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及其主要分类
[table=100%,#ffffff,#548dd4,3][tr][td]
[size=5][backcolor=#ffffff][color=#ff0000]皮影戏综述[/color][/backcolor][/size]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0659144220930493ecd715aac30ae.jpg[/img]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b][size=3]表演形式[/size][/b]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00c61442209299eb1cf40b92801d0.jpg[/img]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493e1442209297e09fdf5e2d685ba.jpg[/img]
[b][size=3]历史起源[/size][/b]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参加了演出。另传皮影自明中叶从兰州和华亭先传入河北涿州、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并形成东、西城两派。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7ffc1442209294a32457f1f88a70c.jpg[/img]
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还进入到宫廷。康熙时,礼亲王府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还传皮影班进宅表演。当时的北京影戏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则于堂会唱影戏,有不少京剧演员也参加影戏班演出。
到了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647f144220929152b8653cec2fe69.jpg[/img]
[b][size=3]皮影制作[/size][/b]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
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
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5bc01442209289168b62d9a69bdaf.jpg[/img]
[size=3][i]第一步 选皮[/i][/size]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等,其中牛皮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材质。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比如陇东皮影的制作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
[i][size=3]第二步 制皮[/size][/i]
牛皮的炮制方法有两种:一是“净皮”,另一是“灰皮”。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在牛皮选好后,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根据气温、牛皮和水的具体情况掌握),取出用刀刮制:第一道工序先刮去牛毛,第二次再刮去里皮的肉渣,第三次是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致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时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匀,手劲要轻而稳,以免损伤皮子。刮好后撑于木架之上,荫干即成。
制皮的方式有很多,以陕西皮影为例,通常有两种方法炮制它的原材料——牛皮:“净皮”和“灰皮”。“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先将选好的牛皮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取出用刀刮制四次,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工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好后撑在木架上阴干,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灰皮”也称为“软刮”,浸泡皮时把氧化钙(石灰)、硫化钠(臭火碱)、硫酸、硫酸铵等药剂配方化入水中,将牛皮反复浸泡刮制而成。这种方法刮出来的皮料,近似玻璃,更宜雕刻。
[i][size=3]第三步 画稿[/size][/i]
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这些设计图稿世代相传。
[i][size=3]第四步 过稿[/size][/i]
雕刻艺人将刮好的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画稿前对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于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于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这样既可节约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质量,同时也使皮影人物上轻下重,在挑签表演和静置靠站时安稳、趁手。接下来是描图样,用钢针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这叫“过稿”,再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
[i][size=3]第五步 镂刻[/size][/i]
雕刻刀具一般都有十一、二把,甚至三十把以上。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尖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艺人需要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根据传统经验,在刻制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对于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型花纹则需要用凿刀去凿;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须用斜口刀刻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
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实线保留形体轮廓挖去余部,为阳刻,多用于生旦、须丑的白脸,凡白色的物体都用阳刻法。虚实线沿轮廓的两侧刻出断续的镂空线,多用于景片建筑的刻制。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刻制皮影有口诀相传,程序如下:刻人面——先刻头帽后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刻衣饰花纹——卍字先把四方画,四边咬茬转着扎。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棂丢出齿,挑成雪花花。刻盔甲——黄靠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刻建筑装饰——空心桃儿落落梅,雪里竹梅六角龟,一满都在水字格。
[i][size=3]第六步 敷彩[/size][/i]
皮影雕完之后是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着色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以陕西皮影为例,敷彩的方法是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胶色交融成为粥状,趁热敷在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于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
[i][size=3]第七步 发汗熨平[/size][/i]
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脱水发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此外还有一种土办法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之脱水发汗。脱水发汗的成败关键在于掌握温度火候。过去艺人们掌握火候的土办法叫“弹指点水”,就是用手指蘸水或唾液弹滴在熨具上,观察水的变化,判断温度的高低。既看水点所起泡沫大小的变化,也看水分蒸发的速度快慢。所要求的温度一般在摄氏七十度上下。温度恰当,皮子脱水发汗顺利,皮内水分挥发了,颜色也吃入皮内了,皮影色泽鲜美,且久不褪色,而胶质也可溶化封闭住皮子的毛孔,使皮影永久不翘扭变形。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使皮子缩为一团,工艺全部报废;温度不足,胶色就不能溶入肉皮,皮内的水分难以排尽,造成皮影人物的色泽不亮,时间长了还会变形。
[i][size=3]第八步 缀结完成[/size][/i]
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头部——头包括颜面、帽、须和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胸部——上部装置卡口,皮影人头就插在那里。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上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连。腹部——腹部上方与胸相连,下方与双腿相连,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包括靴鞋在内)。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老艺人称之为“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萎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个完整的影人。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用铁丝相连,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于武打,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百般姿态。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60271442209286c877c1b0ff9e73e.jpg[/img]
[b][size=3]艺术特色[/size][/b]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熗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b][size=3]传承发展[/size][/b]
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0d5614422092841f88bc72a2e5211.jpg[/img]
1、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
2、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都是以娱乐为目的。在如今这娱乐生活多样的年代,皮影戏的魅力光环正在逐渐黯淡,只有这一些特殊场合可以看见(如:北京的老舍茶馆以及一些演绎着历史的戏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
皮影的制作工艺正在从曾经的娱乐为主,欣赏为辅向现如今以欣赏为主,娱乐为辅缓慢过渡。将来的皮影更强调与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通过场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丰富的色彩等,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
千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更强调了皮影的艺术性与装饰性。把皮影制作好以后,加以装裱用于展览与装饰。
[size=4][color=#ff0000]皮影戏的几大分类[/color][/size]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唐山皮影戏[/size][/backcolor]
[attachment=11638842]
唐山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因以河北唐山地区乐亭、滦县、滦南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color=#548dd4]戏剧简介[/color]
唐山皮影是汉族地方戏曲艺术之一,又称滦州影、乐亭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因其影人、道具是用牛、驴皮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attachment=11638847]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唐山皮影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唐山皮影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为主,题材大多来源于历史名著,主题积极向上,有的表现保家卫国的英雄,有的表现惩恶扬善的侠士,有的表现反抗压迫的勇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唐山皮影其唱腔为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二六板、紧板、快板等,伴奏音乐主要是四弦、二胡、扬琴、大阮、唢呐等,表现舞台及各种戏剧人物的不同情绪。
[color=#548dd4]历史沿革[/color]
明朝万历年间,滦州秀才黄素志试不第,远去关外。漂泊生涯磨去了黄秀才的仕途之心,却成就了他创作影戏的艺术贡献。饱学诗书,熟读经卷,为他提供了创作的脚本,精通绘画,擅长雕刻,转化为一个个精致的纸人儿。怀才不遇的黄秀才没有想到,未能金榜题名的他从此会被永远刻在故乡人的口碑中,一代代传诵不衰。
唐山皮影,又名冀东皮影,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是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据史料记载,它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由当地艺人黄素志发明,盛行于乐亭,故有“滦州影”、“乐亭影”之称。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镂刻并着色而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皮影”。清朝至民国年间的皮影戏与21世纪的皮影戏一脉相承,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1966年,乐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之乡”。
唐山皮影是一种傀儡艺术,它的演出方法是台前立设影幕(俗称“影窗”),操纵演员在“窗”后操纵影人做各种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时有配音演员的演唱以及灯光、布景、音乐、唱腔等艺术形式的烘托,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曲折生动地演绎故事,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
唐山皮影以唱功见长,有男女两种声腔,男腔高亢粗犷,女腔清脆婉转。其曲调、板式风格独特,念白和唱腔极富地方韵味;其影人雕镂精细、造型优美、独具风采;其角色齐全,分为“生”、“小”(旦)、“净”、“大”(花脸)、“髯”(老生)、“丑”、“妖”等行当,各行当有其独特的造型唱腔和表演形式;其唱词格律多为“三赶七”、“七字句”、“五字赋”、“大金边”、“小金边”等,主奏乐器为四胡,其他伴奏乐器以拉、弹、吹民间乐器为主。
皮影戏的剧本俗称“影卷”,有连演数十个晚上的连台本戏,也有演一个晚上的“单出”戏,还有演十几分种、几十分钟的童话剧和寓言剧。唐山皮影剧目多达500余出,代表剧目有《五锋会》、《杨家将》、《二度梅》、《白蛇传》等。历代皮影艺术家有李秀、高容杰、张茂兰、齐永衡等。
[color=#548dd4]皮影祖师[/color]
影戏本是圣佛留,未曾上台灯打头,大锣好比开山斧,劈开三教共九流。
一种传说是:在很远以前,南海大士观音菩萨带领徒弟韦驮护法和善财童子离开南海,到北方宣卷讲经。讲完经义,留下了经卷,返回南海。以后人们用素纸刻制了南海大士、韦驮和善财童子的影像,操纵着三个影子人继续讲经宣卷,由此产生了乐亭影。艺人们说乐亭影里的大手厮就是韦驮护法,小球厮就是善财童子。直到近代,乐亭影艺人还称大手厮为师兄,小球厮为师弟,拜南海大士为师祖。
另一种传说是说唱戏的祖师老郎(老郎神 )以唱戏的形式教人学好,感化人间,却总也不奏效,人间还是有很多恶人,观音菩萨于是便与老郎说,你这个戏一段一段的太短了,只演一场就完了,难以让人们记在心里,不能感化大众,你看我发明一个长出子(连本皮影戏),天天接演,肯定能把人劝学好了。
于是观音菩萨就发明了皮影戏,又编影卷,让大手厮(乐亭叫大手楔(xie),有的地方叫大巴掌,大手厮)当掌柜的(团长)带领一班人马四处演出皮影戏,劝人学好向善。
神仙像都是面南背北坐着的,观音菩萨和老郎打赌,如果自己输了,自己的长篇皮影戏还劝不了世人学好,自己就宁愿永远面朝北坐着,啥时世人全学好了,再改为向南坐。
结果大手厮每天都演皮影戏,还是劝不了世人全部向善,还是有人作恶。
于是老郎就对观音菩萨说,你看不光是我劝不了世人,连你也劝不了吧,你输了,你面朝北坐吧。
于是,观念菩萨就脸一羞,只得面朝北坐了。
为了早日让观音菩萨面朝南坐,大家都学好吧!
