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好几年,已经忘记了这个时间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日子了。
前天偶然听朋友提起,才记起来。
所谓全民警惕性的活动——高考。
有国外的朋友,每次谈起中国的高考,都会惊奇于中国的教育制度。
朋友受的是纯西式的教育,来过中国一次,因为喜欢中国,但接触的多了,却也让他大失所望。
每次我们都会谈起学生学习的问题,因为朋友仍然在读书。
我们讨论的结果如下:
首先,中国的学校放假太多了,无论是寒假暑假,还是法定节假日,时间全部浪费在放假上了。
其次,我和他谈起所学的课程,他也表示很无言,我们学的太杂了,专业性并不强,乱七八糟的宣传的课程倒是很多。
然后,是考试制度。在中国,回答的和课本答案一模一样的,或是类似的,就是最好的最佳答案。而他们是不可能这样的,他们的每一个题目都不可能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只能自己去分析了解,然后将答案写出来。他们也没有选择题填空题之类的题目,他们称这为“偷懒的题目”。所以许多本来在国内读名牌大学的学生出国留学后,也总是面临考试不及格却不知为何的囧况。
最后,是教的方式不一样,侧重点都不一样。就像小曦那个帖子说的那样,理论和实践的侧重点不同,造就了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更有那句话说的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我不敢断言到底他的是对的,还是中国现有的是对的,但是我比较肯定的是,不少人因为读书读成傻子了。
手无缚鸡之力,柴米油盐样样不懂,甚至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
真不知,以学为生的学生都学什么去了。早恋?打架?聚会?抽烟喝酒抢女人?玩时髦?
当走出社会之时,假如没有父母的庇护,有几人能站着走出去?
只能说,幸亏他们还有溺爱他们的父母。
是福是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