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
阿昌族居住地域大约东起大理白族自治州,北抵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西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与缅甸接壤。这里属滇西高山峡谷区,地形特点是山脉和河流相间,山地高原和山间盆地交错。属横断山系的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纵贯南北,山势起伏绵延,峡谷陡峻泞邃。澜沧江和怒江顺山势蜿蜒南下,水流奔腾湍急。高黎贡山余脉盘踞于保山地区西部的腾冲、龙陵以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瑞丽等县境内,大盈江和龙川江沿山脉向西南倾泻,出国境后汇入伊洛瓦底江。
阿昌族居住的主要地区属于高黎贡山向南逶迤延伸的余脉地带。这里已不像滇西北那样群峰险峻,河谷深邃,而是丘陵绵延山地起伏,呈由北向南倾斜。高黎贡山和怒山间的澜沧江、怒江、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大盈江、龙川江随山势向西南倾泻,滋润着两岸的土地。
阿昌族居住地区属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侯,一年中干湿季节分明,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气温在18.3—19.9℃,最高36.6℃,最低—1.7℃。无霜期326—365天,。年日照时数为2317—2428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369—1651毫米。河谷平坝土质肥沃,适宜各种亚热带农作物生长,产量很高,种类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油菜、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甘蔗等。
崇山峻岭的地下,矿藏众多,有煤、铁、铜、云母、石墨等;莽莽林海的深处,到处是宝,有名贵中药和珍禽异兽。
在山地间有许多小盆地(当地从称为“坝子”),约占总面积的10%,是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方。这里纬度低,光照足,气温条件好,年均气温18℃左右;雨量充沛,全年降水量1400毫米左右,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梁河县的阿昌族擅长种植水稻,他们辛勤培育出的水稻良种被誉为“水稻之王”;陇川县的阿昌族擅长种烤烟,户撒坝子生产的烟叶肉质厚而柔软,味醇美而幽香,在境内外享有盛名。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
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阿昌族总人口为43775人,其中男性21840人,女性21935人。
民族名称
阿昌族在古代汉文献中,曾被称为“峨昌”、“莪昌”、“娥昌”或“萼昌”。
阿昌族还有不同的自称,户撒地区阿昌族自称为“蒙撒”、“傣撒”、“蒙撒掸”、“衬撒”;梁河地区阿昌族则自称为“汉撒”、“阿昌”、“峨昌”。
1953年,人民政府根据阿昌族人民的意愿,决定统一称为“阿昌”
历史沿革
阿昌族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而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寻传蛮”有直接的渊源。唐代文献中称为“寻传蛮”的,即是阿昌族和景颇族的前身。今日所用族称“阿昌”,则最早见于元代文献《招捕总录》、《元史·地理志》等。
阿昌族在发展形成过程中,曾与诸多民族融合。宋元时期,内地商人已进入云龙一带阿昌人中。明代在云南实行军民屯田,汉族人口大量移入,一部分阿昌人融入到汉族及其他民族中,也有部分汉族融入到阿昌人中,如明军屯守军的后代多在当地转化为阿昌族及其他民族。明清以来阿昌族长期与汉、白、傣等民族交往密切,也多有融合。
阿昌族民间对自身来源有不同的看法。以陇川县户撒乡为例,当地就有“东来说”、“南来说”、“内地来说”等不同的说法。而且部分群众家还保留着证明他们来自内地的家谱。根据部分学者的意见,“北来说”和“东来说”是比较可靠的说法,并说明他们与景颇族在历史上有渊源关系。 这些情况说明,阿昌族虽然人口不多,但他的来源也较复杂,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
阿昌族的先民很早就居住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一带,后来一部分迁至怒江西岸,即古代称作“寻传”的地区,再逐渐南移,约于13世纪定居于现在的陇川县户撒坝子,另一部分则沿云龙、保山、腾冲迁徙,最后定居于梁河地区。
从历史传说中得知,阿昌族最初以采集、狩猎为生。后来逐渐种植芋类,开始了初期的农业生产。传说当时的婚姻关系是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妇,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这是母系社会的反映。关于早期阿昌族社会的群婚和母权制残余,在现行的亲属称谓和新中国成立前的婚姻习俗中,也保留了某些遗迹,如伯母、姑母、舅母、姨母同称为“巴”;伯父、姑父、舅父、姨父同称为“龙怕”;胞兄、堂兄、姑表兄、舅表兄、姨表兄同称为“喳唉”(兄);胞姊、堂姊、姑表姊、舅表姊、姨表姊同称为“衣”(姊);儿子、侄子、外甥、表侄、表甥同称为“早”(儿子);女儿、表侄女、表甥女同称为“鸟早”(女儿)等等,可见婚姻集团是按照辈数来区分的。另外,新中国成立前阿昌族社会还存在夫兄弟婚的转房、妇女婚后“坐家”(即“不落夫家”)等习俗。这些传说及遗迹,都说明阿昌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发展阶段。
唐宋时期,阿昌族地区属云南的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南诏的奴隶主依靠武力对“寻传”等地的阿昌人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奴役。大理统治者段氏也曾对云龙地区的阿昌族规定了岁贡。宋末元初,史籍上正式出现“蛾昌”、“阿昌”等族称。元代,阿昌族地区在云南行省所辖金齿宣抚司的镇西路(今盈江一带)、平缅路(今陇川一带)、柔远路(今怒江地)和南赕(今盈江西北)等地的管辖之内。
