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是中国瓷器最早、也是体系最为庞大的颜色釉,有20多种派生的青釉颜色。施青釉的瓷器称为青瓷。青釉并不是单纯的青色,多为青中泛黄、泛灰或者泛绿。它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经还原焰烧成;含铁量越高,呈色越深。
青釉始见于商代中期,此后历代都有烧造。早期瓷器均属青釉系统,著名的青釉有被誉为“千峰翠色”的唐代越窑青釉,唐、五代时期创烧的秘色,宋代龙泉窑烧制的粉青与梅子青,明代永乐的翠青、冬青,清代雍正的粉青、豆青等等。
粉 青 釉
南宋龙泉窑创烧,宋代官窑和明清景德镇窑均有佳作。龙泉窑是青瓷烧造中的翘楚,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为上佳釉色。粉青呈粉润的青绿色,比梅子青、冬青、豆青都浅一些,青绿淡雅,釉面光泽柔和,如半透明的青玉。
梅 子 青 釉
南宋龙泉窑创烧,釉色浓翠莹润,色调可同翡翠媲美,因颜色类似青梅的青翠欲滴之色而得名。釉面玻璃化程度高、略透明,光泽度强,如同美玉一般。
豆 青 釉
宋代龙泉窑创烧,流行于明清两代,多见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釉色青中泛黄,釉面色泽比粉青、梅子青弱。明代豆青釉基本色调以青中闪黄为主,但青色比以前淡雅。
清代豆青色淡雅柔和,色浅者淡若湖水,色深者绿中泛黄,釉面凝厚。除了作为瓷器单色釉,清代还有以豆青釉为青花色地的。
东 青 釉
又称“冬青釉”,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为北宋汴京东窑(在今河南开封陈留)所烧,故名东青。今日所见东青釉为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烧造,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釉面平润,色泽稳定,以豆青为主要色调。
翠 青 釉
明代永乐时期创烧,釉色青嫩如翠竹,呈色较浅,色泽光润,玻璃质感较强。釉面细腻,垂釉尤其浓艳,釉中有密集的小气泡。
天 青 釉
特指宋代河南汝窑烧制御用青瓷的一种釉色。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其清淡含蓄的淡天青色釉取胜宋代诸窑,谓之“雨过天青”,文献记载汝窑瓷器以玛瑙末入釉。
釉面润泽,汁水莹厚,有如堆脂。釉色青蓝如澄澈的天空,釉中显露蟹爪纹、鱼子纹,釉表有鱼鳞状的开片。汝窑釉色莹润多变,除天青色,还有豆青、卵青、粉青、天蓝、虾青等色。明清两代多有仿汝釉的瓷器作品。
其实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和哥窑所制的釉色均属青釉系统,明清时期仿制水平大为提高,几可乱真。
北宋景德镇窑创烧的高温色釉,介于青白两色之间,青中显白、白中闪青。釉质细薄晶莹润泽,质感如玉,加上胎体极薄,器上的暗雕花纹内外皆可映见,在花纹边上显出一点淡青色暗影,其余几乎都是白色,故也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名。
白 釉
白釉的烧制工艺比青釉复杂,我国古代白釉其实都是透明釉,并非釉本身呈白色,视其白色是因为含铁量低的白色瓷胎或化妆土映衬的。
白釉瓷器的烧制成功,为后世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白釉烧成是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白釉瓷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瓷窑的主流产品,最早可上溯至北朝时期,早期白瓷普遍泛淡青色,隋代之后白釉烧制水平逐渐提高,唐代邢窑烧制白瓷为诸窑之冠,洁白光润,有“类银似雪”的效果。
