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爱若无涯 执行加亮操作(2012-09-11)
—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我们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每每照起合照,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服饰,汉族却像外国人似的,或是一身西装笔挺,或是体恤牛仔。小时候看照片还不觉得,现在看起来总有一种违和感。我们汉族儿女难道没有自己的特色服饰吗? 不,我们的民族不是一个赤裸的民族,我们是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的。汉服正是我们汉族儿女乃至整个华夏民族的特色服饰。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几经创造,却多有磨难。汉服起于三皇五帝时期,唐之前,人们多以深衣为日常服饰,无论男女都是这样。在正式节日是要穿上衣下裳作为礼服。到了唐朝,妇女多穿襦裙,男子服饰仍为袍服,却变成了圆领衫。这种装束一直延续到明朝。并广泛影响亚洲地区其他国家的服饰,如韩国、日本的传统服饰就是受我们的影响发展而来。清时,汉服被毁,除在少数领域还保留,全国人民被迫穿旗装,中止了汉服的发展。 到如今,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高,是时候捡起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骄傲了。 最最看不得现在的年轻人不理解我们的汉服,说起民族服饰,就说旗袍、马褂什么的。旗袍马褂是有它独特的美与韵味,但它们却不是我们汉族人的传统服装,他们是满族的。走在街上,连自己的民族服饰都认不出,叫嚣着这是和服,是汉奸。这是去年发生在成都的一件事,让我大为震惊,也心痛。然而近期也有炒得很热的一件事,是一场延时长、牵扯人众多的微博骂战。我也参与了这场骂战,是作为支持汉服的一方。奈何吵了一天,对手根本没法交流,张口闭口都是在骂人,还找了一群朋友来和我吵,也是脏话连篇。好容易来一个不说脏话的,义正言辞的说汉服是汉朝的服饰,我……实在无聊,也让我无力。 真的,现在提起还让我心有余悸。小心翼翼的写了这篇文,深怕涉及敏感字眼,又被上升到民族高度,骂我挑起民族矛盾。恢复汉服就是挑起民族矛盾?我不解。这样看来,恢复汉服实在会是一件过程坎坷,历时漫长的事。然而在我们的民族节日连番被别人注册,传统文化被我们搁置却被别人占为己有的年代,恢复传统文化实在是刻不容缓。复兴传统,衣冠先行。 既然不能让所有人都了解汉服,那么可以让一少部分人先了解汉服,再告诉周围的人,相信总有一天汉服会被所有人了解、支持。期待能有一天,有谁穿着汉服走在街上,不再被人围观、指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 此帖被徐炎凉在2012-05-26 20:5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