[color=#548dd4]传统剧目[/color]
唐山皮影诞生以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鼎盛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和演员。可考的传统剧目有280余出。
主要有:《五峰会》、《小西唐》、《四平山》、《大金牌》、《卞梁图》、《花木兰》、《全家福》、《喜荣归》、《火焰山》、《盘丝洞》、《洞庭湖》、《三打白骨精》、《人参姑娘》、《鹤童》、《鹤与龟》、《刘胡兰》、《沙家浜》、《杜娟山》以及表现现代生活的皮影故事。1963年应邀赴京演出,原文联主席郭沫若、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文史馆长溥仪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历史上著名的演员很多,王华、张老壁、冯凌云、聂春潮、孙兆祥、韩增、苗幼芝、郑六传、李紫兰、曹辅权、梁玉亭、艾锡恩、康雅亭等30多人都是皮影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演员。
唐山皮影是光影、美术、雕刻、舞蹈、说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足迹遍及中国东北、华北广大地区,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有德国、法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唐山研究考查皮影。唐山市皮影团也经常赴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演出。
唐山皮影历史较长,造型夸张。一个人形分六部分,用铁丝和丝线操纵自如,从造型看人物高额通鼻小嘴,颇典雅。
[color=#548dd4]社会影响[/color]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冀南皮影戏[/size]
[/backcolor]
冀南皮影戏是河北省的汉族传统戏剧,主要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皮影艺术形式。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对白口语化,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演出时以板胡、二胡、闷笛等乐器伴奏。2006年入选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ttachment=11638849]
[color=#548dd4]历史渊源[/color]
冀南皮影戏是河北地区汉族的戏曲艺术之一。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 特别是以邯郸市肥乡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肥乡县是冀南皮影的发祥地,肥乡当地将皮影称为“牛皮影”、“皮子戏”、“戳皮戏”、“一只眼戏”。肥乡皮影造型以中国传统戏剧为依托,以民间剪纸的样式出现,是典型的冀南皮影代表。
皮影戏曾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冀南地区非常流行的汉族民间艺术,传入的时间较早,据1975年的相关资料显示,皮影戏可能在宋朝时就开始已传入。
冀南皮影戏是宋代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北皮影有着重要联系。
[color=#548dd4]基本特征[/color]
一、冀南皮影戏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汉族皮影戏的早期风貌。
二、冀南皮影戏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冀南皮影戏班社与传承依然汉族保持传统的习俗,基本体现原生态皮影戏表演形式。
[color=#548dd4]表演形式[/color]
冀南皮影戏演员一般有七、八个人,操纵皮影的主要是靠一个人,这个人被称为“掫签”的。在演出时他要同时执两个以上的影人对打,又要随着唱白和伴奏表演各种细微的动作。操纵影人时的活动量很大,严冬露天演出时,经常只穿单衣。其他演员各执其事,又相互配合,每场演出,他们都会显示出全能的本领,连敲带打,既拉又唱。
[attachment=11638844]
冀南皮影戏的影人造型粗犷古朴,采用牛皮刻制,其雕缕并不精细,许多地方不用刀刻,而直接用彩绘,这种雕、绘相法的风貌是冀南皮影的特色之一,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宋代中原皮影“绘革”的遗风。影人的高度约在一尺左右,造型分为生(老生、小生)、旦、净(即花脸)、丑等行当。其中文人造型大多只有一只胳膊,武将则有两只胳膊。骑马的影人,上半身是活动的,下半身则是与马刻绘在一起的一个整体。民间艺人对影人的造型、色彩和雕刻的处理,除在人物需要的特点基础上进行概括夸张外,又受到汉族民间剪纸和戏剧脸谱的影响,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既有程式化、又各具角色特征的造型体制。
皮影造型古朴、体制简练、雕绘结合。其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口语化,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冀南皮影戏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乐器。乐队配有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又配上了电子琴。武场配有板鼓、战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马号、梆子等。冀南皮影戏班社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color=#548dd4]主要剧目[/color]
演出剧目主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包公案》、《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杨家将》等连本戏,还有《燕王扫北》、《雷振海征北》、《劈山救母》、《走麦城》等众多出单本剧。
冀南皮影戏演出无剧本,完全靠口授心记,其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唱腔和曲调有“淮调”、“老南调”、“大平调”和“四股弦”等。
[color=#548dd4]艺术价值[/color]
冀南皮影较多地保持着中国皮影戏的早期面貌,它相比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在造型、剧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烈的差异,更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对于冀南皮影艺术的保护和研究是对中国皮影艺术历史、流传和现状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认识。对于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国当代汉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复州皮影戏[/size]
[/backcolor]
复州皮影戏 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汉族民间艺术。属于皮影戏的一种。明朝万历年间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入复州,距今300多年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分布在瓦房店地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ttachment=11638848]
[color=#548dd4]历史渊源[/color]
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复州皮影戏真正活跃和盛行的时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1),当时河北一带"白莲教"盛行,有皮影艺人也参加"白莲教",被清政府诬为"悬灯匪",并下令禁演皮影戏。河北滦州皮影艺人被迫大量流入东北并进入辽南。复州皮影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从1932年开始,复州皮影戏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战胜利后,复州皮影戏恢复。中国解放后,瓦房店地区的皮影非常活跃,最兴盛时,当时有皮影戏班43个,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皮影艺人有20多位。
[color=#548dd4]基本特征[/color]
[attachment=11638843]
复州皮影是各种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它以独特的唱腔、直接塑造的人物形象、综合多样的艺术形态,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深受民众喜爱,在民间有强烈的认同性。复州皮影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对传播和传承文化知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具有杰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color=#548dd4]传承价值[/color]
复州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播文化知识,保留、传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从复州皮影戏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它涵盖了社会生活,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海宁皮影戏[/size][/backcolor]
(浙江)海宁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艺术,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继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2011年底,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ttachment=11638852]
[color=#548dd4]历史渊源[/color]
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浙江海宁汉族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color=#548dd4]基本特征[/color]
海宁皮影戏有声腔、皮人脸谱造型、剧目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声腔古老。南宋初,皮影戏刚传人海宁时,唱腔比较简单,后来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形成海宁皮影戏自己的曲调。有三个系统:一是乱弹,高亢激越,一般用于开台戏和武打戏,用板胡、二胡伴奏为主,其主腔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龙、叫王龙等;二是高腔,幽美姻雅,一般用于抒情叙述的正本戏,用笛子、二胡伴奏,其声腔有长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楼、十八板、当头君官等;三是曲牌,包括锣鼓,用于特定环境的专用乐曲,有艳阳天、太极阴阻、祥云万道、倒地煞等。整个音乐曲牌曲调近百种,留下了四十种。
其次是皮人脸谱造型颇具特色。其脸谱既接近于京剧,又不同于京剧。它按忠、奸、贤、义的不同性格,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来加以夸张、塑造。为了符合剧情发展,适应操作上的艺术需要,有时候同一个人物要换几次头面。
[color=#548dd4]主要剧目[/color]
剧目也是非常丰富,大戏小戏、文戏武戏,有近三百个剧目。好多剧目是其它剧种没有的,如《聚宝盆》、《后玉婿蜒》等。由于皮影戏剧目系老师父口传,一般艺人只能演二三十个热门戏,故剧目失传较多。现已搜集到的剧目243个,其中正本戏78个,开台折子戏(大多为武打戏)165个。
