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实习生 徐子雯
随着近期交通银行(6.260, -0.17, -2.64%)、国海证券(3.350, 0.05, 1.52%)、招商银行(32.390, 0.09, 0.28%)、中信证券(19.480, 0.13, 0.67%)等上市金融机构2023年年报的披露,其控股、参股基金公司的经营情况也随之出炉。截至2024年3月27日,包括南华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方正富邦基金、长盛基金、招商基金、国联基金、中海基金、华夏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等在内的约10家基金公司经营情况揭开面纱。
受去年市场震荡和降费改革等因素影响,基金公司2023年业绩普遍下滑,仅有少数公司实现正增长。整体来看,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头部基金公司盈利能力依旧强劲,部分小型基金公司处于盈亏线附近。
多数公募业绩下滑
从最新披露的营收情况来看,有3家公募基金2023年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
华夏基金以20.13亿元的净利润暂时领跑全市场,相比2022年的21.63亿元下降6.93%。招商基金净利润从2022年的18.13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7.53亿元,下滑3.31%。交通银行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交银施罗德基金去年实现净利润12.01亿元。
此外,国海富兰克林基金、长盛基金、信达澳亚基金、中海基金等公司去年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国联证券(11.360, 0.33, 2.99%)旗下小型公募中海基金2023年实现营收1.37亿元,同比下滑25.14%;净利润亏损6698.33万元,创下2018年以来新低。
2023年,公募基金实施费率改革,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普遍下调。深度布局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基金公司业绩受影响程度较大,如交银施罗德基金2023年业绩同比减少24%。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走出特色发展之路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则逆势实现业绩增长。首家期货控股的公募基金南华基金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0.71亿元,较2022年的0.51亿元增长39.22%,净利润由2022年的亏损0.11亿元到2023年盈利119.41万元,成功实现扭亏,这也是公司成立7年多来首次盈利。
方正证券(7.800, 0.15, 1.96%)持股66.7%的方正富邦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6.41%;净利润4459.50万元,同比增长63.66%,均创历史新高。
管理规模稳中有进
尽管公募基金业绩普遍出现下滑,但这并不妨碍其蓬勃发展的态势,大多数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实现提升。
据中信证券年报披露,2023年华夏基金总资产达到187.94亿元,同比增长6.48%。截至报告期末,华夏基金本部管理资产规模为1.82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32万亿元,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5059.20亿元。
中信证券在年报中称,华夏基金去年在产品成立数量、ETF规模和增量上保持行业领先;权益基金中期投资业绩排名行业前列,社保投资业绩出色;货币基金规模实现较快增长,积极推进养老三大支柱业务,引领消费类REITs业务发展,并正式获批股权投资子公司牌照。
同时,招商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招商基金去年年底总资产达141.51亿元,净资产为93.25亿元,较上一年分别增长14.96%和14.07%;非货公募基金规模达到5755.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2%,整体资管业务规模1.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3%。
国元证券(6.500, 0.06, 0.93%)发布的年报也显示,长盛基金去年资产管理规模为1198.71亿元,同比增长20.40%;其中公募基金规模为800.02亿元,同比增长33.60%;非货管理规模增至564亿元,增加149亿元,增幅为35.90%。
2023年年末,方正富邦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611.67亿元,同比增长111.82亿元,增幅为22.37%。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发展出现滑坡。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总资产为77.83亿元,净资产为67.05亿元,管理规模从接近6000亿元缩水至4872亿元。
持续提升
投研能力是根本
公募基金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何在新形势下寻找突破口?为持有人创造丰厚回报的同时,如何才能实现规模和业绩的持续增长?这是大多数基金公司正在思考的问题。
招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2023年招商基金围绕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基金市场遇冷的挑战下优化产业链研究小组设置,推进投研数字化平台建设,持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同时坚持逆势布局权益型产品,落地行业首批混合估值产品、央企股东回报ETF、管理人让利产品及首只绿债指数产品,通过业务模式的创新满足投资者需求。
交通银行在年度报告中表示,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持续提升投研核心竞争力,在权益投资、多元资产投资、固定收益投资、投顾策略等领域均形成风险收益特征明晰的产品体系,努力打造具有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精品基金公司,助力集团深化财富金融特色。
中信证券也表示,华夏基金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完善产品布局,不断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引领创新业务发展,拓展机构及国际业务版图;加速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保持行业综合竞争力。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2024-03-28/doc-inapvpiy3783803.shtml
