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书,看电视,经常有这样的情节: 两方人马对阵,先各出一员大将捉对厮杀,可能立见高下,也可能打上几百回合。然后一员将领胜出,就全军跟进,乘胜追击,最终大获全胜。 那么,古代战争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这样,普通士卒的作用是不是显得微不足道? 其实,这样的情节大多出自文艺作品,战争中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军队的整体实力。作品中这些情节都是为了引人入胜,使人们爱看爱听罢了。如果作品中提到打仗,就是全军出击,刀熗并举,叮叮当当,胳膊腿儿乱飞,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当然,古代大将也有捉对PK的,这种情况多是出于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大将比拼,胜利的一方可以提振士气,这就是“箭头”的作用。 冷兵器时代,最有效,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非弓箭莫属,而军队将领就好比箭头。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将领身先士卒,不畏凶险,这样的军队打胜仗,是大概率事件。 事实上,将军在战场之上,周围有许多人护卫,所以大将是不会轻易被斩杀的。古代军队还有一条铁律:“主将死,亲卫无故而存者皆斩”。可见,大将死在战场上可能性不大,除非是全军尽墨。尽管是在捉对厮杀的时候,将领骑在马上,周围也有亲兵跟随左右,干扰对方,保护主将。小说评书里面,说某某大将一刀斩对方于马下,然后提敌将首级,回营请功的情节比比皆是,其实割下敌人脑袋这样的活儿,都是随从干的,将领一身甲胄,连弯腰都不方便,怎么可能亲力亲为呢? 所以,古代将军的作用,还是在执行上级部署和临场指挥作战上面。好的将领都是用脑子打仗,自身武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就像《亮剑》里面李云龙说的“指挥员也是知识分子”。所以大家要被文艺作品误导了。 “将军”这个词的本意是“带领军队”,后来演变为一种官职,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操练人马,排兵布阵,执行战略,临阵指挥。 我们都知道孙膑,他受过膑刑,膝盖以下都没有了,怎么骑马拼杀? 但是他依然是战国名将。还有孙武子,韩信,吴起,卫青,甚至后来当了皇帝的李世民都算得上一代名将,历史上似乎没有记载他们和谁一对一比试过,但是在这些人面前,那些武力过人的勇夫不得不黯然失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