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四周都有高山为屏,建都绝佳之地,但周代、汉代、唐代,都曾迁至洛阳。以唐代为例,李世民在洛阳居住两年,李治在洛阳住了11年,李隆基住了10年,武则天直接迁都洛阳,后来4个唐朝皇帝也住了10余年(皇帝迁居洛阳,其实代表国都变化)。唐代之后,宋明更是不在西安建都。
问题在于:既然西安(古城长安)是建都绝佳之地,为何汉唐都曾迁都,宋明更是不在西安建都,背后到底有何真相?原因之一就记录在《食货志》中,只是食货志并非王侯将相历史,没有热血沸腾、阴谋诡计等等,只有活生生的真实生活,反而往往不被重视。
隋唐的逐粮天子
隋唐首都长安,位于号称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不到4万平方公里。
简单计算可知,去掉其他用地,关中耕地面积并不多,因此能养活的人口有限。更为严峻的是,一旦关中发生水旱灾难,导致粮食歉收的话,那么粮食就会更加紧缺。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唐朝史料记载,天宝年间关中4府41县,人口300万人,关中产出很难养活这么多人。
因为粮食长期不足,故有“长安米贵”的典故,又有“长安居,大不易”的说法。为了缓解长安粮食问题,不是太重要的部门,比如国子监,唐朝时就曾多次放假,让他们回家吃粮,减少长安负担。至于皇帝,则经常迁到洛阳办公,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都曾因此迁居洛阳,所以他们也被戏称为“逐粮天子”。
由于经常因粮迁居洛阳,皇帝也嫌烦,于是隋文帝一直想要迁都洛阳,隋炀帝在605年正式迁都洛阳。后来武则天的大周迁都洛阳,不单纯是政治原因,还有关中缺粮的客观因素。
唐朝的解决办法
看到上文,相信大家都会想,既然关中粮食不足,为何不从其他地方调运呢?的确,隋唐皇帝就是这么办的,新唐书食货志记载的是“故常转漕东南之粟”。
但问题是,天下水系并非天生相连,想要将其他地方水运到长安,必然需要畅通的运河。因此,这里就可以看到隋炀帝的伟大,他开通大运河,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大规模陆运粮食肯定不靠谱,原因在于消耗太大,最经济最效率的是水运。
为了京城粮食问题,唐朝皇帝伤透了脑筋,在隋炀帝大运河的基础上,不断疏浚大运河、渭河等,改进运输工具、手段,任命能臣干吏等。
最终,到唐玄宗时京城粮食问题才得到初步缓解,但也只是初步缓解,京城粮食依然紧张。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初年,河南尹李杰为水陆运使,采取水陆两路的办法,不计代价的运粮,每年向长安运输250万石。
然而,这是在关中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才能勉强缓解,一旦关中歉收,这种不计代价的运输依然不够。后来,唐玄宗时就曾爆发粮荒,朝廷拿出100万石,以“每升减于时价十文”来平抑京城粮价。
长安缺粮的原因
关中缺粮的原因,在于地方狭小,本身人口众多,兼之朝廷所在,又聚集一大批人,因此必然需要外运粮食。问题在于:既然唐朝全力运粮,为何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隋唐逐粮天子们,他们跑到洛阳办公,说明洛阳并不缺粮,洛阳到长安只有300多公里,且还有水道可以运输,为何不从洛阳大量运输粮食到长安?
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问题就出在洛阳到长安的运输道路上。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杭州、终点是涿郡(北京),中心城市是洛阳,西安只是大运河沿黄河向西的延伸,具体可见下图。从洛阳到西安的延伸线,黄河水路非常难走(三门峡段难走),运粮效率极其不高。元朝因为定都北京,为了获取东南粮食,于是修造了京杭大运河,即从淮水直接北上到山东德州,而不是向西转向洛阳。
隋唐时期,通过杨广开通的大运河,将东南粮食源源不断的运抵洛阳,在洛阳聚集了大量粮食。上个世纪,在洛阳考古发现众多巨大的隋唐粮仓,印证了隋唐史书记载。然而,尽管相距不远,但因为水路不畅,粮食很难从洛阳运到长安,而陆路运输消耗过大,于是导致长安经常缺粮。最终,乃至以唐朝的国力,不计成本的运输,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与中国不同,西方历史上却总有“传奇”。据说古希腊是通过跨越地中海的国际贸易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但以从洛阳到长安运粮的难度来看,古希腊以海外贸易的方式满足200多个邦国的粮食需求很难让人相信(古希腊自身粮食产量极其有限,今天希腊依然如此),比如如何运输存储,如何分发到各国邦国,路上消耗如何?