[color=#548dd4]发展现状[/color]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随着时代的变革,皮影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门为组建剧团赴京演出,经调查浙江省惟海宁尚存技艺精湛的皮影老艺人。但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老艺人年岁均逾七旬,后继乏人,已属重点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之一。
[attachment=11638846]
郎章铭出身“皮影世家”,他爷爷郎自立是家族第四代传人,曾在省皮影剧团任鼓板。皮影给郎章铭留下许多彩色回忆。孩提时代的他经常跟爷爷去村后林海寺庙会演皮影戏,一会躲在台下,一会窜上台去,许多经典皮影戏剧目都耳熟能详。“一演皮影戏,整个村都空了,大家看得可高兴了。”上学后,家长要求郎章铭以学业为重,渐渐与皮影戏越离越远。
2002年,郎自立去世,另一位省皮影剧团老艺人沈圣标发起成立“海宁市江南皮影艺术团”,招收年轻学员。2008年,沈圣标拜访郎家,希望郎家有年轻人传承皮影。郎章铭的奶奶心动了,“儿子没有学,让孙子学吧。”
此时,正在扬州科技学院读书的郎章铭也一口应承:“完成学业后,就回家学皮影。”他将皮影戏比作“散落在民间的瑰宝”,“我对皮影太熟悉了,就像我儿时的伙伴。如果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实在太可惜。”文质彬彬的郎章铭说。
去年年初,郎章铭真正拿起签子棒,开始学皮影。为了学到传统皮影戏的精髓,他逐一登门拜访海宁会皮影的老艺人。如今,郎章铭已学会了童话剧《鸡斗》、《龟与鹤》,神话剧《闹龙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传统戏《南天国》等5部戏。郎章铭还不满足,“有的老艺人肚子一藏就是上百本大戏,只有拼命学,才能让更多宝贝留下来。”
为推广皮影戏,郎章铭和其他三个年轻人在盐官观潮景区开始表演皮影戏,边演边学,一个月只轮休四天。“观众最多的一天,我们连演了40多场。”说到这里,郎章铭眉头一扬。
[color=#548dd4]传承保护[/color]
海宁市不断加大对皮影戏的保护力度,先后投入250余万元用于海宁皮影戏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成立海宁江南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在海宁皮革城、盐官观潮景区建立海宁市皮影戏馆,常年开展演出活动。针对海宁皮影戏项目的特点、现状,量身定制五年保护计划,明确提出“八个一”的具体要求。2008年,将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潮旅游有限公司和斜桥镇中心小学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开展海宁皮影戏的传承、演出和教学工作。2009年,开始实施海宁皮影戏传统剧目录音录像工程,至今已完成38部传统剧目的录音录像工作和70个曲谱的整理工作。2011年,将海宁皮影戏保护工作列入《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五”保护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制定了海宁皮影戏艺术团等民营团体的产业化发展目标、运作模式和具体措施等。
通过多年的努力,海宁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海宁皮影戏先后应邀在上海、江苏、江西、福建、杭州、宁波、舟山等地进行公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先后赴新西兰、台湾等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2006年12月,海宁皮影戏《鸡斗》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电影)节金奖,《闹龙宫》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电影)节银奖,2010年《闹龙宫》获第三届金狮奖国际木偶皮影戏比赛铜奖,2011年《闹龙宫》获第七届嘉兴市文学艺术成果奖金奖。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size]
[/backcolor]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指流行在湖北中南部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潜江、监利、洪湖、京山、公安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江汉人自己的“土电影”,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江汉皮影尤以沔阳皮影戏最为著名,它融传统绘画、雕刻、美术于一体,集电影、电视动画于一身,具有浓郁的汉民族气息,是中国艺术菀里的一朵奇葩。
[attachment=11638850]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表演的形式大致都是一样的,表演是先自制一块类似电影银幕的白色布幕,然后在幕后面加以灯光照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事先按剧情雕刻并安装好活动的影人,把幕上的影子展现给幕前的观众,在配以音乐锣鼓及说唱,进行故事表演。
[color=#548dd4]历史溯源[/color]
江汉平原皮影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起源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从这几个方面:
民间传说
源于秦末“楚”“汉”相争、张良情急之下用皮革来迷惑敌人的故事;汉武帝设帷招见已逝爱妃李夫人;农历七月十五“鬼节”招魂,农俗还愿;宫妃哄太子,桐叶剪人型,照在窗纱哄其开心等等,还有很多类似的民间传说。
宗教传说
与佛教有关,观音竹枝弄成影状来表演,吸引信徒,劝善说教;与儒教有关,传闻孔子样貌丑陋,讲学时挂着帘子,后来人们仿效其隔帘说书,称其“影子戏”,等等这些传说的依据极其少。
史料记载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皮影戏“始于汉、兴与唐、盛与宋,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另一种是以能查阅的资料显示,认为皮影戏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发明兴起的。有明文记载,最早是宋代张耒著的《明道杂志》,上面写道:“京市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着且缓之。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
据《沔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沔阳一带凡办会事、酬神就有唱皮影的习俗。解放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演《大回窑》;二月二是土地菩萨生日,演《土地会》;三月三是寒食节,演《火焚绵山》;四月八祭神演《箍箍阵》;五月端午节演《汨罗江》;六月六祭杨泗将军演《哪吒闹海》;七月七日演《鹊桥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宫》。娱神又娱人,皮影戏增添了节日气氛。
[color=#548dd4]名家[/color]
龚本槐(1907-1993),男,汉族,沔阳(今仙桃市)长埫口人。是沔阳渔鼓皮影队创始者。解放前,怀抱渔鼓沿门赶酒,茶馆清唱。七七事变后,随同黄玉堂等艺人流浪黄陂、应城、孝感、武汉等地。解放后,沔阳县人民政府将四散的皮影艺人组织起来,还拔优成立县级皮影队、办皮影剧院,固定于仙桃、彭场等大集镇演出。皮影艺人从此有了施展才华的场所,生活也有了保障。皮影队自一九五二年在长徜口成立后,参加土改运动,清匪反霸等宣传工作。一九五三年,他改编的皮影戏《武松打店》在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获一等奖。一九五八年参加全国曲艺汇演,把沔阳渔鼓推向全国,正式定名“湖北渔鼓”。
[attachment=11638845]
他的渔鼓各种唱腔在《湖北说唱音乐集成》第一集上刊登。原沔阳曲艺皮影队在他的带领下,改革创新,是江汉平原最有艺术的皮影队。文革前期,曲艺皮影队走遍湖北各地。
别道洋,艺名别洋(1912-1988),男,汉族,沔阳毛嘴光华人。别道洋从小跟随舅父吴运年学唱渔鼓腔沿门赶酒,以后唱茶馆皮影戏。聪明的别道洋在演唱技艺上超越了前辈艺人的演唱水平。他对渔鼓唱词很有研究,用成语与民间的方言土语(即顺口溜)相结合,每一段唱词让人们听了是哄堂大笑。解放前他在徐渊一带演唱《四下河南》一戏,孀妇田氏夜叹家事,用渔鼓悲腔唱得满场观众鸦雀无声。戏场内一寡妇听得流涕痛哭,回家要寻短见,多亏领居相救。别道洋是天、潜、沔渔鼓皮影戏最有名的老艺人。他的唱词与唱腔流行江汉平原各地,别洋是仙桃最大一门派(即别派),他的传承人高凤成是仙桃德高望重的皮影艺人。一九八八年,别道洋与世长辞,仙桃各地的皮影艺人都去参加丧葬,吊唁别洋名老艺人。
江汉皮影“汤格”汤先成,江汉平原皮影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汤格”皮影第八代传承人,2008年二十七岁的儿子汤瑞华已成为“汤格”皮影第九代传人;
江汉皮影“郭格”刘年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徒何良田、赵善信、朱代雄、刘执慧等人,长期带领土地在江汉平原一代巡演,刘年华之女,江汉平原皮影雕刻艺术的下一代传人之一。
[color=#548dd4]价值[/color]
(一)对中国文学史、音乐史的研究价值。江汉平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江汉皮影保留的楚风,楚韵和楚音乐是极其重要的。
(二)江汉平原民间文学、音乐、风俗习尚的传承价值。江汉皮影现场演出即兴发挥的民间口头文学,所表现的方言俚语,地方风情是一幅典型、完整而生动活泼的风俗画。同时,又是集传承地方音乐、风俗、道德审美等多元素于一身,且是具有原滋原味的唯一载体,对保存地方文化具有缓解市场经济冲击,世界大同导致的变异和地方文化失传的作用。
(三)江汉平原雕刻艺术的源头性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江汉皮影雕刻艺术对江汉皮影的艺术审美,及其雕刻特色、流变具有源头性研究价值。在造型上,江汉平原皮影尤以图案精细,人物造型逼真,与国内其它地区户内演出的皮影造型比较,以其工艺精细,造型生动、圆润舒展,影大见长,形成了江汉平原皮影在户外演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色。
(四)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江汉皮影,对传承我国民间传统音乐,保护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color=#548dd4]传承[/color]
仙桃皮影戏代代有传人,新中国建立后演唱人员增多。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阳皮影曾给仙桃人带来不少欢笑和荣耀。
1951年,仙桃还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皮影艺术团,并应邀列入祖国慰问团,4位皮影艺人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鼓励将士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阳皮影曾给仙桃人带来不少欢笑和荣耀。1953年,皮影艺人龚本槐创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在全省和中南局获得一等奖。
1955年3月,赴省会演,沔阳皮影戏《武松打虎》荣获会演一等奖;1957年皮影戏《造车记》,有湖北广播电台录音,中国唱片社向全国发行,1988年,西德国家皮影代表团在沔阳观看了皮影戏后,索取两个皮影像带回国内,并陈列在该国博物馆内;1981年5月,中央文化部及全国木偶皮影协会的的领导同志到沔阳,观看了皮影戏《火焰山》后,对该剧的唱腔极为赞赏。省电视台也前往拍摄了一组介绍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一时间,全市皮影队发展到40多支,从艺人员达到300多人,创造了“村村垸垸演皮影”的景观。
沔阳皮影早年在仙桃市“熊”啊,老百姓爱皮影子的演出。一有皮影演出的时候,十里乡亲摇着鹅毛扇老早就把场子围得满满的。小孩子一边喝着酸梅汤,一边学着皮影子的动作玩耍嬉戏。以前演出的舞台是用木板铺的,一到演沙场,武打的时候,演员比拼的就是脚力,谁演的投入,他的脚跺的力气就大,声响就打。两个演员通过跺脚来表示战斗的激烈。而且老沔阳人还特别欣赏能把舞台的板子跌破跌穿的演出队,这也成为各演出队演出的一种实力检验。哪个队伍演出的声响动作越大,老百姓就愿意接他们再来演出。
而近些年,由于大批有影响的皮影艺人或年事已高,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导致许多技艺、流派失传,再加上观众断层,皮影演出团体锐减,全市仅有皮影艺人近100人,其中仅有近20人坚持常年在农村演出,近30人在进行业余演出。
