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相继结束暑期对外开放参观,热闹非凡的高校游暂时告一段落。近年来,暑期高校游越来越火,很多家长都希望以这种方式让孩子对大学有所了解。然而,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游学到底有没有作用?怎样才能让中小学生真正了解高校?高校是否可以和中小学更好地衔接呢?
问题1
暑期高校游学能起到什么作用?
重“游”而非“学”难领略大学底蕴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王维家
每到假期,高校常成为“游学”之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尤其如此。据媒体报道,由于想进校“游学”的学生及家长太多,一些高校已采用预约方式限制人流入校,一些“黄牛”看准“商机”,做起了有偿带客的生意,对此各方怨声载道。
游学的习俗由来已久。“游学博闻”,在我国古代,读书人常常通过游学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孔子、司马迁、李白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游学典范。当下的高校游学,主要是家长希望带孩子到名校走走看看,以激发学习兴趣,增添学习动力,日后能够如愿以偿地考入名校。
应该说,这个愿望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作用。名校占地宽广的校园,各具特色的建筑景观,随处可见的校园文化标识,在满足中小学生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心向往之”的高远志向,萌生求学奋斗目标。但也须指出的是,当前绝大多数所谓“游学”,实际上是“游览”,因为时间有限,空间所限,一般也就是在校门前留个影,在校内景点拍个照,或者是在校园路上走一走,在大楼外看一看,或者到校内商店买个特色文化商品。由于不能深入到内里核心,这种“走马观花式游学”效果毕竟有限,领略不到一所著名大学蕴藏的深厚底蕴,感悟不到大学精神。
高校的动人之处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外在的是景观、环境、条件,内在的则是底蕴、文化、精神。校园景致固然美不胜收,但那容易摄入镜头,可以留待日后慢慢欣赏,而学生晨读晨练的身影、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文献、实验室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名家风采、著作等身的专家学者风范,在寒暑假游学期间很难见到,而一所高校的内在精神与独特气质,更不是匆匆一游就能够感受、领悟得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家长带孩子到高校“游学”,实际上是“游而览”,一饱眼福,而非“游而学”,感悟精神。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深入到大学内里去发现、去感悟,单纯靠匆匆一瞥,是体会不到梅校长这句话的内涵的。
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树立高远志向,带孩子到高校走走,其情可敬;中小学生渴望到心仪的高校看看,汲取学习的动力,坚定好学的意志,其志可嘉。作为高校,能够有众多的学子及家长趋之若鹜,证明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更胜一筹,自当开门以纳之,展现海纳百川的开放办学气度,当然这也是进行自我宣传的绝好机会。至于担心人多无序,带来校园管理压力,高校可以在实行“预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宣传展示渠道,比如制作播放校园宣传片、专题片,借助高新技术开发开通虚拟校园游,常态化开设校园开放日,经常性开办特色“游学”班,丰富校园媒体内容、加强媒体宣传报道等,让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及家长有更多的方式、途径和渠道了解学校,感悟大学的人文底蕴和大学精神。
同样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媒体无处不在的今天,作为中小学生和家长,其实也没有必要把高校实地游作为“必有”选项,通过上述方式同样可以达到了解高校、实现励志之目的,如此,则“黄牛党”也将失去非法牟利之“商机”。
问题2
中学生怎样才能深入了解高校?
