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儿,庶女要奋斗,庶子要夺嫡。
身为嫡子,好像除了做炮灰已经别无他用了。
明湛却觉得自己连做炮灰都有些不够格,他是个哑巴。根本不用人家费八辈子劲儿的来夺嫡,本身便已失去继承权。
【晋江链接】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453293
【碎碎念】
关于作者:
《和珅》是楼主看的石头与水的第一本书,男主穿越成年少贫困时期的和珅一步步走向辉煌,当时只是觉得行文流畅,行为处事很恰当,还算不错。真正让楼主惊艳的是《红楼之林家谨玉》,现在JJ榜上有不少红楼同人,都描述林家有子了会怎样,但是个人觉得没有一本比得上这部。当时正是穿越盛行宅斗当道的JJ,古耽其实不少,但是唯有石头与水的文字会让我觉得流畅亲切,书里的权谋斗争让我看的舒服而不费力,讨论切合实际。《嫡子难为》的书一开,正值书荒而又爱宅斗的楼主立即扑了上去,果然很给力。从谨玉开始,石头的文风开始变得幽默吐槽式,到嫡子一文,这种文风开始定型并且更加熟练。楼主甚至一度觉得石头是晴川(楼主最爱的《韦帅望》的作者,但是现在更的青年韦帅望说教讨论太多)的马甲,尤其是吐槽的形式,很相似。
关于文:
先吐槽一下最近看的文。看多了小说,言情文除非别具特色的,不然一些情爱腹黑白兔真的让楼主觉得腻歪,因此基本不看现言。古言里,穿越到各种朝代又或者架空成就辉煌的金手指文也看够了,而仙侠文也脱不了上面两种套路,所以即使看了很多宅斗文,楼主依然对勾心斗角的文乐此不疲,争斗什么的至少比虚无缥缈的情爱更经看,不过楼主不喜欢庶女文,因为讨厌小妾。
石头的《嫡子难为》开文时,以嫡子庶子为主的宅斗文还很少,这个题材算是比较新颖的,而剧情安排也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总之很引人入胜。说是宅斗,但是很大篇幅可以算得上是说主角明湛是如何被迫在王府中朝堂上逐渐展露头角逆流而上,以他本身的实力和独特的性格得握大全的。这篇文塑造的配角也是各有千秋,很有故事。
明湛是王府嫡子,本来世子之位唾手可得,可惜生下来就病弱且是个哑巴,因此不得王爷凤景南的看重,甚至被忽视。相较明湛的母亲卫王妃而言,王爷更为喜欢侧妃魏氏,对她所出的长子明礼更是亲睐有加,时刻带在身边教导,想立他为世子。凤景南是当朝皇帝的亲弟弟,感情很好,兄弟俩曾经很是经历了一番厮杀才能各自登上高位,但是历来镇南王府都是一方霸王,历代皇帝对镇南王都是既拉拢又防范。侧妃魏氏的姐姐是皇帝贵妃,姑妈是魏太后,弟弟是承恩侯,育有三子一女,地位稳固。因为皇帝和镇南王府的复杂关系,明湛作为炮灰被送到帝都为质,而同行的明礼却是作为即将被立的世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明湛的处境堪忧。为了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明湛开始筹谋划策,最终登上宝座。
明湛最大的优点,看得清形态找得对心态。作为哑巴嫡子时安于现状,作为帝都人质时敢于拼事,硬能杀出一条血路,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没有宏图之志,但能翱翔于天。明湛还有个特点,嘴碎能胡侃,气人的本事绝对一流(很像韦帅望啊),行事也出人意表,因此这文是在欢快的基调上有精彩的谋略。
关于魏宁:
魏宁是主角明湛的CP,但是这个人物被很多书迷批评的一无是处,说成败笔,但我很喜欢阿宁,也觉得明湛对阿宁的喜欢是很正常的。明湛认识阿宁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一无是处悠闲度日的哑巴嫡子,本来可以安度富贵一生却被狠心的父亲送到帝都作为质子,处境尴尬,而阿宁是承恩侯,贵妃的弟弟太后的侄子,本身又得皇帝喜欢,前途无量。其时明湛因不受太后待见不受父亲喜欢,又被明菲(魏侧妃之女,穿越女一枚,NC一枚)欺负,与明菲发生争斗,两败俱伤。问罪时阿宁因为与明湛的交情反而偏帮了他,这之后明菲被责,而明湛以此为契机稳固了地位,开始慢慢向世子位靠拢。可以说,如果没有阿宁当时的一时心软,明湛早就被炮灰了。虽然之后阿宁的出场并不多,而且为人也算不上多出彩,身为魏家人也算站在明湛的对立面,多次使得明湛为难,我仍然觉得明湛和魏宁在一起挺好的。
关于阮鸿飞:
这应该是书里最让人唏嘘的人物了。本是侯府嫡长子,尚未及冠就一朝中榜成为状元,文采风流人物绝艳,又为先帝喜欢,虽然被太子纠缠,但仍然算得上辉煌。然而,“仁宗二十年秋,太子狂戾,辱侍读学士阮,阮愤而触柱自尽。”这是史书上最终记载的一句话。实情却是,当时的太子行为不端,先帝依然不舍得放弃,而凤景南被过继给老镇南王成为世子,凤景乾的势力也在逐渐增大,有很大机会谋得帝位。鸿飞的父亲阮侯爷想向兄弟俩投诚,可是他的女儿是太子良娣,其家族也牢牢绑在太子船上。为了出路,阮侯爷利用当良娣的女儿给了鸿飞一碗药,将嫡长子送到了太子的床上,当时还是鸿飞好友的魏宁与凤家兄弟就此事推波助澜,使太子误杀两位皇子,最终被废。阮鸿飞受辱,杀太子而不得,在朝堂上自杀。鸿飞被送回阮府后活了过来,至少可以隐姓埋名安稳度日,阮侯爷又一次为了侯府名声上报先帝阮鸿飞未死之事,鸿飞被赐毒酒而亡。虽然剧情有峰回路转的时候,但是这么美好的人物,被家族好友联手出卖,心在这时就已经死绝了。
关于先帝废后方氏:
先帝皇后方氏谋略非/凡(这两字居然被屏蔽成猴岛╮(╯_╰)╭无奈),也很得先帝宠爱,无奈儿子不争气,闯下大祸,废太子已无争议。方氏自请废后,利用两年的时间布局,而后为保全长女平安亲手杀了废太子后自杀。而她布下的局留下的人在二十年之后,硬生生囚禁了当朝皇帝和王爷,大仇得报在望。这样的女人,够狠够绝。
关于凤景南:
凤景南兄弟的母亲只是先帝皇后方氏宫中的一名小宫女,外家以务农为生,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设局扳倒太子从而赢了方氏,自然都是很有本事的(楼主词穷-_-|||)。但是凤景南对待后院的做法让人忍不住吐槽。凤家兄弟还未得权时,侧妃魏氏带着弟弟投奔王府,与凤景南两情相悦,也只能被纳为侧妃,而当时的形势使得凤景南不得不娶永宁侯府嫡女卫氏。卫氏有孕的时候,魏氏已有三子。嫡子未出世,庶子就先有了三个,而庶子的外家显赫(亲舅舅是承恩侯,姨妈是贵妃,表弟是地位最高的二皇子)。依照镇南王府和皇帝的关系,一旦二皇子成为太子,镇南王府世子之位必定是在庶子里选择。就算太子之位有他人,这样深厚背景的庶子对嫡子的地位绝对是威胁。要是为了后院安稳,凤景南就不该让魏氏生这么多(-_-|||);要是不愿卫氏掌权,那么就不该让嫡子出世。这样的形态下想要儿女们齐心协力,简直是扯淡。
PS:个人觉得,这本书的结尾其实很赞(剧透就没意思啦),当初就是被这么个结局给震撼了(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烂尾了╮(╯_╰)╭),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这结局面临的问题很多,所以看番外能不能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