皮影戏的濒危状况引起了仙桃市政府的关注。仙桃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振兴皮影戏种的事宜。仙桃市文化部门指导成立了市民间皮影艺术家协会和民有民营、自负盈亏的沔阳皮影艺术剧团。市财政以“以钱养事”的方式,对皮影艺人给予适当扶持,重点培养了李瑞志、龚金庭、张静平等10多个皮影戏文化中心户。
尤其是近两年来,市里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推介、保护沔阳皮影戏。先后组织了“好邻居”皮影戏纳凉晚会、体育广场“文化遗产日”皮影戏展和市政广场“文明城市创建迎检”皮影戏汇报演出等大型演出活动。
全国“八艺节”期间,市文化部门还特地组织皮影作品在省博物馆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出,提高了沔阳皮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去年一年,全市3个专业团队演出皮影戏105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
在皮影艺人们看来,皮影戏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传承与创新的路还很漫长。郑场镇皮影艺人龚金庭说,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皮影艺术才能弘扬,才能发展。近几年,龚金庭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皮影戏,创作了一批现代题材皮影戏,演传统皮影戏剧目一年四季不重复,演新编皮影戏让人捧腹大笑,从中受益。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仙桃市皮影艺术团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和现代剧目,并赴南韩,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上海,南京,杭州,深圳,武汉等地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和艺术家的高度评价。
2006年5月20日,江汉平原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13日,仙桃市的渔鼓皮影戏入选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
2012年仙桃市共有皮影艺术团15个,皮影艺人近300人,常年活跃在街头、乡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现。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be67144220927770588b1824277ea.jpg[/img]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陆丰皮影戏[/size][/backcolor]
(广东)陆丰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汉族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color=#548dd4]历史发展 [/color]
它的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
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1975年之后,多次赴京参加及演出,所演剧目如《战恶兽》、《鸡与蛇》、《龟兔赛跑》、《飞天》、《鸡斗》、《哭塔》等广受好评。广东陆丰皮影是一种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c7fb1442209281a7658114f5aedc1.jpg[/img]
[color=#548dd4]剧目[/color]
陆丰皮影戏艺术相当可观,建国前演天光戏,剧目可以一连演七十五个夜晚,可惜不少已经失传。现在知名者,计有四大连戏:《高文举连》、《祝英台连》、《秦雪梅连》、《吕碧英连》;还有《三十六变》、《九偷怪》、《收鲤鱼精》、《李彦贵卖水》、《火焰山》、《波月洞》、《石猴出世》、《罗衫记》、《乌鸦记》、《裴仲庆》、《曾二娘割股》、《张四姐下凡》、《卢雄迫债》、《杨果通》、《杜十娘》、《毛瑞凤》、《吕蒙正》、《程婴救孤儿》、《洪芝奇》、《王双福》、《秦大犹》、《金钗记》、《何立德》、《马清秀》、《桃花过渡》、《张碧英》等。
[color=#548dd4]荣誉[/color]
2010年5月14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市举行。广东省汕尾市文广新局根据市政府的决定,认真组织汕尾市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陆丰皮影戏代表汕尾市参加展出。这是汕尾市首次组团参加中国(深圳)文博会。
这次陆丰皮影参加文博会,展出了珍藏的皮影工艺精品,其中有牛皮制作的影人、影景等,引起了中外参观者密切的关注,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汕尾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到现场进行了采访。汕尾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汕尾市有众多的民间文化亟待传承并实现产业化,陆丰市皮影戏继走进上海世博会之后,再次走进文博会,为汕尾市民间文化艺术走向国际,实现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0d5614422092841f88bc72a2e5211.jpg[/img]
[hr] [font=微软雅黑]在皮影戏的白幕上,虽然舞动的都是平面偶人之影,但其音乐与唱腔却能使人情绪起伏。喜可让人心舒气爽,悲能催人泪下,动人万分。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皮影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也用阴刻,雕工细致,刀法多变。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演员在半透明的白布后,贴近幕布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并有说唱、乐队伴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爱观众喜爱,尤其是儿童百看不厌。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的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
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一个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艺人演出皮影时所用的唱腔,除了吸取本地区传统的唱腔外,还有自己的独创。皮影戏虽然看似拙朴,但拙中寓巧,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艺术创造力。它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一提起这种轻便的艺术形式,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或者称它为文化生活的轻骑兵。[/font]
[/td][/tr][/table]
[size=5][backcolor=#ffffff][color=#ff0000]皮影戏综述[/color][/backcolor][/size]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0659144220930493ecd715aac30ae.jpg[/img]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b][size=3]表演形式[/size][/b]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00c61442209299eb1cf40b92801d0.jpg[/img]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493e1442209297e09fdf5e2d685ba.jpg[/img]
[b][size=3]历史起源[/size][/b]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参加了演出。另传皮影自明中叶从兰州和华亭先传入河北涿州、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并形成东、西城两派。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7ffc1442209294a32457f1f88a70c.jpg[/img]
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还进入到宫廷。康熙时,礼亲王府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还传皮影班进宅表演。当时的北京影戏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则于堂会唱影戏,有不少京剧演员也参加影戏班演出。
到了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647f144220929152b8653cec2fe69.jpg[/img]
[b][size=3]皮影制作[/size][/b]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
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
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5bc01442209289168b62d9a69bdaf.jpg[/img]
[size=3][i]第一步 选皮[/i][/size]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等,其中牛皮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材质。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比如陇东皮影的制作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
[i][size=3]第二步 制皮[/size][/i]
牛皮的炮制方法有两种:一是“净皮”,另一是“灰皮”。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在牛皮选好后,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根据气温、牛皮和水的具体情况掌握),取出用刀刮制:第一道工序先刮去牛毛,第二次再刮去里皮的肉渣,第三次是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致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时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匀,手劲要轻而稳,以免损伤皮子。刮好后撑于木架之上,荫干即成。
制皮的方式有很多,以陕西皮影为例,通常有两种方法炮制它的原材料——牛皮:“净皮”和“灰皮”。“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先将选好的牛皮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取出用刀刮制四次,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工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好后撑在木架上阴干,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灰皮”也称为“软刮”,浸泡皮时把氧化钙(石灰)、硫化钠(臭火碱)、硫酸、硫酸铵等药剂配方化入水中,将牛皮反复浸泡刮制而成。这种方法刮出来的皮料,近似玻璃,更宜雕刻。
[i][size=3]第三步 画稿[/size][/i]
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这些设计图稿世代相传。
[i][size=3]第四步 过稿[/size][/i]
雕刻艺人将刮好的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画稿前对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于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于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这样既可节约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质量,同时也使皮影人物上轻下重,在挑签表演和静置靠站时安稳、趁手。接下来是描图样,用钢针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这叫“过稿”,再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
