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译文
我的鬓毛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白而细长,想起我至今一事无成,真觉不堪。
一起珍惜昌盛的时候辞去官职,一同嗟叹我们在江南过除夕。
我经常回忆起家乡的山水,你细细了解生活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年老的军官适合辞官了,到了明天的新年我就就53岁了。
赏析: 这首诗虽然写于新年前夕,但并无喜庆之意,全诗反而充满着一种压抑的愁苦的情绪,作者联想到自己的岁数,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一事无成,心内觉得异常的疲累不堪,但是他无处宣泄,只能写信给微之,想起当年一起在江南过的除夕,也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首两句就写出了作者目前的处境,他的年岁渐涨,白发从生,而至今年过半百依然一事无成,自己想起来也觉得很颓废,觉得自己很无能。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想起当年在盛年时一起辞去官职,那时的他们想必有着雄心壮志有着远大的抱负对未来有无限的期待,也一起相偕过在未来的某天在共叙,一起度过的那个除夕也特别难忘。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离家经年,作者依然时常回忆起家乡的人情世故,想起老家的山山水水,想起牵挂着的人内心必定是十分温暖的。而友人则从作者的口中了解了作者生活上道路上的不易,友人是细心的,是作者的知心人,才会在作者的牵挂里明细化,作者也是借友人的口来铺排生活的不易,为下文的开展做铺垫。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作者过完明年就年过半百了,在这里提起年老辞职的军官,也是在隐喻自己快到辞官的年岁了,这个年对作者而言并不是一个快乐的喜气的新年。 整首诗读来作者以人推己,想到自己多年来奔波在外对于人生的路并没有多大的收获,而很快就是新年,更添愁绪,未来的路不知在何方,这么多年的奔驰是否值得,一切的未知都压在作者心底,让他的心异常的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