唐代以北方邢窑之白瓷和南方越窑之青瓷形成著名的“南青北白”局面。宋以定窑白瓷为代表,白中多泛牙黄;宋代德化窑称乳白色,光亮洁净。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高温色釉新品种,因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颇似鸭蛋皮的颜色,故名“卵白”。元代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在景德镇订烧的卵白瓷器,在器内以印花为主的纹饰中,往往对称印有“枢”、“府”两字,所以也称其为“枢府釉”。洁白润泽的卵白釉,实为明代永乐甜白釉的前身。
甜 白 釉
明代永乐时期创烧的一种半脱胎白瓷釉色,亦作“奶白”、“填白”,釉质洁白,温润似玉,呈半木光状,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甜白”一说来自明万历年间,后人多认为以此命名是因为其釉质洁白甜净,给人以“甜”的感觉。
也有一说,考证其与白砂糖的颜色相似,故名。有明一代,白瓷生产从未间断,这与元代以来皇帝崇白的心态有关,同时白瓷也是最佳的饮食用瓷和祭祀用瓷。
象 牙 白 釉
即“德化白釉”,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窑最迟始于宋代,盛于元、明,衰于清代。明代德化窑所产白瓷,在全国尤为著名,以瓷塑像最负盛名。
象牙白釉特指明代德化窑所产的白釉,其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下,釉隐现粉红或乳白。欧洲人还称之为“中国白”、“猪油白”、“鹅绒白”等。
铜作为着色元素在低温氧化气氛中形成了汉代的铅绿釉,而在高温还原气氛中可呈现瑰丽的红色。唐代长沙窑偶然有过高温铜红釉的制作,宋代钧窑把铜引入含铁的青釉中形成了玫瑰紫、海棠红等铜红窑变釉,但这些都不是通体一色的红色釉。
直到元代,景德镇才攻克了铜红釉烧造困难这一难题,开始批量生产通体红色的高温铜红釉瓷器。不过元代的铜红釉色调偏暗,这一问题到明永乐时期才得到进一步解决。
鲜 红 釉
明代永乐鲜红釉最负盛名,为高温铜红釉,釉色莹润透亮、较元代更为纯粹鲜艳,如初凝的鸡血。鲜红釉有诸多名称,宝石红、霁红、祭红、积红、极红、醉红、宣烧、等均指此时的高温铜红釉。明宣德之后铜红釉烧造少有烧制,佳作更是罕见。这一困境直到清康熙时期才出现新的转机。
郎 窑 红 釉
亦称“郎红”、“红郎窑”、“牛血红”、“鸡血红”等,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在模仿明代宣德鲜红釉基础上派生的新品种,“郎窑”指当时的督窑官郎廷极。
郎窑红的红釉不仅呈色稳定均匀,而且还具有流动感。仔细观察,从上到下,器物的红色从浅到深分布,由于红釉厚重、向下垂流,器物的口沿釉层较薄,露出一圈白边(称“灯草边”),靠近底部的颜色近乎黑红;由于采用特殊的工艺,红釉流至底部没有高低不齐地向下垂流、而是奇妙地凝聚到此为止,在底部形成整齐的边缘——这就是俗称的“脱口垂足郎不流”。
郎窑红釉瓷莹澈浓艳,有强烈的玻璃质感;郎窑红的釉层凝厚、色调温润,像宝石一样光润明艳。
豇 豆 红 釉
豇豆红釉和郎窑红釉一样,是清代康熙时期创烧的高温铜红釉,红釉中因部分氧化而产生绿色苔点,“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因釉色似豇豆之色,故名。
豇豆红釉总体来说没有郎窑红釉那样厚重浓艳,釉色偏浅,且颜色并不完全一致均匀,出现自然的或红或绿或灰的斑点。
豇豆红因呈色的不同有各种雅名,色泽红艳的叫“美人醉”、“桃花片”;釉色形成绿而带深浅苔片的叫“苹果绿”;釉色浅而带灰的叫“娃娃脸”,更浅的叫“乳鼠皮”。豇豆红釉因其色妩媚淡雅而富有诗意,常作文房等小器的釉色。
霁 釉 红
亦称“祭红”,清代康熙时模仿明宣德鲜红釉所制,烧造极其困难。
矾 红 釉
明代嘉靖之后鲜红釉实难烧造,矾红釉因容易烧造而用来代替。矾红是一种低温红釉,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下烧成,亦称“铁红”。因其施釉方法是用毛刷蘸釉把它涂抹在已烧成的白釉器上,釉面常常可以见到明显的刷痕,亦称“抹红”。矾红釉的颜色没有鲜红釉那样浓重艳丽,微微偏橘。
珊 瑚 红 釉
始创于清代康熙年间,雍正、乾隆时期盛行。釉色均匀,釉面光润,其色红中闪黄,可与天然红珊瑚之色媲美。珊瑚红釉还常用作色地、或描金装饰、或绘以粉彩、珐琅彩等。
金 红 釉