在唐、宋、元时期,“寻传蛮”内部发展也不平衡。狩猎经济和采集经济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靠近南诏、大理腹地的澜沧江以东一带(今云龙、兰坪、丽江、永顺地区)的“寻传蛮”,较快地接受了先进民族的进步因素。同时永昌(今保山)、越赕(今腾冲至德宏一带)的部分寻传蛮也因长期与金齿、蒲蛮杂处,改进了生产技术,从事种植稻谷,发展农业生产。此外,畜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在德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14世纪末叶 (明洪武年间),沐英率兵征麓川(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占领户撒后,将这个地区划为自己的私庄,并设甲管辖。15世纪中叶(明正统年间),明将王骥三征麓川后,撤消麓川平缅宣慰司,在德宏地区分设土司,阿昌族地区处在干崖(今盈江)、南甸(今梁河)、猛卯(先驻陇川、后驻瑞丽)、潞江等诸土司的统治之下。王骥又分封其属官赖罗义、况本为“把总”,把户撒坝子分成户撒、腊撒两段,分别由赖、况二人掌管,成为这里的世袭领主。沐英征麓川时,留下部分军队驻守屯垦,户腊撒地区的阿昌族人民便向这批汉族士兵学习耕种水田、打制刀具及农具的技术。数百年以来,阿昌族打制的铁器极负盛名,对阿昌族和德宏各民族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清初承袭了明代的土司制度,随后清朝政府逐步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但阿昌族地区土司制度仍保留至民国末年。清初,吴三桂到云南后,把户腊撒地区改为自己的“勋庄”。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清政府废“勋庄”,仍归原赖、况两家承袭。雍正二年(1724年),户腊撒地区归腾越州(今腾冲)管辖。乾隆年间,南甸土司辖区内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领主交纳贡赋外,80%以上的农民沦为汉、傣地主的佃户。同时受封建领主、地主的双重剥削。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陇川户撒一带爆发了以杨五为首的各族人民大起义。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户撒长官司赖氏土司横征暴敛,阿昌等各族人民起来反抗,迫使清政府撤换该土司。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阿昌族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包围户腊撒的土司衙门,击毙土司,斗争坚持了3个多月。面对阿昌族人民的反抗,清政府不得不于次年在宋项、蛮东两寨勒石立碑约束土司,规定土司除“日用柴肉、霜降、赏练、并婚丧用费,一切例外之派永行革除”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由于户撒土司的阿昌族成年男子被干崖土司强征去参加对陇川土司的械斗,绝大部分惨遭伤亡,受难者家属群情激愤,结队到土司衙门,向干崖土司讨还血债。经过数年斗争,干崖土司不得不给予赔偿。清咸丰元年(1851年),梁河县芒丙等“五撮”阿昌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人民一起,反抗南甸土司(傣族)的欺压。起义队伍烧毁了土司署,土司怆惶出逃,向干崖土司求援,镇压起义。清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大理等地爆发回民抗清起义,阿昌族人民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也投入到这次斗争中。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腊撒的阿昌族人民联合附近景颇等各族人民,在多们腊领导下,利用地方宗教势力组织起来反抗土司。他们提出了“杀富济贫”的口号,围攻土司衙门,还占领了10余个寨子。后来,起义被南甸、干崖土司联合腾越州(今腾冲)派来的清军一起镇压了。清宣统元年(1909年),阿昌族人民参加了德宏各族反对清政府的“干崖起义”。
民国时期,阿昌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仍此起彼伏。1943年,户腊撒地区的阿昌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道,又一次掀起了武装起义。起义群众包围了土司衙门,土司潜逃到陇川,向陇川土司及“设治局”求援。他们出动大批军队前来镇压,阿昌族人民及陇川各族人民坚持战斗5昼夜后,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1949年,腊撒人民再次举起义旗。继位不久新土司被起义群众乱熗打死,老土司准备残酷镇压。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部队到达保山,土司们十分惊慌,连忙在陇川召开了“十土司会议”商讨对策。在解放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阿昌族人民的起义获得了胜利,他们选派3位代表冲破封锁辗转到腾冲见到亲人解放军。1950年下半年,解放军进驻德宏地区,阿昌族和各族人民一道,获得了解放。
此外,无论是在19世纪80年代英帝国主义侵入德宏地区陇川边境时,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阿昌族人民都进行了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纷纷参加各族人民组织的武装队伍,奋勇杀敌,捍卫了祖国的边疆。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战斗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帝国主义派军官柏郎率领武装探测队从缅甸深入云南,同时派遣翻译官马嘉理进入云南西部搜集情报、测绘地图,遭到滇西各族人民强烈抗议。清光绪元年(1875年),马嘉理又返回云南,柏郎紧随其后,进入盈江县蛮允、雪列寨时,被当地景颇、傣、汉、阿昌等各族人民200余人包围,勒令其退出国境。马嘉理竟开熗打死打伤我国边民。于是,群情激愤,一举将马嘉理及其武装随从消灭。同时,各族群众2000余人又将柏郎所率英军包围,迫使他们狼狈逃回缅甸。这是滇西各族人民反击英国殖民分子入侵我国边疆领土的一段光辉史事。史称“马嘉理事件”或“滇案”。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国侵略者又一次侵入我国滇西腾冲县境内,烧毁村寨,熗杀群众,激起各族人民义愤。阿昌族土守备左孝臣带领各族人民,共同抗击英国侵略军。由于双方装备及力量悬殊,左孝臣及爱国军民80余人壮烈牺牲,以身殉国。
1942年,日本侵略军入侵我国云南西部边区。侵略军沿滇缅公路长驱直入,占领了瑞丽、陇川、芒市、龙陵、盈江、梁河、腾冲等地后,又企图将魔爪指向保山、大理。阿昌族居住的绝大部分地区被日军侵占。梁河县囊宋关阿昌族人民集中18岁以上50以下的青壮年阻击日寇。他们还参加游击队,在丛林中伏击日寇,给予侵略者痛击
