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典小说以及评书中,古代的猛将们都拿着沉重的武器作战。比如吕布的方天画戟传说有四十斤;鲁智深禅杖六十二斤;关公青龙偃月刀有八十二斤;楚霸王项羽的巨型盘龙戟,长一丈二尺九寸,重一百二十九斤,隋唐里的李元霸使得八百斤的金瓮破天锤。在现代影视与游戏中,各路猛将也多拿个煤气罐一般的大锤。这就让不少人形成这样一个印象:古代猛将是拿着几十甚至上百斤的武器作战。因此也总有人问:古代大将真能挥着几十斤的兵器大战一整天吗?那么,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回答呢?
其实关于古代武器重量的问题,一直有各种争论。总的来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现代人营养远比古代人好,理应力气更大,证据就是奥运赛场上的世界纪录一直不断在被突破。这足以证明人类的体能极限一直在上涨。另一派则认为,古代武将大多有钱,并非吃不起肉,营养能保证,而且终日锻炼打熬力气,使用重量级武器并非不可能。而现代人缺乏锻炼,别说古人,连过去的农民的力气都不如,自己做不到就认为古人做不到。
那么,怎么终结这个争论呢?
首先,古典小说以及评书中所说的武器重量只是为了戏剧效果而已,脍炙人口的吕布的方天画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这些武器甚至在东汉末年根本没有出现过,而是宋代出现的仪仗器。而鲁智深、李元霸甚至只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更不用说他们用的武器了。而项羽的武器重量史书中根本没有记载,很显然也只是说书艺人为了追求戏剧效果而杜撰的。其次,古代的武器到底有多重?其实看看出土的实物就知道了。
图1为西汉中期金鞘铜柄铁剑,剑全长66.2厘米,剑格宽5.5厘米,鞘全长46.5厘米,鞘宽8.2厘米,金鞘重90克,铜柄铁剑重620克,也就比一瓶矿泉水重一百来克。当然这只能算是短剑,我们再来看看长剑。
图2为明代中期公卿佩剑,这把剑全长96厘米,符合明代三尺的佩剑形制,净重仅仅只有800克。如果说佩剑重量比较轻,那么我们还可以再看看佩刀。
图3.4为我国宁夏南北朝时期北朝的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的一口完整的连鞘装环首铁刀。李贤生前为北周柱国、大都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的这把连鞘装环首铁刀长94.5厘米,连鞘重1315克。如果觉得这种刀明显刃比较窄,那我们还可以看刃比较宽的刀。
图5为清晚期马到成功铭牛尾大刀,刃比较宽,刀尖厚重,适合猛烈劈砍,这把刀的刃长味67.85厘米,柄长为21厘米,净重为1048克,也不过一公斤而已。如果觉得这刃还不够宽,我们再看看刃更宽的刀。
图6为清晚期鸡冠头大刀,全长为97厘米,刃长为65厘米,重1.5千克。这把刀的造型与抗战时期的大刀非常相似。实际上重量也基本一致。
图7为抗战时期二十九军的大刀打造图纸,各种数据标注得非常清楚,一磅约等于453克左右,三磅半大概是1.58千克。可以看到与清代的那把鸡冠头大刀的刀型基本一致,重量也基本一致。
如果有人说,以上仅仅是刀剑的重量,还有很多重武器和长兵器呢?我们继续看实物。古代我国的重兵器,最著名的就是鞭、锏、锤了,我们来看看这些重武器到底有多重。
图8 为福建博物院馆藏的“宋靖康李纲锏”,这把锏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锏实物。锏身呈棱状,渐往锋收。四刃每刃面宽1.6厘米,刃锋利光亮,近格处一刃面嵌金篆书“靖康元年李纲制”七字。这把李纲锏全长96.5厘米,连同外面的鞘,总重不过是3600克,刨除鞘重的话也就三千克的样子,比刀剑重了一倍多,但是也没有几十斤上百斤那么夸张。
如果说鞭锏外形接近刀剑,那么著名的大锤可能比较重,我们就可以再看一下我国古代战锤。
图9为明代金瓜锤,其实仅仅重一千克而已。如果说这只是个例的话,清代的《皇朝礼器图式》里,绿营双锤有着详细的制式尺寸重量的标准。根据《皇朝礼器图式》记载:“本朝定制:绿营双锤,炼铁为之,左右双持,通长各一尺九寸,锤围各六寸,形如瓜棱,重各一斤三两。柄各长一尺三寸,围二寸五分,木质髹朱,系蓝緌。”其重量甚至比这把明代金瓜锤还轻。
不仅如此,戚继光也详细记载了他麾下部队的武器。其中腰刀长三尺重一斤十两;线熗长九尺重三斤;长熗长一丈二尺五寸重三斤;钩镰长八尺五寸重三斤;大棒长七尺重三斤八两;藤牌径过一尺五寸重五斤;狼筅长一丈三尺二寸五分重六斤。
图10
所以通过无论是实物还是记载,都可以看到,古代制式装备其实没有几十斤上百斤的重物。但古代武将用的会是不同于制式的加大、加重武器吗?
