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固执的人,也一直固执地认为,江湖上最美丽的女子,应该有着七分灵气三分世俗。对小龙女这般不食人间烟火、绝世出尘的女子,万分欣赏与敬重,当属最爱。所以也很欣赏射雕里的黄蓉,倚天里的赵敏。
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多了郭襄。
一直讶异黄蓉这般冰雪聪明的女子,竟会有郭芙这样刁蛮任性、愚笨鲁莽的女儿,也对黄蓉对大女儿的溺爱百般不解,因此对金老这段描写颇为耿耿于怀。然而郭襄的出现让我立即眼前一亮,尽管着墨不多,除了小龙女,她的光彩却足以掩盖书中的其他任何一位女子。
想象中她应该有着与姐姐的艳丽妩媚所不一样的清雅秀美的面容,有着黄蓉的聪慧灵动,有着郭靖的豪爽淳真,有着黄药师的叛逆不羁。群豪夜话,金钗换酒,天真可爱而又略带邪气。这样的女孩,应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快乐的童年,平凡但是幸福地长大。
然而她不是。郭家二小姐的身世注定了她不凡的身份,特殊的出生时间暗示了她无法拥有与普通女孩一样快乐的生活。父母忙于守战襄阳,姐姐蛮横而弟弟又过于木讷,她在其中,寂寞可想而知。童年的郭襄就在孤独中一个人长大。
尽管拥有赫赫有名的家世和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她日益长大的心里,一定万分渴望能有人开启她封闭的内心,走进她的世界,与她共同分享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起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于是在她十六岁的那一年,这样的一个人出现了。或者说,是她认为这样的一个人出现了。那个人,就是杨过。与崇拜仰慕已久的神雕大侠相依相伴的短短几日,点亮了她生命中难得的灿烂瞬间。
杨过不该揭下他的面具,让郭襄见到他清秀俊逸的面孔的那一刻情思萌动;杨过不该留给她三根金针,让她在心中从此认定杨过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杨过也不该费尽心思为她准备三份生日大礼,让她在繁华落尽的那一刻心中留下永远不灭的烙印。
杨过的出现,结束了她十六年的孤独,给她带来的短短的快乐,从此她的目光就只为她的大哥哥一人牵绊。我常常想,若我是杨过,当我看到郭襄为了不让自己轻生,舍命跳下深崖,浑身水湿淋淋却仍不忘嘱咐自己好好活下去的那一刻,我不知如何对待是眼前的这个纯净如水、一腔痴情的女孩。
然而我不是杨过。杨过只有一个,他的至情至性也决定了他此生爱的人只有一个。一路互相扶持、患难与共过来,他和小龙女已连为一体,再也无法分开。纵然小龙女从世上消失,纵然郭襄是如此的美丽动人,他也注定不会属于她。
当郭襄在生死关头被杨过救出,眼见自己所爱的人与那位美丽绝伦的白衣女子的相互依偎、眼神纠缠,除了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之外,心头是否也会涌上一丝酸楚?她是否,也想轻轻地问一句:如果你先遇见的人,是我,你会选择的人,会不会也是我?
正如她在第一次与杨过告别时所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是我的筵席还没有摆上,就要散了。她十六岁的生命第一次盛开,对方却命中注定不属于她。在一场柏拉图般华丽唯美的幻梦之后,她和杨过的剧情实际上已经落幕。然而郭襄又是如此执着的这样一个女孩,对于那个曾经点亮自己生命的人,再也无法忘怀。
于是她踏上了寻找杨过的旅途。其实就算寻着杨过,又能如何?她自己心里也一定清楚这一点。私以为,郭襄的这一举动,更大的程度上是不甘让自己曾被擦亮的生命熄灭,沉沦。尽管她盛开的花无果,但属于她的季节远没有结束,又怎能这样轻易就随风凋零?
只是在爱情这一问题上,她与杨过是如此的相似,此生拥有过刻骨铭心的一次就已足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弱水三千,她只取一瓢而饮。何足道和张三丰,哪个不是才气横溢、英气勃发?但就如杨过不属于郭襄,郭襄也不属于他们。她的爱情辞典,从首至尾就只写了两个字:杨过。
如果郭襄的一生就只在这样的寻寻觅觅之中度过,我一定会为她感到遗憾。然而她毕竟是郭襄,终于在四十岁那一年她大彻大悟。峨嵋宗师此后长伴于青灯古佛旁,不少人为此感到惋惜。但这对于她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超然一种解脱,一种不枉侠女之称的潇洒。
拿得起放得下六字,说来容易,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郭襄以二十四年的漂泊转徙为代价,终于明白人生不过是珍惜属于自己的,而放掉不属于自己的。此后的余生,尽管落寞如花,却也是低眉张扬,无声高歌,别样的潇洒坦然溢于其中。
很喜欢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论述:没有爱情的女人是阴森可怖的,如灭绝老尼;只有爱情的女人是凄惨可怜的,如穆念慈。这位相信爱情又不沉沦于爱情的女子,曾有过刻骨铭心的萌动,终又成为峨嵋鼻祖一代宗师,可谓极品中的极品。
潇洒如诗却又落寞如花,如此美丽的一个女子,尽管得不到所爱的人,却牵动了更多人的心。她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令我久久不忍释卷。凄美与洒脱并存,如此绚烂的一笔,如同十六岁那年盛开的那场焰火,在记忆的深处永远也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