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战争"(1756—1763年)是18世纪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最后一次单纯的王朝战争。以交战国家来说,一方是奥地利、法国、俄国、瑞典及萨克森等一些日耳曼小诸侯国;另一方是普鲁士和英国。
以战争的规模范围来说,欧洲的主要国家都被卷入,还有英、法在印度和北美等地进行殖民战争,可以说是一次有史以来的世界大战了。以战争的后果来说,战争期间,人口消耗100多万;欧洲大陆各国王朝政府,除普鲁士之外,全都债台高筑;法国被挤出北美殖民地,在印度的殖民地也失去不少,为大革命埋下伏笔;奥地利也元气大伤,哈布斯堡王朝威望跃落,再也挤不进强国之列了,也促使神圣罗马帝国的崩溃。
这次大战在欧洲大陆各国中,普鲁士尽管没有夺取多少土地,但英国将全部欧陆战斗任务全都给了普鲁士,普军一敌四强(瑞、俄、奥、法),竟不败,这便是大胜。从此,普鲁士军威赫赫,为世人羡慕,其国际政治地位也在上升,位居奥地利之上。
在这次大战之前,除了路易十四的战争和北方大战之外,18世纪的君主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王朝之战:"法国王位继承战争"(1715—1720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这场战争又包括了两场"西里西亚战争",这是两位同于1740年登基继位的君主——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和奥地利的特利萨,为争夺位于普鲁士以南、奥地利之北的西里西亚而进行的战争。
这两次作战,是腓特烈大帝初试锋芒,使欧洲列强不敢小觑。"七年战争"又是因西里西亚的争端而起,腓特烈大帝的普鲁士,此次成为主角,以普、奥各组阵营作战,卷入各国除各有利益盘算之外,与奥同盟者都有畏惧普鲁士作大的担忧。故有"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之称。
1756年6月,奥、法、俄、瑞及萨克森等国组成联军,并出发向普鲁士进军。俄军10万、瑞军2万、法军10万、奥军也以大于普军总兵力的军队指向西里西亚,普鲁士四面楚歌。然而,腓特烈大帝以顽强的战斗,各个击破的战术,于10月取得洛博西茨战役的胜利,降服了萨克森,打退了奥地利军队。在波西米亚的一次非决定性战斗之后,腓特烈大帝发觉自己有被围之险,于是迅速摆脱。
1.罗斯巴赫战役
腓特烈大帝亲率2.3万大军,12天内急行军273公里,于1757年11月5日到达罗斯巴赫(莱比锡的西方),与6.4万法、奥联军决战。腓特烈在一屋顶观察到敌军恃其兵力绝对优势,正以几个纵队并列前进,大摇大摆,满不在乎。法军统帅苏贝西将军唯一担心的是对方溜掉,于是不断催促部队加速运动,竟不顾队形凌乱。于是普军以一小部分在原地掩护,腓特烈帝率主力向后撤,迂回敌侧。
可法军以为普军又要逃走,便加速前进。这时已运动到法军暴露着的侧翼的腓特烈4000骑兵,在炮火掩护下,向正在仓促行进的法军冲击。仅用1小时即将法奥联军击溃,以550人的代价歼敌7700人,取得大胜。由于腓特烈的军队大部分是强迫服役的,腓特烈担心士兵逃亡,所以没有追击扩大战果。此役证实了一度在路易十四时期十分强大的法国陆军,正在衰落;也再次证明,腓特烈的战术是有效的。
2.吕岑战役
当腓特烈大帝在罗斯巴赫作战时,普军在西里西亚的战局又吃紧,于是他又向东急行军274公里,于1757年12月6日(另一说为5日),与奥军8万人会战于吕岑。奥军阵地长而坚固,正面达8公里,共有167门火炮。腓特烈的炮兵(重炮)较多,由于以马拖曳,所以运动迅速;他的骑兵也略占优势。普军行军矛头指向敌阵中部,可在接近敌阵时,突向右转,直奔奥守军左翼,同时又分一路去敌右翼佯攻和助攻。普军把所有10个要塞炮兵连全部开到敌左翼,以支援步兵;而步兵营也各有一门6磅炮,以补足炮兵火力。炮兵火力如此集中使用,这是空前的。