以金为着色剂、烤烧而成的低温红釉。因其技术来自西方,又称“洋金红”、“西洋红”。而西方多称之为“蔷薇红”、“玫瑰红”,如胭脂之色,故名。呈色有深浅之分,浅淡的一般称“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淡的叫“淡粉红”,比胭脂水浓重的叫“胭脂紫”。金红釉创烧于康熙末年,雍正时期制作最精。
唐三彩中首次使用钴为着色元素,形成蓝色的釉色;但这种低温釉色唯有亮丽之感,缺乏深沉色调。高温钴蓝釉是元代景德镇窑的创新品种,并在元代已达到很高的烧造水平,亦为明代霁蓝釉的前身。高温钴蓝釉比高温铜红釉呈色稳定,烧造难度稍低,因此出土物与传世品较多。
霁 蓝 釉
明代的蓝釉也称霁蓝、积蓝、宝石蓝、霁青等等,是一种含氧化钴2%左右的高温石灰碱釉,色调深沉稳定。清代霁蓝釉从顺治开始各朝都有烧造,技术水平稳定高超。
洒 蓝 釉
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窑首创,亦称青金蓝、雪花蓝、盖雪蓝等。也是一种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高温色釉,其蓝色中夹杂着白色小斑点,分布自然,犹如片片雪花飘落在蓝地上,外观效果极似天然青金石的色泽,故名。
明代洒蓝釉器物较少,清康熙之后得到发展,质量和产量均有提高。雍正时期的洒蓝釉多模仿天然青金石的色泽,釉面有较浓重的青褐色,也有称之为“鬼脸青”的。至此之后洒蓝釉较少生产。
回 青 釉
明代嘉靖、万历景德镇窑创烧的高温钴蓝釉,所用青料是当时特有的进口回青。呈色不如祭蓝釉那样浓重,而是浅淡的蓝色,有的则蓝中泛灰。嘉靖以后回青釉瓷器明显减少。
天 蓝 釉
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窑创烧的高温颜色釉,釉中氧化钴的含量不到1%,其色浅淡,浑然一色,似天空之蔚蓝而得名。天蓝釉色调淡雅匀净,令人赏心悦目,可与康熙时期豇豆红釉媲美,常作文房等小器的釉色。康熙之后各朝多有生产,不过颜色都不如康熙时期浅淡风雅,雍正、乾隆时期的天蓝釉颜色也存在较大差别。
孔 雀 蓝 釉
一种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的低温色釉,釉层清澈透明,色如孔雀羽毛上的蓝色,故名。其釉色蓝若宝石,晶莹润泽,釉表有极细微的鱼子纹。有一部分孔雀蓝釉器可能属于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的孔雀绿釉器中颜色偏蓝的一种。与孔雀绿釉相比,数量较少。
青釉始见于商代中期,此后历代都有烧造。早期瓷器均属青釉系统,著名的青釉有被誉为“千峰翠色”的唐代越窑青釉,唐、五代时期创烧的秘色,宋代龙泉窑烧制的粉青与梅子青,明代永乐的翠青、冬青,清代雍正的粉青、豆青等等。
粉 青 釉
南宋龙泉窑创烧,宋代官窑和明清景德镇窑均有佳作。龙泉窑是青瓷烧造中的翘楚,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为上佳釉色。粉青呈粉润的青绿色,比梅子青、冬青、豆青都浅一些,青绿淡雅,釉面光泽柔和,如半透明的青玉。
梅 子 青 釉
南宋龙泉窑创烧,釉色浓翠莹润,色调可同翡翠媲美,因颜色类似青梅的青翠欲滴之色而得名。釉面玻璃化程度高、略透明,光泽度强,如同美玉一般。
豆 青 釉
宋代龙泉窑创烧,流行于明清两代,多见于清雍正、乾隆时期。釉色青中泛黄,釉面色泽比粉青、梅子青弱。明代豆青釉基本色调以青中闪黄为主,但青色比以前淡雅。
清代豆青色淡雅柔和,色浅者淡若湖水,色深者绿中泛黄,釉面凝厚。除了作为瓷器单色釉,清代还有以豆青釉为青花色地的。
东 青 釉
又称“冬青釉”,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为北宋汴京东窑(在今河南开封陈留)所烧,故名东青。今日所见东青釉为清代雍正时期景德镇烧造,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釉面平润,色泽稳定,以豆青为主要色调。
翠 青 釉
明代永乐时期创烧,釉色青嫩如翠竹,呈色较浅,色泽光润,玻璃质感较强。釉面细腻,垂釉尤其浓艳,釉中有密集的小气泡。
天 青 釉
特指宋代河南汝窑烧制御用青瓷的一种釉色。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其清淡含蓄的淡天青色釉取胜宋代诸窑,谓之“雨过天青”,文献记载汝窑瓷器以玛瑙末入釉。