历史上,记载武器最重的武将是明代的刘綎。《明史》卷247《刘綎传》记载的:綎所用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根据丘光明所著《中国古代度量衡考》记载,明代一斤约合590g,换算过来刘綎的大刀约合现在市斤141.6斤。这可以说是非常沉重了,相当于举起一个普通成年男性挥舞。一般没锻炼过的人拿都拿不起来。但这其实只是明清武举的考试项目罢了。《乾隆大清会典则例》记载:“三场马步射后,再以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之刀,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试其技勇。弓必开满,刀必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三项内能一二者为合式,全不及者亦不准入三场。”《明史•姜名武传附王来聘传》也有记载:来聘,京师人。崇祯四年,中武会试。时帝锐意重武,举子运百斤大刀者止来聘及徐彦琦二人。可以明确看到这只是武举考试的项目。这种超重大刀其实也有存世的文物。
图11刘綎
武举大刀存世的也并不少,但连刃都没有开,很明显根本不是实战武器,仅仅是作为展示力量的一种训练器械而已,跟现在的杠铃类似。
在应廷吉著的《青磷屑》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在睢州之变中高杰被害的全过程。其中有这么一句记载:“(高杰)所用铁棍重十八斤,诡称四十斤,每以自随。”十八斤换算成现在重量约是10千克零六百克,已经算是非常重了。笔者也有这么一根重十千克左右的铁棍,只能拿来挥舞,而且挥舞个十几、二十分钟就没力气了。这已经非常沉重了,但是高杰对外宣称四十斤,这可以看出古人其实也会夸大吹牛。一些很夸张的记载并不能够尽信。毕竟打仗不是拆迁,那么重的武器用处不大,而且武器太沉重,就算人能抡的动,马也受不了。
其实关于古代武器重量的问题,一直有各种争论。总的来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现代人营养远比古代人好,理应力气更大,证据就是奥运赛场上的世界纪录一直不断在被突破。这足以证明人类的体能极限一直在上涨。另一派则认为,古代武将大多有钱,并非吃不起肉,营养能保证,而且终日锻炼打熬力气,使用重量级武器并非不可能。而现代人缺乏锻炼,别说古人,连过去的农民的力气都不如,自己做不到就认为古人做不到。
那么,怎么终结这个争论呢?
首先,古典小说以及评书中所说的武器重量只是为了戏剧效果而已,脍炙人口的吕布的方天画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这些武器甚至在东汉末年根本没有出现过,而是宋代出现的仪仗器。而鲁智深、李元霸甚至只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更不用说他们用的武器了。而项羽的武器重量史书中根本没有记载,很显然也只是说书艺人为了追求戏剧效果而杜撰的。其次,古代的武器到底有多重?其实看看出土的实物就知道了。
图1为西汉中期金鞘铜柄铁剑,剑全长66.2厘米,剑格宽5.5厘米,鞘全长46.5厘米,鞘宽8.2厘米,金鞘重90克,铜柄铁剑重620克,也就比一瓶矿泉水重一百来克。当然这只能算是短剑,我们再来看看长剑。
图2为明代中期公卿佩剑,这把剑全长96厘米,符合明代三尺的佩剑形制,净重仅仅只有800克。如果说佩剑重量比较轻,那么我们还可以再看看佩刀。
图3.4为我国宁夏南北朝时期北朝的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的一口完整的连鞘装环首铁刀。李贤生前为北周柱国、大都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他的这把连鞘装环首铁刀长94.5厘米,连鞘重1315克。如果觉得这种刀明显刃比较窄,那我们还可以看刃比较宽的刀。
