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檀奋斗记》by冷冻酸奶
[/b]
这算是我踟蹰半年的首次复出。
许久没有动笔写书评,原本近来懒散的也不想为谁破例,再加之考研分数焦虑的等待中,情绪也难安稳,在这个聊以自慰的阶段,本意想找一本俗书解解闷乏,未曾想我会为之破例,写下动荡的一笔。
这是一本《步步惊心》的同人文。
说起《步步惊心》,我很难如同当下的人一样,对之抱以狂热的欣喜——不论是因为电视剧的热播,还是这本书在清穿文写作史中的地位。或许是先入为主,第一本清穿是《瑶华》,在看别的便入不了眼,但当我真心想试试去读的时候,曾经数度弃文,便不再勉强自己了。我不知道现在的读者对于人物要求的什么样的程度,难道仅仅是满足意淫与幻想,或许追求一种在现实中无法掌获的感情么?如果说仅止于此的话,《步步惊心》绝对是合格的,该文符合一切言情文的需求,纠葛的恋情,虐恋情深,王侯公爵,阴谋与爱情。如果仅仅想看这些,的确是足够了,但是这不足以成为桐华《步步惊心》大起大落的理由,它有足够吸引读者的资本,更有让我这样的读者弃文的因由。
难到没人觉得若曦姑娘三观不正么?八阿哥,是她姐夫啊,就算和她姐没感情,你一个现代人插足老姐的婚姻多不地道啊,我当时就唾弃了。或许对古代人来说,娥皇女英是一时佳话,但是对一个完全接受现代教育的人,若曦的行径是很自私的。她为啥喜欢老八?说白了就是荷尔蒙激增克制不住哇,想来那老八风度翩翩儒雅俊朗,又十分体贴,追小姑娘又有手段,更是善待府里的姬妾,除了最后的结局悲催点,还是很不错的良人的。所以二人天雷勾地火,两情久长时。她又为啥把老八抛了呢?就是因为爱的不够,不能一起死啊!老四这个大腹黑,一直将他看上的小姑娘那点小动作没放在心里,人家一直胸有成竹,知道早晚都是自个儿的,所以这小子趁虚而入啊,以沉默的行动让小姑娘死心塌地了,再然后就扯一扯虐恋情深,再来个生离死别升华一下,故事就over了。
被我这么煞风景的一讲,是不是挺没意思?
若曦这姑娘是咋死的你们知道真相吗?告诉你们她就是活活作死的!!她自己天天像个林黛玉似地伤春悲秋,自己钻牛角尖钻死的,要我刻薄的说一句,她娘的就是活该!!身为大将军的女儿,八旗子弟吧,还是满洲旗,不愁衣食,老姐还超疼你,身边不是阿哥就是皇帝,哪个不都是团团围着她转,过生日送礼物,生气摆架子,打格格。告诉你们一个雷点,她打郭络罗•明玉那段,我就是躺着中熗了,郭络罗是谁????查查清史,满洲镶黄旗,八福晋姐妹是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她若曦是谁啊?惹祸若不是有宠着她的那些阿哥们开脱,她早就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到了异世不知收敛,反而锋芒毕露,这是想找死啊,她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差,抑郁而亡,偏要升华成帝王恋爱的情殇,我觉得白痴透了!!!