釉面润泽,汁水莹厚,有如堆脂。釉色青蓝如澄澈的天空,釉中显露蟹爪纹、鱼子纹,釉表有鱼鳞状的开片。汝窑釉色莹润多变,除天青色,还有豆青、卵青、粉青、天蓝、虾青等色。明清两代多有仿汝釉的瓷器作品。
其实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和哥窑所制的釉色均属青釉系统,明清时期仿制水平大为提高,几可乱真。
北宋景德镇窑创烧的高温色釉,介于青白两色之间,青中显白、白中闪青。釉质细薄晶莹润泽,质感如玉,加上胎体极薄,器上的暗雕花纹内外皆可映见,在花纹边上显出一点淡青色暗影,其余几乎都是白色,故也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名。
白 釉
白釉的烧制工艺比青釉复杂,我国古代白釉其实都是透明釉,并非釉本身呈白色,视其白色是因为含铁量低的白色瓷胎或化妆土映衬的。
白釉瓷器的烧制成功,为后世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白釉烧成是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白釉瓷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瓷窑的主流产品,最早可上溯至北朝时期,早期白瓷普遍泛淡青色,隋代之后白釉烧制水平逐渐提高,唐代邢窑烧制白瓷为诸窑之冠,洁白光润,有“类银似雪”的效果。
唐代以北方邢窑之白瓷和南方越窑之青瓷形成著名的“南青北白”局面。宋以定窑白瓷为代表,白中多泛牙黄;宋代德化窑称乳白色,光亮洁净。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高温色釉新品种,因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颇似鸭蛋皮的颜色,故名“卵白”。元代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在景德镇订烧的卵白瓷器,在器内以印花为主的纹饰中,往往对称印有“枢”、“府”两字,所以也称其为“枢府釉”。洁白润泽的卵白釉,实为明代永乐甜白釉的前身。
甜 白 釉
明代永乐时期创烧的一种半脱胎白瓷釉色,亦作“奶白”、“填白”,釉质洁白,温润似玉,呈半木光状,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甜白”一说来自明万历年间,后人多认为以此命名是因为其釉质洁白甜净,给人以“甜”的感觉。
也有一说,考证其与白砂糖的颜色相似,故名。有明一代,白瓷生产从未间断,这与元代以来皇帝崇白的心态有关,同时白瓷也是最佳的饮食用瓷和祭祀用瓷。
象 牙 白 釉
即“德化白釉”,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窑最迟始于宋代,盛于元、明,衰于清代。明代德化窑所产白瓷,在全国尤为著名,以瓷塑像最负盛名。
象牙白釉特指明代德化窑所产的白釉,其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下,釉隐现粉红或乳白。欧洲人还称之为“中国白”、“猪油白”、“鹅绒白”等。
铜作为着色元素在低温氧化气氛中形成了汉代的铅绿釉,而在高温还原气氛中可呈现瑰丽的红色。唐代长沙窑偶然有过高温铜红釉的制作,宋代钧窑把铜引入含铁的青釉中形成了玫瑰紫、海棠红等铜红窑变釉,但这些都不是通体一色的红色釉。
直到元代,景德镇才攻克了铜红釉烧造困难这一难题,开始批量生产通体红色的高温铜红釉瓷器。不过元代的铜红釉色调偏暗,这一问题到明永乐时期才得到进一步解决。
鲜 红 釉
明代永乐鲜红釉最负盛名,为高温铜红釉,釉色莹润透亮、较元代更为纯粹鲜艳,如初凝的鸡血。鲜红釉有诸多名称,宝石红、霁红、祭红、积红、极红、醉红、宣烧、等均指此时的高温铜红釉。明宣德之后铜红釉烧造少有烧制,佳作更是罕见。这一困境直到清康熙时期才出现新的转机。
郎 窑 红 釉
亦称“郎红”、“红郎窑”、“牛血红”、“鸡血红”等,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在模仿明代宣德鲜红釉基础上派生的新品种,“郎窑”指当时的督窑官郎廷极。
