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民国陆军上将从未上过战场却被称之“军神”?
本文摘自:凤凰历史,作者:一点资讯·非常历史,原题:日本人眼里的中国三个半军事家是谁?
蒋百里(1882-1938年),原名蒋方震,字百里,浙江海宁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岳父,民国陆军上将,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家学渊源,早年时代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深厚。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失败深深刺通了他,经常手捧《普天忠愤集》挑灯夜读,读至热血沸腾处放声痛哭,泪如雨下,立誓为国效命。1898年戊戌变法时考中秀才,受维新思想影响,饥渴地阅读新书。1900年到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深造,同学中有钱学森之父钱均夫等人。翌年东渡扶桑,留学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三期(此前在成城初级军事学堂),光绪卅一年(1905)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三杰”,日后三人都成为非凡人物。
当时中国留日学生已达3000人左右,大多思想激进,倾向革命。蒋百里当选为中国留日学生大会干事,并组织“浙江同乡会”,又于1903年2月创办大型综合性月刊《浙江潮》,影响甚大,鲁迅、章太炎等人亦为其撰稿。蒋氏自己所写的《发刊词》、《国魂篇》、《民族主义论》等文,宣扬民主革命,提倡民族精神,立论独到,条理清晰,文辞流畅,感情奔放,颇类梁启超文笔;而他倾向革命,又不同于梁氏的改良主义,颇受读者注意。(因在此期间蒋氏结识了戊戌后亡命东瀛的梁氏,并执弟子礼。)
1906年,蒋百里应满清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所聘,为东北新军督练公所总参议,筹建新军。赵曾专折奏保蒋氏为“特异人才,可以大用”。随后被公派至德国研习军事,成为兴登堡将军(后为德国总统)下属连长。1910年回国任京都禁卫军管带,在沈阳“以二品顶戴任用”。这一年他不过28岁,但在同龄人中已锋芒毕露,声望无两。1911年武昌起义后潜回南方,任浙江都督府参谋长。民国成立,又调任陆军部高等顾问。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首任校长,学生中有未来名将白崇禧、陈铭枢、唐生智、方声涛、刘文岛、张治中、陈诚等。斯时便已与广东李浴日、云南杨杰同为中国军事学巨擘,驰名海内外。
1913年6月18日,在保定军校,凌晨5点,天刚灰亮,校长蒋百里就召集全校两千余名师生紧急训话。他身着黄呢军服,腰挂长柄佩刀,足蹬锃亮马靴,站在尚武堂石阶上,一脸沉痛:“初到本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随后,蒋百里竟掏出手熗,瞄准自己胸部偏左的地方猛开了一熗。
奇人必有奇运,蒋百里竟奇迹般生还,并与养病期间看护他的日本女子佐藤屋登相好;后者最终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改名蒋左梅,并于其祖国彻底决裂。
蒋百里此次自杀的缘由众说纷纭,有说是愤于军校学风浮躁,有说是向陆军部请求拨款未果,也有说是对中国当时军界及政界之绝望。不论何种说法都只能部分成立。蒋氏自杀,最大原因是他的骄傲。自杀者往往是最骄傲者,懦夫不敢也不配自杀。
同年蒋百里兼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1916年袁氏称帝,蒋氏入川佐老同学蔡锷讨袁。袁氏死后,又陪蔡氏去日本就医,旋即为之料理丧事。1917年回国,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开始首次撰写军事论著《孙子新释》、《军事常识》等,出版后成为保定军校教材。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与梁启超等一起去欧洲考察。次年春回国,正值国内提倡新文化,一时如风起云涌。梁氏深感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决心放弃政治生涯,全力从事新文化运动。蒋氏积极参与,成了梁氏最得力的助手,号称“智囊”。他不仅出主意,更著书立说,主持“读书俱乐部”、“共学社”等团体,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战将之一。
1920年蒋百里当选浙江省议会议员,参与浙江、湖南省宪起草工作,支持“联省自治”;又主编《改造》杂志,其影响力仅次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期间写了不少关于联省自治与社会主义的文章;毛泽东当时也致力倡导“湖南省自治”,也许正是受其影响。
次年,蒋百里将欧洲考察的成果写成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梁启超为之作序,下笔不能自休,竟写了5万多字,跟原书的字数差不多了,只好另作短序。后来梁氏将这篇长序改写、充实,取名《清代学术概论》,反过来又请蒋氏作序——此事可算民国学术界一大佳话。
1923年蒋百里心血来潮,文艺精神奋发,同胡适组织新月社,并同徐志摩结为至交。几年后蒋氏被蒋介石关进监狱,感情充沛、容易激动的徐氏还背起铺盖,喊着要进去陪他一同坐牢。
1925年蒋百里再度出山,任吴佩孚部总参谋长;因吴不“讨奉”而辞职,去上海投孙传芳。1929年支持湘军将领唐生智起兵“倒蒋”(蒋百里曾劝说唐氏率军投入国民革命军),翌年入狱;稍后两个姓蒋的同宗达成和解。1933年奉蒋介石之命再赴日本考察,便很早就预知到中日大战不可避免,拟定多种国防计划,呼吁国民政府备战。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来年赴欧美考察,回国后倡议发展空军(中国最早关于空军构建的思想,却是来自陆军出身的他)。1937年9月以蒋介石特使身份出访意、德等国,回国后发表《日本人》及《抗战基本观念》,断定日本必败,中国必胜。1938年8月代理陆军大学校长。
