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为了抗日大业,国共两党达成合作,人民军队在陕北的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则改为新四军,这都是基于大局考虑的。
不过两党毕竟先前经历过多年血战,很多红军指战员都亲眼目睹过同志倒在自己身边,因此普遍对改编有抵触情绪。在陕北的主力还好,毕竟有中央坐镇,大量政工干部耐心地做了思想工作。
南方游击队的反应就要强烈多了,他们很多都是独自艰苦奋战数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出卖、背叛、诱骗,所以很难相信双方能够和解。
像陈毅这么高的地位,去湘赣边游击队做工作时,都差点被谭余保当叛徒杀了,可见当年劝说工作的不容易。而有一支队伍更是刚烈,不管谁说改编都不相信,将红军的番号打到了1943年,只可惜最终全军覆没。
红十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结局很惨,1935年初在怀玉山地区被国军重创,所部绝大多数牺牲,主要领导人方志敏、刘畴西等被俘,寻淮洲牺牲,还能顺利突围的只有军团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的千余人。
其他就只剩下百余散兵,后来陆陆续续被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收拢,组成了红军独立团。即便只有很少的人,国军依然没有放过,多次重兵进攻红军独立团,关英一败再败,只能率部撤到了婺源的彰公山附近。
1936年末,关英从收集来的报纸上看到了西安事变以及两党洽谈合作的事宜,心里放松了警惕。
没想到,蒋介石明面是接受一致抗日的主张,实际却加快了清剿红军游击队的脚步,导致很多南方的红军部队遭到了打击,这也是后来游击队不相信国民党改编的重要原因。
1937年2月,国军集结了14个团的兵力进攻红军独立团,防备不足且人数悬殊的独立团损失惨重,几近全军覆没,关英当时在山洞中养伤,逃过了一劫。等局势平静下来后,他流落到了玉山一带,过了很久才联络上组织。
如果独立团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也不会有那么多纠葛。在最危险的时刻,原先在赣东北担任宣传干部的杨文翰站了出来。
杨文翰早年参加了方志敏、邵式平领导的弋横起义,可以说是这支部队根源时期的老人,独立团被打散后,他没有放弃,找回了30多名游击队继续斗争。他们转战弋阳、德兴、横峰、上饶等多个县,专挑国军小股部队打。通过接连的胜利,迅速打出了名气。
他们的队伍持续扩大,由一开始的30多人,扩充到了500多人,还有200多支步熗、1挺轻机熗。时机成熟后,部队重新打出赣东北游击大队的旗号,杨文翰担任这支部队的政委,也是实际领导人。
这时国民党接连以“改编”为名做下了很多恶事,像闽南游击队领导人率部去跟谈相关事宜,遭国军缴械,领导人还被杀害;赣北游击队接到合作告示后放松警惕,被国民党偷袭成功,游击队政委喻照光惨遭杀害,人头还被挂在街上......
国军也想诱捕杨文翰,到处张贴告示说两党已达成一致,要他下山商谈。杨文翰一开始并不相信,赣北游击队与他的联系很多,并且他跟随方志敏革命多年,方志敏的牺牲让他非常痛心,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理会国民党。
但是越来越多的渠道表明两党的确达成了合作,游击队在山里又过得很艰苦,杨文翰不忍看跟着自己的人那么凄惨,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与国民党进行了接触。
当然,杨文翰也留了个心眼,只是派了支小分队下山洽谈,做两手准备。结果小分队没多久便遇到了国军的伏击,十多个人牺牲,其余大部被缴械,只有少数人跑回来报信。
杨文翰听后大哭,心里不再相信改编这个说法,也为后面的一连串悲剧埋下了伏笔。
随着日寇进攻的脚步加剧,国民政府都有了倾覆的危险,在这样的背景下,老蒋暂时停止了小动作。
1937年9月末,闽赣省委书记黄道与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达成协议,双方都同意将闽赣地区的红军改编为“闽赣边抗日义勇军”,之后又改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
闽赣省委陆续派了四名干部前去劝说杨文翰,都被杨文翰当成叛徒杀了。黄道对此非常头疼,1938年5月,原红军独立团关英归队,让黄道看到了希望,想着关英曾是杨文翰的上级,应该能说得通。
没想到关英一上山也被绑了,杨文翰念了些旧情没有马上熗毙,厉声质问关英消失了一年多都到哪里去了?突然出现就说要改编,是不是叛变了?
关英耐心跟他解释了政策以及外面的局势,奈何杨文翰不听。杨文翰还怒吼:你上山前为什么国民党那么热情?就这样合作,方志敏同志他们的血债就一笔勾销了吗?
