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爱若无涯 执行加亮操作(2013-01-25)
—
原创杂谈——拖延症在我人生中的痕迹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目前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 今天一直在看一本叫做《大战拖延症》的书。书中女主角叶子璐是资深拖延症患者。表示在,衣服明天洗吧,地上的垃圾一会扫吧,离考试还有一个月,不急,可以再玩一段时间……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度想弃文。并不是它不精彩,也不是它没内容,而是它像一把利剑,深深的戳到了我心里去。 我也曾将衣服堆到一边想着一会洗,把作业放到明天想着还有时间写,考试前一天晚上通宵复习其他时间统统不看,把所有该做的应做的都推到明天,推到期限的最后一秒。 看书的时候我很害怕,很焦躁,因为我知道叶子璐就是我,她的现状有可能也是我明天的状况。随便进个小公司,给人打工看人脸色,男友分手,就是在这个城市死了也只有父母会伤心。但我觉得就连这样的弃文的行为都是懦弱的,不看完我都鄙视我自己。 我不止一次想到我初中时的一次经历,那种焦虑的感觉到现在都镌刻在我心上。那照样是一个星期天下午,在家放松了两天,第二天就要上课了。作业又没写,眼瞅着就下午六点了。我游魂一样过去关了电视,回到卧室拿起笔开始写起两天都没动一页的作业来。写的过程中,心里是很焦虑焦躁的。想着两天没学习,别人在家里不知道又多学了什么,我现在才开始写,人家一定在玩呢,我落后好多啊。太烦躁了,就把笔扔下,又出去开了电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怎么想的,又坐那看起来了。我还清清楚楚的记得那天电视上演的是《童梦奇缘》。我坐立不安的看完了电视,期间心里如热油浇进去一样,没个着落,但就不想去写作业。 每当我自己在家的时候,我总觉得好像于人世隔绝了一样,其实外面的天还是那片天,可是我在家里的时候就是觉得一定有什么改变了,但又不肯出去看看,因为,害怕。那时候是我心理防线最脆弱的时候。那天电视结束的时候,刘德华饰演的角色死了。其实结局早已知道,早就看过多少遍。但我还是哭了。觉得自己一天的时光就这样浪费掉了,自己在这一天里一无所得。而这一天过去了,就不会重来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它贯穿我的整个中学时代。那是我拖延症最严重的时候,而这件事因为太深刻反而脱颖而出,这么多年都埋在我脑海,因这本书,猛然蹦出,吓我一跳。 而现在的我呢,我仍然为拖延症所困扰。有很多没有尝试的东西,不是没有机会,但总退后。看到别人成果的时候,就说我只是不想去做,如果做了,一定可以比他做的好。是这样吗?书里说,这样的行为只是懦弱罢了,怕结果不像自己预想,伤害到自己的自尊。这到底是对自己太好,还是对自己太放纵?任何事情没有去做之前,你一切的安排计划都是空谈,只有做起来,才会发现,它远不像你想得那么容易。 在大学校园里,罹患重症拖延症的人太多了,多的我都觉得这才是正常。而这本书给了我重重的一棒,我庆幸遇见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