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白妖狼 执行加亮操作(2011-11-05)
—
| 《钢琴师》里有这样两个镜头:“一个残疾老头因为在早上遇到纳粹军官时无法站起来行走,于是晚上,正当一家人温馨地吃着晚饭时,盖世太保来了,径直把老人推向阳台——举起轮椅——倒了下去。”没错,是倒了下去。放到这里边戛然而止,没有出现更血腥的场景。如果说《辛德勒名单》里的犹太老人是因为纳粹军的子弹突然卡住而捡回一条命,这是斯皮尔伯格为了满足一下人们的和平正义感。《钢琴师》就让我们和所有二战中的受难者一样,悲痛却无奈地被迫直接接受现实和心灵的打击。静止在安宁的一刻,悲痛才会令人窒息。影片的结尾,钢琴师被一位热爱音乐的纳粹军官放走,只有音乐这样的灵药,让丑恶的灵魂为生命太皮了一条圣洁的路。栽下一颗爱的种子,爱音乐的人,总是对生命有着一份热爱。 钢琴师安全逃出,影片结尾得安安静静,可是战争结束了吗?没有,尽管卡扎菲刚死,但是看看这日渐枯竭的世界,从萨达姆到卡扎菲,能源的争夺战似乎才刚刚开始。钢琴师远去的背影是单薄无助的,没有生还之后的喜悦,仅留下无奈的屈服。看过一场电影,就像经历一场战争,心中波涛汹涌。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看到八个人为了一个人的生命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战场之上,人与人仅仅是狩猎者与猎物的关系,把生与死的问题放在自己面前,谁还有心情像哈姆雷特那样去思考。“本能面前,让《圣经》和佛祖们传授的慈爱仁义都见鬼去吧,活着才是硬道理。”九个人的生命在百万伏尸面前,轻如鸿毛。 |
[ 此帖被龟胖在2011-10-22 21:4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