经济
明代的阿昌人“孳畜佃种,又善商贾” ,已从早期的采集狩猎经济转向“刀耕火种”的锄耕农业。明代云龙州(今云龙)产盐,也有一部分阿昌族从事盐业贩运。明代,大量汉族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阿昌族粗放的耕作方式。阿昌族开始使用铁制农具,种类有犁、耙、锄、镰刀、铲、长刀、砍刀等。居于坝区的阿昌族开垦了水田;居于山区的阿昌族逐步改变了“砍倒烧光”的方式,旱谷等产量有所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仍以水稻耕种为主,玉米、旱稻、薯类及蔬菜等为辅。聚居于九保、囊宋等半山区的阿昌族,精心培育出了“毫公安”等水稻优良品种,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也获得了“水稻王”主人之称。除农业生产外,阿昌族人民还普遍饲养家畜,如水牛、黄牛、骡马、猪等,养家禽鸡、鸭、鹅等。户撒阿昌族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掌握了种植草烟的技术,生产的草烟质量较好,除一部分自用外还销往附近地区。他们还擅长稻田养鱼,秋收时,稻谷和鱼一起收获。梁河一带的阿昌族手工业门类有酿酒、榨油,妇女纺织土布并染色,男子编箩筐等竹制生产、生活用品。但大多数为自给自足,很少拿到市场去交易。户撒的阿昌族,还有一些人数百年以来专门从事银首饰加工,他们生产的手镯、银链、银扣、银耳环等造型美观,深受人们的喜爱,有的远销缅甸。
近代以来,由于德宏地区以汉族为主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及一定程度上受英国在缅甸的殖民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影响,阿昌族与外族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也迅速发展起来。因为他们的一部分生产、生活用品要依靠其他地区和民族的市场提供,阿昌族加工铁制品的原料等须到其他民族中去购买,产品如农具、刀具、银饰品等一部分又要卖给周边其他民族,所以促进了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但阿昌族的手工业者、小商贩一般均是季节性的,大多数未脱离农业生产。
民国时期,云南地方政府在阿昌族地区设立设治局,推行保甲制度,与当地土司狼狈为奸,加深了对阿昌族人民的压迫与剥削。农民除了每年固定交纳“官租”、“地基银”、“大烟款”三大项外,还有各种额外的摊派、派款勒索。许多阿昌族村寨负担有固定的劳役,所以有“抬轿寨”、“伙夫寨”、“马夫寨”、“送柴寨”、“洗菜庄”、“吹号寨”等名称。设治局的苛捐杂派,更是层出不穷,门户捐、烟捐、地捐、骡马税等多达数十种,阿昌族群众要负担双重的纳税、杂派、官租、劳役等,不堪重负。同时,土司与设治局明争暗斗,百姓民怨沸腾。封建统治者还利用宗教迷信,陈规陋俗来欺骗和压迫阿昌族人民。
新中国建立前,阿昌族地区主要是封建领主经济,地主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领主是傣族土司,地主多是汉族,本民族的地主为数较少。在土司辖区内,全部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土司。土司除了收“官租”外,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还凭借政治特权强迫农民送礼。此外,土司还占有一部分土地作为“私庄”,租给农民耕种进行地租剥削。社会上普遍发生土地(主要是水田)的典当、买卖关系,高利贷和雇工剥削,也相当严重。除了封建领主外,阿昌族还受着汉族和本民族地主的剥削。户撒地区占4.2%的地主富农,占有水田总面积的11.1%,而占有49的贫雇农只占有水田总面积的29.9%。地租率高达50%到70%。广大贫下中农过着“田里谷子黄,家中没米粮”的痛苦生活。只有旱地属村寨公有,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农村公社的残余。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阿昌族已由过去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逐步改变为粮食作物的种植与甘蔗、茶叶、油菜、烤烟、果蔬等经济作物种植多样化发展的新局面。从1980年起,阿昌族地区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从实际出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992年,户撒乡以发展烤烟作为经济发展的起点;1997年起,又推广高产新品种“大油菜”,平均每户可增加纯收入1000—1500元以上。2005年,户撒全乡种植油菜面积达34000亩。目前,户撒乡已成为陇川县的优质稻米、优质油料作物基地,也是德宏州的草果、板栗之乡。梁河阿昌族历史上长期缺粮。1980年以后,梁河县阿昌族在人多地少居住分散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逐步完善实行以粮为纲,坝区以甘蔗为主,山区以茶为主,根据各个村寨自然地理条件,实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山区、半山区走科学种田之路,推广“杂交水稻”、“杂交苞谷”,并实行多种经营,村民们逐步脱贫致富。
户撒的阿昌族人民打铁、制刀的技术很高,打制的铁器经久耐用。特别是长刀、尖刀、砍刀、菜刀、剪刀、拒斥镰刀等锋利美观,以“户撒刀”著称于世,颇为附近傣、汉、景颇、德昂等各族人民所喜好。
生产的长刀还远销到怒江的傈僳族、临沧的佤族、中甸的藏族地区和邻邦缅甸。过去由于原料缺乏、重税盘剥、个体经营、自产自销,所以不仅产量低,而且走向串寨,误了农事节令,影响农业生产。不少阿昌族的能工巧匠在失业和饥饿的威胁下,流离失所。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传统的打铁手工业更有了发展。由于国家扶持、集体经营,铁器生产日益兴盛,“户撒刀”恢复了它的青春。1954年,成立第一个打铁生产合作社,他们为附近傣、景颇、傈僳、德昂、汉等民族人民提供了各种农具、刀具,产品品种已增加到50余种、120 多个花色。户撒公社每个大队几乎都有十余或二十多盘打铁炉,有的队打铁收入占总收入的将近一半。他们利用手工业的收入,兴修水利,购买机械化农具,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也提高了社员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下拨了民族用品补助经费,购置了机械设备。2000年,除县、乡两个刀具厂外,户撒乡从事制铁加工的农户约有500余户,近1000余人从业,年产量达到6万多件。