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猴岛论坛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登录后才能发帖
0
派派杂志区
【三日谈】半月谈:“创作自由”不是“暗黑软暴力”泛滥网络的理由【8.15~8.17】【已评完】
[社][三日谈]
【三日谈】半月谈:“创作自由”不是“暗黑软暴力”泛滥网络的理由【8.15~8.17】【已评完】
刷新数据
阅读:
241
回复:
14
本帖已关闭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楼主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收藏本帖
远山见月。
(派派版主)
楼主
2020-08-15
— 本帖被 死鱼安乐。 执行锁定操作(2020-08-20) —
最近,半月谈报道《暗黑画风“出圈”,网络视觉暴力抬头》在网络引发强烈反响,许多网友跟帖表示支持,但也引发一些“创作自由”的议论,认为针对画风的批评报道会妨害正当的创作自由。
不可否认,包含黑暗、恐怖元素的暗黑、病娇画风在网络上本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小众亚文化的存在,当其能够在创作上自我克制、影响力局限于圈层内部时,应为主流舆论所容忍。
但是,当其以夸大恐怖风格的路线谋求“出圈”影响大众文化、甚至充当网络攻击的工具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当血目狞笑、断肢遍地、尖刀穿脑、徒手挖心的画作可在网络平台肆意流行时,当ID头像是无意间看一眼就会被吓得头皮发麻、胃里翻江倒海的图片时,当画手突破公序良俗和法律界限只为自己“爽”时,当所谓的“艺术创作”是建立在自私冷漠、缺少同理心的基础上时,当暗黑画手以“创作自由”为名“转型”成为网络视觉暴力之时,被特定圈层追捧的暗黑画风原本可能具有的反思、减压的功能已经跑偏,招致社会公众反感、主流舆论的批评也就在所难免。
公众对创作自由并非缺乏包容。暗黑系、病娇态、“哥特风”此类审美并非新生事物,过去曾长期在主流文化的宽容下存在。
但当“暗黑风”出圈成为视觉网暴的工具,当越来越多人开始遭受网络暴力带来的群体性心理创伤时,公众对其的包容和耐心也就逐渐消失殆尽。可以说,当这种画风被滥用时,本质上就已经背离了创作自由的初衷。
目前网络平台上不受限制的“暗黑”软暴力,充斥血腥、暴力元素,不仅助长了青少年焦虑、压抑、暴虐、乖戾等各种情绪的蔓延,更扭曲了一些青少年的价值观,催生了一些偏执、暴力的行为,部分青少年更是被诱导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以参与网暴、霸凌活动为荣。
为此,网络平台亟须担负企业责任,加强网络内容生态的净化治理,相关主管部门也应在加速网络立法的同时,通过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有效的措施,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惩治力度,遏制有害的网络亚文化泛滥,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与奖励:每人10PB,回复有1积分博雅积分。
回复内容请与讨论主题相关,
回复字数20字以上,不满20字不提醒且无奖励
。
优秀回复给予1-5PB加分
回复参与时间:2020.8.15~2020.8.17
[ 此帖被死鱼安乐。在2020-09-03 02:06重新编辑 ]
分享
倒序阅读
查看全部
2076160738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sarahyu00
(书友联盟成员)
沙发
2020-08-17
同意对这些暗黑软暴力加以管制,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青少年思想上或多或少都受到此等凶残画面的影响,观乎校园暴力等可见一班,因此所谓“创作自由”实在不足以去洗白涂毒青少年心智的负面后果。
际遇之神
奖励
sarahyu00扶老奶奶过马路,奖励4派派币
死鱼安乐。
2020-09-03
+10 派派币
感谢参与派派杂志区【三日谈】活动,请带走有爱的10PB及闪亮的博雅勋章积分1积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