[i][size=3]第五步 镂刻[/size][/i]
雕刻刀具一般都有十一、二把,甚至三十把以上。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尖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艺人需要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根据传统经验,在刻制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对于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型花纹则需要用凿刀去凿;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须用斜口刀刻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
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实线保留形体轮廓挖去余部,为阳刻,多用于生旦、须丑的白脸,凡白色的物体都用阳刻法。虚实线沿轮廓的两侧刻出断续的镂空线,多用于景片建筑的刻制。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刻制皮影有口诀相传,程序如下:刻人面——先刻头帽后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刻衣饰花纹——卍字先把四方画,四边咬茬转着扎。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棂丢出齿,挑成雪花花。刻盔甲——黄靠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刻建筑装饰——空心桃儿落落梅,雪里竹梅六角龟,一满都在水字格。
[i][size=3]第六步 敷彩[/size][/i]
皮影雕完之后是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着色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以陕西皮影为例,敷彩的方法是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胶色交融成为粥状,趁热敷在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于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
[i][size=3]第七步 发汗熨平[/size][/i]
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脱水发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此外还有一种土办法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之脱水发汗。脱水发汗的成败关键在于掌握温度火候。过去艺人们掌握火候的土办法叫“弹指点水”,就是用手指蘸水或唾液弹滴在熨具上,观察水的变化,判断温度的高低。既看水点所起泡沫大小的变化,也看水分蒸发的速度快慢。所要求的温度一般在摄氏七十度上下。温度恰当,皮子脱水发汗顺利,皮内水分挥发了,颜色也吃入皮内了,皮影色泽鲜美,且久不褪色,而胶质也可溶化封闭住皮子的毛孔,使皮影永久不翘扭变形。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使皮子缩为一团,工艺全部报废;温度不足,胶色就不能溶入肉皮,皮内的水分难以排尽,造成皮影人物的色泽不亮,时间长了还会变形。
[i][size=3]第八步 缀结完成[/size][/i]
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头部——头包括颜面、帽、须和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胸部——上部装置卡口,皮影人头就插在那里。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上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连。腹部——腹部上方与胸相连,下方与双腿相连,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包括靴鞋在内)。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老艺人称之为“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萎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个完整的影人。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用铁丝相连,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于武打,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百般姿态。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60271442209286c877c1b0ff9e73e.jpg[/img]
[b][size=3]艺术特色[/size][/b]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熗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b][size=3]传承发展[/size][/b]
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0d5614422092841f88bc72a2e5211.jpg[/img]
1、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
2、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都是以娱乐为目的。在如今这娱乐生活多样的年代,皮影戏的魅力光环正在逐渐黯淡,只有这一些特殊场合可以看见(如:北京的老舍茶馆以及一些演绎着历史的戏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
皮影的制作工艺正在从曾经的娱乐为主,欣赏为辅向现如今以欣赏为主,娱乐为辅缓慢过渡。将来的皮影更强调与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通过场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丰富的色彩等,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
千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更强调了皮影的艺术性与装饰性。把皮影制作好以后,加以装裱用于展览与装饰。
[size=4][color=#ff0000]皮影戏的几大分类[/color][/size]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唐山皮影戏[/size][/backcolor]
[attachment=11638842]
唐山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因以河北唐山地区乐亭、滦县、滦南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color=#548dd4]戏剧简介[/color]
唐山皮影是汉族地方戏曲艺术之一,又称滦州影、乐亭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因其影人、道具是用牛、驴皮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attachment=11638847]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唐山皮影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唐山皮影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为主,题材大多来源于历史名著,主题积极向上,有的表现保家卫国的英雄,有的表现惩恶扬善的侠士,有的表现反抗压迫的勇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唐山皮影其唱腔为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二六板、紧板、快板等,伴奏音乐主要是四弦、二胡、扬琴、大阮、唢呐等,表现舞台及各种戏剧人物的不同情绪。
[color=#548dd4]历史沿革[/color]
明朝万历年间,滦州秀才黄素志试不第,远去关外。漂泊生涯磨去了黄秀才的仕途之心,却成就了他创作影戏的艺术贡献。饱学诗书,熟读经卷,为他提供了创作的脚本,精通绘画,擅长雕刻,转化为一个个精致的纸人儿。怀才不遇的黄秀才没有想到,未能金榜题名的他从此会被永远刻在故乡人的口碑中,一代代传诵不衰。
唐山皮影,又名冀东皮影,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是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据史料记载,它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由当地艺人黄素志发明,盛行于乐亭,故有“滦州影”、“乐亭影”之称。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镂刻并着色而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皮影”。清朝至民国年间的皮影戏与21世纪的皮影戏一脉相承,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1966年,乐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之乡”。
唐山皮影是一种傀儡艺术,它的演出方法是台前立设影幕(俗称“影窗”),操纵演员在“窗”后操纵影人做各种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时有配音演员的演唱以及灯光、布景、音乐、唱腔等艺术形式的烘托,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曲折生动地演绎故事,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
唐山皮影以唱功见长,有男女两种声腔,男腔高亢粗犷,女腔清脆婉转。其曲调、板式风格独特,念白和唱腔极富地方韵味;其影人雕镂精细、造型优美、独具风采;其角色齐全,分为“生”、“小”(旦)、“净”、“大”(花脸)、“髯”(老生)、“丑”、“妖”等行当,各行当有其独特的造型唱腔和表演形式;其唱词格律多为“三赶七”、“七字句”、“五字赋”、“大金边”、“小金边”等,主奏乐器为四胡,其他伴奏乐器以拉、弹、吹民间乐器为主。
皮影戏的剧本俗称“影卷”,有连演数十个晚上的连台本戏,也有演一个晚上的“单出”戏,还有演十几分种、几十分钟的童话剧和寓言剧。唐山皮影剧目多达500余出,代表剧目有《五锋会》、《杨家将》、《二度梅》、《白蛇传》等。历代皮影艺术家有李秀、高容杰、张茂兰、齐永衡等。
[color=#548dd4]皮影祖师[/color]
影戏本是圣佛留,未曾上台灯打头,大锣好比开山斧,劈开三教共九流。
一种传说是:在很远以前,南海大士观音菩萨带领徒弟韦驮护法和善财童子离开南海,到北方宣卷讲经。讲完经义,留下了经卷,返回南海。以后人们用素纸刻制了南海大士、韦驮和善财童子的影像,操纵着三个影子人继续讲经宣卷,由此产生了乐亭影。艺人们说乐亭影里的大手厮就是韦驮护法,小球厮就是善财童子。直到近代,乐亭影艺人还称大手厮为师兄,小球厮为师弟,拜南海大士为师祖。
另一种传说是说唱戏的祖师老郎(老郎神 )以唱戏的形式教人学好,感化人间,却总也不奏效,人间还是有很多恶人,观音菩萨于是便与老郎说,你这个戏一段一段的太短了,只演一场就完了,难以让人们记在心里,不能感化大众,你看我发明一个长出子(连本皮影戏),天天接演,肯定能把人劝学好了。
于是观音菩萨就发明了皮影戏,又编影卷,让大手厮(乐亭叫大手楔(xie),有的地方叫大巴掌,大手厮)当掌柜的(团长)带领一班人马四处演出皮影戏,劝人学好向善。
神仙像都是面南背北坐着的,观音菩萨和老郎打赌,如果自己输了,自己的长篇皮影戏还劝不了世人学好,自己就宁愿永远面朝北坐着,啥时世人全学好了,再改为向南坐。
结果大手厮每天都演皮影戏,还是劝不了世人全部向善,还是有人作恶。
于是老郎就对观音菩萨说,你看不光是我劝不了世人,连你也劝不了吧,你输了,你面朝北坐吧。
于是,观念菩萨就脸一羞,只得面朝北坐了。
为了早日让观音菩萨面朝南坐,大家都学好吧!