战斗开始时,双方骑兵率先接触,当普军主力在奥军左翼发起总攻时,守军才发觉自己抵挡的才是普军主力,而防备敌军的奥军主力,此时已被调到右翼防普军的佯攻去了。普军主力巨炮齐鸣,不久奥军工事皆被炸成碎末。这时奥守军发现,在白皑皑的雪地上,身穿蓝色军服的普军正排着奇怪的队形向自己逼近。他们各营间隔50步,前后交错,呈星状排列。这就是历史上称为"腓特烈梯次队形"或"斜形梯队",形成4∶1的优势,奥军左翼被突破,又席卷右翼。在此役之前,腓特烈也使用过此队形,但收效不大。奥军残余仍在一些据点固守,腓特烈以猛烈炮火将其一一摧毁。吕岑村被普军夺下,奥军残部成为成群的难民。是役,双方各损失6000人,然奥军被俘达2万余人,损失火炮116门。
吕岑之战,成为军事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人们认为此役是拿破仑之前,唯一的一次充分发挥火炮威力的战役。另一个在军事史上长期为人议论的是腓特烈"斜形队列"。不过,对于此役中是"火炮"还是"斜形队列"使普军以少胜多,攻克要塞,腓特烈虽对此讳莫如深,但他在其后经常提起并注重使用的却是"集中炮兵火力"。这次战役之后,西里西亚重归普鲁士。
3.佐恩多夫战役
七年战争中的俄国军队,虽仍承有彼得大帝创造的余威,但由于国内正处在彼得大帝与叶卡特琳娜二世之间的30多年混乱时期,军事废弛。阴谋权臣把持军政大权,战略飘乎不定,海陆军均受削弱,指挥低能;只有那些由农民组成的大军,作战尚忠勇。
1758年,俄军侵入东普鲁士,直逼腓特烈的心脏,于8月25日,同普军在佐恩多夫激战。从上午9时开始,至深夜,俄军开始撤退。翌年8月12日,俄奥联军9万人,卷土重来,与腓特烈的5万普军激战于库涅斯多夫(位于佐恩多夫之南)。
腓特烈固执地令军队在森林中穿越,以迅速包围敌军。可是,普军所擅长的是在操场上练出来的编队作战。结果,普军在被树林隔得七零八落之后,反遭以逸待劳的守军各个击破。6小时后,普军损失2万余人,178门炮,兵败而走。所幸的是,俄军拒绝奥将的追击建议,普军才收容起2.2万人残部。而俄奥联军伤亡1.5万人(另一说为1.2万人)。
这是腓特烈最大的一次失败,于是发誓,除非不得已,决不再进行代价惨重的会战了。这以前他打了7次会战,损失15万宝贵的普鲁士军人,这比"运动战"专家马尔波罗及萨克斯一生所消耗的兵力还多。在此后的4年中,腓特烈只打了1次会战,而致力于军事科学的改造上。腓特烈将库涅斯多夫惨败归咎于炮兵缺乏机动性。他想起马拖的要塞炮,为什么不能也用马拖野战炮呢?自此以后,在普军中便出现了四马拖曳的野战炮兵部队。头两匹马两炮手乘其上,每门野战炮配有普通炮弹100发、葡萄弹和霰弹30发,这些炮队运动得很快,其速度差不多等于骑兵。
腓特烈还发现一般野战炮对于在起伏地带或堑壕里的敌人无能为力,于是想到将攻城的榴弹炮战术应用到野战炮部队。这种炮以适当的仰角射击,可越过障碍,击中目标,不过这需要精确的角仰测定。到1762年,普已有一个野战榴弹炮兵连,有炮45门。但他始终未能对其所热衷的线式战术和斜队战术进行大的修改。
直至战争结束,腓特烈一直采取机动防御,避免大的会战。同时,其他国家也都逐渐感到疲惫,尤其是普鲁士在经济上难以支撑长期战争。然而最后给普鲁士解围和结束七年战争的关键因素是1762年登基的沙皇彼得三世。他是腓特烈的狂热崇拜者,一即位就与普鲁士议和,并且还协同普军作战,尽管不久他被废黜,可新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也没有再恢复对普战争。
