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都是名师手下的天才棋手。
沈昭从七岁起就开始追陈耀然,追到十岁,被车撞死了(天谴?)。
本以为下辈子再也见不到这个人,再也摸不到围棋,却因为一盘不该下的棋,被迫找回自己的身份。
那时沈昭尚无段位,陈耀然已然职业七段。
棋逢对手,受遇良攻,狭路相逢,勇者胜。
搬个板凳坐下,叉腰:小昭昭,睁开雪亮的眼睛面对现实吧,其实你是个受。
派派链接:
http://m.paipai.fm/read.php?tid=5218733&keyword=%D6%D8%C9%FA%D6%AE%D3%C4%C1%E9%C6%E5%CA%D6
常听人言:人生中,总得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尤其是站在某个领域的比较高位置的人,不然,人生便寂寞了。因为,对手,其实从另一角度来看,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知己。
知己难求,对手亦难求。在此文中,沈昭与陈耀然,是知己,是恋人,亦是互相追逐的对手。前一世,沈昭虽然只活了十个年头,其中与陈耀然一同在围棋雅门张隐大师手下学棋五载,以稚龄之姿,早早明白自己喜欢师弟陈耀然,且以自己的方式、小孩子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喜爱。然后因为一场车祸逝去,却没有来由的重生。而这一刻,师弟已经走入职业棋手生涯。
成长最初的日子里,沈昭有逃避,不去碰自己熟悉的围棋。他或许不明白,原来围棋已经在前一辈子那几年里,深入骨髓,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故意的逃避,挡不了发自内心的喜爱,阻不了那早已潜移默化习惯,忘不了师傅的谆谆教诲,更何况因为喜欢陈耀然,还那么的关注他,自然会关注围棋界。
人生总有偏差。沈昭的偏差便是遇到韩潜,并为他下假棋,虽然之初的合作也带着被威胁的无奈。但,这也可以说只是借口,除了生活的无奈外,更大的原因是沈昭拒绝不了围棋带给自己的诱惑。几年后,与韩潜合作破裂。因为沈昭没想到韩潜原来想要的与将要做的,是要抢雅门,对付陈耀然。这是沈昭即使损毁自己也不愿意做的事。于是,绝裂。生活虽苦,但沈照一直坚持着,虽然对自己的棋艺有所荒废。但是,耀然没有放弃他。关注他,引导他,帮助他。或许是因为他那难得的棋感,或许是因为他与师兄的相似,或许又是因为棋坛的未来。
因为耀然的帮助,沈昭重新接触围棋。这个时候,沈昭的心得以回归。而他的开窍却源于师叔,源于师傅当年为他与耀然打的棋谱,写的日志。那一点一滴的言行与话语,就像是仙露一般,浇在沈昭心中对围棋热爱的种子上,于是,复生,发芽,成长,慢慢茁壮。即使期间韩潜一直阻挡着他,给他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反抗,斗争,只是想不再重复之前的错误。因为他的坚持,也因为有耀然的保护,他的棋艺超然了,领悟了第一阶段入神的意境,他终于站在了围棋界的顶峰,与耀然并肩,一齐守护他们的棋道,一齐发扬雅门的棋艺,一齐收获他们的爱情……
故事结束了,但却给我意犹未尽的感动。这文其实有点动画片《棋魂》的影子,然而,主要脉络完全是另一番世界。故事情节真的很美,而且感动点也明显非常。看过后,会因为里面沈昭陈耀然林染张隐师傅丁南师叔小林拓也等等对围棋的执着而感动,会因为围棋之道的纯净而欣慰,会因小昭对耀然的挚爱而希望他们永远在一起。
围棋,其实只是知道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却并不了解其中真谛,更甚者因为不懂,所以一直没有太感兴趣。而这一情况是大众的普遍现象。然而,看了该文后,会让人迫不及待去了解围棋,不说深入,但可以泛泛,一般的规则,一般的赛制,一般的历史,还有现在围棋界里的辉煌成绩。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必要的。因为,围棋也算是一种文化遗产,需要更多人的继承与发展,而继承与发展的前提,是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它,从而喜爱上它。而这也正是作者大大想表达的主旨之一,文的情节里面,正反两派的斗争,沈昭的错与纠错,其他人的参与和投入,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围棋之道,为围棋的发展而努力着。
现实中有太多本应恒久远的东西,已经被人们所忽略,可能某一天会被人所遗弃。但是,那样的结果会让人觉得可惜或遗憾。可是又能如何?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太少,需要点醒,需要号召。而有这些意识的人们,却努力地坚持着,死守着,捍卫着,并积极创造发展着。这份勇气是多么让人佩服,这份挚爱又是多么让人不敢忽视!
书中配角人物的刻画也非常令人喜欢。喜欢张隐师傅的大智与慧眼,喜欢丁南师叔的坦率与淡然,喜欢林染的纯粹与坚持,喜欢小林拓也的真实与努力,喜欢那没出来露面的小林拓也师傅的固执与可爱,居然让徒弟跪榴莲壳……当然,对于最大配角韩潜,他虽然是反面人物,但却不可否认,他的出发点与沈昭陈耀然是一样的,都为了发展围棋,只是方式错了,所以结果便也就错了。他最后的自杀,无不表现出他的强烈自尊心,同时还有对自己错误的承认与悔过。为此,我更同情他。
文中有说些比较专业的围棋技术讲解。比如下法长压贴等,比如棋局下雪崩宇宙元等,比如优质棋盘棋子的介绍。当然,更令人心动又觉得受益的是围棋之道的理论或是做人的道理:比如心在,棋在,棋在,心在;比如围棋的九种境界,其实也能说是做人的九种境界吧;再比如对那些珍贵之物的收藏蒙灰,不如使之用之,就好像古董鱼缸就该用来养鱼,这样不仅可以使其有所用,更是保持其灵性的最佳途径,而这也是育人的正确方式……
然后,不得不说的,是文中所营造的围棋的那种意境,飘渺,纯净,宁静,谦和。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棋子叩在棋盘上,声音尤为清越,仿佛被什么无形的东西洗掉了世俗的冗杂。
好文不独享,请亲共享之。望亲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