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了,被扔进了黄河,但黄河水却没有把她做的那些事冲洗干净,它们坚韧地突兀在史书里,让她的行径依然历历在目。
她死前,把皇帝老公六宫的女子都被集合起来,让她们皈依佛门,自己也剃光了头发。这是她的佛缘。而我们于今甘肃平凉泾川窑店的采访里,当地一些胡姓人依然声称是她同门的后裔。而且,在当地还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胡氏一门三皇后,平凉南北石窟太后修。”这个太后说的就是她,甚至有人说她的故乡就在泾川县窑店乡东坡村,现在那里仍有不少胡姓人。
当地方志中称,南北石窟寺是由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奉宣武帝元恪和她的旨意建造的。石窟寺建成后,泾州籍(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她和做了皇帝的儿子元诩曾亲自驾临视察。甚至,一些史料还表明,龙门石窟亦和她有关,其中伊阙石窟就是她下令修造的。北魏宣武帝元恪活着时,在两山的岩壁上为父母凿石造像;她觉得这个传统不能丢,就让宦官刘腾为丈夫凿一座石像及其他佛像,这些石像即是如今龙门石窟的一部分。
她就是北魏宣武帝元恪(kè)的妃子、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生母。
曾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据《北史》记载,北魏一直奉行汉武帝“立子杀母”的规矩,生儿立为太子,其母便被赐死。因此,宫廷里的那些女人们都在神前祷告,请神佛保佑自己生的是一般亲王和公主,不要生太子。但她却总是说:“我听了众夫人讲的话,怎么能因为怕一身之死而使皇家不能生养太子呢?”随后,她怀孕了,怀上了后来成为北魏孝明帝的元诩。和她同为夫人们的“宫友”们劝说她别因为生个太子丢了命,还将那些因生太子被处死的母亲们的故事讲给她听,但她一点儿也不怕,反倒在夜间独自发誓,但愿自己所怀的是个男孩。而那时,宣武帝元恪还没有儿子,她若生下男孩儿,就是按次序是皇帝的长子,也就是将来的太子。她觉得如果真是这样,她死了也值。
她如愿了,但却没有死。上了年龄宣武帝元恪特别注意对这个孩子的保护,不但替儿子挑选乳母,从好人家里挑选善于抚育孩子的人来看护,还把皇子养在别的宫中,让皇后和其他妃子都没有办法看到。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去世,孝明帝元诩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那项“立子杀母”的规矩就在这个时候被废弃。而她为什么没有被处死,历史上对此有两种说法,一是宣武帝元恪信佛,不忍心这么做;一是她受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相助,不死反升,最终在儿子继位后成为皇太后。
是佛的保佑还是她的运气好,我们在这里已经说不清楚了。由于孝明帝元诩继位时只有五岁,这给她临朝听政创造了一个好机会。起先时,她称自己“殿下”,下令行事。后来,她觉得这没意思,就直接把“令”改称为“诏”,在自称为“朕”的同时,让群臣上书时称自己为“陛下”。
据说,她还是个射箭能手或者神射手,有一回,宫里的男人练射箭,一个个地很丢人,像是我们今天玩射击尽来光头的意思,花枝招展见了决定和那些男人比试比试,我今天要和你们比试比试。拉弓引箭,一扬手一箭,她来了个“十环”。男人们一个个丢人地张大了嘴,她说:“小样儿,本太后给你们玩个绝的!”随后,她让人在靶上插根针,针孔朝上,一箭射去,正中针孔,傻了那些男人们。
当然,这个时候她还没有忘记那让她生下皇帝而不死的佛,根据《魏书》的记载,她为祈求天下永远安宁,下诏在皇宫南边修建永宁寺,开挖地基时,挖出30座金像。她将这些金像奉若神明。她下令在全国各地都要建造五层佛塔,使整个洛阳城里寺院达1000多所,占到了整座城市建筑的1/3,而全国寺庙3万多所,僧尼达200万人。
