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2020年的冬天将成为60年来最冷冬天
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还没进入十一月份,就陆续有地区出现大雪和气温跌破零下的情况。各种说法纷至沓来:今年冬天将出现60年来最寒冷冬天、最严重的降雪;2020-2021年这个冬天,将成为“2008年以来的最冷一年”……而这一切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真相解读: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
冬季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的气温相差很大。如:黑龙江省常年(1981-2010年30年平均值)冬季平均气温为-17.2℃,而海南省为19.9℃,南北气温相差超过37℃;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也很大,如青海省冬季平均气温为-9.2℃,而上海市为5.5℃,相差接近15℃。
全国常年冬季平均气温为-3.3℃,1961年以来,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为-1.4℃(2016年,浮动值为1.9℃),最低为-6.3℃(1967年,浮动值为3.0℃),平均浮动值为0.8℃。其他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在-6.3℃至-1.4℃之间波动变化,没有固定的变化周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寒冷的冬季(平均气温低于-4.5℃)多出现在上世纪60-80年代中期(见表1);90年代之后,冬季平均气温都高于-4.5℃,只有8年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最低为-4.4℃(2011/2012年)。
这个冬天冷空气活动频繁
2021年1月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天气
影响我国冬季气温高低的因素是复杂的,有来自高纬极区冷空气的强弱及冷空气南下路径的影响,也有来自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暖湿气流强弱的影响;既要考虑北极海冰的融化、欧亚积雪多少的影响,也要分析热带海洋异常的影响,还要叠加气候变暖背景的影响,等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与配合,造成了我国冬季气温的高低和降雨(雪)的多少。
国家气候中心在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预测,今年冬季(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主要以西北路径影响我国,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需特别重视隆冬(2021年1月)可能出现大范围强低温雨雪过程。前冬(2020年12月),除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及华南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外,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隆冬(2021年1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西北地区大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将明显偏低,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南方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较小,但西南东部和江南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后冬(2021年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首场降雪与冬天冷不冷没有直接关系
我国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有的地方一年365天都有可能出现降雪,青海省就是如此。今年10月26-28日,青海和甘肃大部地区出现雨雪天气,这次降雪过程不是历史上最早的,如1992年10月5日在青海和甘肃就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雪天气。降雪是一次天气过程,且发生在10月份,与整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1992年降雪出现早,但1992/1993年冬季的气温偏高了0.2℃。但进入冬季后,如果出现多次的降雪天气,且降雪多、积雪厚,对气温就会产生影响了。
一般来说,全国冬季气温与降雨(雪)有以下四种典型的配置情况:(1)暖干:气温偏高且降水偏少。如1998/1999年冬季气温偏高1.5℃降水偏少42.5%,2008/2009年冬季气温偏高1.3℃降水偏少33.5%。(2)暖湿:气温偏高且降水偏多。如1989/1990年气温偏高0.4℃降水偏多44.5%,1997/1998年气温偏高0.3℃降水偏多47%,2015/2016年气温偏高0.3℃降水偏多53.3%。(3)冷干:气温偏低且降水偏少。如1962/1963年气温偏低1.1℃降水偏少57.2%,1967/1968年气温偏低3℃降水偏少34%,1983/1984年气温偏低1.6℃降水偏少35.9%,1985/1986年气温偏低1.0℃降水偏少34%。(4)冷湿:气温偏低且降水偏多。如1982/1983年气温偏低1.2℃降水偏多26.9%,1984/1985年气温偏低1.5℃降水偏多21.1%。所以,冬季气温高低与降水多少的关系不密切,如何搭配要看具体大气环流的配置了。
最冷寒冬变少 最热炎夏变多
除了“冬天冷不冷”,其实“夏天热不热”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甚至是将这两者联系到了一起,出现了“最冷寒冬之后就会出现最热酷暑”的说法。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1961年以来,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和夏季平均气温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冷的冬天出现概率在变小,而热的夏天出现概率在变大。1967/1968年冬季是1961年以来最冷的冬天,而上个夏季(1967年)的平均气温偏低0.3℃,下一个夏季(1968年)的气温也偏低0.8℃;最热夏季是2018年,上一个冬季平均气温偏高0.1℃,下一个冬季也偏高0.2℃。由于最冷冬天和最热夏天出现在不同的气候背景下,影响冬季气温和夏季气温的因素也不一样,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是所有的拉尼娜年都是最冷寒冬
大众猜测的“寒冬诱因”拉尼娜状态,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大范围偏冷超过0.5℃的现象。如果偏冷现象持续,且偏冷的累积值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就成为一次拉尼娜事件(西班牙语“La Niña”,原意是“小女孩”,也称为“反厄尔尼诺”,与厄尔尼诺(西班牙文El Niño,原意是“圣婴”)正好相反)。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出现频率来看,它们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大,一般2至7年发生一次,如同一对“孪生姐妹”,都会造成全球和区域气候出现异常,是当前短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因子之一。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是通过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先影响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后再来影响气候的。通常情况下,拉尼娜可能导致西太平洋热带大气系统偏弱,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加大,从而有利于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造成我国气温偏低。国家气候中心预测,预计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海温异常将于冬季达到峰值,并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海水表面温度距平分布图(红色表示偏暖,蓝色表示偏冷,颜色越深表示偏暖或偏冷程度越强)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拉尼娜只是其中的重要因子之一,而且每次拉尼娜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尽管在多数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都容易偏低,但也有例外。除了拉尼娜外,北极海冰融化、欧亚和高原积雪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变率。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想:每个冬季的平均气温偏高或偏低,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其中哪一个因素占主导地位,只有通过事后的详细分析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的拉尼娜年冬季都特别冷。
