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小说看得太多了。而真正给我感动的小说是少之又少了。
最早期看到的《第一皇妃》,觉得里面的文字写的优美而纯粹,也许现在看过太多小说的我们会觉得它的情节太老套,然而作者的文笔却足以把每个人物刻画的鲜活。不同于现在穿越版的狗血开头,也不同于穿越版中滥搬现代台词,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很高贵,很婉转,我爱上它的格调。
我的室友是一个比我早开始看网络小说的,随后她给我推荐的是《尚宫》,好像后来出现了一个《迷心计》是和这篇很雷同的。就一个故事,一种情节,两个作者不同的刻写,你会发现看小说,还是要看作者的巧思匠心。很显然,尚宫的人物刻画干脆利落,而且涉及到专业的知识也十分精到,另外写作角度也较后者好。迷心计虽用了大段篇幅,但在开头就开始剧透,我没看完这本,因为猜得到结局的小说若显得过于冗长。
接着就是周玉系列的,但是到现在记得唯一还比较清楚地是《家有刁夫》,也许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女强文,一个冷字是女主从头到尾给我的感觉。现在看了N多文了,又发现这篇文的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没有把背景设置在皇宫。大多古代言情的女强文的背景莫过于宫斗,莫过于穿越。
接着的就是《兽妃》了,可以说它的情节以及人物构造是很多小说的一个模型了,但是早期看,对我的影响还是有的。
我觉得我错就错在太早看了一些经典,唐七公子的书,让我爱罢不能。唐七的书,就是要你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地嚼,她只需几句话就刻画一个任务,典型是三生中的毕方。涉及他得笔墨根本就只有几句话,但明显你已经看出了这个人的痴情,并且已然明了他得全部故事并得以扩展。所以三生里面的人物,只要出了场,都有一个很鲜明的性格与故事,但巧的是,唐七的文明显的短。精炼就是她的风格。另外,她的所有书的行文结构并非顺叙,好处是足以勾出你的胃口,并不至于剧透。有时候适当的插叙就像是在迎合你的心思,在恰到好处时,满足你三分胃口。有人说唐七擅长写幽默文,但是明显的她所有的文笑过之后明显心里就在隐隐的疼。《三生》系列,《华胥引》系列,《岁月是多两生花》。有和唐七文风类似的作者有电线的文,还有《龙凤》等等。但本人还是偏爱唐七。
顾漫似乎是一个惜墨如金的作者,在如今如此重视产量的时代,我看过她的书只有三本,但是本本经典。每次我在逛帖的时候,必然有人推荐她的《何以笙箫默》。但是也许是我看的时间过久还是怎么,只记住了她的一篇网游《微微一笑很倾城》,说实话这是我唯一看得进去的网游了,因为看了这篇以后,曾经找过很多网游,发现太罗嗦且冗长。另外一篇《杉杉来吃》则没有什么太多印象。
还有一位写现代都市文的缪娟,不得不说她的每篇文丝丝入扣,的确文笔好。你总能找到与文中主人公感情共鸣的地方《波塞冬》《智斗》《翻译官》《掮客》《丹尼海格》和最近出的《辽宁宾馆之最后的王公》,不看还真是可惜。
看的第一篇BL文很幸运是鱼香肉丝的《活受罪长相守》,里面并不清水,但我对这方面没有什么要求。那个《一醉许风流》不错,长文,但是我比较喜欢里面的人物。还有一篇《一纸休书》可以把勾栏院的事情讲的细致而精致,纯粹而美好。整篇文说起来,作者就一个字,细。细细道来,细细说与你听。
苍月的《镜系列》是早期的经典文,个人比较喜欢他描述的氛围和意境,很容易让人进入状态。
林家陈的文一般背景是早期的战国时代,和清穿和常见的穿越文的背景就很大不同,早期文明时代的那种纯朴和古老的风气写的较好。这是他文风的一大特色。我看了他的《越姬》。循序渐进,女主的奋斗史写的不错。但她的文最好只择其中经典一二看。
《狼笑》是一个故事不同角度的合体。具体的我忘了,但是我记得第二部分,在谷底的一幕让我非常深刻,其中一句话好像是,你这么爱睡,你叫宫小睡就挺好,比那宫雪舞好听多了。有时候一想,好像是的啊,差不多古言里取名都十分文艺。印象深刻的一个名字是“若曦(兮)”。
《黛色霜青》是我看的第一篇修仙言情文,因为师傅为女而徒弟为男的,所以个人觉得跟其他的相比,比较新鲜。那个青涩的小徒弟青玄很可爱。,另外《御佛》《桃妆》《琉璃美人煞》个人也很喜欢。还有很多,一时也想不起来了。另外看过的有《天衣多媚》,《重紫》《花千骨》《诛仙》都是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