沉浸式体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团委书记 张凯旋
家长们带孩子参观大学校园,览楼之高、景之盛、人之众,只是对高校有了最初的印象,真正了解还需要沉浸式体验。如今,很多中学都在努力尝试传递好升入高校的“接力棒”。
首先,通过学科建设推进课程的贯通与开发。在课程标准要求下,中学各学科教研组可以与高校相关专家建立合作关系,把高校教师请到中学进行指导交流,也可以组织教师走进高校进行观摩学习。目前,我们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了项目学习和共同体教学,与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展了联合教研活动,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校长直通车”、生源基地校的挂牌校。今后,北京工业大学等合作高校将选派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担任我们学校荣誉校长,选派相关人才指导学科竞赛工作,这样,既拓宽了学生成才的渠道,也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其次,生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可以通过中学生“项目式学习”、请高校教师或学生走进中学课堂等方式,加强对中学生的生涯教育。我们学校开设了“学长讲堂”,引入校友资源,通过线上或线下讲堂的形式,向学生普及高校、专业等相关知识,从而助力高中生的职业定向、专业选择、人生的未来规划。学校还开展了“名家大师进校园”等活动,邀请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科专业讲座,为学生进行生涯导航。当然,我们也会利用假期带学生走进高校,深入了解高校的历史与内涵。
第三,与高校社团、实验室等合作,以走进大学参与夏令营、讲座、实践课、研究课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创新实践水平。此前,我们组织学生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与了夏令营活动,聆听了北航机器人社团成员带来的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足球机器人,感受科学的魅力。我们还与北航朱英教授等科研团队合作开展了微科研等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问题,亲自动手实验,建立科研思维。通过参与高校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我们引导学生从关注成绩转向对标素养,从而帮助他们逐步确定专业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形成完善人格。
第四,开展文化交流与互动。高校有着丰富的图书馆、博物馆、高水平艺术团等资源,中学与高校合作,可以帮助中学生接受更好的文化艺术洗礼,丰富底蕴。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高参高”项目中,我们学校的学生接受了以学期为单位的专业艺术指导,观看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的高水平专业演出等,在专业学习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的提升上受益匪浅。
总之,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中学生了解高校,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更为紧密和连贯,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问题3
小学生有必要提前“介入”吗?
从小拓展视野利于激发学习动力
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教师 王俊强
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提前了解高校也是非常重要的,尽早培养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兴趣,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会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孩子们的视野。
首先,通过组织一系列德育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有梦想的价值观。我们小学部每年都会举办职业日活动,一方面带学生走进职业体验馆,通过职业扮演来感受各职业不同特点,另一方面邀请大学教授、研究员、学生或毕业生来校进行演讲,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和职业选择,启发学生们对不同领域的兴趣。通过了解不同专业和职业的发展前景,学生们可以更早地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一旦心中树立了追求知识、追求理想的价值观,他们更有动力努力学习。
其次,我们开设了学生项目研究课程。学校鼓励学生进行有关高校的小型研究项目,在导师的帮助下,他们能够了解不同高校的特点和优势。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大学,通过图书馆查找资料、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该校的历史、特色和学科优势,从而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兴趣。学校阅览室还为学生提供了适合小学水平的阅读材料,介绍高校的历史和校园生活。学校图书馆可以搜集相关书籍和杂志,供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高校的各种专业和学科,以及高校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三,我们会组织学生外出研学,带着他们走进大学校园,不仅参观高校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设施,还与高校的学生互动。这样的参观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亲身体验高校的氛围和环境,能更加真实地了解高校。
第四,学校定期举办教师讲坛,请毕业于不同院校的老师为学生分享国内外高校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让学生从小了解国内外高校的学习和生活。
此外,小学部还开设了“家长课堂”,请不同职业的家长走进校园,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高校学习生活与职业经历。家长在孩子的职业选择和学习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平等的心态和孩子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帮助孩子早日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未来考取心仪的学校。
问题4
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制定生涯规划?
高中进行生涯规划更切实际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艳丽
