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入蜀的外国人大多很“牛”
—
(晚藏乌)
与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5886237&keyword=类似,请修改,修改完点举报,谢谢配合。
(2017-03-23 19:00)
—
古代入蜀的外国人大多很“牛”,或位居高官 或成功经商 或著书立说
中国很早就与外国人来往,从邻近的朝鲜、日本到东南亚,从中亚、西亚到欧洲,绵延不断。四川自古物产丰富,经贸发达,不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前来,同时也吸引着许多外国人前来经商定居,融入这片蜀土。一些外国人及他们的后代一度成名,为当时的四川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川西巨富何细胡
最晚从汉代开始,四川就对外有了交往。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他在大夏国(阿富汉)等中亚地区看到许多四川出产的商品深为称奇,有竹制品、蜀布、铁器等。后来张骞上书汉武帝说,我在大夏时,见街边列有邛竹杖、蜀布,问他们这些东西是从哪得来的?“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张骞猜测,大夏国离中国一万多里,位居西南,身毒国又在大夏东南几千里,那里有蜀地产品,离蜀并不远。
身毒就是印度,印度商人长途跋涉来蜀地采购商品,再用骡马经西山险道运回印度,销往中亚地区,这在当时形成了一条蜀中通向西方的险峻通道。四川的铁器还远销当时的大秦国古罗马,《后汉书·西域传》记:“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西海,亦云海西国。”《魏略·西戎传》说:“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
中国以前统称西方外国人为胡人,外国人来华定居是胡人汉化,国人在国外经商居住是汉人胡化。在南北朝时,来华经商定居的外国人逐渐增加。那时来华的外国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经商,二是僧人,还有一部分是使者代表团。
何妥是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大师,著述颇丰,管理着隋皇宫的音乐。他的父亲何细胡,南朝时从西域来蜀经商。由于头脑灵活,所经商品多为西域贩运,然后再运川货到域外去,奇货可居。据《成都通史》载,在十几年时间,何细胡就狠发了家,在郫县买地置田,建房定居下来,成为川西屈指可数的大富商。
当时来蜀买卖致富的人很多,竹寺的释道仙从西域来,亦僧亦商,云游贩货两不误,往来于吴蜀之间,数年间积累珠宝奇货,家财十万贯。元稹《估客乐》描述当时的行商:“子本频蕃息,货贩日兼并。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从侧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成都客商朝夕不绝。
这些人经商成为富豪后,转而向仕途发展,在朝中为官。何细胡凭着自己的声望和人脉,在益州刺史梁武陵王萧纪手下做了个管理金融和贸易市场的官,可以说掌握着蜀地的经济开发大权。萧纪大办农业手工业,发展蜀中商业,《资治通鉴》说:“内修耕桑盐铁之政,外通商贾远方之利。”他的政绩受到梁武帝萧衍的赞赏。
何家叔侄位居高官
何妥是何细胡的小儿,长子叫何通。何妥八岁进入国子学,十七岁显露不凡才华,益州刺史萧纪的哥哥、统领江陵的湘东王萧绎听说他有才,招在身边做一个诵书郎。
550年萧绎登位做了梁元帝,何妥一直伴随在萧绎身边。那时来朝贡的外国使者多,几乎每岁都有好几批,他们带来的贡品,以及异域的风土人情为何妥所熟知。梁元帝很有才华,不仅诗文出众,下笔成章,而且善于工笔。在何妥的讲解和介绍下,萧绎把前来朝贡的各外国使臣装束和相貌描画出来,形态各异,计有十二使者。身后题记该国的山川地理,所处方位,风俗习惯,与梁朝的关系,所列贡品等,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职贡图》。
萧纪不甘心哥哥萧绎做了皇帝,率益州军攻打江陵失败,自杀身亡,西魏趁机入蜀,何妥又来成都把侄儿何稠带在身边。三年后,梁元帝被西魏攻破,何妥带着何稠投奔长安去了。叔侄俩的才能早为隋文帝所知,586年,何妥走马上任四川龙州(平武)刺史。
何妥精通《诗经》、《礼记》、《孝经》等,深得隋文帝器重。592年,他以国子博士身份考定钟律,监管皇家音乐。何妥的儿子何蔚任秘书郎,因犯罪当斩,隋文帝看在他的面子上免他儿子一死,何妥因此心里很不安然,死于国子祭酒任上。
何妥的侄子何稠位居高官,深得隋文帝和隋炀帝的信任。他继承了祖、父辈的学识,对西亚、波斯器物精通。波斯献金绵锦袍,杨坚觉得很稀奇,命他仿制,何稠造出的锦袍比原物还精美。何稠对陶瓷制品也很有研究,《隋书·何稠传》说:“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措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
