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凤凰卫视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望穿秋水,中国于2012年1月13日将再一次迎来苹果新品第四批次发售的“殊荣”。与iPhone 4发售时一样,在此次的iPhone 4S发售里,中国依然被苹果视为与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并列的三、四级市场;而这一点,与中国单季为苹果贡献45亿美元营收、成为苹果第二大市场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极度反差的背后,究竟隐藏着苹果公司怎样的考量?是中国应用市场上的营收太过糟糕所致?还是中国繁复的审批制度延误了产品上市?还是苹果所玩弄的“饥饿营销”?或者,是苹果固有的对中国的偏见?” 网友们纷纷发表评论。有的人说:“显然是把中国大陆市场环境的恶劣(盗版、功能阉割、审批繁琐等等)的原因转移到似是而非的苹果的饥饿销售策略和所谓“歧视”。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只有傻子看不到、不重视,只是在良心的坚持和对自己的产品保护上才会不得已而为之。”又有的人说:“不要买苹果手机,中国人成了什么人!”看来大家各执己见。 有调查顯示,中国是苹果市场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并不是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但我们的购买力为什么如此之强?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苹果公司的产品呢? 当初iphone4和ipad刚推出的时候,北京上海苹果旗舰店门口那是人山人海,很多果粉们都是半夜就去排队,为了那前20台特价机。后来在地铁上,公交车上,学校里,课堂上,iphone,ipad也是随处可见。坐车拿着手机,上课盯着手机,学生们不爱上课爱玩itunes的应用。有次家里请客吃饭,看到几个00后的小辈们个个手捧ipad在玩植物大战僵尸和切水果。我不禁感到一丝困惑。为什么人们要一直追寻着苹果的脚步,一代一代的接着玩呢?小孩子别的不知道,整天只知道玩着苹果产品。听过这样一句话“苹果毁一生,单反穷三代”。真心觉得很有道理。 苹果的每个系列产品我几乎都有,从ipod nano5, iphone4,ipad2,到Macbook Pro,但我绝对不是果粉,我看中的只是产品的质量。就自己的体会而言,苹果产品的优势在于属于尖端科技,应用性大,外观精美,制造精细,但价格昂贵。玩苹果产品要有一定经济实力。我当然不是富二代,这些苹果产品也不都是自己要买的,除了iphone和Mac是我要求的外,其他的是别人或是長輩送的,因为我自己清楚家庭经济实力如何,能够负担起多少。我一直觉得,其实苹果的产品玩过一代就好,没有必要一出新款就跟风去买。 社会上就苹果产品产生了一种很不好的风气,攀比。很多同学觉得拥有苹果产品就显得自己家里很有钱或是高人一等怎么的。他们走到哪里总是把自己的iphone,ipad拿出来显摆。通常见到这些人,我就觉得很反感,有这些又怎么样呢,不过只是一些电子产品而已。我即使现在用着苹果的手机,MP5,电脑什么的,但从来都觉得这只是一些工具而已,不是我们炫耀的资本。甚至出门的时候,我都不喜欢带着iphone出去,因为iphone现在都成为街机了,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我们的炫耀资本应该是靠我们自己努力获得的。我们成绩如何,有多少才能,能创造多少财富,能实现多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才是我们应该炫耀的地方。 学校里曾有个学生,家境一般,大学学费是贷款的,但因为不甘落后与别的同学,硬是逼着父母借钱给他买Macbook,8000~10000元的电脑啊,父母辛辛苦苦培养他到大学,别的没学会,学会了攀比,还要父母用工作的血汗钱去买一些不实际的东西,他的父母该是多么的寒心,这个同学该是多么的不懂事。周围还有一个同学,本身用着iphone4,听说今年1月13日,iphone4S在中国大陆开始销售,她又蠢蠢欲动想要换手机了。这实在是令人无奈啊。 说到底,苹果产品只是一种工具,所以对待苹果产品,我们应该理性的分析,值不值得我们这样为它疯狂,该买还是不该买,自己要全面考量,千万不要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做一个随大流的人。 By: 暖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