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猴岛论坛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登录后才能发帖
0
写作素材
武英殿刻本——《钦定明史》《分类字锦》《大清会典》《康熙字典》《钦定篆文六经四书》《御纂性理精义》
[人文通史]
武英殿刻本——《钦定明史》《分类字锦》《大清会典》《康熙字典》《钦定篆文六经四书》《御纂性理精义》
刷新数据
阅读:
42
回复:
2
回复楼主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收藏本帖
小秋问
(职业撰稿)
楼主
2018-05-10
═∞══∞══∞══∞══∞══∞══∞══∞══∞═
武英殿刻本
◢--------------------------------------------------------◣
武英殿刻本
清代宫中刻书初承明内府经厂之余绪。康熙十九年(1680年)始,在西华门内武英殿设立刻书机构,直至清末。在长达200余年的历史中,武英殿先后刊行书籍数百种,此即“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之由来。
殿本以“钦定”、“御纂”等敕修方式产生,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类,凝聚着有清一代内廷众臣的集体智慧。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编刊书籍数量最多,质量亦佳。嘉庆以后各朝,随着国势日趋衰落,刻书品种逐渐减少。
《钦定明史》(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明史》,清万斯同等撰,清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刻本。开本31.0×20.0cm,版框21.9cm×14.5cm。
版心题书名、卷数、篇名、页数。磁青绸书衣。黑色双边书签,正中题书名卷数等。正文卷端题“明史卷一 本纪第一 总裁官总理事务 经筵讲官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管吏部户部尚书事加六级张廷玉等奉敕修”。
《钦定明史》简称《明史》。入清以后,依据为前朝修史的惯例修《明史》,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朝,始末历经13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编撰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部官修史籍。主要在康熙朝完成,先后以徐元文、叶方蔼、张玉书、张廷敬、徐乾学、张英、王鸿绪等为总裁,纂修者50余人,含万斯同、朱彝尊、毛奇龄、汪懋麟、尤侗等名流学者。至乾隆四年(1739),由张廷玉领衔,才最终完成。全书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目录4卷,共336卷。
在中国史籍中,本纪是正史的一部分,历代帝王传记,因其备见一代史事概要,为全书纲领。司马迁撰《史记》即用“本纪”记述帝王,按年月排比大事,成为纪传体史书内容之一。后来正史也都沿用这个名称。《明史》“本纪”按年月日记载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炆等15帝在位期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大事。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十三日谕旨认为:“本纪”为全史纲领,关系帝王政刑征伐,国家隆替。但《明史》“本纪”纪事每多讳饰,偏徇不公。如正统十四年(1449年)巡抚福建御史汪澄弃市,并杀前御史柴文显,未书其获罪之由。土木之败,纪中于王振事不及一语。而《明史》的秉笔诸臣于事迹要领未能胪纪精详。敕命英廉等将《明史》“本纪”原本逐一考复添修,其中还对于蒙古人地名音译给予统一考订。
关键词: 钦定 万斯同武英殿 版框 书衣 本纪 经筵保和殿 大学士 尚书 张廷玉 徐元文 张玉书 徐乾学 王鸿绪 朱彝尊 毛奇龄 汪懋麟 尤侗 司马迁 司马 朱元璋 巡抚 王振
《分类字锦》
《分类字锦》,六十四卷,清何焯、陈鹏年等奉敕纂辑,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内府刻本。版框18.8cm×12.5cm。
是书采集古籍中的“丽词雅语”,内容分天文、节令、地理、山水、帝后等40门,门下又析为618类,每类词语又分为“成对”及“备用”二属。各属词语按字数顺序排列。各条词语均详引原书于条下,首列出典,次列例句,连篇累牍,集成巨帙,体例详明。便于读者作诗填词、联句、著文时选用。
关键词: 何焯 陈鹏年 内府 版框
《大清会典》
《大清会典》,一百六十二卷,清伊桑阿等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内府刻本。版框24.3cm×17.4cm。
《大清会典》(康熙朝)亦称《康熙会典》,是清入关后正式颁行的第一部会典。全书以职官为纲,分别记其职司、设置、品级、规章、掌故等,是了解清代行政组织、政治法规、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因社会在不断变化,旧的规章不能适应变化的形势,以后清代各朝多有续修。
关键词: 《大清会典》 会典 伊桑阿 内府 版框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四十二卷,清张玉书等编,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武英殿刻本。版框19.5cm×14.1cm。
康熙皇帝认为,清初通行的明梅膺祚的《字汇》过于疏舛,张自烈的《正字通》过于芜杂,遂命大学士张玉书等人在此二书的基础上编纂一部大型字书。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全书修成。因系康熙帝钦定编纂,故称《康熙字典》。它是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也是集历代字书之大成的古代官修字典。
关键词: 张玉书武英殿 版框 《字汇》 《正字通》 大学士 钦定
《钦定篆文六经四书》
《钦定篆文六经四书》,六十三卷,清李光地等辑,清康熙年内府刻本。版框22.5cm×15cm。
明代嘉靖时,陈凤梧曾刻印了《篆文六经》。清康熙末年,圣祖玄烨命李光地、王掞、张廷玉、蒋廷锡等儒臣用篆文刻印出版儒家经典,字体是小篆。除《六经》(《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春秋》)外,又增加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关键词: 钦定 四书 李光地 内府 版框 王掞 张廷玉 蒋廷锡 周易 尚书 《毛诗》 春秋
《御纂性理精义》
《御纂性理精义》,十二卷,清李光地等纂修,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武英殿刻本 。版框 22.5cm×16.2cm。
清康熙五十四年李光地等奉旨取明胡广等编纂之《性理大全书》,删繁就简,存其纲要,诠解详注,并以御纂的名义颁行全国。是书集前人研读之精华,共分为太极图说、西铭、皇极经世、家礼等,为后人研读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 李光地武英殿 版框 胡广
◥--------------------------------------------------------◤
以上信息来自故宫博物院
═∞══∞══∞══∞══∞══∞══∞══∞══∞═
分享
正序阅读
只看楼主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烟雨清风°
(热心会员)
板凳
2018-05-15
Re:武英殿刻本——《钦定明史》《分类字锦》《大清会典》《康熙字典》《钦定篆文六经四书》《御纂性理精 ..
好像学习写繁体字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十夜凉
(内阁元老)
沙发
2018-05-10
Re:武英殿刻本——《钦定明史》《分类字锦》《大清会典》《康熙字典》《钦定篆文六经四书》《御纂性理精 ..
已审核。
这些刻本每次看到就会感叹我大中华字体的优美啊。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