粮食是国家的基础,沿着粮食这条线去看,很多历史大事件往往会得到更合理的解释。当长安总是面临缺粮问题,且以当时生产力无法彻底解决时,那么长安还是建都佳地吗?显然不可能了,毕竟负担实在太重了。当然,宋明不在长安建都还有其他原因,但总是缺粮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问题在于:既然西安(古城长安)是建都绝佳之地,为何汉唐都曾迁都,宋明更是不在西安建都,背后到底有何真相?原因之一就记录在《食货志》中,只是食货志并非王侯将相历史,没有热血沸腾、阴谋诡计等等,只有活生生的真实生活,反而往往不被重视。
隋唐的逐粮天子
隋唐首都长安,位于号称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迄潼关港口,东西长约36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不到4万平方公里。
简单计算可知,去掉其他用地,关中耕地面积并不多,因此能养活的人口有限。更为严峻的是,一旦关中发生水旱灾难,导致粮食歉收的话,那么粮食就会更加紧缺。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唐朝史料记载,天宝年间关中4府41县,人口300万人,关中产出很难养活这么多人。
因为粮食长期不足,故有“长安米贵”的典故,又有“长安居,大不易”的说法。为了缓解长安粮食问题,不是太重要的部门,比如国子监,唐朝时就曾多次放假,让他们回家吃粮,减少长安负担。至于皇帝,则经常迁到洛阳办公,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都曾因此迁居洛阳,所以他们也被戏称为“逐粮天子”。
由于经常因粮迁居洛阳,皇帝也嫌烦,于是隋文帝一直想要迁都洛阳,隋炀帝在605年正式迁都洛阳。后来武则天的大周迁都洛阳,不单纯是政治原因,还有关中缺粮的客观因素。
唐朝的解决办法
看到上文,相信大家都会想,既然关中粮食不足,为何不从其他地方调运呢?的确,隋唐皇帝就是这么办的,新唐书食货志记载的是“故常转漕东南之粟”。
但问题是,天下水系并非天生相连,想要将其他地方水运到长安,必然需要畅通的运河。因此,这里就可以看到隋炀帝的伟大,他开通大运河,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大规模陆运粮食肯定不靠谱,原因在于消耗太大,最经济最效率的是水运。
为了京城粮食问题,唐朝皇帝伤透了脑筋,在隋炀帝大运河的基础上,不断疏浚大运河、渭河等,改进运输工具、手段,任命能臣干吏等。
最终,到唐玄宗时京城粮食问题才得到初步缓解,但也只是初步缓解,京城粮食依然紧张。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开元初年,河南尹李杰为水陆运使,采取水陆两路的办法,不计代价的运粮,每年向长安运输250万石。
然而,这是在关中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才能勉强缓解,一旦关中歉收,这种不计代价的运输依然不够。后来,唐玄宗时就曾爆发粮荒,朝廷拿出100万石,以“每升减于时价十文”来平抑京城粮价。
长安缺粮的原因
关中缺粮的原因,在于地方狭小,本身人口众多,兼之朝廷所在,又聚集一大批人,因此必然需要外运粮食。问题在于:既然唐朝全力运粮,为何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隋唐逐粮天子们,他们跑到洛阳办公,说明洛阳并不缺粮,洛阳到长安只有300多公里,且还有水道可以运输,为何不从洛阳大量运输粮食到长安?
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问题就出在洛阳到长安的运输道路上。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杭州、终点是涿郡(北京),中心城市是洛阳,西安只是大运河沿黄河向西的延伸,具体可见下图。从洛阳到西安的延伸线,黄河水路非常难走(三门峡段难走),运粮效率极其不高。元朝因为定都北京,为了获取东南粮食,于是修造了京杭大运河,即从淮水直接北上到山东德州,而不是向西转向洛阳。
隋唐时期,通过杨广开通的大运河,将东南粮食源源不断的运抵洛阳,在洛阳聚集了大量粮食。上个世纪,在洛阳考古发现众多巨大的隋唐粮仓,印证了隋唐史书记载。然而,尽管相距不远,但因为水路不畅,粮食很难从洛阳运到长安,而陆路运输消耗过大,于是导致长安经常缺粮。最终,乃至以唐朝的国力,不计成本的运输,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与中国不同,西方历史上却总有“传奇”。据说古希腊是通过跨越地中海的国际贸易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但以从洛阳到长安运粮的难度来看,古希腊以海外贸易的方式满足200多个邦国的粮食需求很难让人相信(古希腊自身粮食产量极其有限,今天希腊依然如此),比如如何运输存储,如何分发到各国邦国,路上消耗如何?
粮食是国家的基础,沿着粮食这条线去看,很多历史大事件往往会得到更合理的解释。当长安总是面临缺粮问题,且以当时生产力无法彻底解决时,那么长安还是建都佳地吗?显然不可能了,毕竟负担实在太重了。当然,宋明不在长安建都还有其他原因,但总是缺粮无疑是其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