1763年交战各国都签署了和平条约,七年战争结束,欧洲一切领土恢复战前原样。然而战后世界局势则与战前大不一样了,此战酝酿了两场"人民革命",从而改革了欧洲及世界的历史,进入了新时代。
以战争的规模范围来说,欧洲的主要国家都被卷入,还有英、法在印度和北美等地进行殖民战争,可以说是一次有史以来的世界大战了。以战争的后果来说,战争期间,人口消耗100多万;欧洲大陆各国王朝政府,除普鲁士之外,全都债台高筑;法国被挤出北美殖民地,在印度的殖民地也失去不少,为大革命埋下伏笔;奥地利也元气大伤,哈布斯堡王朝威望跃落,再也挤不进强国之列了,也促使神圣罗马帝国的崩溃。
这次大战在欧洲大陆各国中,普鲁士尽管没有夺取多少土地,但英国将全部欧陆战斗任务全都给了普鲁士,普军一敌四强(瑞、俄、奥、法),竟不败,这便是大胜。从此,普鲁士军威赫赫,为世人羡慕,其国际政治地位也在上升,位居奥地利之上。
在这次大战之前,除了路易十四的战争和北方大战之外,18世纪的君主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王朝之战:"法国王位继承战争"(1715—1720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年),这场战争又包括了两场"西里西亚战争",这是两位同于1740年登基继位的君主——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和奥地利的特利萨,为争夺位于普鲁士以南、奥地利之北的西里西亚而进行的战争。
这两次作战,是腓特烈大帝初试锋芒,使欧洲列强不敢小觑。"七年战争"又是因西里西亚的争端而起,腓特烈大帝的普鲁士,此次成为主角,以普、奥各组阵营作战,卷入各国除各有利益盘算之外,与奥同盟者都有畏惧普鲁士作大的担忧。故有"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之称。
1756年6月,奥、法、俄、瑞及萨克森等国组成联军,并出发向普鲁士进军。俄军10万、瑞军2万、法军10万、奥军也以大于普军总兵力的军队指向西里西亚,普鲁士四面楚歌。然而,腓特烈大帝以顽强的战斗,各个击破的战术,于10月取得洛博西茨战役的胜利,降服了萨克森,打退了奥地利军队。在波西米亚的一次非决定性战斗之后,腓特烈大帝发觉自己有被围之险,于是迅速摆脱。
1.罗斯巴赫战役
腓特烈大帝亲率2.3万大军,12天内急行军273公里,于1757年11月5日到达罗斯巴赫(莱比锡的西方),与6.4万法、奥联军决战。腓特烈在一屋顶观察到敌军恃其兵力绝对优势,正以几个纵队并列前进,大摇大摆,满不在乎。法军统帅苏贝西将军唯一担心的是对方溜掉,于是不断催促部队加速运动,竟不顾队形凌乱。于是普军以一小部分在原地掩护,腓特烈帝率主力向后撤,迂回敌侧。
可法军以为普军又要逃走,便加速前进。这时已运动到法军暴露着的侧翼的腓特烈4000骑兵,在炮火掩护下,向正在仓促行进的法军冲击。仅用1小时即将法奥联军击溃,以550人的代价歼敌7700人,取得大胜。由于腓特烈的军队大部分是强迫服役的,腓特烈担心士兵逃亡,所以没有追击扩大战果。此役证实了一度在路易十四时期十分强大的法国陆军,正在衰落;也再次证明,腓特烈的战术是有效的。
2.吕岑战役
当腓特烈大帝在罗斯巴赫作战时,普军在西里西亚的战局又吃紧,于是他又向东急行军274公里,于1757年12月6日(另一说为5日),与奥军8万人会战于吕岑。奥军阵地长而坚固,正面达8公里,共有167门火炮。腓特烈的炮兵(重炮)较多,由于以马拖曳,所以运动迅速;他的骑兵也略占优势。普军行军矛头指向敌阵中部,可在接近敌阵时,突向右转,直奔奥守军左翼,同时又分一路去敌右翼佯攻和助攻。普军把所有10个要塞炮兵连全部开到敌左翼,以支援步兵;而步兵营也各有一门6磅炮,以补足炮兵火力。炮兵火力如此集中使用,这是空前的。