何稠还是一个高超的建筑大师,612年,隋炀帝征高丽,何稠用两天在辽水上搭起一座桥。敌军压境,无险可守,何稠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在前线平地上合成一座高大的城池,四面有观楼,城上遍插旗帜,列兵铠甲,高丽人惊呆了,以为神鬼相助,急忙撤兵而去。后来,何稠加封光禄大夫,调任江苏扬州为官。
李氏兄妹的才华
生活在前蜀的李氏兄妹充满了浓郁的文学气息,如尘封的香酒。李珣(约855—930)是前蜀著名词人,与韦庄等人关系很好,后世称之为花间派词人,《鉴戒录》说:“少小苦心屡称宾贡,所吟诗句往往动人。”
李珣的祖上是波斯商人,隋朝时来长安。唐朝时期,生活在长安、洛阳、成都三地的外国人最多,在长安置办田产的外国人就有上千户,几万人之多,蜀中也不例外。762年,杜甫偶见一种高大的树木很稀奇,大家都没见过,纷纷议论,不知这是什么树。一个西域和尚走过来,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说,这是海棕树,生长在西域地区。杜甫觉得很有意思,作《海棕行》说:“左绵公馆清江渎,海棕一株高入云。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可见当时蜀地的胡人不少。
唐朝时,李珣的祖先改国姓李,以经营域外药材香料等为主。唐僖宗避乱入蜀,那是一块福地,李家人也卷起铺盖卷随之入蜀,在梓州居住下来。黄休复《茅亭客话》说:“梓州李珣,其先波斯也。”人称他是蜀中土波斯。他的形象还没脱掉波斯人的壳壳,友人往往开玩笑称他为“李波斯”,并说他鼻高如山梁,两眼布深蓝,李珣一本正经说,山高有灵气,渊深更清明。
李珣的词称为婉约派,他的《南乡子》写道:“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轻描淡写,勾勒出一幅思乡的江南烟雨水色。
李珣的四弟叫李玄,人称李四郎。受家庭的影响,李玄成了蜀中有名的药贩子,继承祖业,在成都开起自己的药铺,经营外来药料,山中珍品。李珣还亲自到南国游历,认识许多海外传入的药物,编撰成《海药本草》。书中收录的124种药材中,有96种产自域外,并标明药材的出处,真假辨别方法,性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药书。
李玄做药材生意发了家,却把钱财当做粪土,而是醉心于炼丹术,当了后主王衍太子的术士,专为太子服务,整天研究配方,围着炉鼎转。《茅亭客话》说:“暮年以炉鼎之费,家无余财,惟道书、药囊而已。”其痴迷炼丹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李珣的妹妹李舜弦生得花容月貌,且颇通诗文,是唐代第一位外国女诗人。当时歌舞盛行,有这方面的才能就能进入宫中,花蕊夫人形容当时的风气说:“小随阿姐学吹笙,见好君王赐与名。”李舜弦凭着自己的技艺,被王衍选择入宫中,封为昭仪。朱文建 文/
中国很早就与外国人来往,从邻近的朝鲜、日本到东南亚,从中亚、西亚到欧洲,绵延不断。四川自古物产丰富,经贸发达,不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前来,同时也吸引着许多外国人前来经商定居,融入这片蜀土。一些外国人及他们的后代一度成名,为当时的四川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川西巨富何细胡
最晚从汉代开始,四川就对外有了交往。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他在大夏国(阿富汉)等中亚地区看到许多四川出产的商品深为称奇,有竹制品、蜀布、铁器等。后来张骞上书汉武帝说,我在大夏时,见街边列有邛竹杖、蜀布,问他们这些东西是从哪得来的?“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张骞猜测,大夏国离中国一万多里,位居西南,身毒国又在大夏东南几千里,那里有蜀地产品,离蜀并不远。
身毒就是印度,印度商人长途跋涉来蜀地采购商品,再用骡马经西山险道运回印度,销往中亚地区,这在当时形成了一条蜀中通向西方的险峻通道。四川的铁器还远销当时的大秦国古罗马,《后汉书·西域传》记:“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西海,亦云海西国。”《魏略·西戎传》说:“大秦道既从海北陆通……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
中国以前统称西方外国人为胡人,外国人来华定居是胡人汉化,国人在国外经商居住是汉人胡化。在南北朝时,来华经商定居的外国人逐渐增加。那时来华的外国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经商,二是僧人,还有一部分是使者代表团。
何妥是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大师,著述颇丰,管理着隋皇宫的音乐。他的父亲何细胡,南朝时从西域来蜀经商。由于头脑灵活,所经商品多为西域贩运,然后再运川货到域外去,奇货可居。据《成都通史》载,在十几年时间,何细胡就狠发了家,在郫县买地置田,建房定居下来,成为川西屈指可数的大富商。
