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爱若无涯 执行加亮操作(2013-02-26)
—
| |
同旁人聊天时 你会习惯性的问一句:你在干嘛?或者说:吃了吗? 上学的学生、上班的职员 总有一些程式化的“礼貌问候” 比如: 你来啦?最近怎么样啊?放假什么安排?一会儿干嘛去? 当然 这些算是口语化的问候 还有一些较为正式的 您身体怎么样? 给您添麻烦了 请别介意 感谢您的支持…… 有时不禁会想 自己在这样跟别人说话的时候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心态? 尤其是问起别人“最近怎么样”时 一般人都会回答 一般、就那样、还是老样子之类的 明知道得到的是这样的答复 却依然重复着同样的问题 或许并不是要知道对方近况 而是一种近乎程序化的问候 我们需要一个渐渐进入聊天话题的带入点 这个带入点往往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可没有这些带入点 突然的谈话又显得很突兀 好友之间虽然关系更为亲密 却也无法免俗 我们习惯性的见面先问“吃了没?” 记得有次同事约我谈一些事情 我们约在了下午2点 见面后他不经意的问了句“你吃了么?” 我忽然就很想逗逗对方 于是我说还没有吃 对方显然没有料到我会那样回答 稍稍愣了一下 看到他尴尬的表情 我赶紧说自己是在开玩笑 现在下班之后 我尽量让自己不要用任何公式化的语言跟人交谈 试着在另一种环境里给自己换一个身份和心态 既然有些问题无关痛痒 就换一种话题切入方式 这样 双方才会有一个较为舒服的聊天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