龙门伊阙石窟和平凉南北石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修造的。龙门石窟是个浩大的工程,北魏前后用了80多万人力,花了24年才完成。而平凉南北石窟就是在那个时候泾州刺史奚康生奉诏修建的。据说,她的家人也都信佛,在当了太后的她在家乡搞一些佛事活动再也正常不过。在敬佛、兴佛的同时,她当然没忘记自己把持的朝政。
按《北史》的记载,她本性聪明,善于领悟,多才多艺,亲理万机时,都是亲手握笔决定事理的。“太后性聪悟……亲览万机,手笔断决。”她还下诏让人制作申讼车,自己经常乘坐在上面,由云龙大司马门出宫,沿着宫廷西北方行走,从千秋门进宫,沿途听人申冤和接受诉讼。又亲自在朝堂上考试孝廉、秀才和各州郡的会计。当然,她也会像文人们一样干些附庸风雅的事。“太后与明帝幸华林园,宴群臣于都亭曲水,令王公以下赋七言诗。太后诗曰:‘化光造物含气贞。’明帝诗曰:‘恭己无为赖慈英。’”
诗事、佛事还有政事,本来都是出色而且光彩的。然而,在这出色与光彩里,寂寞的事很快便来了。30岁出头年轻美貌的她开始在搜寻自己身边的帅哥。从小聪慧机敏、仪容秀美,时任太傅的清河王元怿就这样被她惦记上了。
元怿当时亦30岁出头,是孝文帝元宏的第四个儿子、宣武帝的异母弟弟,也就是她的小叔子,不但长得好,而且还有文化。她见到元怿就暗送秋波,还经常把元怿留下来谈心。但元怿硬是装聋作哑,对她的示好无动于衷。这让她更加心痒。一天夜里,她香汤沐浴后,让太监去清河王府,说有急事要请元怿到宫中商议。
深更半夜的,一定是出了大事。元怿匆匆地到宫中,她让左右退下……此后,两人此后频频相见,不能自拔。“时太后逼幸清河王怿,淫乱肆情,为天下所恶。”领军元叉与宦官刘腾等人便将她幽禁在北宫,并杀死元怿。但很快,她的侄子都统胡僧敬便将她营救了出来,使她重新临朝听政。
公报私仇,在解除了元叉兵权的同时,她开始培养心腹,让他们出任要职为所欲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她并没有忘记消遣寂寞,与郑俨等人再次淫乱宫中。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四方民众所唾骂声里,文武官员无所约束,到处发生叛乱的事件,北魏王朝土崩瓦解的过程由此开始。
她的侄子、当年解救过她的胡僧敬有些后悔,率领族人流着泪对她说:“姑姑,您怎么可以这样呢?是天下母亲的榜样,怎么能够如此轻率地为所欲为呢!”(僧敬又因聚集亲族,遂涕泣谏曰:“陛下母仪海内,岂宜轻脱如此!”)她大怒,从此不再理胡僧敬。
更疯狂的报复从此开始。这时的她已将那让自己不死的佛忘得一干二净,有些丧心病狂了起来,很快便将儿子孝明帝元诩在朝中的亲信杀了个精光。元诩对此非常恼火,于是年发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她查出密诏后大怒,和情人一起毒杀了自己的儿子。
这一年是公元528年,孝明帝元诩只有19岁。
尔朱荣起兵渡过黄河后,她又一次想到了佛,便召集六宫所有宫女进入寺院,自己也剃光头发。面对尔朱荣,玩完了一个国家的她不停地为自己辩解,但尔朱荣拂袖而去。随后,她被扔进了黄河。据说,她出生的时候,母亲看见卧房内红光照射,不知是何征兆,后有一位占卜之人说:“这是个吉兆,令爱有大贵的相貌,将要成为天地之母,生下天地的主宰。”(贤女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
“天地之母”是生下了“天地之主”,但“天地之母”却毒死了“天地之主”。那一道红光因而也便被黄河水吞噬而去。在佛的宽容里,人们仿佛分明听到那个一直把汉武帝“立子杀母”作为一项规矩的北魏王朝深重的叹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孝武帝元修安葬了她,并追加谥号为“灵皇后”。
