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猴岛论坛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登录后才能发帖
0
派派杂志区
【三日谈】央视网评:深夜抢购双黄连,媒体和民众应多品一品【2.3~2.5】【已评完】
[社][三日谈]
【三日谈】央视网评:深夜抢购双黄连,媒体和民众应多品一品【2.3~2.5】【已评完】
刷新数据
阅读:
251
回复:
30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楼主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收藏本帖
远山见月。
(派派版主)
楼主
2020-02-03
— 本帖被 死鱼安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0-02-03) —
一夜之间,双黄连口服液莫名大火。
一些媒体机构发布了一条“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报道援引有关研究部门提供的信息称:“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消息一出,网民沸腾,双黄连口服液瞬间成了“神水”,各大电商平台的存货被秒光。然而,沸腾之后的冷静,却是更多的尴尬。
很快,包括媒体和专家在内纷纷出来澄清:到目前为止,没有专门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感染病毒的患者应该接受用于缓解和针对症状的治疗。普通人不必也不应该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上述上海药物所相关负责人最新回应也表示,目前还没有这么详细的研究,只是在武汉病毒所做了一个初步验证。他强调,不能太拔高,科学的事情不想说得太过。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既然是科学的事,这么急于给媒体“喂料”意欲何为?媒体和网民见到此类“重磅”,其实也应该多长一个心眼,多品一品。往前追溯,我们不乏类似的教训,2003年非典时期抢购板蓝根,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时期抢购食盐。总之,“砖家”一张嘴,大家跑断腿。
防疫无小事。普通公众缺乏专业知识和足够的鉴别能力,相关研究机构对科学要有敬畏之心,发布研究成果时当仔细论证,要特别考虑到可能引发的社会反应。在此疫情防控的焦灼时刻,公众心理敏感,涉及疫情的重大信息就更应该慎之又慎。否则,很容易引发误导,造成群体性无理性行为。
回想起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网友们大发感慨:“初一抢口罩,初二抢米,初三抢酒精,初四抢护目镜,初五抢紫外线灯,初六抢手套,现在初七了,深夜抢双黄连。这个年太刺激了!”网友的心声也折射出专业机构在此时此刻的职责。
由于连日来的抗疫战斗,社会情绪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任何一个涉及疫情的信息都可能引发大的波动。当前,媒体职责应以传播效果为导向,更加聚焦全民防控疫情,对一些研究机构提供的所谓重大信息要保持冷静、多方求证,鉴别真伪,并分清轻重缓急,做好必要的提醒和解释,有效引导社会情绪。社会公众也应多一些科学素养,理智判断,理性消费。尤其对那些天上掉馅饼之类的所谓好事,更要好好品一品,不宜盲目跟风、忙中添堵。
在这里,我们还要对某些研究者再提个醒:疫情就是命令!不要在此时动起小脑筋,干那些博人眼球蹭热点的轻浮之事!还是安安静静搞研究,让货真价实的成果说话!
参与奖励:每人10PB,回复有1积分博雅积分。
回复内容请与讨论主题相关,
回复字数20字以上,不满20字不提醒且无奖励
。
优秀回复给予1-5PB加分
回复参与时间:2020.2.3~2020.2.5
[ 此帖被死鱼安乐。在2020-02-10 21:49重新编辑 ]
分享
倒序阅读
查看全部
2076160738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sarahyu00
(书友联盟成员)
沙发
2020-02-04
在疫情不断扩散和恶化的情况下,人人自危,结果理智和思考都没了,一有风吹草动,就一窝蜂去抢购物资,因此大家还是要冷静,避免自我制造恐慌,以及给发国难财的禽兽可乘之机。
死鱼安乐。
2020-02-10
+10 派派币
感谢参与派派杂志区【三日谈】活动,请带走有爱的10PB及闪亮的博雅勋章积分1积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