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丶唐无语 从 品书评文 移动到本区(2013-03-18)
—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
在暗夜里想起骆寒那令九天都为之失色的一剑,孤绝而又沧艳的一剑。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必须回归事物的源头去探索。那里未被开垦,你所研究出的一切都是新的。而那里,却也有着人生中空空落落的巨大寂寞。骆寒直面寂寞,独自在塞外面对未被开垦的世界。独处以洗心,练剑以……骆寒思考过练剑何用这个问题,最后不了了之。后来他剑出江南只是为了一个知己:易杯酒。谁知淮上一杯酒,能醉天涯万里人。两个少年,或许彼此才是对方在这个不可把握的人世中唯一的安慰,倒是应了杜甫的那句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每三年以一个木杯托情的友谊,淡淡的却像是陈年的花雕,越酿越醇厚。他喜欢听他抚琴,七弦琴,亦称古琴,他替他练杯,相逢或许也只是会心的一笑。真的情谊倒是不必轻言感谢之类的客套话,洗心相对的那一刻,怎样的言语都只是多余。
易杯酒是为了他的信念独撑淮上之局,以一己之力维系义军至今坚守,以求给这满目疮痍的江山一个略为安稳的局势,能让其中的升斗小民有个安生立命之所在。而骆寒,则是华胄口中的英雄,一个人敢直面天地生人的巨大寂寞,独自在武学的源头苦苦探索,他在武学这一道上已走出很远很远。这两人俱可称少年英雄!
在我看过的所有武侠小说中,萧如是最令我心仪的女子。这个女子,首先让人心仪的是她的仪态,这是个仿若从六朝烟云中走出的女子,姿态超卓,她是这北宋的金陵城唯一的遗自六朝的华丽。世上原还有这样一种女子,是几百年前繁华消歇后的余奏。其次令人心仪的是她的谈吐,得听萧如一言,必令人有所益。胸中自有万千沟壑,所积者众,自是闲闲道来,无不中的。宗室双岐名士草,江船九姓美人麻。她无愧是萧统的后裔啊!最后让人心仪的却是她的傲骨。她有着自己的坚守和自己的处世之道。她不入辕门,独居晚妆楼,是因为她知道如入辕门,对袁辰龙她最后就会沦为仰望,而她只想以平等的姿态成就属于自己的爱情。她也有自己放不下的执念,但纵使是一个人的新婚之夜,她也会坚守到最后。到故事的最后,她还是为了他而死。萧如修行“十沙堤”心法,修行“一吻江湖”,于武学一道也是有着相当深的造诣。最后萧如以 “田横五百”心法大战金日殚,为小人文翰林所杀,这种烈节不得不令人为之叹服!
说英雄,谁是英雄?百代更替,浪起沙回。谁当自量?谁主沉浮?一个人如果能面对萧如这种美后,犹振乾纲、犹思作为、犹宣威武、犹图进宜,那也的确……允称英雄了。这个人就是袁辰龙。袁辰龙的武功自不必多言,作为骆寒的最大对手,两人在武学一道上却是惺惺相惜。而他的坚守也实为不易,他是英雄,却是个大多数人都欲除之而后快的英雄。现在想来,不喜欢他的人挺多的哈。但这不被理解之人却是大多数升斗小民得以安生立命的顶梁柱,这其中就包括那些横行于世的小人。
长歌,是可以当哭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两个人明明深爱着彼此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心中装着对方,对假装对你的视若不见。这两人之间的一段情,却也是极苦涩的一段情。萧如身负和文翰林的婚约,袁辰龙又要以他的那些大事为重,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对萧如,文翰林之流的小人逼得她不得不和袁辰龙生死相守,她的爱似一条线,虽淡却坚韧异常,缠缠绵绵,萦绕心间,义无反顾。对袁辰龙,他的信念使得他不得不将大多数精力放在他的那些大事上面。萧如只是在他的心底,一个可以洗心相对的人。到后来,他甚至有些刻意回避这段感情,连期年的月老祠之约也未能履行。故事的最后,那个女子最终为他而死,他才能纵容自己如此柔软如此伤痛如此放肆的想起她。那一瞬他的心头有崩溃的痛楚,如琉璃世界坍塌成荒沙万里,满陌繁花凋零作惨淡埃尘。最大的痛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天喊地,而是虽痛彻心扉面上却不动声色的喑哑的哀伤。因为他将痛深深的埋在了自己的心底,丝毫没有爆发出来,埋成了此生念念不忘的坚守与哀思。