灵——幽灵?神灵?今天的洛阳龙门石窟与平凉南北石窟寺默默无语。欲望就这样毁了一个灵性的女人。
她死前,把皇帝老公六宫的女子都被集合起来,让她们皈依佛门,自己也剃光了头发。这是她的佛缘。而我们于今甘肃平凉泾川窑店的采访里,当地一些胡姓人依然声称是她同门的后裔。而且,在当地还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胡氏一门三皇后,平凉南北石窟太后修。”这个太后说的就是她,甚至有人说她的故乡就在泾川县窑店乡东坡村,现在那里仍有不少胡姓人。
当地方志中称,南北石窟寺是由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奉宣武帝元恪和她的旨意建造的。石窟寺建成后,泾州籍(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她和做了皇帝的儿子元诩曾亲自驾临视察。甚至,一些史料还表明,龙门石窟亦和她有关,其中伊阙石窟就是她下令修造的。北魏宣武帝元恪活着时,在两山的岩壁上为父母凿石造像;她觉得这个传统不能丢,就让宦官刘腾为丈夫凿一座石像及其他佛像,这些石像即是如今龙门石窟的一部分。
她就是北魏宣武帝元恪(kè)的妃子、北魏孝明帝元诩的生母。
曾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据《北史》记载,北魏一直奉行汉武帝“立子杀母”的规矩,生儿立为太子,其母便被赐死。因此,宫廷里的那些女人们都在神前祷告,请神佛保佑自己生的是一般亲王和公主,不要生太子。但她却总是说:“我听了众夫人讲的话,怎么能因为怕一身之死而使皇家不能生养太子呢?”随后,她怀孕了,怀上了后来成为北魏孝明帝的元诩。和她同为夫人们的“宫友”们劝说她别因为生个太子丢了命,还将那些因生太子被处死的母亲们的故事讲给她听,但她一点儿也不怕,反倒在夜间独自发誓,但愿自己所怀的是个男孩。而那时,宣武帝元恪还没有儿子,她若生下男孩儿,就是按次序是皇帝的长子,也就是将来的太子。她觉得如果真是这样,她死了也值。
她如愿了,但却没有死。上了年龄宣武帝元恪特别注意对这个孩子的保护,不但替儿子挑选乳母,从好人家里挑选善于抚育孩子的人来看护,还把皇子养在别的宫中,让皇后和其他妃子都没有办法看到。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去世,孝明帝元诩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那项“立子杀母”的规矩就在这个时候被废弃。而她为什么没有被处死,历史上对此有两种说法,一是宣武帝元恪信佛,不忍心这么做;一是她受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相助,不死反升,最终在儿子继位后成为皇太后。
是佛的保佑还是她的运气好,我们在这里已经说不清楚了。由于孝明帝元诩继位时只有五岁,这给她临朝听政创造了一个好机会。起先时,她称自己“殿下”,下令行事。后来,她觉得这没意思,就直接把“令”改称为“诏”,在自称为“朕”的同时,让群臣上书时称自己为“陛下”。
据说,她还是个射箭能手或者神射手,有一回,宫里的男人练射箭,一个个地很丢人,像是我们今天玩射击尽来光头的意思,花枝招展见了决定和那些男人比试比试,我今天要和你们比试比试。拉弓引箭,一扬手一箭,她来了个“十环”。男人们一个个丢人地张大了嘴,她说:“小样儿,本太后给你们玩个绝的!”随后,她让人在靶上插根针,针孔朝上,一箭射去,正中针孔,傻了那些男人们。
当然,这个时候她还没有忘记那让她生下皇帝而不死的佛,根据《魏书》的记载,她为祈求天下永远安宁,下诏在皇宫南边修建永宁寺,开挖地基时,挖出30座金像。她将这些金像奉若神明。她下令在全国各地都要建造五层佛塔,使整个洛阳城里寺院达1000多所,占到了整座城市建筑的1/3,而全国寺庙3万多所,僧尼达200万人。
