐上升的明月,满园亮如白昼。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写出了一种悠闲自在的心理,点出了诗人身处的环境。夏季傍晚正是纳凉好时节,诗人应该是沐浴完毕后披头散发乘着清凉的晚风来解下炎热的夏日暑气,推开窗闲卧心情舒适愉快无烦忧,这里写出了符合夏日清凉环境的一种闲适的心态,扑面而来感受到了清静的气息。
诗人进而从嗅觉跟听觉进一步的描写当下的心情,清风送来荷花的香气让人沉醉,竹叶滴下露珠的声音让人侧耳。正是因为当下的舒适才有闲情逸致闻到花香听到露珠的声音,此句承接了上一句的舒适心情。
接下来写出了诗人有意弹奏却因无知己在旁聆听而起的惆怅心境。既然月光如此美好,那么兴起弹奏一曲也才不负如此良辰美景。正准备就绪时,却遗憾无知音陪伴在侧。想必辛大一定是跟诗人谈得来的知己良朋友了,平时一定经常谈诗奏琴,否则诗人又怎会想起他来呢?古时有伯牙子期,后来子期不在伯牙也不再弹奏只因无人欣赏弹来又具何意义呢?诗人一定也是带着这种落寞遗憾惆怅的心情中止了想弹奏的决定。
最后一句挺有意思的,诗人在良宵美景时想到了好友,晚上竟然梦见故人来访。诗人没有交代故人来访他们都做了些什么,想必就是友人跟诗人共欣赏当前的良景,把酒当歌,欢乐无限,诗人弹琴友人倾听,或许也以杯酒助兴,如今没有了白日的遗憾,为夏日晚上的好风光添上了无限的欢快之意。
整首诗读来清凉舒爽又略带惆怅,结尾又留有余味,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写出了夏日傍晚的清闲舒适的心境。
分享
麒麟伴月
+2 派派币
感谢您的分享
倒序阅读
只看楼主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慕若涵
(总版主)
沙发
2015-06-08
太文艺了我不知道怎么回复,很喜欢这个标题,孟浩然很多诗都是写的故人来访或者景色的,很美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安享童话
(文学之神)
板凳
2015-07-14
话说 这个背景怎么搞
楼主留言:
心情有表格分享. 複製代碼就可以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