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还没进入十一月份,就陆续有地区出现大雪和气温跌破零下的情况。各种说法纷至沓来:今年冬天将出现60年来最寒冷冬天、最严重的降雪;2020-2021年这个冬天,将成为“2008年以来的最冷一年”……而这一切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真相解读: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
冬季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的气温相差很大。如:黑龙江省常年(1981-2010年30年平均值)冬季平均气温为-17.2℃,而海南省为19.9℃,南北气温相差超过37℃;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也很大,如青海省冬季平均气温为-9.2℃,而上海市为5.5℃,相差接近15℃。
全国常年冬季平均气温为-3.3℃,1961年以来,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为-1.4℃(2016年,浮动值为1.9℃),最低为-6.3℃(1967年,浮动值为3.0℃),平均浮动值为0.8℃。其他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在-6.3℃至-1.4℃之间波动变化,没有固定的变化周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寒冷的冬季(平均气温低于-4.5℃)多出现在上世纪60-80年代中期(见表1);90年代之后,冬季平均气温都高于-4.5℃,只有8年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最低为-4.4℃(2011/2012年)。
这个冬天冷空气活动频繁
2021年1月可能出现低温雨雪天气
影响我国冬季气温高低的因素是复杂的,有来自高纬极区冷空气的强弱及冷空气南下路径的影响,也有来自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暖湿气流强弱的影响;既要考虑北极海冰的融化、欧亚积雪多少的影响,也要分析热带海洋异常的影响,还要叠加气候变暖背景的影响,等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与配合,造成了我国冬季气温的高低和降雨(雪)的多少。
国家气候中心在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预测,今年冬季(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主要以西北路径影响我国,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需特别重视隆冬(2021年1月)可能出现大范围强低温雨雪过程。前冬(2020年12月),除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及华南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外,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隆冬(2021年1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西北地区大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将明显偏低,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南方发生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较小,但西南东部和江南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后冬(2021年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首场降雪与冬天冷不冷没有直接关系
我国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有的地方一年365天都有可能出现降雪,青海省就是如此。今年10月26-28日,青海和甘肃大部地区出现雨雪天气,这次降雪过程不是历史上最早的,如1992年10月5日在青海和甘肃就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雪天气。降雪是一次天气过程,且发生在10月份,与整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1992年降雪出现早,但1992/1993年冬季的气温偏高了0.2℃。但进入冬季后,如果出现多次的降雪天气,且降雪多、积雪厚,对气温就会产生影响了。
一般来说,全国冬季气温与降雨(雪)有以下四种典型的配置情况:(1)暖干:气温偏高且降水偏少。如1998/1999年冬季气温偏高1.5℃降水偏少42.5%,2008/2009年冬季气温偏高1.3℃降水偏少33.5%。(2)暖湿:气温偏高且降水偏多。如1989/1990年气温偏高0.4℃降水偏多44.5%,1997/1998年气温偏高0.3℃降水偏多47%,2015/2016年气温偏高0.3℃降水偏多53.3%。(3)冷干:气温偏低且降水偏少。如1962/1963年气温偏低1.1℃降水偏少57.2%,1967/1968年气温偏低3℃降水偏少34%,1983/1984年气温偏低1.6℃降水偏少35.9%,1985/1986年气温偏低1.0℃降水偏少34%。(4)冷湿:气温偏低且降水偏多。如1982/1983年气温偏低1.2℃降水偏多26.9%,1984/1985年气温偏低1.5℃降水偏多21.1%。所以,冬季气温高低与降水多少的关系不密切,如何搭配要看具体大气环流的配置了。
最冷寒冬变少 最热炎夏变多
除了“冬天冷不冷”,其实“夏天热不热”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甚至是将这两者联系到了一起,出现了“最冷寒冬之后就会出现最热酷暑”的说法。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1961年以来,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和夏季平均气温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冷的冬天出现概率在变小,而热的夏天出现概率在变大。1967/1968年冬季是1961年以来最冷的冬天,而上个夏季(1967年)的平均气温偏低0.3℃,下一个夏季(1968年)的气温也偏低0.8℃;最热夏季是2018年,上一个冬季平均气温偏高0.1℃,下一个冬季也偏高0.2℃。由于最冷冬天和最热夏天出现在不同的气候背景下,影响冬季气温和夏季气温的因素也不一样,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是所有的拉尼娜年都是最冷寒冬
大众猜测的“寒冬诱因”拉尼娜状态,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大范围偏冷超过0.5℃的现象。如果偏冷现象持续,且偏冷的累积值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就成为一次拉尼娜事件(西班牙语“La Niña”,原意是“小女孩”,也称为“反厄尔尼诺”,与厄尔尼诺(西班牙文El Niño,原意是“圣婴”)正好相反)。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出现频率来看,它们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大,一般2至7年发生一次,如同一对“孪生姐妹”,都会造成全球和区域气候出现异常,是当前短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因子之一。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是通过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先影响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后再来影响气候的。通常情况下,拉尼娜可能导致西太平洋热带大气系统偏弱,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加大,从而有利于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造成我国气温偏低。国家气候中心预测,预计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冷海温异常将于冬季达到峰值,并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海水表面温度距平分布图(红色表示偏暖,蓝色表示偏冷,颜色越深表示偏暖或偏冷程度越强)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拉尼娜只是其中的重要因子之一,而且每次拉尼娜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尽管在多数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都容易偏低,但也有例外。除了拉尼娜外,北极海冰融化、欧亚和高原积雪变化等因素也会影响东亚冬季风环流的变率。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想:每个冬季的平均气温偏高或偏低,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其中哪一个因素占主导地位,只有通过事后的详细分析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的拉尼娜年冬季都特别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