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金瓶梅》流传广,影响大,被称为“后金瓶梅”的《玉娇丽》也特别为人们注目。《玉娇丽》这部可与《金瓶梅》相比肩的长篇世情书,今已佚。只有关于这部小说流传的记载。《玉娇丽》的内容是怎样的?它的作者是否就是《金瓶梅》的作者?其艺术成就如何?现在还能不能发现这部小说?是一些难解之谜。
关于《玉娇丽》流传的记载,是探寻其踪迹的依据。谢肇淛写《金瓶梅跋》,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616-1617),他看到的《金瓶梅》是“为卷二十”的不全抄本,于袁宏道得其十三,于丘诸城得其十五。谢肇淛称赞此书为“稗官之上乘”,作者为“炉锤之妙手”。他在跋文最后提到《玉娇丽》:“仿此者有《玉娇丽》,然而乘彝败度,君子无取焉。”(《小草斋文集》卷二十四)
从谢肇淛的这一记载可以明确:
1.在《金瓶梅》传抄阶段,仿作《玉娇丽》已产生,也应该是抄写流传。
2.谢肇淛的记载语气非常明确,他见到了《玉娇丽》全本内容,对此书评价不高,其艺术成就赶不上《金瓶梅》。
3.“仿此者(指《金瓶梅》)有《玉娇丽》”,谢肇淛不认为《玉娇丽》作者就是《金瓶梅》作者,《玉娇丽》是学步《金瓶梅》的摹仿之作。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记载:“中郎又云:‘尚有名《玉娇李》者,亦出此名士手,与前书各设报应因果。
武大后世化为淫夫,上蒸下报;潘金莲亦作河间妇,终以极刑;西门庆则一憨男子,坐视妻妾外遇,以见轮回不爽。’中郎亦耳剽,未之见也。
去年抵辇下,从邱工部六区(志充)得寓目焉。仅首卷耳,而秽黩百端,背伦灭理,几不忍读。其帝则称完颜大定,而贵溪、分宜相构亦暗寓焉。
至嘉靖辛丑庶常诸公,则直书姓名,尤可骇怪。因弃置不复再展。然笔锋恣横酣畅,似尤胜《金瓶梅》。 邱旋出守去,此书不知落何所。”
题张无咎作《平妖传》序两种。 一为《天许斋批点北宋三遂平妖传序》云:“他如《玉娇丽》、《金瓶梅》,如慧婢作夫人,只会记日用帐薄,全不曾学得处分家政;效《水浒》而穷者也。”
后署泰昌元年长至前一日陇西张誉无咎父题。另一本为得月楼刻本《平妖传序》云:“他如《玉娇丽》、《金瓶梅》,另辟幽蹊,曲中雅奏。然一方之言,一家之政,可谓奇书,无当巨览,其《水浒》之亚乎!”
后署楚黄张无咎述。袁中郎说《金瓶梅》、《玉娇丽》都出嘉靖大名士手,袁中郎并未见到《玉娇丽》,其说显系传闻,不可靠。
沈德符读了《玉娇丽》首卷,指出暗寓贵溪(夏言)、分宜(严嵩)相构。这一点极其重要,已引起学者的重视。
苏兴先生在《〈玉娇丽(李)〉的猜想与推衍》中,据此推论《玉娇丽》作者可能是李开先。
张无咎把《玉娇丽》、《金瓶梅》并列论述,把《玉娇丽》看得与《金瓶梅》同样重要。
有学者论证张无咎是冯梦龙的化名。
冯梦龙对《玉娇丽》的评价,更值得引起重视。他是“四大奇书”之说的首创者。
清康熙时,宋起凤《稗说》卷三《王弇洲著作》条云:“闻弇洲尚有《玉[娇]丽》一书,与《金瓶梅》埒,系抄本,书之多寡亦同。王氏后人鬻于松江某氏,今某氏家存其半不全。友人为余道其一二,大略与《金瓶梅》相颉颃,惜无厚力致以公世,然亦乌知后日之不传哉。”
阮葵生《茶余客话》:“有《玉娇李》一书,亦出此名士手,与前书各设报应,当即世所传之《后金瓶梅》。”
清人宋起凤、阮葵生记载均系传闻。阮甚至把《玉娇李》当世所传之《后金瓶梅》,系指丁耀亢之《续金瓶梅》。
《玉娇丽》可称之为“后金瓶梅”,但决不就是丁耀亢作《续金瓶梅》,丁作在顺治末年。