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问题,最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向职场人的,后延伸到大学生,而近10年来,伴随着国家高考制度和课程设置的改革,生涯规划已悄然下移到高中生,甚至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生涯规划”从学理的层面讲,是指通过对个人性格、气质、学科兴趣、职业兴趣,以及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因素的详细了解后,制定个人未来学业、职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相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中生的思想和认知都更为成熟,所以,生涯规划在高中阶段更切实际,大致需要经历认识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科目、选定大致的职业方向、接触大学和制定计划等环节。
义务教育阶段逐渐形成了个人在学科学习中的习惯和优势,到了高中,需要巩固优势,并转化为考试分数,为升学创造条件。一切的选择,以个人的擅长为基本出发点。国家招生制度改革后,高校的专业录取对高考选考了哪些科目有具体的要求,因此进入高中后的选科实际上是生涯规划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次操作。
如何选科?大致有四个方面的考量因素:一是兴趣与擅长,是对理性抽象逻辑更擅长,还是对文字阐述更拿手,抑或是各方面都比较均衡,决定了是选理科类科目为主还是文科类科目为主。有的同学简单地以初中的经验来判定自己擅长的科目,以中考的分数来决定选考科目,这是不科学的。以历史为例,初中强调识记、复述等,而高中则要求阐释、论证,对逻辑的认知要求非常高,两者差异较大。因此,高一一年的学习不要着急,不要想当然肯定或者否定,慢慢地在对学科的认知中找到自己的擅长;二是高校专业招生的选考要求,比如同为医学类,中医与西医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就有较大差异。如今网络条件发达,每年的七八月份,全社会都可以看到招生情况,有心的高中生和家长可以提早留心;三是所在学校或各区的优势。等级考试中,每3分划分一个等级分,最低分为40,最高分为100,这与原始分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两个科目中举棋不定的时候,不妨考虑这一因素;四是尽可能创造条件接触到职业实践,很多学校开设的职业实践、职业类社团、研究性社团等都能够让学生提前感受职业氛围。
选定了科目,意味着大致选定了职业方向。对高中生来说,生涯规划中不可缺少对大学的了解。参观高等学府不失为一个了解大学的好机会,感受大学的氛围,走进图书馆享受静谧愉快的阅读,尝一尝大学食堂里满足天南海北口味的餐饮,甚至匆匆走过的大学生都有可能对高中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冲击。与此同时,研究大学的学科优势、育人理念、师资状况、深造机制、合作领域、科学成就等也是必要的。每年暑假或寒假,很多知名大学都有面向中学生的学科营活动,如有机会参加,一定要积极争取,与大师、教授、大学生一起享受研究和学习的乐趣。
古人云:志不定,天下无可成之事。目标明确的人,学习自主性高、学习动力强。学习效率高,就最接近成功。生涯规划,归根到底是帮助青少年尽快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制定目标并积聚奋斗的能量,朝着自己渴望的未来不断前进,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也可以实现“我的志愿我做主”。当然,兴趣可能转变,职业目标可能转移,但为追求人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将让人终身受益。
建议与对策
高校应打开校门
寻人才培养新路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苏尚锋
高等教育居于各级教育的最高层次,并在现代教育体系内部保持着与基础教育的深刻关联。它所拥有的文化资源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使得大学具有面向年轻一代的天然吸引力。作为学习循序渐进的远景目标、知识逐级递进的未来指向,大学一直都是中小学生充满想象、期待神往的文化殿堂。因此,在维持基本秩序、保障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大学空间应保持面向社会最大程度的开放性,其中当然也包括面对中小学生群体开辟开放通道、与中小学及其他教育机构构建协同合作机制等。
一般说来,大学和中小学建立并保持更好的衔接或合作关系,其方式可以大致归为三类。
第一类强调大学对中小学教育所涉及知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可以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提供及时并有效的知识供给与咨询服务。高等教育尤其是学术性大学,集中了一大批学有所专的专家学者,他们可以通过科学普及教育或接受访谈咨询的方式,回应不同学科学习所涉及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其他创造性活动,开展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与服务。
第二类强调大学在参与中小学人才培养不同环节的各种可能,既可以将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向前延伸,构建一种贯通培养的连续体模型,也可以借助大学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储备,独立分割教学单元,提供短期、小模块的教学服务。10多年前,北京市就尝试开展过一项较为大型的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验,挑选40至50个北京高校重点实验室,安排高一学生每周进入实验室学习3学时,由高校实验室与基地学校各派1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一些大学及其联盟面向社会开设“先修课程”,这些课程中所修习的学分在该学生进入大学相应专业后依然保持有效。一些大学还面向更多的中小学生,开设暑期课程、节假日课程以及各种类型的夏令营、体验营、训练营等。
第三类是一种整体性探索的路径,强调大学自身的观念更新与教育创新,跳开大学功能的类型分块,从大学使命与知识生产本质的角度重新诠释研究、教学、服务的方式变革。一方面,大学的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都应致力于满足地方社会各部门的现实需求,其中也包括中小学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所涉及的专门知识非常广泛,大学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往往也与教育人才评价的标准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大学与中小学的实践衔接很难做到非常紧密。因此,高等教育领域曾在全世界范围兴起了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的实践模型,它们共同面向中小学教育的现实需求与理论难题,在协同探索中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衔接。
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紧密衔接,不仅有利于为中小学提供更有效的专业服务,支持中小学生全面成长,而且也有利于实现大学自身的功能优化与发展。比如,首都师范大学近年配合“双减”政策的实施,主动与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需求深度对接,推出了一系列服务“双减”“首师行动·寒假有约”跨校云课程,同时也实现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与实践育人的创新升级。
此外,大学为中小学生参观走访开辟通道,还可以增强大学的吸引力与忠诚度,直接为各大学不同专业培育拥趸和未来学生。
插画:琚理 供图:视觉中国
https://edu.sina.com.cn/gaokao/2023-08-17/doc-imzhpazv3029611.shtml?tj=cxvertical_pc_hp&tr=12
问题1
暑期高校游学能起到什么作用?