2003年,国家又投入5万元扶持部分制作户购买机械设备,改变了过去全部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户撒刀曾多次在国内获奖,产品远销西藏、甘肃、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少数民族省区及东南亚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梁河地区开办了铁厂、农具、榨油、肥皂、松香、染布等小型工厂。户腊撒地区也建立了铁工厂,当地的阿昌族工人和汉族工人一起制造了水力鼓风机,以代替手拉风箱,提高了功效,节约了劳力。改革开放以来,梁河县阿昌族的乡镇企业从无到有得到发展。当地先后办起4个茶场。1995年,在国家的扶持下又办起了茶叶加工厂,产品畅销省内外。1977年、1999年先后建立起2个日处理甘蔗分别为1500吨、1000吨的制糖厂。国家实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解放了大量农业劳动力,阿昌族农民纷纷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他们有的人自办畜牧场养奶牛,鲜奶在当地畅销;有的开办了酒厂;有的开办石灰石矿厂;有的承包林场采松脂;有的进行粮食加工,还有一批阿昌族木、泥、石工匠走出大山去搞建筑承建工程。2005年梁河县2个阿昌族民族乡的乡镇企业达到640个,总产值达2242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许多阿昌族农民已开始丢掉羞于经商的观念,纷纷投身商海。有的阿昌族农民到国家二级口岸章凤经营布匹或从事木材、玉器、中药材、土特产品、钢材、日用品等的边境贸易。户撒阿昌族的“过手米线”是特色饮食,当地一些阿昌族看准了市场,将米线店开到了州府芒市,深受顾客欢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户撒、九保、囊宋三个乡政府先后建起了农村贸易市场,形成了以民族乡政府驻地为中心,以附近村寨为支点的农村市场网络。在热闹的农贸市场内,阿昌族卖户撒刀、农具及进行农业机械加工、钢材销售、开杂货店,开饮食店、理发店、服装店、家具店、旅社的随处可见。还有一些阿昌族从事客、货运输,仅户撒乡就有200余辆汽车
政治
封建时期
阿昌族社会的基层单位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这种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是父权制家庭,一般包括 父、子两代或父、子、孙三代。
阿昌族家族观念比较浓厚,家族对个体家庭仍有一定的约束力。村寨一般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地域性组织。同一家族的各个小家庭常成片地居住在同一地域或毗连地区,家族内提倡在婚姻、盖房、丧葬、扶贫济困方面的家族义务。
梁河阿昌族地区过去有类似封建宗法的组织——家会。家会一般是由一个或几个村寨同一姓氏的人组成,是跨村寨的,有的还跨民族。其组织有两类,一类较严密,设有正副族长、总务、管事、纠察、财务、文化、监察、文书等,并有成文(汉字)的会章;另一类家会组织不很严密,只设管事两人,也无正式的会章。个别家会在村寨性小家会的基础上,还联络成地域性的大家会。但无论是哪一类家会,均有较严格的家规,如有违犯,会受到处罚。有的家法就明确规定:“族内子弟忤逆不孝,至以小犯上者,其家中来报家会家时,由家会罚四时大板”(芒展村家会会章),极力维护封建统治。家会定期开会,解决内部纠纷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家会的活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根据调查,户腊撒地区阿昌族曾经历过一段的原始公社时期。土地完全归村社公有,个人只有使用的权利。村社由几个氏族组成,每个氏族推举一个“乌蒙作”(意为寨老)共同商议村社的事务。村社首领称为“作借”(意为“好儿子”)。“乌蒙作”和“作借”组成了村社的议事集团,为农村公社的氏族人员服务。“作借”还领导群众生产和主祭寨神“色曼”,寨神是村社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每年春耕和秋收时还须祭献寨神。
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开始在阿昌族聚居地区建立起土司制度。到近代,德宏地区有10个土司,但统治阿昌族人数最多、最直接的主要是南甸(梁河)、户撒、腊撒(陇川)3个土司。这里的土司统治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土司制度。各土司没有统一的最高领袖(宣慰),而是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各土司要么势不两立,要么互相利用,要么世代联姻,结成牢固的封建统治集团。到新中国成立前,南甸(梁河)、干崖、芒市诸土司已成为德宏地区强有力的势力,其中南甸土司被尊称为“十司之长”。
阿昌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均有一套严密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如在南甸土司地区,土司为本境最高领袖,下设护印和族官。护印一人,协助土司处理公务;族官分孟、准、印三个等级,职权为管理村寨,或任土司署内高级职务,在土司署内轮班当值。土司署内还设置一套职官差役。在土司管辖的各个地方、民族中,又有一套地方官职,以村寨为行政单位,进行统治;地方的官员为各村寨头人,由土司委任。户撒、腊撒土司地区,土司行政机构由衙门、 、作借三级组织组成。衙门内设土司、团总、师爷、保准、队长等官员。
在土司统治下,阿昌族社会内部残存的农村公社及村社议事会的组织形式,早已成为土司统治阿昌族人民的基层政权组织。土司的行政机构即衙门之下有“ ”(音gàng)、“撮”二级行政组织。户撒地区设“ ”,下辖四、五各至十余个寨。梁河地区的阿昌族处于傣族土司的统治下。土司之下设“管爷”,再下设“撮”,“撮”以下有“档”,每“挡”由一个较大的或几个较小的村寨组成。“ ”有 头,“撮”有“岳尊”,其任务是下达土司的命令,为土司催收官租、杂派、处理 “ ”、 “撮”的日常事务。在户撒地区的由村社成员公举的“乌蒙作”、“作借”原来是为村寨民众服务的,但在封建土司制度下,“作借”及“乌蒙作”经委派为“ ”或“撮”的大小头人,成为土司的助手,成为具有双重身份的村寨领导集团。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德宏地区建立了几个准县一级的设治局。设治局也利用土司制度的基层组织机构,逐步推行保甲制度。如在户撒、腊撒地区,把土司下属行政机构“ ”、作基改为保、甲,委任保甲长;在南甸,设乡以代替“撮”,改岳尊为乡长,设保长以代替“档”,改头人为保长,各档所属自然村寨分社甲长。但境内的南甸、干崖、户撒、腊萨诸土司依然存在,不仅保留土司名位,还保留政治实权,只是名义上隶属县政府或设治局统辖,并世袭至新中国成立时。
