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道上桂花初 ——无处不飞花《从前的爱情是这样子的》 (3楼有原文可移步) 无处不飞花的短文《从前的爱情是这样子的》(或作《暗恋东晋》)。 短短三千余字,以谢道韫的第一人称讲述了王献之之间极平淡的暗恋故事。 第一次看已是很多年前,虽笔调平淡,力图平稳,遣词用句也并不华丽煽情,但细品下来极好,似茗香袅袅,很耐看,居然也都还记得。捡起来,越品越有韵味。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文从这句始,自这句终。 大抵我是有魏晋情结的,当时的风流人物在那个风流年代,肆意地做了很些风流事。且不说因王谢两家居住而出名的乌衣巷与朱雀桥,也不说山阴道因王家当时多少风流人物骑马来往。光谢道韫与王献之两人就是极其名动天下的人物,即便是今天,说到道韫的咏絮才,说到道韫的老妪镇定退敌,说到献之年幼事多沉稳,王羲之七个儿子惟有献之得其神得以并称“二王”,一个是巾帼不让须眉,一个才情风流江左无二,两个风流人物居然靠得那么近,怎么不让人激动而心生几许惋惜? 魏晋时代尚清谈,一炷香,一盏茶,一杯酒即可。献之与友谈诗论文居于下风,而道韫自请替小郎解围,青绫幕帐之后,道韫从容之极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客人词穷而甘拜下风。 正如老年时候临敌凝之求助神鬼之兵,而道韫临危不惧以言退敌,其夫婿尚不如她。其有大将之才也,却只能在包办婚姻里暗叹“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在那么一个风流的时代风流的家族多少风流人物的包围里,找出一个迂腐陈旧如凝之也算十分不容易的了。 所以只能在青绫幕帐之后以言论交。 两个人总归是有点相知的,跟彼此名动天下无关,而只是因为彼此才学见识当很能惺惺相依。 总觉才学见识爽利如道韫者,唯献之配得。 但即便他们在同一时空、同一家族里,而今却只能感慨这么两个人只能一边相交着一边错过吧。 献之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史书上的真实事件自不消说。但他的善良让他郁郁而终,终生不能原谅自己。 但即便是两个人的错过,有些人是可以怀念的,对有些人的话是可以言说的。而对有些人,是既难以怀念又不能言说的。 难怪文中没有提及凝之,但比起道韫的埋怨,比起献之的郁郁,其实唯独凝之是最幸福的,有言道:“这个王凝之,便成了天下最幸福的人,出生于最有名的世家,有个最有名的老爹,还娶了个最有名的老婆,恰好,还生长在最有名的那个风流时代。”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 故只能平行着错过。再不能言说。 = F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