重“游”而非“学”难领略大学底蕴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王维家
每到假期,高校常成为“游学”之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尤其如此。据媒体报道,由于想进校“游学”的学生及家长太多,一些高校已采用预约方式限制人流入校,一些“黄牛”看准“商机”,做起了有偿带客的生意,对此各方怨声载道。
游学的习俗由来已久。“游学博闻”,在我国古代,读书人常常通过游学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孔子、司马迁、李白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游学典范。当下的高校游学,主要是家长希望带孩子到名校走走看看,以激发学习兴趣,增添学习动力,日后能够如愿以偿地考入名校。
应该说,这个愿望是好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作用。名校占地宽广的校园,各具特色的建筑景观,随处可见的校园文化标识,在满足中小学生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心向往之”的高远志向,萌生求学奋斗目标。但也须指出的是,当前绝大多数所谓“游学”,实际上是“游览”,因为时间有限,空间所限,一般也就是在校门前留个影,在校内景点拍个照,或者是在校园路上走一走,在大楼外看一看,或者到校内商店买个特色文化商品。由于不能深入到内里核心,这种“走马观花式游学”效果毕竟有限,领略不到一所著名大学蕴藏的深厚底蕴,感悟不到大学精神。
高校的动人之处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外在的是景观、环境、条件,内在的则是底蕴、文化、精神。校园景致固然美不胜收,但那容易摄入镜头,可以留待日后慢慢欣赏,而学生晨读晨练的身影、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文献、实验室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名家风采、著作等身的专家学者风范,在寒暑假游学期间很难见到,而一所高校的内在精神与独特气质,更不是匆匆一游就能够感受、领悟得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家长带孩子到高校“游学”,实际上是“游而览”,一饱眼福,而非“游而学”,感悟精神。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深入到大学内里去发现、去感悟,单纯靠匆匆一瞥,是体会不到梅校长这句话的内涵的。
家长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树立高远志向,带孩子到高校走走,其情可敬;中小学生渴望到心仪的高校看看,汲取学习的动力,坚定好学的意志,其志可嘉。作为高校,能够有众多的学子及家长趋之若鹜,证明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更胜一筹,自当开门以纳之,展现海纳百川的开放办学气度,当然这也是进行自我宣传的绝好机会。至于担心人多无序,带来校园管理压力,高校可以在实行“预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宣传展示渠道,比如制作播放校园宣传片、专题片,借助高新技术开发开通虚拟校园游,常态化开设校园开放日,经常性开办特色“游学”班,丰富校园媒体内容、加强媒体宣传报道等,让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及家长有更多的方式、途径和渠道了解学校,感悟大学的人文底蕴和大学精神。
同样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媒体无处不在的今天,作为中小学生和家长,其实也没有必要把高校实地游作为“必有”选项,通过上述方式同样可以达到了解高校、实现励志之目的,如此,则“黄牛党”也将失去非法牟利之“商机”。
问题2
中学生怎样才能深入了解高校?
沉浸式体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团委书记 张凯旋
家长们带孩子参观大学校园,览楼之高、景之盛、人之众,只是对高校有了最初的印象,真正了解还需要沉浸式体验。如今,很多中学都在努力尝试传递好升入高校的“接力棒”。
首先,通过学科建设推进课程的贯通与开发。在课程标准要求下,中学各学科教研组可以与高校相关专家建立合作关系,把高校教师请到中学进行指导交流,也可以组织教师走进高校进行观摩学习。目前,我们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开展了项目学习和共同体教学,与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展了联合教研活动,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校长直通车”、生源基地校的挂牌校。今后,北京工业大学等合作高校将选派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担任我们学校荣誉校长,选派相关人才指导学科竞赛工作,这样,既拓宽了学生成才的渠道,也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其次,生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可以通过中学生“项目式学习”、请高校教师或学生走进中学课堂等方式,加强对中学生的生涯教育。我们学校开设了“学长讲堂”,引入校友资源,通过线上或线下讲堂的形式,向学生普及高校、专业等相关知识,从而助力高中生的职业定向、专业选择、人生的未来规划。学校还开展了“名家大师进校园”等活动,邀请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科专业讲座,为学生进行生涯导航。当然,我们也会利用假期带学生走进高校,深入了解高校的历史与内涵。
第三,与高校社团、实验室等合作,以走进大学参与夏令营、讲座、实践课、研究课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创新实践水平。此前,我们组织学生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与了夏令营活动,聆听了北航机器人社团成员带来的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足球机器人,感受科学的魅力。我们还与北航朱英教授等科研团队合作开展了微科研等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问题,亲自动手实验,建立科研思维。通过参与高校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我们引导学生从关注成绩转向对标素养,从而帮助他们逐步确定专业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形成完善人格。
第四,开展文化交流与互动。高校有着丰富的图书馆、博物馆、高水平艺术团等资源,中学与高校合作,可以帮助中学生接受更好的文化艺术洗礼,丰富底蕴。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高参高”项目中,我们学校的学生接受了以学期为单位的专业艺术指导,观看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的高水平专业演出等,在专业学习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的提升上受益匪浅。
总之,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中学生了解高校,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更为紧密和连贯,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问题3
小学生有必要提前“介入”吗?