感觉《杯雪》是一个未完的故事,感觉自己刚刚走进了那个烟雨迷蒙的江南,故事却戛然而止。书已尽,人犹在••••••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
在暗夜里想起骆寒那令九天都为之失色的一剑,孤绝而又沧艳的一剑。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必须回归事物的源头去探索。那里未被开垦,你所研究出的一切都是新的。而那里,却也有着人生中空空落落的巨大寂寞。骆寒直面寂寞,独自在塞外面对未被开垦的世界。独处以洗心,练剑以……骆寒思考过练剑何用这个问题,最后不了了之。后来他剑出江南只是为了一个知己:易杯酒。谁知淮上一杯酒,能醉天涯万里人。两个少年,或许彼此才是对方在这个不可把握的人世中唯一的安慰,倒是应了杜甫的那句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每三年以一个木杯托情的友谊,淡淡的却像是陈年的花雕,越酿越醇厚。他喜欢听他抚琴,七弦琴,亦称古琴,他替他练杯,相逢或许也只是会心的一笑。真的情谊倒是不必轻言感谢之类的客套话,洗心相对的那一刻,怎样的言语都只是多余。
易杯酒是为了他的信念独撑淮上之局,以一己之力维系义军至今坚守,以求给这满目疮痍的江山一个略为安稳的局势,能让其中的升斗小民有个安生立命之所在。而骆寒,则是华胄口中的英雄,一个人敢直面天地生人的巨大寂寞,独自在武学的源头苦苦探索,他在武学这一道上已走出很远很远。这两人俱可称少年英雄!
在我看过的所有武侠小说中,萧如是最令我心仪的女子。这个女子,首先让人心仪的是她的仪态,这是个仿若从六朝烟云中走出的女子,姿态超卓,她是这北宋的金陵城唯一的遗自六朝的华丽。世上原还有这样一种女子,是几百年前繁华消歇后的余奏。其次令人心仪的是她的谈吐,得听萧如一言,必令人有所益。胸中自有万千沟壑,所积者众,自是闲闲道来,无不中的。宗室双岐名士草,江船九姓美人麻。她无愧是萧统的后裔啊!最后让人心仪的却是她的傲骨。她有着自己的坚守和自己的处世之道。她不入辕门,独居晚妆楼,是因为她知道如入辕门,对袁辰龙她最后就会沦为仰望,而她只想以平等的姿态成就属于自己的爱情。她也有自己放不下的执念,但纵使是一个人的新婚之夜,她也会坚守到最后。到故事的最后,她还是为了他而死。萧如修行“十沙堤”心法,修行“一吻江湖”,于武学一道也是有着相当深的造诣。最后萧如以 “田横五百”心法大战金日殚,为小人文翰林所杀,这种烈节不得不令人为之叹服!
说英雄,谁是英雄?百代更替,浪起沙回。谁当自量?谁主沉浮?一个人如果能面对萧如这种美后,犹振乾纲、犹思作为、犹宣威武、犹图进宜,那也的确……允称英雄了。这个人就是袁辰龙。袁辰龙的武功自不必多言,作为骆寒的最大对手,两人在武学一道上却是惺惺相惜。而他的坚守也实为不易,他是英雄,却是个大多数人都欲除之而后快的英雄。现在想来,不喜欢他的人挺多的哈。但这不被理解之人却是大多数升斗小民得以安生立命的顶梁柱,这其中就包括那些横行于世的小人。
长歌,是可以当哭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两个人明明深爱着彼此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心中装着对方,对假装对你的视若不见。这两人之间的一段情,却也是极苦涩的一段情。萧如身负和文翰林的婚约,袁辰龙又要以他的那些大事为重,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对萧如,文翰林之流的小人逼得她不得不和袁辰龙生死相守,她的爱似一条线,虽淡却坚韧异常,缠缠绵绵,萦绕心间,义无反顾。对袁辰龙,他的信念使得他不得不将大多数精力放在他的那些大事上面。萧如只是在他的心底,一个可以洗心相对的人。到后来,他甚至有些刻意回避这段感情,连期年的月老祠之约也未能履行。故事的最后,那个女子最终为他而死,他才能纵容自己如此柔软如此伤痛如此放肆的想起她。那一瞬他的心头有崩溃的痛楚,如琉璃世界坍塌成荒沙万里,满陌繁花凋零作惨淡埃尘。最大的痛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天喊地,而是虽痛彻心扉面上却不动声色的喑哑的哀伤。因为他将痛深深的埋在了自己的心底,丝毫没有爆发出来,埋成了此生念念不忘的坚守与哀思。
感觉《杯雪》是一个未完的故事,感觉自己刚刚走进了那个烟雨迷蒙的江南,故事却戛然而止。书已尽,人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