龙门伊阙石窟和平凉南北石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修造的。龙门石窟是个浩大的工程,北魏前后用了80多万人力,花了24年才完成。而平凉南北石窟就是在那个时候泾州刺史奚康生奉诏修建的。据说,她的家人也都信佛,在当了太后的她在家乡搞一些佛事活动再也正常不过。在敬佛、兴佛的同时,她当然没忘记自己把持的朝政。
按《北史》的记载,她本性聪明,善于领悟,多才多艺,亲理万机时,都是亲手握笔决定事理的。“太后性聪悟……亲览万机,手笔断决。”她还下诏让人制作申讼车,自己经常乘坐在上面,由云龙大司马门出宫,沿着宫廷西北方行走,从千秋门进宫,沿途听人申冤和接受诉讼。又亲自在朝堂上考试孝廉、秀才和各州郡的会计。当然,她也会像文人们一样干些附庸风雅的事。“太后与明帝幸华林园,宴群臣于都亭曲水,令王公以下赋七言诗。太后诗曰:‘化光造物含气贞。’明帝诗曰:‘恭己无为赖慈英。’”
诗事、佛事还有政事,本来都是出色而且光彩的。然而,在这出色与光彩里,寂寞的事很快便来了。30岁出头年轻美貌的她开始在搜寻自己身边的帅哥。从小聪慧机敏、仪容秀美,时任太傅的清河王元怿就这样被她惦记上了。
元怿当时亦30岁出头,是孝文帝元宏的第四个儿子、宣武帝的异母弟弟,也就是她的小叔子,不但长得好,而且还有文化。她见到元怿就暗送秋波,还经常把元怿留下来谈心。但元怿硬是装聋作哑,对她的示好无动于衷。这让她更加心痒。一天夜里,她香汤沐浴后,让太监去清河王府,说有急事要请元怿到宫中商议。
深更半夜的,一定是出了大事。元怿匆匆地到宫中,她让左右退下……此后,两人此后频频相见,不能自拔。“时太后逼幸清河王怿,淫乱肆情,为天下所恶。”领军元叉与宦官刘腾等人便将她幽禁在北宫,并杀死元怿。但很快,她的侄子都统胡僧敬便将她营救了出来,使她重新临朝听政。
公报私仇,在解除了元叉兵权的同时,她开始培养心腹,让他们出任要职为所欲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她并没有忘记消遣寂寞,与郑俨等人再次淫乱宫中。上梁不正下梁歪,在四方民众所唾骂声里,文武官员无所约束,到处发生叛乱的事件,北魏王朝土崩瓦解的过程由此开始。
她的侄子、当年解救过她的胡僧敬有些后悔,率领族人流着泪对她说:“姑姑,您怎么可以这样呢?是天下母亲的榜样,怎么能够如此轻率地为所欲为呢!”(僧敬又因聚集亲族,遂涕泣谏曰:“陛下母仪海内,岂宜轻脱如此!”)她大怒,从此不再理胡僧敬。
更疯狂的报复从此开始。这时的她已将那让自己不死的佛忘得一干二净,有些丧心病狂了起来,很快便将儿子孝明帝元诩在朝中的亲信杀了个精光。元诩对此非常恼火,于是年发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她查出密诏后大怒,和情人一起毒杀了自己的儿子。
这一年是公元528年,孝明帝元诩只有19岁。
尔朱荣起兵渡过黄河后,她又一次想到了佛,便召集六宫所有宫女进入寺院,自己也剃光头发。面对尔朱荣,玩完了一个国家的她不停地为自己辩解,但尔朱荣拂袖而去。随后,她被扔进了黄河。据说,她出生的时候,母亲看见卧房内红光照射,不知是何征兆,后有一位占卜之人说:“这是个吉兆,令爱有大贵的相貌,将要成为天地之母,生下天地的主宰。”(贤女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
“天地之母”是生下了“天地之主”,但“天地之母”却毒死了“天地之主”。那一道红光因而也便被黄河水吞噬而去。在佛的宽容里,人们仿佛分明听到那个一直把汉武帝“立子杀母”作为一项规矩的北魏王朝深重的叹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孝武帝元修安葬了她,并追加谥号为“灵皇后”。
灵——幽灵?神灵?今天的洛阳龙门石窟与平凉南北石窟寺默默无语。欲望就这样毁了一个灵性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