新中国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阿昌族聚居地德宏地区。
1951年1月,党和政府派出中央民族访问团到达德宏,对阿昌等各族人民进行慰问,宣传党的民族政策。1952年,在阿昌族聚居的陇川县户撒地区成立了阿昌族自治区(区级)。1953年5月,云南省民族工作队到梁河县的阿昌族村寨开展群众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使旧社会倍受歧视、奴役、压迫的阿昌族人民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后来在阿昌族地区实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和建立民族自治乡奠定了基础。1953年、1954年又先后在潞西县江东区高埂田乡、梁河县遮岛区丙盖乡和关璋乡建立了3个阿昌族民族乡。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州级)成立时,阿昌族在代表名额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照顾。
1988年,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行政建制调整,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被国家确认为3个县辖区级建制的阿昌族民族乡 。
人口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阿昌族总人口为3.39万人,其中:男性1.72万人,女性1.67万人;性别比为102.64。与10年前的“四普”相比,阿昌族人口增加了0.62万人,增长率为22.43%,平均年增长率1.96%。
在阿昌族人口中,城镇人口有0.28万人,占总人口的8.18%;乡村人口3.12万人,占总人口的91.82%。与10年前相比,阿昌族城镇人口比率提高了4.38个百分点。
阿昌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云南省,共有3.35万人,占阿昌族总人口的98.77%。另外,阿昌族人口在其它地区均不足百人。
从各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看,少年儿童人口(0-14岁)比重为33.28%,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为62.45%,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4.26%。
5岁及以上人口有2.26万人,在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人口0.31万人,文盲人口比率为13.56%,其中男性成人文盲率为7.17%,女性成人文盲率为20.10%。6岁及以上人口2.99万人,其中,受过小学以上(含小学)教育的占83.18%,受过初中以上(含初中)教育的占27.15%,受过高中及中专以上教育的占6.46%,受过大专、大学教育的占1.10%。
在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期间,全国阿昌族出生人口为610人(按长表推算),总和生育率为2.04
文化
信仰
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阿昌族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状态。其中有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小乘佛教、汉传佛教及道教。
梁河、潞西、龙陵一带的阿昌族,受汉族的影响,以信仰原始宗教、祖先崇拜为主。梁河阿昌族原始宗教的核心是万物有灵。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日、月、江、河、大山、巨石、大树等,均有灵魂,都有超人的力量,而神灵也有善、恶之分。善鬼能帮助人们,使作物生长旺盛、粮食丰收并保护山林。恶鬼使人生病、寨子中的牛、马等牲畜死亡。当人们生病或遭受灾害时,就只有祈求神灵保佑,定期或不定期地杀禽、杀牲献祭,以求驱病去灾。他们对太阳神、月亮神、土主神、灶神、火神、树神、巨石、田公地母、战神、狼神、猎神等都要祭祀,其方式、程序、地点均不同,各自都有特定的含义。阿昌族的每个村寨中,均有“庙”或“塞”(与庙性质差不多)供奉神灵。
祖先崇拜在阿昌族的宗教信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遮帕麻和遮米麻是人类的始祖天公地母,梁河地区阿昌族每年都要定期举行盛大的窝罗节,纪念和祭祀他们。寨神是阿昌族的远祖,各个村寨均供奉并祭祀他。在阿昌族的观念中,人死后有3个灵魂,一个在坟上,年年清明要献祭;一个供在家中堂屋,年节也要祭祀;另一个送“城隍庙”供奉 。每年七月初一、八月十五也要祭祖。
陇川户腊撒一带的阿昌族因受傣族影响,主要信仰小乘佛教。当地佛寺、佛塔的造型与周围傣族的相似。佛教在阿昌族人民生活中影响较大,每年都有定期的“进洼”、“出洼”、“烧白柴”等宗教节日和活动。信教群众在一系列的宗教活动中,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凡对佛或僧人贡献财物均为“赕佛”。除了宗教节日活动外,不少信徒还勤俭节约省下钱财,对佛祖举行一次最大的功德——“做摆”。佛寺在阿昌族村寨中发展成一个文化中心,而宗教活动也加强了阿昌族与傣、汉等民族的交流。1998年,户撒乡成立了佛教协会。在现行的一些佛教教规里,将传统的教规与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规范人们行为方式,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在户腊撒的村寨中,除了供佛,人们也供奉关羽、土主、财神等。该地区信仰汉传佛教和道教的阿昌族只集中在几个村寨中,每年也定期举行祭祀玉帝的活动,村中也有职业性或半职业性的宗教人员
图腾文化
阿昌族的图腾是白象驮亭,阿昌族民间流传白象诞生和白象归来给人们带来好运的传说,并流行“百象舞”,象征白象给人们带来幸福吉祥。白象驮亭以及飘洒的鲜花,象征阿昌族人们的生活吉祥、和平、繁荣兴旺。
语言文字
阿昌族有语言无文字。
阿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2种方言。
由于长期与汉、傣等民族交错杂居,阿昌族一般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使用汉字。
饮食
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 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烧猪肉。
01.火烧猪
火烧猪是阿昌族群的传统佳肴。逢年过节,迎接嫁娶,招待亲友贵客或青年在野外“打拼伙”的时候,总少不了要吃火烧猪。在弄障,蛮线和户撒等一些小街子上,一到街天,各色各样,大大小小的火烧猪,街头摆到街尾,生意兴隆。