[color=#548dd4]传统剧目[/color]
唐山皮影诞生以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鼎盛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和演员。可考的传统剧目有280余出。
主要有:《五峰会》、《小西唐》、《四平山》、《大金牌》、《卞梁图》、《花木兰》、《全家福》、《喜荣归》、《火焰山》、《盘丝洞》、《洞庭湖》、《三打白骨精》、《人参姑娘》、《鹤童》、《鹤与龟》、《刘胡兰》、《沙家浜》、《杜娟山》以及表现现代生活的皮影故事。1963年应邀赴京演出,原文联主席郭沫若、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文史馆长溥仪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历史上著名的演员很多,王华、张老壁、冯凌云、聂春潮、孙兆祥、韩增、苗幼芝、郑六传、李紫兰、曹辅权、梁玉亭、艾锡恩、康雅亭等30多人都是皮影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演员。
唐山皮影是光影、美术、雕刻、舞蹈、说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足迹遍及中国东北、华北广大地区,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有德国、法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唐山研究考查皮影。唐山市皮影团也经常赴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演出。
唐山皮影历史较长,造型夸张。一个人形分六部分,用铁丝和丝线操纵自如,从造型看人物高额通鼻小嘴,颇典雅。
[color=#548dd4]社会影响[/color]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冀南皮影戏[/size]
[/backcolor]
冀南皮影戏是河北省的汉族传统戏剧,主要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皮影艺术形式。冀南皮影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对白口语化,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演出时以板胡、二胡、闷笛等乐器伴奏。2006年入选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ttachment=11638849]
[color=#548dd4]历史渊源[/color]
冀南皮影戏是河北地区汉族的戏曲艺术之一。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 特别是以邯郸市肥乡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肥乡县是冀南皮影的发祥地,肥乡当地将皮影称为“牛皮影”、“皮子戏”、“戳皮戏”、“一只眼戏”。肥乡皮影造型以中国传统戏剧为依托,以民间剪纸的样式出现,是典型的冀南皮影代表。
皮影戏曾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冀南地区非常流行的汉族民间艺术,传入的时间较早,据1975年的相关资料显示,皮影戏可能在宋朝时就开始已传入。
冀南皮影戏是宋代皮影戏重要的嫡脉,它与河北皮影有着重要联系。
[color=#548dd4]基本特征[/color]
一、冀南皮影戏造型古朴、雕绘结合,造型体制简练,体现着汉族皮影戏的早期风貌。
二、冀南皮影戏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起来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冀南皮影戏班社与传承依然汉族保持传统的习俗,基本体现原生态皮影戏表演形式。
[color=#548dd4]表演形式[/color]
冀南皮影戏演员一般有七、八个人,操纵皮影的主要是靠一个人,这个人被称为“掫签”的。在演出时他要同时执两个以上的影人对打,又要随着唱白和伴奏表演各种细微的动作。操纵影人时的活动量很大,严冬露天演出时,经常只穿单衣。其他演员各执其事,又相互配合,每场演出,他们都会显示出全能的本领,连敲带打,既拉又唱。
[attachment=11638844]
冀南皮影戏的影人造型粗犷古朴,采用牛皮刻制,其雕缕并不精细,许多地方不用刀刻,而直接用彩绘,这种雕、绘相法的风貌是冀南皮影的特色之一,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宋代中原皮影“绘革”的遗风。影人的高度约在一尺左右,造型分为生(老生、小生)、旦、净(即花脸)、丑等行当。其中文人造型大多只有一只胳膊,武将则有两只胳膊。骑马的影人,上半身是活动的,下半身则是与马刻绘在一起的一个整体。民间艺人对影人的造型、色彩和雕刻的处理,除在人物需要的特点基础上进行概括夸张外,又受到汉族民间剪纸和戏剧脸谱的影响,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既有程式化、又各具角色特征的造型体制。
皮影造型古朴、体制简练、雕绘结合。其剧目丰富,演唱没有文本,完全是口传心授,对白口语化,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冀南皮影戏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乐器。乐队配有板胡、二胡、闷笛、三弦、唢呐、笙等乐器,又配上了电子琴。武场配有板鼓、战鼓、大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马号、梆子等。冀南皮影戏班社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基本上体现了原生态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color=#548dd4]主要剧目[/color]
演出剧目主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包公案》、《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杨家将》等连本戏,还有《燕王扫北》、《雷振海征北》、《劈山救母》、《走麦城》等众多出单本剧。
冀南皮影戏演出无剧本,完全靠口授心记,其对白幽默风趣,非常口语化,表演通俗易懂,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唱腔和曲调有“淮调”、“老南调”、“大平调”和“四股弦”等。
[color=#548dd4]艺术价值[/color]
冀南皮影较多地保持着中国皮影戏的早期面貌,它相比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在造型、剧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烈的差异,更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对于冀南皮影艺术的保护和研究是对中国皮影艺术历史、流传和现状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面认识。对于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国当代汉族民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复州皮影戏[/size]
[/backcolor]
复州皮影戏 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汉族民间艺术。属于皮影戏的一种。明朝万历年间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入复州,距今300多年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分布在瓦房店地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ttachment=11638848]
[color=#548dd4]历史渊源[/color]
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复州皮影戏真正活跃和盛行的时间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1),当时河北一带"白莲教"盛行,有皮影艺人也参加"白莲教",被清政府诬为"悬灯匪",并下令禁演皮影戏。河北滦州皮影艺人被迫大量流入东北并进入辽南。复州皮影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从1932年开始,复州皮影戏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战胜利后,复州皮影戏恢复。中国解放后,瓦房店地区的皮影非常活跃,最兴盛时,当时有皮影戏班43个,在群众中影响较大的皮影艺人有20多位。
[color=#548dd4]基本特征[/color]
[attachment=11638843]
复州皮影是各种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它以独特的唱腔、直接塑造的人物形象、综合多样的艺术形态,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深受民众喜爱,在民间有强烈的认同性。复州皮影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对传播和传承文化知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具有杰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color=#548dd4]传承价值[/color]
复州皮影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播文化知识,保留、传承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从复州皮影戏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它涵盖了社会生活,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海宁皮影戏[/size][/backcolor]
(浙江)海宁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艺术,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继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2011年底,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ttachment=11638852]
[color=#548dd4]历史渊源[/color]
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浙江海宁汉族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color=#548dd4]基本特征[/color]