当时来蜀买卖致富的人很多,竹寺的释道仙从西域来,亦僧亦商,云游贩货两不误,往来于吴蜀之间,数年间积累珠宝奇货,家财十万贯。元稹《估客乐》描述当时的行商:“子本频蕃息,货贩日兼并。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从侧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成都客商朝夕不绝。
这些人经商成为富豪后,转而向仕途发展,在朝中为官。何细胡凭着自己的声望和人脉,在益州刺史梁武陵王萧纪手下做了个管理金融和贸易市场的官,可以说掌握着蜀地的经济开发大权。萧纪大办农业手工业,发展蜀中商业,《资治通鉴》说:“内修耕桑盐铁之政,外通商贾远方之利。”他的政绩受到梁武帝萧衍的赞赏。
何家叔侄位居高官
何妥是何细胡的小儿,长子叫何通。何妥八岁进入国子学,十七岁显露不凡才华,益州刺史萧纪的哥哥、统领江陵的湘东王萧绎听说他有才,招在身边做一个诵书郎。
550年萧绎登位做了梁元帝,何妥一直伴随在萧绎身边。那时来朝贡的外国使者多,几乎每岁都有好几批,他们带来的贡品,以及异域的风土人情为何妥所熟知。梁元帝很有才华,不仅诗文出众,下笔成章,而且善于工笔。在何妥的讲解和介绍下,萧绎把前来朝贡的各外国使臣装束和相貌描画出来,形态各异,计有十二使者。身后题记该国的山川地理,所处方位,风俗习惯,与梁朝的关系,所列贡品等,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职贡图》。
萧纪不甘心哥哥萧绎做了皇帝,率益州军攻打江陵失败,自杀身亡,西魏趁机入蜀,何妥又来成都把侄儿何稠带在身边。三年后,梁元帝被西魏攻破,何妥带着何稠投奔长安去了。叔侄俩的才能早为隋文帝所知,586年,何妥走马上任四川龙州(平武)刺史。
何妥精通《诗经》、《礼记》、《孝经》等,深得隋文帝器重。592年,他以国子博士身份考定钟律,监管皇家音乐。何妥的儿子何蔚任秘书郎,因犯罪当斩,隋文帝看在他的面子上免他儿子一死,何妥因此心里很不安然,死于国子祭酒任上。
何妥的侄子何稠位居高官,深得隋文帝和隋炀帝的信任。他继承了祖、父辈的学识,对西亚、波斯器物精通。波斯献金绵锦袍,杨坚觉得很稀奇,命他仿制,何稠造出的锦袍比原物还精美。何稠对陶瓷制品也很有研究,《隋书·何稠传》说:“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措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
何稠还是一个高超的建筑大师,612年,隋炀帝征高丽,何稠用两天在辽水上搭起一座桥。敌军压境,无险可守,何稠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在前线平地上合成一座高大的城池,四面有观楼,城上遍插旗帜,列兵铠甲,高丽人惊呆了,以为神鬼相助,急忙撤兵而去。后来,何稠加封光禄大夫,调任江苏扬州为官。
李氏兄妹的才华
生活在前蜀的李氏兄妹充满了浓郁的文学气息,如尘封的香酒。李珣(约855—930)是前蜀著名词人,与韦庄等人关系很好,后世称之为花间派词人,《鉴戒录》说:“少小苦心屡称宾贡,所吟诗句往往动人。”
李珣的祖上是波斯商人,隋朝时来长安。唐朝时期,生活在长安、洛阳、成都三地的外国人最多,在长安置办田产的外国人就有上千户,几万人之多,蜀中也不例外。762年,杜甫偶见一种高大的树木很稀奇,大家都没见过,纷纷议论,不知这是什么树。一个西域和尚走过来,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说,这是海棕树,生长在西域地区。杜甫觉得很有意思,作《海棕行》说:“左绵公馆清江渎,海棕一株高入云。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可见当时蜀地的胡人不少。
唐朝时,李珣的祖先改国姓李,以经营域外药材香料等为主。唐僖宗避乱入蜀,那是一块福地,李家人也卷起铺盖卷随之入蜀,在梓州居住下来。黄休复《茅亭客话》说:“梓州李珣,其先波斯也。”人称他是蜀中土波斯。他的形象还没脱掉波斯人的壳壳,友人往往开玩笑称他为“李波斯”,并说他鼻高如山梁,两眼布深蓝,李珣一本正经说,山高有灵气,渊深更清明。
李珣的词称为婉约派,他的《南乡子》写道:“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轻描淡写,勾勒出一幅思乡的江南烟雨水色。
李珣的四弟叫李玄,人称李四郎。受家庭的影响,李玄成了蜀中有名的药贩子,继承祖业,在成都开起自己的药铺,经营外来药料,山中珍品。李珣还亲自到南国游历,认识许多海外传入的药物,编撰成《海药本草》。书中收录的124种药材中,有96种产自域外,并标明药材的出处,真假辨别方法,性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药书。
李玄做药材生意发了家,却把钱财当做粪土,而是醉心于炼丹术,当了后主王衍太子的术士,专为太子服务,整天研究配方,围着炉鼎转。《茅亭客话》说:“暮年以炉鼎之费,家无余财,惟道书、药囊而已。”其痴迷炼丹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李珣的妹妹李舜弦生得花容月貌,且颇通诗文,是唐代第一位外国女诗人。当时歌舞盛行,有这方面的才能就能进入宫中,花蕊夫人形容当时的风气说:“小随阿姐学吹笙,见好君王赐与名。”李舜弦凭着自己的技艺,被王衍选择入宫中,封为昭仪。朱文建 文/
[ 此帖被念念小潇在2017-03-24 08:2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