实习生 徐子雯
随着近期交通银行(6.260, -0.17, -2.64%)、国海证券(3.350, 0.05, 1.52%)、招商银行(32.390, 0.09, 0.28%)、中信证券(19.480, 0.13, 0.67%)等上市金融机构2023年年报的披露,其控股、参股基金公司的经营情况也随之出炉。截至2024年3月27日,包括南华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方正富邦基金、长盛基金、招商基金、国联基金、中海基金、华夏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信达澳亚基金等在内的约10家基金公司经营情况揭开面纱。
受去年市场震荡和降费改革等因素影响,基金公司2023年业绩普遍下滑,仅有少数公司实现正增长。整体来看,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头部基金公司盈利能力依旧强劲,部分小型基金公司处于盈亏线附近。
多数公募业绩下滑
从最新披露的营收情况来看,有3家公募基金2023年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
华夏基金以20.13亿元的净利润暂时领跑全市场,相比2022年的21.63亿元下降6.93%。招商基金净利润从2022年的18.13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17.53亿元,下滑3.31%。交通银行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交银施罗德基金去年实现净利润12.01亿元。
此外,国海富兰克林基金、长盛基金、信达澳亚基金、中海基金等公司去年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国联证券(11.360, 0.33, 2.99%)旗下小型公募中海基金2023年实现营收1.37亿元,同比下滑25.14%;净利润亏损6698.33万元,创下2018年以来新低。
2023年,公募基金实施费率改革,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普遍下调。深度布局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基金公司业绩受影响程度较大,如交银施罗德基金2023年业绩同比减少24%。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走出特色发展之路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则逆势实现业绩增长。首家期货控股的公募基金南华基金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0.71亿元,较2022年的0.51亿元增长39.22%,净利润由2022年的亏损0.11亿元到2023年盈利119.41万元,成功实现扭亏,这也是公司成立7年多来首次盈利。
方正证券(7.800, 0.15, 1.96%)持股66.7%的方正富邦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6.41%;净利润4459.50万元,同比增长63.66%,均创历史新高。
管理规模稳中有进
尽管公募基金业绩普遍出现下滑,但这并不妨碍其蓬勃发展的态势,大多数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实现提升。
据中信证券年报披露,2023年华夏基金总资产达到187.94亿元,同比增长6.48%。截至报告期末,华夏基金本部管理资产规模为1.82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32万亿元,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5059.20亿元。
中信证券在年报中称,华夏基金去年在产品成立数量、ETF规模和增量上保持行业领先;权益基金中期投资业绩排名行业前列,社保投资业绩出色;货币基金规模实现较快增长,积极推进养老三大支柱业务,引领消费类REITs业务发展,并正式获批股权投资子公司牌照。
同时,招商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招商基金去年年底总资产达141.51亿元,净资产为93.25亿元,较上一年分别增长14.96%和14.07%;非货公募基金规模达到5755.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2%,整体资管业务规模1.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3%。
国元证券(6.500, 0.06, 0.93%)发布的年报也显示,长盛基金去年资产管理规模为1198.71亿元,同比增长20.40%;其中公募基金规模为800.02亿元,同比增长33.60%;非货管理规模增至564亿元,增加149亿元,增幅为35.90%。
2023年年末,方正富邦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611.67亿元,同比增长111.82亿元,增幅为22.37%。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发展出现滑坡。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总资产为77.83亿元,净资产为67.05亿元,管理规模从接近6000亿元缩水至4872亿元。
持续提升
投研能力是根本
公募基金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如何在新形势下寻找突破口?为持有人创造丰厚回报的同时,如何才能实现规模和业绩的持续增长?这是大多数基金公司正在思考的问题。
招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2023年招商基金围绕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基金市场遇冷的挑战下优化产业链研究小组设置,推进投研数字化平台建设,持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同时坚持逆势布局权益型产品,落地行业首批混合估值产品、央企股东回报ETF、管理人让利产品及首只绿债指数产品,通过业务模式的创新满足投资者需求。
交通银行在年度报告中表示,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持续提升投研核心竞争力,在权益投资、多元资产投资、固定收益投资、投顾策略等领域均形成风险收益特征明晰的产品体系,努力打造具有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精品基金公司,助力集团深化财富金融特色。
中信证券也表示,华夏基金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完善产品布局,不断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引领创新业务发展,拓展机构及国际业务版图;加速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保持行业综合竞争力。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2024-03-28/doc-inapvpiy37838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