火烧猪在制作时,首先将猪宰杀去毛,剖肚洗净后,用麻线将刀口处缝合,再取一根竹竿把猪从头串到尾。然后用稻草火烧烤。边烤边用燃过的草灰拌成泥浆敷在猪上,不停地翻动烧烤,到烤出油来,泥浆自然脱落,猪皮黄脆,肉香味浓时,整个猪也就完全熟透了。
食用时,把研细的盐巴、草果、八角、花椒、茴香、辣子、胡椒和葱、姜、蒜及酸醋、酱油等佐料放入切好的肉片和肉丝中浸渍片刻即可。如果在傣乡和景颇山做客,好客的主人不但要烧猪,还少不了要倒出香喷喷、甜蜜蜜的糯米酒来招待。
火烧猪
02.牛干巴
牛干巴是阿昌族的独特土产。牛干巴易保存,携带,食用都很方便,味道可口,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腌制牛干巴比较考究,选用壮菜牛在寒露节前后宰杀,经剥皮、开膛、上挂和剔骨,割下二十四块很规整的牛肉。
腌制时将牛肉铺在通风处凉透,每百公斤肉用炒过的食盐六至八公斤,也可以加些五香粉或花椒面等佐料。先把牛肉揉搓,待肉回软后再撒上食盐搓揉,每块肉都经过二三次撒盐搓揉后即可入缸了。
装缸时肉要放平、压紧,再撒上一层盐,用三层纸盖缸口,扎紧。腌制二十天左右就可出缸。出缸后的牛干巴淋去盐水,再开洞穿绳和晾晒,两天后把肉平放在木板上加压挤出水分,然后再晒,直至肉面平硬,呈板栗色,即成。上等牛干巴,肉厚、膘肥、色深,干而柔软,咸度适中,可保存二三年之久。
牛干巴
03.烤茶
喝烤茶是阿昌族人民的一种爱好。烤茶以汁浓焦香而为人喜爱。每当客人来临,盛情的主人总是以烤茶相待。品烤茶是一种享受。阿昌族用一种砂质小土罐或小瓦罐,置于火上烤烫,再把茶叶(粗茶)装在罐内继续烘烤,并不断地轻轻翻抖,把茶叶烤透,待茶叶烤泡变黄发出焦香味时,取出放于杯内,用开水冲泡饮用;也有的不倒出茶叶,把开水直接冲进罐内,顿时发出“滋”的响声,稍停片刻便可倒出茶水饮用,称之为“雷响茶”。
烤茶,讲究“火侯”。烤不到火候,显不出烤茶的焦香;烤的时间过长,又有一股焦煳味,所以,在烤茶的时候,要勤翻抖。一罐茶烤到恰到好处,竟要翻抖近百次,因此,人们称之为“百抖茶”,这时,如直接冲开水于罐内,随即许多水泡冉冉浮出罐口,人们便称赞是高超的烤茶技术。
考茶
04.户撒米线
滇西陇川县户撒的阿昌族人民不但善于制作久享盛名的户撒刀,还善于制作米线。因此,户撒米线也是当地一种著名的传统食品。户撒米线有干鲜两种,是用当地生产的旱谷米(有的叫山谷)或软米加工制作而成的。
用旱谷加工的米线,略呈红色,其味清香爽口。以酱油、酸醋、麻油、盐巴、辣子、胡椒和当地盛产的苏籽面为佐料,做成凉米线,同火烧猪一起食用,在当地街子天最受欢迎,生意十分兴隆。
用软米加工制作的米线洁白如雪,不易断,不易变馊发酸,富有弹性,适宜煮成味美可口的小锅鸡肉丝米线、粑肉米线。并且可以晒成携带方便的干米线。干米线的食用方法,可在火上烤吃,可用油炸,也可以先用温水浸泡一下后做凉米线或煮小锅米线吃。
户撒米线
05.手抓肉
阿昌族的手抓肉主要选用羊排骨、精盐、味精、胡椒粉、花椒面、烧辣椒面、炒芝麻面、葱末、姜末、芫荽、蒜蓉等为原料制作而成。排骨洗净,剁成十块,放入沸水中氽透捞出盛入碗内,加进精盐、味精,注入适量上汤,上笼蒸粑取出,滗出汤汁,稍凉一下,再加入胡椒粉、花椒粉、烧辣椒面、葱末、姜末、蒜蓉、芫荽末、炒芝麻面拌匀,即可装盘食用。成菜鲜、香、辣、麻。
手抓肉
06.过手米线
传统阿昌族过手米线选用当地红米制作的米线为主料,配料调料为豌豆凉粉、花生米、食盐、味精、芝麻油、芫荽、大蒜、青辣椒、酸水、剁细的烤肉等。制作时,将芫荽、辣子捡洗干净,切成末。大蒜去皮,洗净剁成茸。花生米焙香,舂成末。豌豆凉粉舂成泥。然后将芫荽、辣子、蒜泥、花生、盐、味精、麻油、酸水、豆粉入盆拌匀成馅。(现在,过手米线的馅加入了烤肉和烤肉皮,味道更加醇香)
双手洗净,用右手抓一撮米线放在左手掌心,用筷子挑馅料放在米线中间,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米线裹缠包住馅心进食即可。入口酸辣鲜香,软糯无渣,解暑清凉,情食相融,独具一格。
过手米线
阿昌族喜欢饮酒,多数人家自酿米酒。已婚妇女大多喜欢嚼槟榔,闲暇时,大家互传槟榔,以牙齿染成黑色为美
服饰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裤脚短而宽。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 0 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如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梁河地区的妇女一般穿红色或蓝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用黑布裹包头,高达约0.3公尺,包头顶端左侧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每逢外出,妇女们都精心打扮一番。她们取出珍藏的各种首饰,戴上大耳环、雕刻精致的大手镯、银项圈,还在胸前的四颗银钮扣上和腰间系挂上一条条长长的银链……走起路来银光闪闪,风采耀眼。
腊撒地区阿昌族的衣着民族特色最浓。姑娘爱穿蓝色、黑色对襟上衣和长裤,打黑色或蓝色包头,有的像高耸的塔形,高达一、二尺。有的则用二寸多宽的蓝布一圈圈地缠起来,包头后面还有流苏,长可达肩;前面用鲜花和极色绒珠、缨络点缀;有的在左鬃角戴一银首饰,像一朵盛开的菊花,上面镶玉石、玛脑、珊瑚之类;姑娘们还以银元、银链为胸饰,颈上戴银项圈数个,光彩夺目。阿昌姑娘还扎腰带,她们叫毡裙,多用自制的线和土布绣制。这与阿昌人的劳动生活有关。据说,古时有位猎人的女儿,为了跟父亲学打猎的本领,就缝了一条腰带把腰身扎紧,勤学苦练,练得一身好武艺,姑娘们羡慕她,也学她扎起腰带。扎时在身前留出一长一短两条扎头,既紧束腰肢,方便劳作,又飘如彩蝶,十分美观。已婚妇女多穿窄袖对襟黑色上衣,改着筒裙。裙与裤成了区分婚否的标志。男子则可以包头颜色来区别婚否。一般未婚者打白包头,已婚者打藏青色包头。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广泛的交往,阿昌族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地男子服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未婚男子包白布或黑布包头,已婚男子包藏青色布包头。穿蓝、白、黑等素色斜纹布对襟布扣袢上衣,黑色或蓝色长裤,系黑色绑腿。
未婚妇女留长发盘辫,穿白、蓝色对襟银扣上衣,黑、蓝色长裤。系绣花飘带黑布裙。已婚妇女梳发髻,包黑布包头,下着长筒裙,系黑布围裙。
女性服饰