蒋百里对日本人的军事评价不高,但他后半生和日本结缘不少。他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于1937年编著的《国防论》出版后曾轰动一时,书中第一次提出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成为整个二战期间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在日后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白崇禧等多人。在这部让他耗尽心血的千钧之作的扉页上,老将军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字句:“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八年抗战的战场上,无数蒋将军在保定军官学校、陆军大学带出来的国防军子弟浴血沙场,成为中国军队高层指挥官的柱石。
有人说,蒋百里“在日本军校与德国军队里得到的尚武之血,终身都在其身中流淌。……有两个蒋百里,一个文人的蒋百里,爱结社、写文章、交名流;一个军人的蒋百里,终身梦想亲手击败整个日本军队。到最后,军人蒋百里战胜了文人蒋百里,虽然,他依靠的只是纸上谈兵”。
蒋百里的主要军事战略观点是:第一,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他还犀利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所以,他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
但遗憾的是,蒋百里无法看到自己的理论变成现实。同年11月4日,在迁校途中,他病逝于广西宜山。国民党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称之“军神”。
蒋百里终身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役,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先后被梁启超、胡适、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蔡锷、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历史风云人物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同道,但只是充当高级幕僚,颠沛于诸侯。他的盖棺定位,应该是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回忆他的文章,或者曹聚仁的《蒋百里评传》,都审慎地使用了“军事学家”一词。王氏说:“百里先生是中国有数的军事学家,他未曾典兵,而他的学生多是典兵大将;他的军事著作虽不算多,而片语只字都可作兵学经典。”在“老虎总长”章士钊的挽诗里,却说他“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黄任之的挽联则相对客气一点:“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
蒋百里(1882-1938年),原名蒋方震,字百里,浙江海宁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岳父,民国陆军上将,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家学渊源,早年时代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深厚。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失败深深刺通了他,经常手捧《普天忠愤集》挑灯夜读,读至热血沸腾处放声痛哭,泪如雨下,立誓为国效命。1898年戊戌变法时考中秀才,受维新思想影响,饥渴地阅读新书。1900年到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深造,同学中有钱学森之父钱均夫等人。翌年东渡扶桑,留学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三期(此前在成城初级军事学堂),光绪卅一年(1905)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三杰”,日后三人都成为非凡人物。
当时中国留日学生已达3000人左右,大多思想激进,倾向革命。蒋百里当选为中国留日学生大会干事,并组织“浙江同乡会”,又于1903年2月创办大型综合性月刊《浙江潮》,影响甚大,鲁迅、章太炎等人亦为其撰稿。蒋氏自己所写的《发刊词》、《国魂篇》、《民族主义论》等文,宣扬民主革命,提倡民族精神,立论独到,条理清晰,文辞流畅,感情奔放,颇类梁启超文笔;而他倾向革命,又不同于梁氏的改良主义,颇受读者注意。(因在此期间蒋氏结识了戊戌后亡命东瀛的梁氏,并执弟子礼。)
1906年,蒋百里应满清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所聘,为东北新军督练公所总参议,筹建新军。赵曾专折奏保蒋氏为“特异人才,可以大用”。随后被公派至德国研习军事,成为兴登堡将军(后为德国总统)下属连长。1910年回国任京都禁卫军管带,在沈阳“以二品顶戴任用”。这一年他不过28岁,但在同龄人中已锋芒毕露,声望无两。1911年武昌起义后潜回南方,任浙江都督府参谋长。民国成立,又调任陆军部高等顾问。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首任校长,学生中有未来名将白崇禧、陈铭枢、唐生智、方声涛、刘文岛、张治中、陈诚等。斯时便已与广东李浴日、云南杨杰同为中国军事学巨擘,驰名海内外。
1913年6月18日,在保定军校,凌晨5点,天刚灰亮,校长蒋百里就召集全校两千余名师生紧急训话。他身着黄呢军服,腰挂长柄佩刀,足蹬锃亮马靴,站在尚武堂石阶上,一脸沉痛:“初到本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随后,蒋百里竟掏出手熗,瞄准自己胸部偏左的地方猛开了一熗。