两党已经达成统一战线,国民党官员进行相应的接待是很正常的事。至于那些牺牲的同志,不是不报仇,只是接受改编后,可以取得给养,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这样才能避免更多同志牺牲。
这些大道理大局观,关英明白杨文翰此刻听不进去,所以指责杨文翰“破坏党的组织纪律”。最终杨文翰认定关英也已叛变,让游击队员杀害了他。
经此一事后,黄道不再派人去联络,杨文翰始终打着红军赣东北游击大队的旗号奋战,只可惜在国民党的打击下,处境日益艰难。
杨文翰的确是条汉子,不管怎么样他都没有想过投降。1943年3月21日,游击队员邵恒竹叛变,带领国军入山残杀赣东北游击大队,最终只有杨文翰和炊事班长刘福喜靠跳下山崖逃过一劫。
不久后,杨文翰与刘福喜走散,即便只有他一人,还是坚持战斗。他始终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只身辗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想要重新拉起队伍。可惜在1943年8月,他途径弋阳时被人举报,不幸落入敌人之手。
同年10月,杨文翰被杀害,临刑前他仍大呼“工农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不过两党毕竟先前经历过多年血战,很多红军指战员都亲眼目睹过同志倒在自己身边,因此普遍对改编有抵触情绪。在陕北的主力还好,毕竟有中央坐镇,大量政工干部耐心地做了思想工作。
南方游击队的反应就要强烈多了,他们很多都是独自艰苦奋战数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出卖、背叛、诱骗,所以很难相信双方能够和解。
像陈毅这么高的地位,去湘赣边游击队做工作时,都差点被谭余保当叛徒杀了,可见当年劝说工作的不容易。而有一支队伍更是刚烈,不管谁说改编都不相信,将红军的番号打到了1943年,只可惜最终全军覆没。
红十军团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结局很惨,1935年初在怀玉山地区被国军重创,所部绝大多数牺牲,主要领导人方志敏、刘畴西等被俘,寻淮洲牺牲,还能顺利突围的只有军团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率领的千余人。
其他就只剩下百余散兵,后来陆陆续续被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收拢,组成了红军独立团。即便只有很少的人,国军依然没有放过,多次重兵进攻红军独立团,关英一败再败,只能率部撤到了婺源的彰公山附近。
1936年末,关英从收集来的报纸上看到了西安事变以及两党洽谈合作的事宜,心里放松了警惕。
没想到,蒋介石明面是接受一致抗日的主张,实际却加快了清剿红军游击队的脚步,导致很多南方的红军部队遭到了打击,这也是后来游击队不相信国民党改编的重要原因。
1937年2月,国军集结了14个团的兵力进攻红军独立团,防备不足且人数悬殊的独立团损失惨重,几近全军覆没,关英当时在山洞中养伤,逃过了一劫。等局势平静下来后,他流落到了玉山一带,过了很久才联络上组织。
如果独立团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也不会有那么多纠葛。在最危险的时刻,原先在赣东北担任宣传干部的杨文翰站了出来。
杨文翰早年参加了方志敏、邵式平领导的弋横起义,可以说是这支部队根源时期的老人,独立团被打散后,他没有放弃,找回了30多名游击队继续斗争。他们转战弋阳、德兴、横峰、上饶等多个县,专挑国军小股部队打。通过接连的胜利,迅速打出了名气。
他们的队伍持续扩大,由一开始的30多人,扩充到了500多人,还有200多支步熗、1挺轻机熗。时机成熟后,部队重新打出赣东北游击大队的旗号,杨文翰担任这支部队的政委,也是实际领导人。
这时国民党接连以“改编”为名做下了很多恶事,像闽南游击队领导人率部去跟谈相关事宜,遭国军缴械,领导人还被杀害;赣北游击队接到合作告示后放松警惕,被国民党偷袭成功,游击队政委喻照光惨遭杀害,人头还被挂在街上......
国军也想诱捕杨文翰,到处张贴告示说两党已达成一致,要他下山商谈。杨文翰一开始并不相信,赣北游击队与他的联系很多,并且他跟随方志敏革命多年,方志敏的牺牲让他非常痛心,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理会国民党。
但是越来越多的渠道表明两党的确达成了合作,游击队在山里又过得很艰苦,杨文翰不忍看跟着自己的人那么凄惨,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与国民党进行了接触。
当然,杨文翰也留了个心眼,只是派了支小分队下山洽谈,做两手准备。结果小分队没多久便遇到了国军的伏击,十多个人牺牲,其余大部被缴械,只有少数人跑回来报信。
杨文翰听后大哭,心里不再相信改编这个说法,也为后面的一连串悲剧埋下了伏笔。
随着日寇进攻的脚步加剧,国民政府都有了倾覆的危险,在这样的背景下,老蒋暂时停止了小动作。
1937年9月末,闽赣省委书记黄道与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达成协议,双方都同意将闽赣地区的红军改编为“闽赣边抗日义勇军”,之后又改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
闽赣省委陆续派了四名干部前去劝说杨文翰,都被杨文翰当成叛徒杀了。黄道对此非常头疼,1938年5月,原红军独立团关英归队,让黄道看到了希望,想着关英曾是杨文翰的上级,应该能说得通。
没想到关英一上山也被绑了,杨文翰念了些旧情没有马上熗毙,厉声质问关英消失了一年多都到哪里去了?突然出现就说要改编,是不是叛变了?
关英耐心跟他解释了政策以及外面的局势,奈何杨文翰不听。杨文翰还怒吼:你上山前为什么国民党那么热情?就这样合作,方志敏同志他们的血债就一笔勾销了吗?
两党已经达成统一战线,国民党官员进行相应的接待是很正常的事。至于那些牺牲的同志,不是不报仇,只是接受改编后,可以取得给养,将来会有更大的发展,这样才能避免更多同志牺牲。
这些大道理大局观,关英明白杨文翰此刻听不进去,所以指责杨文翰“破坏党的组织纪律”。最终杨文翰认定关英也已叛变,让游击队员杀害了他。
经此一事后,黄道不再派人去联络,杨文翰始终打着红军赣东北游击大队的旗号奋战,只可惜在国民党的打击下,处境日益艰难。
杨文翰的确是条汉子,不管怎么样他都没有想过投降。1943年3月21日,游击队员邵恒竹叛变,带领国军入山残杀赣东北游击大队,最终只有杨文翰和炊事班长刘福喜靠跳下山崖逃过一劫。
不久后,杨文翰与刘福喜走散,即便只有他一人,还是坚持战斗。他始终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只身辗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想要重新拉起队伍。可惜在1943年8月,他途径弋阳时被人举报,不幸落入敌人之手。
同年10月,杨文翰被杀害,临刑前他仍大呼“工农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