高包头是梁河地区已婚妇女特有的头饰。阿昌语称之为“屋摆”。这种头饰用自织自染的两头坠须的黑棉布长帕缠绕在梳好发髻的头上,造型高昂雄伟,足有半米多高,将其展开,长达5至6米。据调查,它在我国具有包(戴)头饰习俗的众多民族中,阿昌族已婚妇女头饰的高度名列首位。关于它的禁忌甚多,包戴仪式神圣庄重,第一次包戴必须在婚礼后,由儿女双全的中年妇女在新房内帮包。平时包取,长辈晚辈互相回避,外人不可随意触及。关于这种头饰的来历,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远古时候,没有天地,世界一片混沌,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织地,共同创造了人类,然而恶魔腊訇造了太阳乱世,遮帕麻几经“斗法、斗梦”,终于用神弓射落了假太阳,世界又重获新生。据说,阿昌族妇女的高包头就是遮帕麻射落假太阳的神箭箭头的标志。另—种传说:在遥远的古代,阿昌族家园备受外敌侵扰。在一次血战中,男子弹尽粮绝,女人送箭受阻。一位妇女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让前方男子都用布带包成高包头,后方妇女便向“高包头”射箭支援。这样,男人既从包头上获得了支援,又迷惑了敌方,敌方也将箭误射向高包头。高包头挽救了阿昌人的性命,保卫了阿昌族家园。为了纪念这次战斗和那位妇人的机智勇敢,阿昌族妇女从此就包起了高包头。
男性服饰
男子穿对襟上衣,下着黑裤,斜背“筒帕”,喜欢在胸前戴朵红丝线结成的菊花。未婚男子戴白包头,已婚男子戴藏青色包头,青壮年在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布,有随身佩带刀的习俗,其中“户撒刀”最为有名。
建筑
阿昌族多居住在坝区和半山区。村寨一般选择在有阳光、水源充足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前,阿昌族人民的生活较苦,大多数人住茅草房,即以竹、木为屋架,篱笆糊泥为墙,茅草盖顶。1949年以后,茅草房逐步减少,改革开放以来,基本绝迹。
典型的阿昌族住房是正房加两纵厢房、一堵照壁的“四合院”。一般为土木结构瓦房或砖木结构瓦房,有的还建砖混结构的平顶房。正房讲究座向,住宅大门保持“迎山开门”的古风遗俗。正房一般有三间,正房中间为堂屋,设有神龛、火塘,是饮食、取暖、会客祭祀的场所。堂屋内的火塘长年不熄。堂屋左右两边是老人和未婚子女卧室、厢房楼上或做客房或堆放杂物,楼下为多圈养牲畜、饲养家禽或作制铁器的工作间。建新房时,人们也有放爆竹、挂红等习俗
文学
类型
阿昌族的歌谣、故事、传说等民间口传文学丰富。
它们题材较广泛,有的反映宇宙与万物的起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来源及历史;有的歌颂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压迫的斗争精神;有的赞扬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等。
其文学作品的种类有史诗、故事、歌谣、戏剧、神话传说等。
最著名的是神话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它是研究阿昌族古代哲学、文学及社会思想的重要资料。故事《选头人》、《兄弟打铁》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阿昌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还有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把动物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特征。
阿昌族的戏曲受到汉、傣、白等民族文化影响,祈求五谷丰登,以农业祭祀为主题思想,演出时用本民族方言,深受大家喜爱。“对歌”是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十分喜欢的活动。
发扬保护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和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们和阿昌族民歌、阿昌族舞蹈“蹬窝罗”也同时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陇川县户撒乡新寨贺姐村野也被确立为阿昌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同时,国家大力挖掘和保护阿昌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艺接班人,并努力将文化与产业扶持相结合,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发展。
阿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过去,其民间文学的宝库虽然十分丰富,仅能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在文字的文学创作方面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阿昌族文学也只是停留在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上,当代文学创作寥若晨星。
改革开放以后,阿昌族中一批中、青年人步入了文学的殿堂,活跃在云南省内外的文坛上。他们先后发表了数百万字的作品,孙宇飞以其诗歌《我的筒裙花哟》曾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罗汉的短篇小说集《红泪》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他创作的阿昌族第一部长篇小说《紫雾》,又荣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曹先强的散文《故乡那高高的粘枣树》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其作品还两度荣获云南省“边疆文学奖”
艺术
歌谣有习俗歌、情歌、苦歌、山歌等,押韵上口,感情真挚。
乐器有葫芦箫、洞箫、三弦、二胡、象脚鼓、锣、钹、唢呐等。
舞蹈以象脚鼓舞、耍狮子、玩春灯等最具民族特色。梁河阿昌族的传统体育有射箭、武术、打拳、舞棍及青龙大刀等。
工艺美术有刺绣、髹漆、染织、雕刻、银器制作等,图案美观,制作精细。特别是雕刻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家具、建筑物、佛龛上棉,都可看见雕刻着各种动、植物,形象生动。
此外建筑和绘画也都有一定的民族特色。阿昌族的绘画艺术,大多与宗教有关。人们在佛龛及一些祭祀器物上彩绘了太阳、月亮、树、花等图案,绘在建筑物上的山水、花鸟、人物画也较有特色
风俗
节日
阿昌族各地节日众多。从阿昌族的民族节日里可看到受汉、傣等民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影响。户撒阿昌族的节日比较多,有赶摆、泼水节、进洼、出洼、烧白柴、火把节、换黄单、过新年、浇水花等,这些节日与小乘佛教信仰有关。其中,“做摆”活动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与傣族民间交往的重要方式。