海宁皮影戏有声腔、皮人脸谱造型、剧目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声腔古老。南宋初,皮影戏刚传人海宁时,唱腔比较简单,后来受昆腔和江南丝竹影响,形成海宁皮影戏自己的曲调。有三个系统:一是乱弹,高亢激越,一般用于开台戏和武打戏,用板胡、二胡伴奏为主,其主腔为三五七、文二凡、武二凡、文三凡、武三凡、回龙、叫王龙等;二是高腔,幽美姻雅,一般用于抒情叙述的正本戏,用笛子、二胡伴奏,其声腔有长腔、日出扶桑、深深下拜、上上楼、十八板、当头君官等;三是曲牌,包括锣鼓,用于特定环境的专用乐曲,有艳阳天、太极阴阻、祥云万道、倒地煞等。整个音乐曲牌曲调近百种,留下了四十种。
其次是皮人脸谱造型颇具特色。其脸谱既接近于京剧,又不同于京剧。它按忠、奸、贤、义的不同性格,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来加以夸张、塑造。为了符合剧情发展,适应操作上的艺术需要,有时候同一个人物要换几次头面。
[color=#548dd4]主要剧目[/color]
剧目也是非常丰富,大戏小戏、文戏武戏,有近三百个剧目。好多剧目是其它剧种没有的,如《聚宝盆》、《后玉婿蜒》等。由于皮影戏剧目系老师父口传,一般艺人只能演二三十个热门戏,故剧目失传较多。现已搜集到的剧目243个,其中正本戏78个,开台折子戏(大多为武打戏)165个。
[color=#548dd4]发展现状[/color]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随着时代的变革,皮影艺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门为组建剧团赴京演出,经调查浙江省惟海宁尚存技艺精湛的皮影老艺人。但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老艺人年岁均逾七旬,后继乏人,已属重点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之一。
[attachment=11638846]
郎章铭出身“皮影世家”,他爷爷郎自立是家族第四代传人,曾在省皮影剧团任鼓板。皮影给郎章铭留下许多彩色回忆。孩提时代的他经常跟爷爷去村后林海寺庙会演皮影戏,一会躲在台下,一会窜上台去,许多经典皮影戏剧目都耳熟能详。“一演皮影戏,整个村都空了,大家看得可高兴了。”上学后,家长要求郎章铭以学业为重,渐渐与皮影戏越离越远。
2002年,郎自立去世,另一位省皮影剧团老艺人沈圣标发起成立“海宁市江南皮影艺术团”,招收年轻学员。2008年,沈圣标拜访郎家,希望郎家有年轻人传承皮影。郎章铭的奶奶心动了,“儿子没有学,让孙子学吧。”
此时,正在扬州科技学院读书的郎章铭也一口应承:“完成学业后,就回家学皮影。”他将皮影戏比作“散落在民间的瑰宝”,“我对皮影太熟悉了,就像我儿时的伙伴。如果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实在太可惜。”文质彬彬的郎章铭说。
去年年初,郎章铭真正拿起签子棒,开始学皮影。为了学到传统皮影戏的精髓,他逐一登门拜访海宁会皮影的老艺人。如今,郎章铭已学会了童话剧《鸡斗》、《龟与鹤》,神话剧《闹龙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传统戏《南天国》等5部戏。郎章铭还不满足,“有的老艺人肚子一藏就是上百本大戏,只有拼命学,才能让更多宝贝留下来。”
为推广皮影戏,郎章铭和其他三个年轻人在盐官观潮景区开始表演皮影戏,边演边学,一个月只轮休四天。“观众最多的一天,我们连演了40多场。”说到这里,郎章铭眉头一扬。
[color=#548dd4]传承保护[/color]
海宁市不断加大对皮影戏的保护力度,先后投入250余万元用于海宁皮影戏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成立海宁江南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在海宁皮革城、盐官观潮景区建立海宁市皮影戏馆,常年开展演出活动。针对海宁皮影戏项目的特点、现状,量身定制五年保护计划,明确提出“八个一”的具体要求。2008年,将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潮旅游有限公司和斜桥镇中心小学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开展海宁皮影戏的传承、演出和教学工作。2009年,开始实施海宁皮影戏传统剧目录音录像工程,至今已完成38部传统剧目的录音录像工作和70个曲谱的整理工作。2011年,将海宁皮影戏保护工作列入《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五”保护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制定了海宁皮影戏艺术团等民营团体的产业化发展目标、运作模式和具体措施等。
通过多年的努力,海宁皮影戏的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海宁皮影戏先后应邀在上海、江苏、江西、福建、杭州、宁波、舟山等地进行公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先后赴新西兰、台湾等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2006年12月,海宁皮影戏《鸡斗》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电影)节金奖,《闹龙宫》获浙江省第二届曲艺杂技(电影)节银奖,2010年《闹龙宫》获第三届金狮奖国际木偶皮影戏比赛铜奖,2011年《闹龙宫》获第七届嘉兴市文学艺术成果奖金奖。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size]
[/backcolor]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指流行在湖北中南部沔阳(今仙桃市)、天门、潜江、监利、洪湖、京山、公安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江汉人自己的“土电影”,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江汉皮影尤以沔阳皮影戏最为著名,它融传统绘画、雕刻、美术于一体,集电影、电视动画于一身,具有浓郁的汉民族气息,是中国艺术菀里的一朵奇葩。
[attachment=11638850]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表演的形式大致都是一样的,表演是先自制一块类似电影银幕的白色布幕,然后在幕后面加以灯光照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事先按剧情雕刻并安装好活动的影人,把幕上的影子展现给幕前的观众,在配以音乐锣鼓及说唱,进行故事表演。
[color=#548dd4]历史溯源[/color]
江汉平原皮影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起源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从这几个方面:
民间传说
源于秦末“楚”“汉”相争、张良情急之下用皮革来迷惑敌人的故事;汉武帝设帷招见已逝爱妃李夫人;农历七月十五“鬼节”招魂,农俗还愿;宫妃哄太子,桐叶剪人型,照在窗纱哄其开心等等,还有很多类似的民间传说。
宗教传说
与佛教有关,观音竹枝弄成影状来表演,吸引信徒,劝善说教;与儒教有关,传闻孔子样貌丑陋,讲学时挂着帘子,后来人们仿效其隔帘说书,称其“影子戏”,等等这些传说的依据极其少。
史料记载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皮影戏“始于汉、兴与唐、盛与宋,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另一种是以能查阅的资料显示,认为皮影戏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发明兴起的。有明文记载,最早是宋代张耒著的《明道杂志》,上面写道:“京市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着且缓之。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
据《沔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沔阳一带凡办会事、酬神就有唱皮影的习俗。解放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演《大回窑》;二月二是土地菩萨生日,演《土地会》;三月三是寒食节,演《火焚绵山》;四月八祭神演《箍箍阵》;五月端午节演《汨罗江》;六月六祭杨泗将军演《哪吒闹海》;七月七日演《鹊桥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宫》。娱神又娱人,皮影戏增添了节日气氛。
[color=#548dd4]名家[/color]
龚本槐(1907-1993),男,汉族,沔阳(今仙桃市)长埫口人。是沔阳渔鼓皮影队创始者。解放前,怀抱渔鼓沿门赶酒,茶馆清唱。七七事变后,随同黄玉堂等艺人流浪黄陂、应城、孝感、武汉等地。解放后,沔阳县人民政府将四散的皮影艺人组织起来,还拔优成立县级皮影队、办皮影剧院,固定于仙桃、彭场等大集镇演出。皮影艺人从此有了施展才华的场所,生活也有了保障。皮影队自一九五二年在长徜口成立后,参加土改运动,清匪反霸等宣传工作。一九五三年,他改编的皮影戏《武松打店》在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获一等奖。一九五八年参加全国曲艺汇演,把沔阳渔鼓推向全国,正式定名“湖北渔鼓”。
[attachment=11638845]
他的渔鼓各种唱腔在《湖北说唱音乐集成》第一集上刊登。原沔阳曲艺皮影队在他的带领下,改革创新,是江汉平原最有艺术的皮影队。文革前期,曲艺皮影队走遍湖北各地。
别道洋,艺名别洋(1912-1988),男,汉族,沔阳毛嘴光华人。别道洋从小跟随舅父吴运年学唱渔鼓腔沿门赶酒,以后唱茶馆皮影戏。聪明的别道洋在演唱技艺上超越了前辈艺人的演唱水平。他对渔鼓唱词很有研究,用成语与民间的方言土语(即顺口溜)相结合,每一段唱词让人们听了是哄堂大笑。解放前他在徐渊一带演唱《四下河南》一戏,孀妇田氏夜叹家事,用渔鼓悲腔唱得满场观众鸦雀无声。戏场内一寡妇听得流涕痛哭,回家要寻短见,多亏领居相救。别道洋是天、潜、沔渔鼓皮影戏最有名的老艺人。他的唱词与唱腔流行江汉平原各地,别洋是仙桃最大一门派(即别派),他的传承人高凤成是仙桃德高望重的皮影艺人。一九八八年,别道洋与世长辞,仙桃各地的皮影艺人都去参加丧葬,吊唁别洋名老艺人。
江汉皮影“汤格”汤先成,江汉平原皮影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汤格”皮影第八代传承人,2008年二十七岁的儿子汤瑞华已成为“汤格”皮影第九代传人;
江汉皮影“郭格”刘年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徒何良田、赵善信、朱代雄、刘执慧等人,长期带领土地在江汉平原一代巡演,刘年华之女,江汉平原皮影雕刻艺术的下一代传人之一。
[color=#548dd4]价值[/color]
(一)对中国文学史、音乐史的研究价值。江汉平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江汉皮影保留的楚风,楚韵和楚音乐是极其重要的。
