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宗教建筑是怎样的
[size=2][align=center][table=500,#ffffff,#000000,2][tr][td]
唐朝,是神州大地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文化腾达,国力强盛,万国来朝的盛世天朝。在唐朝历代皇帝的扶持下,佛教和道教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最主要的宗教建筑──道教和佛教建筑在数量和艺术水平上都得到极大的发展。
[b]唐代道教发展[/b]
道教,相对于佛教,是一种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中国古代的影响次于佛教,在李唐王朝,它的地位比佛教高。
[b]三教之首[/b]
唐武德八年(625年),唐高祖李渊下令规定道教在儒教和佛教之上,为三教之首,确立了唐代的崇道政策。之后的皇帝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唐玄宗当政时的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春季正月,朝廷首次置玄学博士,每年都像科举中的明经科一样考试,推崇包括老子《道德经》在内的道家学说。道教地位大幅度提高,人数也不断增长,宫观遍布全国。
唐代道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正式刊行。唐代对道教经籍继续加以收集和整理,于开元(713-741年)中,编辑成藏,曰《三洞琼纲》,总计3744卷(一说5700卷)。天宝七年(748年)皇帝诏令传写,广为流传,名叫《开元道藏》。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另外,唐代许多道教学者,如孙思邈、成玄英、李荣、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李荃、张万福、施肩吾、杜光庭等,他们对道教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发展。由于唐皇室的大力倡导,当时王公大臣及儒生研究老庄思想蔚然成风。许多著名的道教学者被皇帝召请入宫,询问政事,讲道说法。
[align=center][attachment=11612545][/align]
[b]道士点破天机[/b]
李唐王朝把道教推崇为三教之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唐高祖李渊登基前,有数名道士道破天机,预言了李渊和其子李世民将要君临天下,登基后,又有一名道士转告李渊,老子李耳是他的祖先。唐高祖未称帝时,道士王远知(530-635年)曾经秘密地陈述李渊该当皇帝的祥瑞征兆。武德年中,秦王李世民与自己的幕僚房玄龄装扮成普通人来拜见王远知。王远知迎接的时候对他们说:“你们二人当中有一位圣人,大概是秦王吧?”他还对李世民说:“你要做太平天子,希望你自己爱护自己。”唐太宗登基以后,要封王远知大官,他坚决拒绝,请求回山。贞观九年,唐太宗让他在润州茅山建起一座太平观,同时有十四人出家成为他的弟子。《旧唐书》《薛颐传》中记载,唐高祖武德初(618年),善于观天象的道士薛颐到秦王李世民的府邸,密语“德星守秦分”,此天象预示秦王当称帝于天下。李世民大喜,上表举荐其为太史丞,随即又升迁为太史令。
另外,据唐末五代的杜光庭(850-933年)写的《历代崇道记》记载,武德三年(620年)五月,有一个名叫吉善行的人在羊角山见到一位骑着朱鬣白马的白髯老叟。老叟告诉他,你去转告唐天子,我是他的祖先,今年平定贼乱后,子子孙孙可以千年为天子,吉善行便转告了李渊。这老臾便是太上老君-老子李耳了。李渊听后便在羊角山为太上老君立了庙,奉其为祖先。李渊和李世民因此在登基后大力提高道教的地位。武德八年(625年)唐高祖李渊下诏宣布三教中道教列第一,儒教列第二,佛教排第三。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再次宣布尊奉道教。在全国各地广建老子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以唐代的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像陪侍老子,奉祀老子的庙宇被称为〞宫〞。
[align=center][attachment=11612546][/align]
虽然武则天当政时为了表明自己和李唐王朝的不同,曾一度压制道教,将佛教列于道教之先,废除贡举人学习老子《道德经》的规定,而且其后的唐中宗的皇后韦后掌权时也曾扶持佛教,但是从整个唐代看来,道教在多数时间都受到皇室的尊奉,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因为李唐王朝对道教的大力推崇,当时道教宫观几乎遍及名山都邑。据杜光庭中和四年(884年)十二月十五日的记载,唐代自开国以来,“所造宫观约1900余(座),所度道士计15000余人,其亲王贵主及公卿士庶或舍宅舍庄为观并不在其数”。其中,如太清宫、太微宫、紫微宫等主要供奉老子的宫观,规模可与皇家的殿堂相比拟,对以后道教宫观的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都有直接的影响。现存唐代道教建筑有山西省芮城县广仁王庙和山西省平顺县的天台庵,广仁王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道教建筑。
[b]唐代佛教发展[/b]
虽然李唐王朝推崇道教始祖老子为祖先,并把道教列为三教之首,但几乎所有的唐朝皇帝都对另外一个重要的宗教,佛教持宽容扶持的态度,显示了天朝盛世恢弘的气度。佛教于东汉传入汉地,在历经两晋南北朝和隋朝的传播后,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其标志是大量佛经被翻译成中文,很多佛教宗派逐渐形成,石窟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b]历时长久的译经[/b]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历时最长的翻译佛经的活动就发生在唐朝,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开始,组织译场,历朝相沿,直到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才终止。唐代的译经基本上由国家主持,甚至有皇帝,太子为译文写序,以致从朝廷到百姓,信奉佛法蔚然成风。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也出在唐朝,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就是以他去西域取经的故事为原型的。这位法师名叫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玄奘在汉地求学过程中,发现汉地经书中有些章节令他无法理解,原来竟是译文中出现了问题,因此决定到西域请回佛经原文。