《玉娇丽》产生在《金瓶梅》传抄时的隆、万年间,且在明末已散佚,清代没有人记载阅读过。把《玉娇丽(李)》误认为就是丁耀亢作《续金瓶梅》的传闻,一直影响到现代。
日本泽田瑞穗主编《增修金瓶梅资料要览》著录:“绘图玉娇李,1927.1.东京支那文献刊行会刊,译文51章,原文12回。”
据此,很容易使人认为《玉娇丽》流传到日本,在日本有刊本。
在苏兴先生撰写《〈玉娇丽(李)〉的猜想与推衍》时,笔者把这一情况提供给苏先生,苏先生即飞函日本学者日下翠女士,请帮助查阅。
日下翠把五十多年前的旧版书《绘图玉娇李》从横滨的篠原书店购来寄给苏先生。苏先生接到此书后,当即拿给我看。结果,《绘图玉娇李》,竟是《续金瓶梅》的改写本《隔帘花影》的日本译本,署米田太郎译。
米田氏序言说:称做《玉娇李》的,一般即指《隔帘花影》。
日本学者受阮葵生等的传说影响,竟把《隔帘花影》当做《玉娇李》而加以译介。
苏兴先生的探求真理、核实材料的求实作风,帮助弄清了这一误解,解开了《玉娇李》尚存世之惑。
苏兴先生写出《〈玉娇丽(李)〉的猜想与推衍》前两部分,即给我拜读,使我得以先睹为快。对苏先生广征博引、求实治学的精神,甚为钦佩。
苏先生意图打开探求《金瓶梅》作者的一条新路:从《玉娇丽》研究入手,如果证实《玉娇丽》为李开先作,反证《金瓶梅》也为李开先作。
苏文论证李开先辛丑被罢职,与夏言、严嵩相构有牵连。“兰陵”不作籍贯解释,荀卿废死兰陵,李开先有相似之遭际,故李开先化名兰陵笑笑生。
这些论证,对探索《金瓶梅》作者极有启发。关于《玉娇丽》与丁耀亢《续金瓶梅》不是一书,前文已说明。但二者之间是否有一定关系呢?苏兴先生极重视这一问题。 在《猜想与推衍》中说:
“前边我推测的《玉娇丽》的主要内容,与丁耀亢的《续金瓶梅》有合有不合,马泰来《诸城丘家与〈金瓶梅〉》(《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辑)谈到持有《玉娇丽(李)》首卷的诸城丘志充(六区)的儿子‘丘石常和同县丁耀亢(1599-1669)至交友好,而今人皆以为《续金瓶梅》是丁耀亢所作。
《玉娇丽》和《续金瓶梅》的关系,亦需重新探讨。’我体会马泰来‘需重新探讨’的意见,其暗中含意恐非认为《续金瓶梅》就是《玉娇丽》,而是意味着丁耀亢看到过丘家藏的《玉娇丽》抄本(不能说沈德符看到的丘志充藏的《玉娇丽》首卷,便证明丘藏只有首卷),以之为蓝本加上己意写成《续金瓶梅》。
如果我对马泰来先生的寓意没有误解的话,我则认为丁耀亢修订《玉娇丽》而写成《续金瓶梅》可能是事实,从而由丁耀亢的《续金瓶梅》可稍窥《玉娇丽》的内容。”
我认为苏先生关于丁耀亢修订《玉娇丽》而写成《续金瓶梅》这一推论,是很难成立的。
第一,丁耀亢写作《续金瓶梅》的背景、时间、地点、政治目的,已搞得比较清楚。
写成在顺治十七年,赴惠安任途中滞留杭州之时,顺治十八年(1661)春,托友人在苏州刊行。
他怀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以金喻清,以写宋金战争影射清军入关屠城等暴行。丁耀亢作为明遗民,有强烈的拥明反清思想。
这与《玉娇丽》以写金世宗影射明世宗,暗寓夏官、严嵩相构的政治背景完全不同。
第二,丁耀亢在《续金瓶梅后集凡例》、正文第三十一回开头一段等处,多次提到《续金瓶梅》与《金瓶梅》之关系,称《金瓶梅》为前集,续作为后集。
后集在背景、内容、艺术上虽与前集不同,但后集是紧接前集,以续作前集的面貌出现的。
