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若麦香浓。 执行加亮操作(2014-01-13)
—
夜莺,nightgale,自从在雅尼紫禁城音乐会上听到这支曲子之后,就被它的魔力所掳获,百听不厌,成为笔者最爱的曲子,没有之一。 曲子创作背景介绍 《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它的特点是乐曲应用中国的竹笛模拟夜莺的声音。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 这支曲子是希腊作曲家雅尼专门为中国人作的。雅尼一直喜欢夜莺,他一直想用一种乐器来模仿夜莺的声音,西方乐器却没这个功能,雅尼来到中国后,找到了一种叫"竹笛”的中国民间乐器,它的声音与夜莺简直无差别,在紫禁城的音乐会中,一首竹笛主奏的《夜莺Nightingale》感染了亿万人。《夜莺》是专门为中国人作的,符合东方人追求乐曲旋律和意境的审美特点。 聆听感想 小提琴的声音淡淡的响起,奏出曲子的主旋律,仿佛远处森林传来的声响,两个小节之后,婉转悠扬的竹笛的声音响起,正如俱寂的月夜之中,远处突然传来夜莺的歌唱。记得古诗中有一首:“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恰好可以形容此曲的开头。 竹笛声音几个转折,随后清朗的钢琴的声音轻轻响起,加入了小提琴和竹笛的旋律之中,正如深夜无眠的诗人,闻听到夜莺的歌唱,想前往寻访,却又迟疑担心惊飞了歌唱的鸟儿,那种小心翼翼与蹑手蹑脚的感觉在钢琴声中显露无疑。竹笛声直到钢琴声奏完一节旋律后才再次响起,经过试探,迟疑,终于又开始歌唱,之后钢琴和小提琴则与竹笛开始合奏,犹如诗人与夜莺达到了精神上的统一和灵魂上的共鸣,与风声,水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琴声与鸟儿鸣声交相呼应,而鸟儿也越发地活跃。 曲子在进入一段合声后,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随后声音渐低,犹如风吹落花,泉流渐缓,冰泉冷涩弦凝结,凝结不通声暂歇。进入一段相对沉静的段落之后,各种乐器轻轻的唱和,此时正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随后调子几个转折,声音拔高,曲子进入最后的华章,除了提琴,钢琴和竹笛之外,乐队的所有乐器都加入了合奏,合唱团的人声也一起咏唱,形成了最后的高潮,才声调几度上扬,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给听众们最后留下了一下华丽绚烂的印象。 一路听下来,发现琵琶行不愧是描写音乐的最佳乐章,诸多的描写都适合用在这首曲子里面呢。这首曲子以笛子旋律为主导,诸多的乐器的配合真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乐器,最后的人声合唱,浑然而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曲调优美动人,让人心情愉悦。 夜莺的文化内蕴 雅尼在创作的时候,曾经说过,歌曲来源于中国一个神话,在这个神话中,一个叫望帝的皇帝最后变成了夜莺。刚看到这个说明的时候,略有点惊奇,望帝的故事不是说的杜鹃吗?难道在西方文化中,夜莺和杜鹃是混用的吗?搜了一下相应的资料,发现说法不一。 一些作品里面,的确曾经把夜莺和杜鹃联系到一起,比如亨德尔就有一首曲子叫做《夜莺与杜鹃》,俄国作家叶赛宁的《夜莺的歌声》里,代号夜莺的孩子用夜莺叫声表示敌人人数,杜鹃叫声表示机关熗数,将敌人的情况通知给埋伏的游击队。这是找到的两个夜莺与杜鹃联系起来的例子。 而其他的一些说明,则是说西方文学中“夜莺”已经成为一种意象,成为了悲伤的象征,比如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夜莺将白玫瑰刺入胸口,彻底歌唱,以血将玫瑰染红作为爱情的礼物,而夜莺却为此死去。这种泣血的悲伤映象,正与以中国文学里的杜鹃啼血互为呼应。如李商隐的诗:“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魂化杜宇,终日悲啼。 文化意蕴中,夜莺是一种悲伤的象征,但在雅尼的这首曲子中,我们却没有感受到悲伤,有的只是悠远和欢乐,这个意向,更类似安徒生童话里的那个夜莺的故事,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夜莺的形象。 比较起来,笔者还是更喜欢这个欢乐的夜莺。 派派原创首发 asnowtea 12-16 |
[ 此帖被asnowtea在2013-12-21 22:4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