贞观三年(629年),玄奘离开长安,前往天竺(现印度)。唐太宗为他备好通关文牒,赐他紫金钵与白马,封为“御弟”并亲自送行。玄奘历尽千辛万苦,翻越崇山峻岭、孤身一人走过荒原沙漠,多次断粮断水、还不时遭到边境盘查,用了三年时间才抵达天竺,又花了五年时间精通了梵语,融汇贯通了大乘佛教全部法理。其领悟佛法之神速,学习意志之坚强,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因为玄奘来自东土大唐,精通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当地人称他为“唐三藏”。
[align=center][attachment=11612547][/align]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并将约657部梵文佛经带回中土,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唐太宗亲自出城远迎。尔后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留在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唐太宗还为在贞观二十二年译出的《瑜伽师地论》作了经序。贞观二十二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奉唐王朝旨意入住任上座,并悉心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慈恩寺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用以保存自天竺携来的樊文佛经和佛像。玄奘把带回来的经典一一翻译成汉语,历时十九年,耗尽心机,纠正了当时许多细微的错处,才使后人得以学习正统的佛法,对当时的佛教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在已有的天台、三论两宗以外,慈恩、律宗等宗派相继成立。公元664年,玄奘圆寂于长安,享年62岁。
唐朝的义净法师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公元671年,在玄奘圆寂后七年,义净法师也只身一人到天竺求法,不过,他是只身搭乘波斯商船,从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天竺,少了当年玄奘徒步西行遇到的几多风险和艰难。到达印天竺后,义净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30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中原,带回梵文经典400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在荐福寺主持佛经译场,共译经56部,230卷。荐福寺佛塔(俗称小雁塔)就是义净法师上表请求朝廷修建保存他从天竺带回中土的佛经的。[/td][/tr][/table][/align][/size]
唐朝,是神州大地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文化腾达,国力强盛,万国来朝的盛世天朝。在唐朝历代皇帝的扶持下,佛教和道教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最主要的宗教建筑──道教和佛教建筑在数量和艺术水平上都得到极大的发展。
[b]唐代道教发展[/b]
道教,相对于佛教,是一种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在中国古代的影响次于佛教,在李唐王朝,它的地位比佛教高。
[b]三教之首[/b]
唐武德八年(625年),唐高祖李渊下令规定道教在儒教和佛教之上,为三教之首,确立了唐代的崇道政策。之后的皇帝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唐玄宗当政时的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春季正月,朝廷首次置玄学博士,每年都像科举中的明经科一样考试,推崇包括老子《道德经》在内的道家学说。道教地位大幅度提高,人数也不断增长,宫观遍布全国。
唐代道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正式刊行。唐代对道教经籍继续加以收集和整理,于开元(713-741年)中,编辑成藏,曰《三洞琼纲》,总计3744卷(一说5700卷)。天宝七年(748年)皇帝诏令传写,广为流传,名叫《开元道藏》。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另外,唐代许多道教学者,如孙思邈、成玄英、李荣、王玄览、司马承祯、吴筠、李荃、张万福、施肩吾、杜光庭等,他们对道教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发展。由于唐皇室的大力倡导,当时王公大臣及儒生研究老庄思想蔚然成风。许多著名的道教学者被皇帝召请入宫,询问政事,讲道说法。
[align=center][attachment=11612545][/align]
[b]道士点破天机[/b]
李唐王朝把道教推崇为三教之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唐高祖李渊登基前,有数名道士道破天机,预言了李渊和其子李世民将要君临天下,登基后,又有一名道士转告李渊,老子李耳是他的祖先。唐高祖未称帝时,道士王远知(530-635年)曾经秘密地陈述李渊该当皇帝的祥瑞征兆。武德年中,秦王李世民与自己的幕僚房玄龄装扮成普通人来拜见王远知。王远知迎接的时候对他们说:“你们二人当中有一位圣人,大概是秦王吧?”他还对李世民说:“你要做太平天子,希望你自己爱护自己。”唐太宗登基以后,要封王远知大官,他坚决拒绝,请求回山。贞观九年,唐太宗让他在润州茅山建起一座太平观,同时有十四人出家成为他的弟子。《旧唐书》《薛颐传》中记载,唐高祖武德初(618年),善于观天象的道士薛颐到秦王李世民的府邸,密语“德星守秦分”,此天象预示秦王当称帝于天下。李世民大喜,上表举荐其为太史丞,随即又升迁为太史令。