他在《凡例》中说:“前集中年月、事故或有不对者,如应伯爵已死,今言复生,曾误传其死一句点过。 前言孝哥年已十岁,今言七岁离散出家,无非言幼小孤霜,存其意,不顾小失也。客中并无前集,迫于时日,故或错讹,观者略之。”
这说明,丁耀亢尽管客居杭州,身边未携带前集,但极注意在情节、人物年龄上与前集衔接、照应。
续书是直接承前集而写的。 《凡例》又云 :“前集止于西门一家妇女酒色、饮食言笑之事,有蔡京、杨提督上本一二段,至末年金兵方入杀周守备,而山东乱矣。此书直接大乱,为南北宋之始,附以朝廷君臣忠佞贞淫大案,如尺水兴波,寸山起雾,劝世苦心正在题外。”
也是说明,续书一开始是直接前集,金兵入关,山东大乱。
又如续书第三十一回开头一段解说潘金莲、春梅二人托生来世姻缘,又一次直接概述了前集情节:
“那《金瓶梅》前集说的潘金莲和春梅葡萄架风流淫乐一段光景,看书的人到如今津津有味。
说到金莲好色,把西门庆一夜弄死,不消几日与陈经济通奸,把西门庆的恩爱不知丢到那里去了。
春梅和金莲与经济偷情,后来受了周守备专房之宠,生了儿子做了夫人,只为一点淫心,又认经济做了兄弟,纵欲而亡。
两人公案甚明,争奈后人不看这后半截,反把前半乐事垂涎不尽。如不说明来生报应,这点淫心如何冰冷得!如今又要说起二人托生来世姻缘,有多少美处,有多少不美处,如不妆点的活现,人不肯看;
如妆点的活现,使人动起火来,又说我续《金瓶梅》的依旧导欲宣淫,不是借世说法了。”
续书就是接前集写人物的“来生报应”、“托生来世姻缘”。 这些都与摹仿《金瓶梅》的《玉娇丽》无关。
第三,《续金瓶梅》卷首几篇序文,以西湖钓史《续金瓶梅集序》最为重要,提出了很重要的小说理论。
他肯定情在小说中的作用,肯定《金瓶梅》是“言情小说”,提出“情生则文附”、“情至则流”的观点,并总结出显与隐、放与止、夸与刺的艺术辨证关系,稗官野史足以翼圣赞经的社会作用,并指明作者写《续金瓶梅》,
“以《金瓶梅》为注脚,本阴阳鬼神以为经,取声色货利以为纬,大而君臣家国,细而闺壶婢仆,兵火之离合,桑海之变迁,生死起灭,幻入风云,因果禅宗,寓言亵昵。于是乎,谐言而非蔓,理言而非腐,而其旨一归之劝世。”
这些都是丁耀亢的《续金瓶梅》创作特点与宗旨,一丝一毫未涉及《玉娇丽》。
西湖钓史在序文中谈到小说史,论到三大奇书,就是只字未提《玉娇丽》。
如果丁耀亢依据《玉娇丽》,加以修订而写成《续金瓶梅》,西湖钓史不会不提到。
石玲据丁耀亢《访查伊璜于东山不遇》诗等资料,证出“西湖钓史书于东山云居”之东山云居为查继佐住所,西湖钓史为查继佐的别号(《〈续金瓶梅〉的作期及其他》)。
查继佐(1601-1676),字伊璜,号东山,晚号钓史。因居杭州西湖附近,自号“湖上钓史”、“西湖钓史”,与丁耀亢早有交往。
他为丁耀亢《续金瓶梅》写序在顺治十七年,正是丁耀亢赴惠安任途中滞留杭州写成续书之时。
查继佐肯定小说,对小说有一定研究,他会关心丁耀亢的创作过程,创作意图的,对丁耀亢的续书是完全了解的。
第四,《续金瓶梅》是一部带有杂文性质的长篇小说,有大量的抽象议论。
他像对待学术著作那样,把《续金瓶梅》借用书目列在卷前,共五十九目,包括经史子集,词曲小说,《艳异编》、《水浒传》、《西游记》、《平妖传》均列其中,如果丁耀亢写《续金瓶梅》借用了《玉娇丽》,也会列入借用书目。
但借用书目中并未列有《玉娇丽》。序、凡例,正文六十四回中,也无一处提到《玉娇丽》。
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想从《续金瓶梅》探求《玉娇丽》的内容,恐怕是达不到目的的。
我们应该相信谢肇淛所云,《玉娇丽》是摹仿《金瓶梅》的。因此,即使《玉娇丽》作者探求到,也未必能解决《金瓶梅》作者之谜。