图5为清晚期马到成功铭牛尾大刀,刃比较宽,刀尖厚重,适合猛烈劈砍,这把刀的刃长味67.85厘米,柄长为21厘米,净重为1048克,也不过一公斤而已。如果觉得这刃还不够宽,我们再看看刃更宽的刀。
图6为清晚期鸡冠头大刀,全长为97厘米,刃长为65厘米,重1.5千克。这把刀的造型与抗战时期的大刀非常相似。实际上重量也基本一致。
图7为抗战时期二十九军的大刀打造图纸,各种数据标注得非常清楚,一磅约等于453克左右,三磅半大概是1.58千克。可以看到与清代的那把鸡冠头大刀的刀型基本一致,重量也基本一致。
如果有人说,以上仅仅是刀剑的重量,还有很多重武器和长兵器呢?我们继续看实物。古代我国的重兵器,最著名的就是鞭、锏、锤了,我们来看看这些重武器到底有多重。
图8 为福建博物院馆藏的“宋靖康李纲锏”,这把锏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锏实物。锏身呈棱状,渐往锋收。四刃每刃面宽1.6厘米,刃锋利光亮,近格处一刃面嵌金篆书“靖康元年李纲制”七字。这把李纲锏全长96.5厘米,连同外面的鞘,总重不过是3600克,刨除鞘重的话也就三千克的样子,比刀剑重了一倍多,但是也没有几十斤上百斤那么夸张。
如果说鞭锏外形接近刀剑,那么著名的大锤可能比较重,我们就可以再看一下我国古代战锤。
图9为明代金瓜锤,其实仅仅重一千克而已。如果说这只是个例的话,清代的《皇朝礼器图式》里,绿营双锤有着详细的制式尺寸重量的标准。根据《皇朝礼器图式》记载:“本朝定制:绿营双锤,炼铁为之,左右双持,通长各一尺九寸,锤围各六寸,形如瓜棱,重各一斤三两。柄各长一尺三寸,围二寸五分,木质髹朱,系蓝緌。”其重量甚至比这把明代金瓜锤还轻。
不仅如此,戚继光也详细记载了他麾下部队的武器。其中腰刀长三尺重一斤十两;线熗长九尺重三斤;长熗长一丈二尺五寸重三斤;钩镰长八尺五寸重三斤;大棒长七尺重三斤八两;藤牌径过一尺五寸重五斤;狼筅长一丈三尺二寸五分重六斤。
图10
所以通过无论是实物还是记载,都可以看到,古代制式装备其实没有几十斤上百斤的重物。但古代武将用的会是不同于制式的加大、加重武器吗?
历史上,记载武器最重的武将是明代的刘綎。《明史》卷247《刘綎传》记载的:綎所用镔铁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根据丘光明所著《中国古代度量衡考》记载,明代一斤约合590g,换算过来刘綎的大刀约合现在市斤141.6斤。这可以说是非常沉重了,相当于举起一个普通成年男性挥舞。一般没锻炼过的人拿都拿不起来。但这其实只是明清武举的考试项目罢了。《乾隆大清会典则例》记载:“三场马步射后,再以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之刀,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试其技勇。弓必开满,刀必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三项内能一二者为合式,全不及者亦不准入三场。”《明史•姜名武传附王来聘传》也有记载:来聘,京师人。崇祯四年,中武会试。时帝锐意重武,举子运百斤大刀者止来聘及徐彦琦二人。可以明确看到这只是武举考试的项目。这种超重大刀其实也有存世的文物。
图11刘綎
武举大刀存世的也并不少,但连刃都没有开,很明显根本不是实战武器,仅仅是作为展示力量的一种训练器械而已,跟现在的杠铃类似。
在应廷吉著的《青磷屑》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在睢州之变中高杰被害的全过程。其中有这么一句记载:“(高杰)所用铁棍重十八斤,诡称四十斤,每以自随。”十八斤换算成现在重量约是10千克零六百克,已经算是非常重了。笔者也有这么一根重十千克左右的铁棍,只能拿来挥舞,而且挥舞个十几、二十分钟就没力气了。这已经非常沉重了,但是高杰对外宣称四十斤,这可以看出古人其实也会夸大吹牛。一些很夸张的记载并不能够尽信。毕竟打仗不是拆迁,那么重的武器用处不大,而且武器太沉重,就算人能抡的动,马也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