奇人必有奇运,蒋百里竟奇迹般生还,并与养病期间看护他的日本女子佐藤屋登相好;后者最终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改名蒋左梅,并于其祖国彻底决裂。
蒋百里此次自杀的缘由众说纷纭,有说是愤于军校学风浮躁,有说是向陆军部请求拨款未果,也有说是对中国当时军界及政界之绝望。不论何种说法都只能部分成立。蒋氏自杀,最大原因是他的骄傲。自杀者往往是最骄傲者,懦夫不敢也不配自杀。
同年蒋百里兼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1916年袁氏称帝,蒋氏入川佐老同学蔡锷讨袁。袁氏死后,又陪蔡氏去日本就医,旋即为之料理丧事。1917年回国,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开始首次撰写军事论著《孙子新释》、《军事常识》等,出版后成为保定军校教材。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与梁启超等一起去欧洲考察。次年春回国,正值国内提倡新文化,一时如风起云涌。梁氏深感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决心放弃政治生涯,全力从事新文化运动。蒋氏积极参与,成了梁氏最得力的助手,号称“智囊”。他不仅出主意,更著书立说,主持“读书俱乐部”、“共学社”等团体,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战将之一。
1920年蒋百里当选浙江省议会议员,参与浙江、湖南省宪起草工作,支持“联省自治”;又主编《改造》杂志,其影响力仅次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期间写了不少关于联省自治与社会主义的文章;毛泽东当时也致力倡导“湖南省自治”,也许正是受其影响。
次年,蒋百里将欧洲考察的成果写成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梁启超为之作序,下笔不能自休,竟写了5万多字,跟原书的字数差不多了,只好另作短序。后来梁氏将这篇长序改写、充实,取名《清代学术概论》,反过来又请蒋氏作序——此事可算民国学术界一大佳话。
1923年蒋百里心血来潮,文艺精神奋发,同胡适组织新月社,并同徐志摩结为至交。几年后蒋氏被蒋介石关进监狱,感情充沛、容易激动的徐氏还背起铺盖,喊着要进去陪他一同坐牢。
1925年蒋百里再度出山,任吴佩孚部总参谋长;因吴不“讨奉”而辞职,去上海投孙传芳。1929年支持湘军将领唐生智起兵“倒蒋”(蒋百里曾劝说唐氏率军投入国民革命军),翌年入狱;稍后两个姓蒋的同宗达成和解。1933年奉蒋介石之命再赴日本考察,便很早就预知到中日大战不可避免,拟定多种国防计划,呼吁国民政府备战。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来年赴欧美考察,回国后倡议发展空军(中国最早关于空军构建的思想,却是来自陆军出身的他)。1937年9月以蒋介石特使身份出访意、德等国,回国后发表《日本人》及《抗战基本观念》,断定日本必败,中国必胜。1938年8月代理陆军大学校长。
蒋百里对日本人的军事评价不高,但他后半生和日本结缘不少。他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于1937年编著的《国防论》出版后曾轰动一时,书中第一次提出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成为整个二战期间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在日后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白崇禧等多人。在这部让他耗尽心血的千钧之作的扉页上,老将军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字句:“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八年抗战的战场上,无数蒋将军在保定军官学校、陆军大学带出来的国防军子弟浴血沙场,成为中国军队高层指挥官的柱石。
有人说,蒋百里“在日本军校与德国军队里得到的尚武之血,终身都在其身中流淌。……有两个蒋百里,一个文人的蒋百里,爱结社、写文章、交名流;一个军人的蒋百里,终身梦想亲手击败整个日本军队。到最后,军人蒋百里战胜了文人蒋百里,虽然,他依靠的只是纸上谈兵”。
蒋百里的主要军事战略观点是:第一,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他还犀利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所以,他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
但遗憾的是,蒋百里无法看到自己的理论变成现实。同年11月4日,在迁校途中,他病逝于广西宜山。国民党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称之“军神”。
蒋百里终身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役,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先后被梁启超、胡适、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蔡锷、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历史风云人物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同道,但只是充当高级幕僚,颠沛于诸侯。他的盖棺定位,应该是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回忆他的文章,或者曹聚仁的《蒋百里评传》,都审慎地使用了“军事学家”一词。王氏说:“百里先生是中国有数的军事学家,他未曾典兵,而他的学生多是典兵大将;他的军事著作虽不算多,而片语只字都可作兵学经典。”在“老虎总长”章士钊的挽诗里,却说他“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黄任之的挽联则相对客气一点:“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