不知道《玉娇丽》是否尚存人间?何时何地能发现?谁能发现?不然,关于《玉娇丽》的作者、内容仍然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不解之谜。
关于《玉娇丽》流传的记载,是探寻其踪迹的依据。谢肇淛写《金瓶梅跋》,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四年至四十五年(1616-1617),他看到的《金瓶梅》是“为卷二十”的不全抄本,于袁宏道得其十三,于丘诸城得其十五。谢肇淛称赞此书为“稗官之上乘”,作者为“炉锤之妙手”。他在跋文最后提到《玉娇丽》:“仿此者有《玉娇丽》,然而乘彝败度,君子无取焉。”(《小草斋文集》卷二十四)
从谢肇淛的这一记载可以明确:
1.在《金瓶梅》传抄阶段,仿作《玉娇丽》已产生,也应该是抄写流传。
2.谢肇淛的记载语气非常明确,他见到了《玉娇丽》全本内容,对此书评价不高,其艺术成就赶不上《金瓶梅》。
3.“仿此者(指《金瓶梅》)有《玉娇丽》”,谢肇淛不认为《玉娇丽》作者就是《金瓶梅》作者,《玉娇丽》是学步《金瓶梅》的摹仿之作。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记载:“中郎又云:‘尚有名《玉娇李》者,亦出此名士手,与前书各设报应因果。
武大后世化为淫夫,上蒸下报;潘金莲亦作河间妇,终以极刑;西门庆则一憨男子,坐视妻妾外遇,以见轮回不爽。’中郎亦耳剽,未之见也。
去年抵辇下,从邱工部六区(志充)得寓目焉。仅首卷耳,而秽黩百端,背伦灭理,几不忍读。其帝则称完颜大定,而贵溪、分宜相构亦暗寓焉。
至嘉靖辛丑庶常诸公,则直书姓名,尤可骇怪。因弃置不复再展。然笔锋恣横酣畅,似尤胜《金瓶梅》。 邱旋出守去,此书不知落何所。”
题张无咎作《平妖传》序两种。 一为《天许斋批点北宋三遂平妖传序》云:“他如《玉娇丽》、《金瓶梅》,如慧婢作夫人,只会记日用帐薄,全不曾学得处分家政;效《水浒》而穷者也。”
后署泰昌元年长至前一日陇西张誉无咎父题。另一本为得月楼刻本《平妖传序》云:“他如《玉娇丽》、《金瓶梅》,另辟幽蹊,曲中雅奏。然一方之言,一家之政,可谓奇书,无当巨览,其《水浒》之亚乎!”
后署楚黄张无咎述。袁中郎说《金瓶梅》、《玉娇丽》都出嘉靖大名士手,袁中郎并未见到《玉娇丽》,其说显系传闻,不可靠。
沈德符读了《玉娇丽》首卷,指出暗寓贵溪(夏言)、分宜(严嵩)相构。这一点极其重要,已引起学者的重视。
苏兴先生在《〈玉娇丽(李)〉的猜想与推衍》中,据此推论《玉娇丽》作者可能是李开先。
张无咎把《玉娇丽》、《金瓶梅》并列论述,把《玉娇丽》看得与《金瓶梅》同样重要。
有学者论证张无咎是冯梦龙的化名。
冯梦龙对《玉娇丽》的评价,更值得引起重视。他是“四大奇书”之说的首创者。
清康熙时,宋起凤《稗说》卷三《王弇洲著作》条云:“闻弇洲尚有《玉[娇]丽》一书,与《金瓶梅》埒,系抄本,书之多寡亦同。王氏后人鬻于松江某氏,今某氏家存其半不全。友人为余道其一二,大略与《金瓶梅》相颉颃,惜无厚力致以公世,然亦乌知后日之不传哉。”
阮葵生《茶余客话》:“有《玉娇李》一书,亦出此名士手,与前书各设报应,当即世所传之《后金瓶梅》。”
清人宋起凤、阮葵生记载均系传闻。阮甚至把《玉娇李》当世所传之《后金瓶梅》,系指丁耀亢之《续金瓶梅》。
《玉娇丽》可称之为“后金瓶梅”,但决不就是丁耀亢作《续金瓶梅》,丁作在顺治末年。
《玉娇丽》产生在《金瓶梅》传抄时的隆、万年间,且在明末已散佚,清代没有人记载阅读过。把《玉娇丽(李)》误认为就是丁耀亢作《续金瓶梅》的传闻,一直影响到现代。