(二)江汉平原民间文学、音乐、风俗习尚的传承价值。江汉皮影现场演出即兴发挥的民间口头文学,所表现的方言俚语,地方风情是一幅典型、完整而生动活泼的风俗画。同时,又是集传承地方音乐、风俗、道德审美等多元素于一身,且是具有原滋原味的唯一载体,对保存地方文化具有缓解市场经济冲击,世界大同导致的变异和地方文化失传的作用。
(三)江汉平原雕刻艺术的源头性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江汉皮影雕刻艺术对江汉皮影的艺术审美,及其雕刻特色、流变具有源头性研究价值。在造型上,江汉平原皮影尤以图案精细,人物造型逼真,与国内其它地区户内演出的皮影造型比较,以其工艺精细,造型生动、圆润舒展,影大见长,形成了江汉平原皮影在户外演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色。
(四)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江汉皮影,对传承我国民间传统音乐,保护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color=#548dd4]传承[/color]
仙桃皮影戏代代有传人,新中国建立后演唱人员增多。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阳皮影曾给仙桃人带来不少欢笑和荣耀。
1951年,仙桃还成立了湖北省第一个皮影艺术团,并应邀列入祖国慰问团,4位皮影艺人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鼓励将士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雕刻精美,唱腔高亢的沔阳皮影曾给仙桃人带来不少欢笑和荣耀。1953年,皮影艺人龚本槐创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在全省和中南局获得一等奖。
1955年3月,赴省会演,沔阳皮影戏《武松打虎》荣获会演一等奖;1957年皮影戏《造车记》,有湖北广播电台录音,中国唱片社向全国发行,1988年,西德国家皮影代表团在沔阳观看了皮影戏后,索取两个皮影像带回国内,并陈列在该国博物馆内;1981年5月,中央文化部及全国木偶皮影协会的的领导同志到沔阳,观看了皮影戏《火焰山》后,对该剧的唱腔极为赞赏。省电视台也前往拍摄了一组介绍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一时间,全市皮影队发展到40多支,从艺人员达到300多人,创造了“村村垸垸演皮影”的景观。
沔阳皮影早年在仙桃市“熊”啊,老百姓爱皮影子的演出。一有皮影演出的时候,十里乡亲摇着鹅毛扇老早就把场子围得满满的。小孩子一边喝着酸梅汤,一边学着皮影子的动作玩耍嬉戏。以前演出的舞台是用木板铺的,一到演沙场,武打的时候,演员比拼的就是脚力,谁演的投入,他的脚跺的力气就大,声响就打。两个演员通过跺脚来表示战斗的激烈。而且老沔阳人还特别欣赏能把舞台的板子跌破跌穿的演出队,这也成为各演出队演出的一种实力检验。哪个队伍演出的声响动作越大,老百姓就愿意接他们再来演出。
而近些年,由于大批有影响的皮影艺人或年事已高,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导致许多技艺、流派失传,再加上观众断层,皮影演出团体锐减,全市仅有皮影艺人近100人,其中仅有近20人坚持常年在农村演出,近30人在进行业余演出。
皮影戏的濒危状况引起了仙桃市政府的关注。仙桃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振兴皮影戏种的事宜。仙桃市文化部门指导成立了市民间皮影艺术家协会和民有民营、自负盈亏的沔阳皮影艺术剧团。市财政以“以钱养事”的方式,对皮影艺人给予适当扶持,重点培养了李瑞志、龚金庭、张静平等10多个皮影戏文化中心户。
尤其是近两年来,市里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推介、保护沔阳皮影戏。先后组织了“好邻居”皮影戏纳凉晚会、体育广场“文化遗产日”皮影戏展和市政广场“文明城市创建迎检”皮影戏汇报演出等大型演出活动。
全国“八艺节”期间,市文化部门还特地组织皮影作品在省博物馆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展出,提高了沔阳皮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去年一年,全市3个专业团队演出皮影戏105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
在皮影艺人们看来,皮影戏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传承与创新的路还很漫长。郑场镇皮影艺人龚金庭说,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皮影艺术才能弘扬,才能发展。近几年,龚金庭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皮影戏,创作了一批现代题材皮影戏,演传统皮影戏剧目一年四季不重复,演新编皮影戏让人捧腹大笑,从中受益。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仙桃市皮影艺术团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和现代剧目,并赴南韩,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上海,南京,杭州,深圳,武汉等地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和艺术家的高度评价。
2006年5月20日,江汉平原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13日,仙桃市的渔鼓皮影戏入选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
2012年仙桃市共有皮影艺术团15个,皮影艺人近300人,常年活跃在街头、乡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现。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be67144220927770588b1824277ea.jpg[/img]
[backcolor=#8db3e2][size=3]皮影戏·陆丰皮影戏[/size][/backcolor]
(广东)陆丰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汉族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color=#548dd4]历史发展 [/color]
它的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
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1975年之后,多次赴京参加及演出,所演剧目如《战恶兽》、《鸡与蛇》、《龟兔赛跑》、《飞天》、《鸡斗》、《哭塔》等广受好评。广东陆丰皮影是一种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c7fb1442209281a7658114f5aedc1.jpg[/img]
[color=#548dd4]剧目[/color]
陆丰皮影戏艺术相当可观,建国前演天光戏,剧目可以一连演七十五个夜晚,可惜不少已经失传。现在知名者,计有四大连戏:《高文举连》、《祝英台连》、《秦雪梅连》、《吕碧英连》;还有《三十六变》、《九偷怪》、《收鲤鱼精》、《李彦贵卖水》、《火焰山》、《波月洞》、《石猴出世》、《罗衫记》、《乌鸦记》、《裴仲庆》、《曾二娘割股》、《张四姐下凡》、《卢雄迫债》、《杨果通》、《杜十娘》、《毛瑞凤》、《吕蒙正》、《程婴救孤儿》、《洪芝奇》、《王双福》、《秦大犹》、《金钗记》、《何立德》、《马清秀》、《桃花过渡》、《张碧英》等。
[color=#548dd4]荣誉[/color]
2010年5月14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市举行。广东省汕尾市文广新局根据市政府的决定,认真组织汕尾市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陆丰皮影戏代表汕尾市参加展出。这是汕尾市首次组团参加中国(深圳)文博会。
这次陆丰皮影参加文博会,展出了珍藏的皮影工艺精品,其中有牛皮制作的影人、影景等,引起了中外参观者密切的关注,凤凰卫视、香港文汇报、汕尾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到现场进行了采访。汕尾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汕尾市有众多的民间文化亟待传承并实现产业化,陆丰市皮影戏继走进上海世博会之后,再次走进文博会,为汕尾市民间文化艺术走向国际,实现产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09/35024_0d5614422092841f88bc72a2e5211.jpg[/img]
[hr] [font=微软雅黑]在皮影戏的白幕上,虽然舞动的都是平面偶人之影,但其音乐与唱腔却能使人情绪起伏。喜可让人心舒气爽,悲能催人泪下,动人万分。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皮影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也用阴刻,雕工细致,刀法多变。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演员在半透明的白布后,贴近幕布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并有说唱、乐队伴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古人,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爱观众喜爱,尤其是儿童百看不厌。
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的形式,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的皮影在宋代(960-1127)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
中国的皮影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一个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镂空的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
艺人演出皮影时所用的唱腔,除了吸取本地区传统的唱腔外,还有自己的独创。皮影戏虽然看似拙朴,但拙中寓巧,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艺术创造力。它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一提起这种轻便的艺术形式,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或者称它为文化生活的轻骑兵。[/font]
[/td][/tr][/table]
[ 此帖被姒墨妃墨在2015-09-14 13:5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