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为祈求五谷丰收,驱虫沣灾,要杀猪、宰牛祭祀,届时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入夜后点火把在村寨周围游动。
泼水节:泼水节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小伙子要在别人不察觉的情况下把姑娘家的鸡头偷走,如鸡头被姑娘查出来,要罚偷鸡头者,否则就要罚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当场抓住,不仅要受罚,还要被姑娘取笑。酒后小伙子要根据菜价,将钱在不让姑娘察觉的情况下交给姑娘。
阿露窝罗节: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它是根据阿昌族人民的意愿,将原梁河地区阿昌族纪念传说中的人类始祖遮帕麻与遮米麻的民族宗教节日“窝罗节”与陇川户腊撒一带阿昌族传统的小乘佛教“会街节”统一起来的节日,“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3月20日—21日举行,节日标志为青龙、白象。从1994年3月20日开始,每届节期,各地阿昌族欢庆节日,各村寨、各支系互派代表,共祝佳节。节日内容丰富多彩,阿昌族不仅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宾朋展示他们的人才、歌舞、服饰,还举行各种联谊比赛活动,早已突破了宗教的局限,朝着传承民族文化,加强经济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发展。
礼节
阿昌族素以好客而闻名。
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如果亲戚、好朋友来家里,一定要请他们喝米酒、吃饭,倾其所有,方能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诚心。有贵宾自远方来,还要在村口请他喝“进寨酒”。阿昌族无论是亲戚、邻居、朋友大家经常往来,谁家办红白喜事、建房盖屋,大家都主动前去帮忙。在阿昌族寨子里,在岁末农闲时,年轻人结婚办喜事的较多,发婚宴喜帖之风气较盛。人们礼尚往来,守望相助,平时往来互赠的礼物是糖果、饼干、饮料等。在参加婚礼时,可送钱,也可送日常生活用品。
频繁的交往加强了大家的联系。
藏经楼
阿昌族有一种特殊的建筑物——藏经楼,它是阿昌族人民信仰佛教的场所,也是传承阿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藏经楼通常是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外观多为六角形或八角形,被称为“六角楼”或“八角楼”。藏经楼内部布置有佛像、经书和佛教文物等,供信仰佛教的人们前来朝拜和祈求平安。
此外,藏经楼还是阿昌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场所,阿昌族人民会在这里举行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比如舞蹈、歌唱、讲故事等等,以传承和弘扬阿昌族的文化遗产。
婚姻
阿昌族的家庭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实行幼子继承制,也有三代同堂的家庭。
过去,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自由,每至傍晚,青年小伙子到喜爱的姑娘家附近或竹丛里,用葫芦笙吹奏悦耳动听的曲调,逗引姑娘,有些地区则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在火堆旁,互相对唱情歌,往往通宵达旦,称为“串姑娘”。但婚姻缔结却要由父母包办,由此造成了“领婚”(青年男女私定终身,遭女方父母反对,姑娘跟心上人私奔)、“抢婚”现象及青年男女在婚姻方面的苦恼。
现在阿昌族青年大多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串姑娘”、对歌在一些阿昌族村寨,也被到歌舞厅、娱乐场所交际而取代。阿昌族传统的婚姻制度主要是实行同姓不婚,但长期以来与汉、傣等族的通婚却较普遍,反映了阿昌族与兄弟民族之间很久以来的亲密关系。
近十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加,族际通婚和跨国婚姻有增多的趋势。过去,在阿昌族社会中存在夫兄弟婚的转房制婚姻形态,以及姑男娶舅女、姨表互婚等风俗,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种婚姻习俗已逐步被人们认识到弊端而不再提倡。
丧葬
阿昌族一般行土葬。在信仰佛教的地区,人死后,先请佛爷念经,然后择吉日出殡。也有接气、报丧、停灵祭奠等习俗。
出殡时,由佛爷用一条长约三、四丈的布系于棺木之上,手牵布幅走在前面,以示由老佛爷领路,让死者平安到达“天国”。棺木抬出门时,死者妻室儿女跪在两旁,棺木要从他们头上抬过,表示“搭桥”给死者过河。每个村寨均有公共墓地。
梁河阿昌族老人去世时,过去要用火熗对天鸣放,现在改为放鞭炮,向大家报丧。还要请“活袍”(经师)主持祭奠。葬礼中最悲切的场面是唱孝歌,催人泪下,以情感人。
非正常死亡者实行“火葬”。
民间故事
阿昌族有许多传统的故事和传说,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代表性故事:
1. 泼水节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阿昌族曾经遭受了一场大旱灾,人们生活十分艰难。为了解除人们的干旱之苦,他们决定举行盛大的雨神祭祀活动。当夜幕降临时,突然间天空中响起了雷声,雨水倾盆而下,解除了人们的干旱之苦。从此以后,每年的春天都举行泼水节活动,以纪念这场伟大的降雨。
2. 花山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阿昌族的祖先曾经居住在花山一带,他们勤劳善良,深受百姓的爱戴。但是有一天,一群凶恶的土匪来到了花山,企图抢劫百姓的财物。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亲人,阿昌族的祖先奋勇抵抗,最终打败了土匪,保卫了自己的家园。从此以后,每年的春天都举行花山祭祀活动,以纪念祖先的英勇事迹。
3. 新年歌谣:阿昌族有许多传统的新年歌谣,其中最著名的是《阿昌新年歌》。这首歌谣讲述了阿昌族人民欢庆新年的场景,歌词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例如:“新年到,喜气洋洋;家家户户放鞭炮;财源广进人人笑口常开”。
参考资料
1阿昌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17-07-30]
2阿昌族人口概况.中国网.2009-06-16 [引用日期2014-08-2]
3中国统计年鉴—2021.国家统计局 [引用日期2021-11-15]