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四川省癌症防治科普基地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你长息肉了
好消息:良性的
息肉是什么?
息肉是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赘生物,在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人体内凡是有黏膜的地方,如胃肠道上、鼻腔里、子宫内膜、肛门、胆囊等,都有可能有这种“小肉球”。
根据息肉的病理类型不同,分为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而腺瘤性息肉如果任其发展有可能发展成为肿瘤。
这种情况,息肉癌变率几乎为100%!
其实,绝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的,即使是腺瘤性息肉,演变为癌症也需要5-10年之久,大家不用过度恐慌。
有家族性息肉病的人群,一定要高度警惕胃肠道内的息肉,因为他们的息肉癌变率几乎为100%
发现息肉需要通过各类检查,例如消化道息肉可以做胃肠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可以做宫腔镜检查,胆囊息肉可以做超声检查。发现息肉后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切除。
息肉切除后还有复发的可能,也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哟!
常见的息肉什么情况可能要切除?
生活中,有三种息肉比较常见,它们往往“悄无声息”地长出,少数人还会有一些不适的症状。前面我们说到,息肉是否切除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不过下面的知识点也能给大家做个参照。
1、结肠息肉:
哪些容易癌变?
90%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结肠中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和混合性腺瘤、无蒂锯齿状病变等多种类型,均具有癌变风险。其中具有绒毛状成分的息肉癌变几率比较高,可达到30%。
多发息肉比单发息肉更危险,家族性息肉病癌变风险极高。
哪些需要手术?
一般而言,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且直径<0.5cm的炎性、增生性息肉癌变率极低,可以不用切除,选择随访观察就行了。其余的结直肠息肉建议一经发现即行内镜下摘除并作全瘤活检。
2、胃息肉:
哪些容易癌变?
胃内息肉大多数是增生性息肉,以胃底腺性息肉居多,这类息肉癌变率极低,通常随访观察即可。
如果发现了腺瘤性息肉,这种属于癌变高风险的息肉,需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哪些需要手术?
单个+直径小于1厘米的增生性息肉=可以暂时观察(但如果同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需要及时治疗。)
直径≥1cm的胃息肉,不管是什么类型,其癌变风险都有可能增加,需要及时切除。
如果胃内息肉数量非常多、形态各异,需要由专业的内镜医生进行逐个评估,对于其中高风险的类型建议进行内镜下切除。如果是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都建议一经发现就尽早切除。
3、胆囊息肉:
绝大多数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的,癌变风险低,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即可。
息肉小于1厘米,可以半年后复查,如果息肉无明显变化,可暂时不用切除继续观察。
目前医学公认胆囊息肉病人无需口服药物,但只要具备以下任何一条,建议及早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
👇👇👇
(1)最大直径≥1厘米,尤其是单发息肉;
(2)最大直径<1厘米,但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肩背放射痛等症状,或者息肉短期快速增长的,由专科医生评估后建议切除胆囊;
(3)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4)年龄大于50岁。
感想:小病大治,一定要重视,不忽视小的毛病,重视有严重趋势的小毛病,爱惜自已,如果说这种情况还有恶变变的可能性,就一定要重视。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你长息肉了
好消息:良性的
息肉是什么?
息肉是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赘生物,在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人体内凡是有黏膜的地方,如胃肠道上、鼻腔里、子宫内膜、肛门、胆囊等,都有可能有这种“小肉球”。
根据息肉的病理类型不同,分为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而腺瘤性息肉如果任其发展有可能发展成为肿瘤。
这种情况,息肉癌变率几乎为100%!
其实,绝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的,即使是腺瘤性息肉,演变为癌症也需要5-10年之久,大家不用过度恐慌。
有家族性息肉病的人群,一定要高度警惕胃肠道内的息肉,因为他们的息肉癌变率几乎为100%
发现息肉需要通过各类检查,例如消化道息肉可以做胃肠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可以做宫腔镜检查,胆囊息肉可以做超声检查。发现息肉后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切除。
息肉切除后还有复发的可能,也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哟!
常见的息肉什么情况可能要切除?
生活中,有三种息肉比较常见,它们往往“悄无声息”地长出,少数人还会有一些不适的症状。前面我们说到,息肉是否切除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不过下面的知识点也能给大家做个参照。
1、结肠息肉:
哪些容易癌变?
90%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结肠中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和混合性腺瘤、无蒂锯齿状病变等多种类型,均具有癌变风险。其中具有绒毛状成分的息肉癌变几率比较高,可达到30%。
多发息肉比单发息肉更危险,家族性息肉病癌变风险极高。
哪些需要手术?
一般而言,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且直径<0.5cm的炎性、增生性息肉癌变率极低,可以不用切除,选择随访观察就行了。其余的结直肠息肉建议一经发现即行内镜下摘除并作全瘤活检。
2、胃息肉:
哪些容易癌变?
胃内息肉大多数是增生性息肉,以胃底腺性息肉居多,这类息肉癌变率极低,通常随访观察即可。
如果发现了腺瘤性息肉,这种属于癌变高风险的息肉,需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哪些需要手术?
单个+直径小于1厘米的增生性息肉=可以暂时观察(但如果同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需要及时治疗。)
直径≥1cm的胃息肉,不管是什么类型,其癌变风险都有可能增加,需要及时切除。
如果胃内息肉数量非常多、形态各异,需要由专业的内镜医生进行逐个评估,对于其中高风险的类型建议进行内镜下切除。如果是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都建议一经发现就尽早切除。
3、胆囊息肉:
绝大多数胆囊息肉都是良性的,癌变风险低,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即可。
息肉小于1厘米,可以半年后复查,如果息肉无明显变化,可暂时不用切除继续观察。
目前医学公认胆囊息肉病人无需口服药物,但只要具备以下任何一条,建议及早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
👇👇👇
(1)最大直径≥1厘米,尤其是单发息肉;
(2)最大直径<1厘米,但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肩背放射痛等症状,或者息肉短期快速增长的,由专科医生评估后建议切除胆囊;
(3)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4)年龄大于50岁。
感想:小病大治,一定要重视,不忽视小的毛病,重视有严重趋势的小毛病,爱惜自已,如果说这种情况还有恶变变的可能性,就一定要重视。
[ 此帖被shielahello在2024-03-25 15: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