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浏览当当,发现该书现在出版了精装版,平时极度“抠门”的我竟然也有了掏腰包收藏早已看过的书的欲望,不能不说明该书的魅力。以前大学时流行所谓的卡耐基之类的外国哲理生活倡导者的书,周围的朋友都以拥有一本卡耐基标榜自己的理性转变。实际上,对于熟悉中国历史的人而言,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奇葩,早已说明了种种所谓的外国哲理。仔细研读,就会发现,不过是把古代的中国故事演变为现代的西方文明。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历史却没有人爱读?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历史没有写得更好看!而当时明月在则抱着一种怎样把历史写得更好看,更通俗,更适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这样的一种心态定位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暂且不论书中的历史争论,单就这本书的叙述方式而言,就是非常容易让国人接受的写作方式。如在第一章第十五节童年中的描述:
一、童年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 农民
母亲:陈氏 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 放牛
1344年——1347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1347 年——1352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 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一切的事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
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 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致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然而当时农民朱五四的心情并不像今天我们在医院产房外看到的那些焦急中带着喜悦的父亲们,作为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父亲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吃饭问题。
农民朱五四的工作由两部分构成,他有一个豆腐店,但主要还是要靠种地主家的土地讨生活,这就决定了作为这个劳动家庭的一员,要活下去只能不停的干活。
在小朱五四出生一个月后,父母为他取了一个名字(元时惯例):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做朱八八,我们这里再介绍一下,朱重八家族的名字,都很有特点。
这样的一种描述方式应该说是非常新颖的。但是,熟悉网络小说的人都应该知道:在盛行其道的穿越文中这样类似的描述是比比皆是。只是,为什么唯独《明朝那些事儿》脱颖而出呢?这正是充分说明了,好书是经得起考验的,历史并不是没人读的,只是在于我们的文学工作者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让大众更加接受历史、喜爱历史!
对于明朝,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褒贬不一的。这个奇特的朝代在中国历史留下了很多让人觉得难以解析的谜题。首先就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民间的小说对于明史中的英雄人物有着极大的追捧,甚至连我们的金大侠都会扯着明朝建立了明教。可想而知,明朝在民间的影响之大。朱元璋小时候是一个放牛娃,做过和尚,讨过饭,偷鸡摸狗的事情做得不比一般人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成为一统天下的皇帝。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对于这样一个传奇,怎么不使人想一探究竟?
据我了解,明朝是中国大一统多年以来,第一个从南方向北方进行统一的朝代。
马皇后的礼——枣桃(早逃),这样的歇后语故事,以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这么多的英雄豪杰更是这个传奇达到了顶峰。当然,如果明朝仅仅只有这样一个传奇的话,估计这本书也达不到万人追捧的效果。因为传奇还在继续。燕王篡位、靖难之役、朱允文生死之谜、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东厂西厂、宦官专政、嘉靖二十年不上朝、阎嵩、海瑞、张居正、木工皇帝、戚继光、袁崇焕、吴三桂、崇祯......太多的继续让这个朝代的传奇一幕接一幕,目不暇接。
可以说,中国这么多个朝代,能够像明朝这么热闹的朝代绝对不多。如果来一本《清朝那些儿事》有这么精彩么?绝对没有。首先清朝的皇帝本身传奇的就少,绝对没有明朝那样一会儿出个道士,一会儿出个木工,还有神出鬼没的特务组织。其次,清朝的大臣们地位远不如明朝大臣的地位,少了大臣与皇帝的摩擦,这也就少了太多的八卦。估计是充分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减少了臣子的权力。
所以一本好书,首先取材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作者对读者偏好的把握。最后才是出版社的力推。
本书适合喜欢历史、好奇心强、有英雄情节的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