战斗开始时,双方骑兵率先接触,当普军主力在奥军左翼发起总攻时,守军才发觉自己抵挡的才是普军主力,而防备敌军的奥军主力,此时已被调到右翼防普军的佯攻去了。普军主力巨炮齐鸣,不久奥军工事皆被炸成碎末。这时奥守军发现,在白皑皑的雪地上,身穿蓝色军服的普军正排着奇怪的队形向自己逼近。他们各营间隔50步,前后交错,呈星状排列。这就是历史上称为"腓特烈梯次队形"或"斜形梯队",形成4∶1的优势,奥军左翼被突破,又席卷右翼。在此役之前,腓特烈也使用过此队形,但收效不大。奥军残余仍在一些据点固守,腓特烈以猛烈炮火将其一一摧毁。吕岑村被普军夺下,奥军残部成为成群的难民。是役,双方各损失6000人,然奥军被俘达2万余人,损失火炮116门。
吕岑之战,成为军事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人们认为此役是拿破仑之前,唯一的一次充分发挥火炮威力的战役。另一个在军事史上长期为人议论的是腓特烈"斜形队列"。不过,对于此役中是"火炮"还是"斜形队列"使普军以少胜多,攻克要塞,腓特烈虽对此讳莫如深,但他在其后经常提起并注重使用的却是"集中炮兵火力"。这次战役之后,西里西亚重归普鲁士。
3.佐恩多夫战役
七年战争中的俄国军队,虽仍承有彼得大帝创造的余威,但由于国内正处在彼得大帝与叶卡特琳娜二世之间的30多年混乱时期,军事废弛。阴谋权臣把持军政大权,战略飘乎不定,海陆军均受削弱,指挥低能;只有那些由农民组成的大军,作战尚忠勇。
1758年,俄军侵入东普鲁士,直逼腓特烈的心脏,于8月25日,同普军在佐恩多夫激战。从上午9时开始,至深夜,俄军开始撤退。翌年8月12日,俄奥联军9万人,卷土重来,与腓特烈的5万普军激战于库涅斯多夫(位于佐恩多夫之南)。
腓特烈固执地令军队在森林中穿越,以迅速包围敌军。可是,普军所擅长的是在操场上练出来的编队作战。结果,普军在被树林隔得七零八落之后,反遭以逸待劳的守军各个击破。6小时后,普军损失2万余人,178门炮,兵败而走。所幸的是,俄军拒绝奥将的追击建议,普军才收容起2.2万人残部。而俄奥联军伤亡1.5万人(另一说为1.2万人)。
这是腓特烈最大的一次失败,于是发誓,除非不得已,决不再进行代价惨重的会战了。这以前他打了7次会战,损失15万宝贵的普鲁士军人,这比"运动战"专家马尔波罗及萨克斯一生所消耗的兵力还多。在此后的4年中,腓特烈只打了1次会战,而致力于军事科学的改造上。腓特烈将库涅斯多夫惨败归咎于炮兵缺乏机动性。他想起马拖的要塞炮,为什么不能也用马拖野战炮呢?自此以后,在普军中便出现了四马拖曳的野战炮兵部队。头两匹马两炮手乘其上,每门野战炮配有普通炮弹100发、葡萄弹和霰弹30发,这些炮队运动得很快,其速度差不多等于骑兵。
腓特烈还发现一般野战炮对于在起伏地带或堑壕里的敌人无能为力,于是想到将攻城的榴弹炮战术应用到野战炮部队。这种炮以适当的仰角射击,可越过障碍,击中目标,不过这需要精确的角仰测定。到1762年,普已有一个野战榴弹炮兵连,有炮45门。但他始终未能对其所热衷的线式战术和斜队战术进行大的修改。
直至战争结束,腓特烈一直采取机动防御,避免大的会战。同时,其他国家也都逐渐感到疲惫,尤其是普鲁士在经济上难以支撑长期战争。然而最后给普鲁士解围和结束七年战争的关键因素是1762年登基的沙皇彼得三世。他是腓特烈的狂热崇拜者,一即位就与普鲁士议和,并且还协同普军作战,尽管不久他被废黜,可新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也没有再恢复对普战争。
1763年交战各国都签署了和平条约,七年战争结束,欧洲一切领土恢复战前原样。然而战后世界局势则与战前大不一样了,此战酝酿了两场"人民革命",从而改革了欧洲及世界的历史,进入了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