郎窑红的红釉不仅呈色稳定均匀,而且还具有流动感。仔细观察,从上到下,器物的红色从浅到深分布,由于红釉厚重、向下垂流,器物的口沿釉层较薄,露出一圈白边(称“灯草边”),靠近底部的颜色近乎黑红;由于采用特殊的工艺,红釉流至底部没有高低不齐地向下垂流、而是奇妙地凝聚到此为止,在底部形成整齐的边缘——这就是俗称的“脱口垂足郎不流”。
郎窑红釉瓷莹澈浓艳,有强烈的玻璃质感;郎窑红的釉层凝厚、色调温润,像宝石一样光润明艳。
豇 豆 红 釉
豇豆红釉和郎窑红釉一样,是清代康熙时期创烧的高温铜红釉,红釉中因部分氧化而产生绿色苔点,“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因釉色似豇豆之色,故名。
豇豆红釉总体来说没有郎窑红釉那样厚重浓艳,釉色偏浅,且颜色并不完全一致均匀,出现自然的或红或绿或灰的斑点。
豇豆红因呈色的不同有各种雅名,色泽红艳的叫“美人醉”、“桃花片”;釉色形成绿而带深浅苔片的叫“苹果绿”;釉色浅而带灰的叫“娃娃脸”,更浅的叫“乳鼠皮”。豇豆红釉因其色妩媚淡雅而富有诗意,常作文房等小器的釉色。
霁 釉 红
亦称“祭红”,清代康熙时模仿明宣德鲜红釉所制,烧造极其困难。
矾 红 釉
明代嘉靖之后鲜红釉实难烧造,矾红釉因容易烧造而用来代替。矾红是一种低温红釉,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下烧成,亦称“铁红”。因其施釉方法是用毛刷蘸釉把它涂抹在已烧成的白釉器上,釉面常常可以见到明显的刷痕,亦称“抹红”。矾红釉的颜色没有鲜红釉那样浓重艳丽,微微偏橘。
珊 瑚 红 釉
始创于清代康熙年间,雍正、乾隆时期盛行。釉色均匀,釉面光润,其色红中闪黄,可与天然红珊瑚之色媲美。珊瑚红釉还常用作色地、或描金装饰、或绘以粉彩、珐琅彩等。
金 红 釉
以金为着色剂、烤烧而成的低温红釉。因其技术来自西方,又称“洋金红”、“西洋红”。而西方多称之为“蔷薇红”、“玫瑰红”,如胭脂之色,故名。呈色有深浅之分,浅淡的一般称“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淡的叫“淡粉红”,比胭脂水浓重的叫“胭脂紫”。金红釉创烧于康熙末年,雍正时期制作最精。
唐三彩中首次使用钴为着色元素,形成蓝色的釉色;但这种低温釉色唯有亮丽之感,缺乏深沉色调。高温钴蓝釉是元代景德镇窑的创新品种,并在元代已达到很高的烧造水平,亦为明代霁蓝釉的前身。高温钴蓝釉比高温铜红釉呈色稳定,烧造难度稍低,因此出土物与传世品较多。
霁 蓝 釉
明代的蓝釉也称霁蓝、积蓝、宝石蓝、霁青等等,是一种含氧化钴2%左右的高温石灰碱釉,色调深沉稳定。清代霁蓝釉从顺治开始各朝都有烧造,技术水平稳定高超。
洒 蓝 釉
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窑首创,亦称青金蓝、雪花蓝、盖雪蓝等。也是一种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高温色釉,其蓝色中夹杂着白色小斑点,分布自然,犹如片片雪花飘落在蓝地上,外观效果极似天然青金石的色泽,故名。
明代洒蓝釉器物较少,清康熙之后得到发展,质量和产量均有提高。雍正时期的洒蓝釉多模仿天然青金石的色泽,釉面有较浓重的青褐色,也有称之为“鬼脸青”的。至此之后洒蓝釉较少生产。
回 青 釉
明代嘉靖、万历景德镇窑创烧的高温钴蓝釉,所用青料是当时特有的进口回青。呈色不如祭蓝釉那样浓重,而是浅淡的蓝色,有的则蓝中泛灰。嘉靖以后回青釉瓷器明显减少。
天 蓝 釉
清代康熙时期景德镇窑创烧的高温颜色釉,釉中氧化钴的含量不到1%,其色浅淡,浑然一色,似天空之蔚蓝而得名。天蓝釉色调淡雅匀净,令人赏心悦目,可与康熙时期豇豆红釉媲美,常作文房等小器的釉色。康熙之后各朝多有生产,不过颜色都不如康熙时期浅淡风雅,雍正、乾隆时期的天蓝釉颜色也存在较大差别。
孔 雀 蓝 釉
一种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的低温色釉,釉层清澈透明,色如孔雀羽毛上的蓝色,故名。其釉色蓝若宝石,晶莹润泽,釉表有极细微的鱼子纹。有一部分孔雀蓝釉器可能属于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的孔雀绿釉器中颜色偏蓝的一种。与孔雀绿釉相比,数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