从小拓展视野利于激发学习动力
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教师 王俊强
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提前了解高校也是非常重要的,尽早培养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兴趣,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会通过多种途径拓展孩子们的视野。
首先,通过组织一系列德育活动帮助孩子们建立有梦想的价值观。我们小学部每年都会举办职业日活动,一方面带学生走进职业体验馆,通过职业扮演来感受各职业不同特点,另一方面邀请大学教授、研究员、学生或毕业生来校进行演讲,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和职业选择,启发学生们对不同领域的兴趣。通过了解不同专业和职业的发展前景,学生们可以更早地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一旦心中树立了追求知识、追求理想的价值观,他们更有动力努力学习。
其次,我们开设了学生项目研究课程。学校鼓励学生进行有关高校的小型研究项目,在导师的帮助下,他们能够了解不同高校的特点和优势。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大学,通过图书馆查找资料、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该校的历史、特色和学科优势,从而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兴趣。学校阅览室还为学生提供了适合小学水平的阅读材料,介绍高校的历史和校园生活。学校图书馆可以搜集相关书籍和杂志,供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高校的各种专业和学科,以及高校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三,我们会组织学生外出研学,带着他们走进大学校园,不仅参观高校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设施,还与高校的学生互动。这样的参观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亲身体验高校的氛围和环境,能更加真实地了解高校。
第四,学校定期举办教师讲坛,请毕业于不同院校的老师为学生分享国内外高校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让学生从小了解国内外高校的学习和生活。
此外,小学部还开设了“家长课堂”,请不同职业的家长走进校园,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高校学习生活与职业经历。家长在孩子的职业选择和学习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平等的心态和孩子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帮助孩子早日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未来考取心仪的学校。
问题4
孩子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制定生涯规划?
高中进行生涯规划更切实际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艳丽
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问题,最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向职场人的,后延伸到大学生,而近10年来,伴随着国家高考制度和课程设置的改革,生涯规划已悄然下移到高中生,甚至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生涯规划”从学理的层面讲,是指通过对个人性格、气质、学科兴趣、职业兴趣,以及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因素的详细了解后,制定个人未来学业、职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相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中生的思想和认知都更为成熟,所以,生涯规划在高中阶段更切实际,大致需要经历认识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科目、选定大致的职业方向、接触大学和制定计划等环节。
义务教育阶段逐渐形成了个人在学科学习中的习惯和优势,到了高中,需要巩固优势,并转化为考试分数,为升学创造条件。一切的选择,以个人的擅长为基本出发点。国家招生制度改革后,高校的专业录取对高考选考了哪些科目有具体的要求,因此进入高中后的选科实际上是生涯规划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次操作。
如何选科?大致有四个方面的考量因素:一是兴趣与擅长,是对理性抽象逻辑更擅长,还是对文字阐述更拿手,抑或是各方面都比较均衡,决定了是选理科类科目为主还是文科类科目为主。有的同学简单地以初中的经验来判定自己擅长的科目,以中考的分数来决定选考科目,这是不科学的。以历史为例,初中强调识记、复述等,而高中则要求阐释、论证,对逻辑的认知要求非常高,两者差异较大。因此,高一一年的学习不要着急,不要想当然肯定或者否定,慢慢地在对学科的认知中找到自己的擅长;二是高校专业招生的选考要求,比如同为医学类,中医与西医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就有较大差异。如今网络条件发达,每年的七八月份,全社会都可以看到招生情况,有心的高中生和家长可以提早留心;三是所在学校或各区的优势。等级考试中,每3分划分一个等级分,最低分为40,最高分为100,这与原始分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在两个科目中举棋不定的时候,不妨考虑这一因素;四是尽可能创造条件接触到职业实践,很多学校开设的职业实践、职业类社团、研究性社团等都能够让学生提前感受职业氛围。