日本泽田瑞穗主编《增修金瓶梅资料要览》著录:“绘图玉娇李,1927.1.东京支那文献刊行会刊,译文51章,原文12回。”
据此,很容易使人认为《玉娇丽》流传到日本,在日本有刊本。
在苏兴先生撰写《〈玉娇丽(李)〉的猜想与推衍》时,笔者把这一情况提供给苏先生,苏先生即飞函日本学者日下翠女士,请帮助查阅。
日下翠把五十多年前的旧版书《绘图玉娇李》从横滨的篠原书店购来寄给苏先生。苏先生接到此书后,当即拿给我看。结果,《绘图玉娇李》,竟是《续金瓶梅》的改写本《隔帘花影》的日本译本,署米田太郎译。
米田氏序言说:称做《玉娇李》的,一般即指《隔帘花影》。
日本学者受阮葵生等的传说影响,竟把《隔帘花影》当做《玉娇李》而加以译介。
苏兴先生的探求真理、核实材料的求实作风,帮助弄清了这一误解,解开了《玉娇李》尚存世之惑。
苏兴先生写出《〈玉娇丽(李)〉的猜想与推衍》前两部分,即给我拜读,使我得以先睹为快。对苏先生广征博引、求实治学的精神,甚为钦佩。
苏先生意图打开探求《金瓶梅》作者的一条新路:从《玉娇丽》研究入手,如果证实《玉娇丽》为李开先作,反证《金瓶梅》也为李开先作。
苏文论证李开先辛丑被罢职,与夏言、严嵩相构有牵连。“兰陵”不作籍贯解释,荀卿废死兰陵,李开先有相似之遭际,故李开先化名兰陵笑笑生。
这些论证,对探索《金瓶梅》作者极有启发。关于《玉娇丽》与丁耀亢《续金瓶梅》不是一书,前文已说明。但二者之间是否有一定关系呢?苏兴先生极重视这一问题。 在《猜想与推衍》中说:
“前边我推测的《玉娇丽》的主要内容,与丁耀亢的《续金瓶梅》有合有不合,马泰来《诸城丘家与〈金瓶梅〉》(《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辑)谈到持有《玉娇丽(李)》首卷的诸城丘志充(六区)的儿子‘丘石常和同县丁耀亢(1599-1669)至交友好,而今人皆以为《续金瓶梅》是丁耀亢所作。
《玉娇丽》和《续金瓶梅》的关系,亦需重新探讨。’我体会马泰来‘需重新探讨’的意见,其暗中含意恐非认为《续金瓶梅》就是《玉娇丽》,而是意味着丁耀亢看到过丘家藏的《玉娇丽》抄本(不能说沈德符看到的丘志充藏的《玉娇丽》首卷,便证明丘藏只有首卷),以之为蓝本加上己意写成《续金瓶梅》。
如果我对马泰来先生的寓意没有误解的话,我则认为丁耀亢修订《玉娇丽》而写成《续金瓶梅》可能是事实,从而由丁耀亢的《续金瓶梅》可稍窥《玉娇丽》的内容。”
我认为苏先生关于丁耀亢修订《玉娇丽》而写成《续金瓶梅》这一推论,是很难成立的。
第一,丁耀亢写作《续金瓶梅》的背景、时间、地点、政治目的,已搞得比较清楚。
写成在顺治十七年,赴惠安任途中滞留杭州之时,顺治十八年(1661)春,托友人在苏州刊行。
他怀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以金喻清,以写宋金战争影射清军入关屠城等暴行。丁耀亢作为明遗民,有强烈的拥明反清思想。
这与《玉娇丽》以写金世宗影射明世宗,暗寓夏官、严嵩相构的政治背景完全不同。
第二,丁耀亢在《续金瓶梅后集凡例》、正文第三十一回开头一段等处,多次提到《续金瓶梅》与《金瓶梅》之关系,称《金瓶梅》为前集,续作为后集。
后集在背景、内容、艺术上虽与前集不同,但后集是紧接前集,以续作前集的面貌出现的。
他在《凡例》中说:“前集中年月、事故或有不对者,如应伯爵已死,今言复生,曾误传其死一句点过。 前言孝哥年已十岁,今言七岁离散出家,无非言幼小孤霜,存其意,不顾小失也。客中并无前集,迫于时日,故或错讹,观者略之。”
这说明,丁耀亢尽管客居杭州,身边未携带前集,但极注意在情节、人物年龄上与前集衔接、照应。
