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爱若无涯 执行加亮操作(2012-12-22)
—
| 零零总总正式做小学老师一个半月,感触很多,于是决定记录下来。 (一)为什么都要用一样长短的2B铅笔? 小学的时候一定碰到过这样的问题:老师要求一样的铅笔,一样的橡皮,甚至功能一样的,如果长得不一样,还要被退回去,这么不合理的规定,究竟是为什么?教师的解释是——做规矩。 有着新思想的家长会认为,要培养孩子的个性,不要让孩子被规矩框死了。凡事太死板不利于小朋友心智成长。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中国特色的教育,叫做义务教育,也就是说从你出生,成为中国公民的那一刻起,就必须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统一体制下的教育,最本质的还是为国家机器服务。也就是要把每个人的道德观念、行为举止培养成有利于这个国家体制、社会发展的。那当然就会有统一的标准,这种情况下,有个性的思想说难听一点,终究是不被允许的。只教你思考它需要你思考的。规矩就要从小的习惯养成。重点不是我用了怎样的本子,穿了怎样的衣服。重点是要有同一性,一旦出现特殊个体,他本身就会感受到不合群,家长如果真的发现孩子无法融入社会,又会焦虑。所以从小培养统一的言行,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管理,另一方面,就是在逐步把小朋友从自然人磨成社会人。 (二)你真棒! 夸赞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实习的时候,我喜欢用你真棒!大多数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这样的表扬方式。但自己带班了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特别有效。为什么?很简单,小朋友的思维很简单,“你真棒!”三个字体现不出他到底哪里好了,一定得说:“XXX,你坐的真端正!”讲具体才有指向性和实际作用。同时,也要避免群体性表扬,只有是小朋友感受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才会有进步,表扬的时候要配合充满信任的眼神,适当的奖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特殊性,效果一下机出来了。 对待后进生,更加得表扬。我记得非常清楚,以前我喜欢说:“xxx,你又坐不住了。”这样的批评只能让小朋友多做2分钟,但是后来换了一种方式,即使心里有一万只草泥马在咆哮了,也要面带笑容的说:“XXX,你已经坐了十分钟了,真了不起,老师相信你可以在坐五分钟的,对不对?”别去管他实际在干嘛,夸他,做得好小朋友会更高兴,做的不好,夸一夸会让他不好意思表现不好,效果更好。笑一笑,扔掉扩音器,也是给老师减负的一种方式啊! 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定要改掉自己批评认得习惯,批评太无效,却总也忍不住! (三)你是个垃圾老师! 虽然很认同“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但是当学生数量众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时候,还是很苦恼的。多数时候,我总在为自己没有好的方法,只会发脾气而自责。 但直接说我是垃圾,简直是我做老师以来最伤感的事儿了。这句话是隔壁班的小朋友说的,他们班总有这么几个小朋友非常不尊敬我,见到我总是:“喂,你们班怎么怎么。。。”连个称呼都没有。我承认自己这种半路出家的和尚的确不太会念经,知识储备也不是特别牢固,我想到了小朋友会不怕我,会讨厌我。我相信,自己的班上肯定也有小朋友不喜欢我,或者觉得我不太靠谱。在教学的时候,我会让小朋友找错,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教错知识点,但更重要的事,我觉得还是应该培养小朋友质疑的精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全正确的错误人人都会犯。结果搞着搞着他们就开始质疑我的人格了。也许是我二的气息太强了….最后就被鄙视了。总而言之,还是惭愧于自己的总体素质不够牢固,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要被提出教育系统,抓紧时间进步成一个落落大方、很有气场的好老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