选定了科目,意味着大致选定了职业方向。对高中生来说,生涯规划中不可缺少对大学的了解。参观高等学府不失为一个了解大学的好机会,感受大学的氛围,走进图书馆享受静谧愉快的阅读,尝一尝大学食堂里满足天南海北口味的餐饮,甚至匆匆走过的大学生都有可能对高中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冲击。与此同时,研究大学的学科优势、育人理念、师资状况、深造机制、合作领域、科学成就等也是必要的。每年暑假或寒假,很多知名大学都有面向中学生的学科营活动,如有机会参加,一定要积极争取,与大师、教授、大学生一起享受研究和学习的乐趣。
古人云:志不定,天下无可成之事。目标明确的人,学习自主性高、学习动力强。学习效率高,就最接近成功。生涯规划,归根到底是帮助青少年尽快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制定目标并积聚奋斗的能量,朝着自己渴望的未来不断前进,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也可以实现“我的志愿我做主”。当然,兴趣可能转变,职业目标可能转移,但为追求人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将让人终身受益。
建议与对策
高校应打开校门
寻人才培养新路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苏尚锋
高等教育居于各级教育的最高层次,并在现代教育体系内部保持着与基础教育的深刻关联。它所拥有的文化资源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使得大学具有面向年轻一代的天然吸引力。作为学习循序渐进的远景目标、知识逐级递进的未来指向,大学一直都是中小学生充满想象、期待神往的文化殿堂。因此,在维持基本秩序、保障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大学空间应保持面向社会最大程度的开放性,其中当然也包括面对中小学生群体开辟开放通道、与中小学及其他教育机构构建协同合作机制等。
一般说来,大学和中小学建立并保持更好的衔接或合作关系,其方式可以大致归为三类。
第一类强调大学对中小学教育所涉及知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可以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提供及时并有效的知识供给与咨询服务。高等教育尤其是学术性大学,集中了一大批学有所专的专家学者,他们可以通过科学普及教育或接受访谈咨询的方式,回应不同学科学习所涉及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其他创造性活动,开展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与服务。
第二类强调大学在参与中小学人才培养不同环节的各种可能,既可以将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向前延伸,构建一种贯通培养的连续体模型,也可以借助大学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储备,独立分割教学单元,提供短期、小模块的教学服务。10多年前,北京市就尝试开展过一项较为大型的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验,挑选40至50个北京高校重点实验室,安排高一学生每周进入实验室学习3学时,由高校实验室与基地学校各派1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一些大学及其联盟面向社会开设“先修课程”,这些课程中所修习的学分在该学生进入大学相应专业后依然保持有效。一些大学还面向更多的中小学生,开设暑期课程、节假日课程以及各种类型的夏令营、体验营、训练营等。
第三类是一种整体性探索的路径,强调大学自身的观念更新与教育创新,跳开大学功能的类型分块,从大学使命与知识生产本质的角度重新诠释研究、教学、服务的方式变革。一方面,大学的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都应致力于满足地方社会各部门的现实需求,其中也包括中小学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所涉及的专门知识非常广泛,大学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往往也与教育人才评价的标准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大学与中小学的实践衔接很难做到非常紧密。因此,高等教育领域曾在全世界范围兴起了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的实践模型,它们共同面向中小学教育的现实需求与理论难题,在协同探索中加强彼此之间的相互衔接。
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紧密衔接,不仅有利于为中小学提供更有效的专业服务,支持中小学生全面成长,而且也有利于实现大学自身的功能优化与发展。比如,首都师范大学近年配合“双减”政策的实施,主动与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需求深度对接,推出了一系列服务“双减”“首师行动·寒假有约”跨校云课程,同时也实现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与实践育人的创新升级。
此外,大学为中小学生参观走访开辟通道,还可以增强大学的吸引力与忠诚度,直接为各大学不同专业培育拥趸和未来学生。
插画:琚理 供图:视觉中国
https://edu.sina.com.cn/gaokao/2023-08-17/doc-imzhpazv3029611.shtml?tj=cxvertical_pc_hp&tr=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