续书是直接承前集而写的。 《凡例》又云 :“前集止于西门一家妇女酒色、饮食言笑之事,有蔡京、杨提督上本一二段,至末年金兵方入杀周守备,而山东乱矣。此书直接大乱,为南北宋之始,附以朝廷君臣忠佞贞淫大案,如尺水兴波,寸山起雾,劝世苦心正在题外。”
也是说明,续书一开始是直接前集,金兵入关,山东大乱。
又如续书第三十一回开头一段解说潘金莲、春梅二人托生来世姻缘,又一次直接概述了前集情节:
“那《金瓶梅》前集说的潘金莲和春梅葡萄架风流淫乐一段光景,看书的人到如今津津有味。
说到金莲好色,把西门庆一夜弄死,不消几日与陈经济通奸,把西门庆的恩爱不知丢到那里去了。
春梅和金莲与经济偷情,后来受了周守备专房之宠,生了儿子做了夫人,只为一点淫心,又认经济做了兄弟,纵欲而亡。
两人公案甚明,争奈后人不看这后半截,反把前半乐事垂涎不尽。如不说明来生报应,这点淫心如何冰冷得!如今又要说起二人托生来世姻缘,有多少美处,有多少不美处,如不妆点的活现,人不肯看;
如妆点的活现,使人动起火来,又说我续《金瓶梅》的依旧导欲宣淫,不是借世说法了。”
续书就是接前集写人物的“来生报应”、“托生来世姻缘”。 这些都与摹仿《金瓶梅》的《玉娇丽》无关。
第三,《续金瓶梅》卷首几篇序文,以西湖钓史《续金瓶梅集序》最为重要,提出了很重要的小说理论。
他肯定情在小说中的作用,肯定《金瓶梅》是“言情小说”,提出“情生则文附”、“情至则流”的观点,并总结出显与隐、放与止、夸与刺的艺术辨证关系,稗官野史足以翼圣赞经的社会作用,并指明作者写《续金瓶梅》,
“以《金瓶梅》为注脚,本阴阳鬼神以为经,取声色货利以为纬,大而君臣家国,细而闺壶婢仆,兵火之离合,桑海之变迁,生死起灭,幻入风云,因果禅宗,寓言亵昵。于是乎,谐言而非蔓,理言而非腐,而其旨一归之劝世。”
这些都是丁耀亢的《续金瓶梅》创作特点与宗旨,一丝一毫未涉及《玉娇丽》。
西湖钓史在序文中谈到小说史,论到三大奇书,就是只字未提《玉娇丽》。
如果丁耀亢依据《玉娇丽》,加以修订而写成《续金瓶梅》,西湖钓史不会不提到。
石玲据丁耀亢《访查伊璜于东山不遇》诗等资料,证出“西湖钓史书于东山云居”之东山云居为查继佐住所,西湖钓史为查继佐的别号(《〈续金瓶梅〉的作期及其他》)。
查继佐(1601-1676),字伊璜,号东山,晚号钓史。因居杭州西湖附近,自号“湖上钓史”、“西湖钓史”,与丁耀亢早有交往。
他为丁耀亢《续金瓶梅》写序在顺治十七年,正是丁耀亢赴惠安任途中滞留杭州写成续书之时。
查继佐肯定小说,对小说有一定研究,他会关心丁耀亢的创作过程,创作意图的,对丁耀亢的续书是完全了解的。
第四,《续金瓶梅》是一部带有杂文性质的长篇小说,有大量的抽象议论。
他像对待学术著作那样,把《续金瓶梅》借用书目列在卷前,共五十九目,包括经史子集,词曲小说,《艳异编》、《水浒传》、《西游记》、《平妖传》均列其中,如果丁耀亢写《续金瓶梅》借用了《玉娇丽》,也会列入借用书目。
但借用书目中并未列有《玉娇丽》。序、凡例,正文六十四回中,也无一处提到《玉娇丽》。
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想从《续金瓶梅》探求《玉娇丽》的内容,恐怕是达不到目的的。
我们应该相信谢肇淛所云,《玉娇丽》是摹仿《金瓶梅》的。因此,即使《玉娇丽》作者探求到,也未必能解决《金瓶梅》作者之谜。
不知道《玉娇丽》是否尚存人间?何时何地能发现?谁能发现?不然,关于《玉娇丽》的作者、内容仍然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