这也不仅仅是我一家之言,历来《步步惊心》便褒贬不一,不如金子的《梦回大清》批评和赞扬都是淡淡的,没有这么激越。
如果我说话不中听,戳伤您的耳朵,那对不起了,我真的对某一种类型的人物有不吐不快的怨气。
其实若曦这姑娘,除了性子倔自己作死锋芒毕露纠葛之外,还算个不错的姑娘,至少有一丝淳善,而《步步惊心》的同人文《玉檀奋斗记》绝对是比桐华这本书还要心惊动魄,撕心裂肺的故事。
对于多个穿越者的小说,作者往往为了突出主角而贬低其他穿越者,其实这也是一种差距,因为写不出复杂性,只好一味谩骂,借此抬高正主,就连一时起点女频巅峰之作《平凡的清穿日子》其中都不乏有这样贬低的色彩。这个叫冷冻酸奶的萌妹子(应该是妹子吧……)虽然在晋江不算大红大紫,但从这篇文看来,至少不是个眼皮子浅的,更进一步,想出更好的写作题材的话,未必不能出彩。
同为穿越者的玉檀,直到若曦死都没有告诉她自己跟她是老乡的身份。只是我觉得比起若曦,玉檀更现实,更有血有肉,更值得人敬慕,更值得为之唏嘘感叹。
以下微剧透,慎重:
故事依旧是从老九救了她一家性命开始,只是此玉檀已非情系搂钱王爷甘愿赴死的女间谍,而是知道历史走向和剧中关键的穿越女。从九爷府历练四年,入宫成为御前奉茶在若曦手下六年,太后手下四年,然后又是御前奉茶,直到她死(捂脸,我还是说出来了,这文就是个BE啊BE!!!)入宫接近二十载,终于香消玉殒在深宫。清清白白的,没有成为任何一位爷的女人。
她审时度势,进退有度,因为看得太明白,所以更清醒。她从来没有让自己沉沦在在任何一种男女感情之中,而是步步为营的想要活下去。她没有若曦那样的女主光环,阿哥格格都是围着她转,她以最卑微的下等包衣的身份,时刻担心被捏在九爷手里家人的性命,更知道荣登大宝的是何人所以不能做错事,在两面为难的情况下,消损着她的精力和生命。她要活着,在若曦的光环之下,在康熙和雍正的层层叠压的那令人难以喘息的目光下艰难而平静的活着,不因夸耀而得以,不因失意而愤懑,她以最韬光养晦的平和心态,换取苟且的几日光明。
在我看来,若曦比不上玉檀,她伤春悲秋的作践自己,为了男女情爱那些事任意糟蹋自己的身子,尖锐却软弱,她的死亡,远远不及玉檀给我的震撼。因为只有为了生存的奋斗,才最令人动容,那些如草芥如蝼蚁的底层人民苦苦挣扎的愿景,远比大小姐的郁郁而终来得痛彻心扉。
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不敢奢求。
这个故事里面,玉檀真的人如其名,不圆滑的彻底,内心永远有一条底线,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更加不会轻易沦陷。这甚至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只是一个女子凄艳的一生,读来甚为压抑,几欲落泪。
她清清白白的死去(不想若曦还和老四未婚先孕流掉孩子,真是三观不正啊啊啊啊),不带一丝尘垢,尽管她没有掌控自己的死亡,却掌控自己的命运——她不是任何人的女人,这就足够了。
她不要任何怜悯与施舍,更不要成为那只木兰花簪主人的替身。她恨,她痛,她苦,她哭,可是也必须活着。在暴虐的精神压抑之下,那令人几欲窒息的重重宫闱,终究成为她葬身之所。钟粹宫内,佛像前那她跪了千百次的蒲团,那最后留给雍正秀丽的簪花小楷,这是一个女子命运的终结。
原来帝王,也有留不住的人。
从雍正登基开始,作者在故事的叙述中隐隐带上一丝言情色彩,只是浅的难以察觉,我原以为还是俗套的戏码,可是作者明显就是个明白人,虽然也逃脱不了同原著若曦一样的命运,但是至少,玉檀的死亡是不一样的——对雍正,对康熙,都是不一样的。
玉檀这一生,深宫沉浮二十载,知道太多宫闱秘辛,死而不得,出而不能,到底解脱了,还给她一个清白的尘世,至少下一世,她会活得更好。
乾清宫,断裂的木兰簪下,一直有一方宫缎,绣着浅淡的茉莉,如玉如檀…..
没有相恋,是最好的结局。[/size][size=2][/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