另外,据唐末五代的杜光庭(850-933年)写的《历代崇道记》记载,武德三年(620年)五月,有一个名叫吉善行的人在羊角山见到一位骑着朱鬣白马的白髯老叟。老叟告诉他,你去转告唐天子,我是他的祖先,今年平定贼乱后,子子孙孙可以千年为天子,吉善行便转告了李渊。这老臾便是太上老君-老子李耳了。李渊听后便在羊角山为太上老君立了庙,奉其为祖先。李渊和李世民因此在登基后大力提高道教的地位。武德八年(625年)唐高祖李渊下诏宣布三教中道教列第一,儒教列第二,佛教排第三。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再次宣布尊奉道教。在全国各地广建老子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以唐代的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像陪侍老子,奉祀老子的庙宇被称为〞宫〞。
[align=center][attachment=11612546][/align]
虽然武则天当政时为了表明自己和李唐王朝的不同,曾一度压制道教,将佛教列于道教之先,废除贡举人学习老子《道德经》的规定,而且其后的唐中宗的皇后韦后掌权时也曾扶持佛教,但是从整个唐代看来,道教在多数时间都受到皇室的尊奉,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正因为李唐王朝对道教的大力推崇,当时道教宫观几乎遍及名山都邑。据杜光庭中和四年(884年)十二月十五日的记载,唐代自开国以来,“所造宫观约1900余(座),所度道士计15000余人,其亲王贵主及公卿士庶或舍宅舍庄为观并不在其数”。其中,如太清宫、太微宫、紫微宫等主要供奉老子的宫观,规模可与皇家的殿堂相比拟,对以后道教宫观的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都有直接的影响。现存唐代道教建筑有山西省芮城县广仁王庙和山西省平顺县的天台庵,广仁王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道教建筑。
[b]唐代佛教发展[/b]
虽然李唐王朝推崇道教始祖老子为祖先,并把道教列为三教之首,但几乎所有的唐朝皇帝都对另外一个重要的宗教,佛教持宽容扶持的态度,显示了天朝盛世恢弘的气度。佛教于东汉传入汉地,在历经两晋南北朝和隋朝的传播后,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其标志是大量佛经被翻译成中文,很多佛教宗派逐渐形成,石窟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b]历时长久的译经[/b]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历时最长的翻译佛经的活动就发生在唐朝,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开始,组织译场,历朝相沿,直到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才终止。唐代的译经基本上由国家主持,甚至有皇帝,太子为译文写序,以致从朝廷到百姓,信奉佛法蔚然成风。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也出在唐朝,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就是以他去西域取经的故事为原型的。这位法师名叫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玄奘在汉地求学过程中,发现汉地经书中有些章节令他无法理解,原来竟是译文中出现了问题,因此决定到西域请回佛经原文。
贞观三年(629年),玄奘离开长安,前往天竺(现印度)。唐太宗为他备好通关文牒,赐他紫金钵与白马,封为“御弟”并亲自送行。玄奘历尽千辛万苦,翻越崇山峻岭、孤身一人走过荒原沙漠,多次断粮断水、还不时遭到边境盘查,用了三年时间才抵达天竺,又花了五年时间精通了梵语,融汇贯通了大乘佛教全部法理。其领悟佛法之神速,学习意志之坚强,受到当地人民的尊敬。因为玄奘来自东土大唐,精通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当地人称他为“唐三藏”。
[align=center][attachment=11612547][/align]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并将约657部梵文佛经带回中土,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唐太宗亲自出城远迎。尔后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留在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唐太宗还为在贞观二十二年译出的《瑜伽师地论》作了经序。贞观二十二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奉唐王朝旨意入住任上座,并悉心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慈恩寺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用以保存自天竺携来的樊文佛经和佛像。玄奘把带回来的经典一一翻译成汉语,历时十九年,耗尽心机,纠正了当时许多细微的错处,才使后人得以学习正统的佛法,对当时的佛教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在已有的天台、三论两宗以外,慈恩、律宗等宗派相继成立。公元664年,玄奘圆寂于长安,享年62岁。
唐朝的义净法师是玄奘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公元671年,在玄奘圆寂后七年,义净法师也只身一人到天竺求法,不过,他是只身搭乘波斯商船,从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天竺,少了当年玄奘徒步西行遇到的几多风险和艰难。到达印天竺后,义净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11年,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30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回到中原,带回梵文经典400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在荐福寺主持佛经译场,共译经56部,230卷。荐福寺佛塔(俗称小雁塔)就是义净法师上表请求朝廷修建保存他从天竺带回中土的佛经的。[/td][/tr][/table][/align][/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